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出口状况
机械制造是俄罗斯工业的支柱产业,前苏联时期曾长期占GDP比重高达30%~35%,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基本保持同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推进激进改革,国家未对机械制造业予以足够重视与扶持,致使其生产急剧下滑,降幅高达56%,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8%,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步拉大。2000年以来,俄机械行业逐渐恢复增长,但增速较慢,许多机械生产设备老化问题十分严重,急需技术和资金来升级换代,通信产品对外进口依赖严重,因此机电产品市场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内,汽车、家电、通信设备、机床及加工设备、农用机械、食品和包装设备市场需求较大。
1992年以来,机电产品一直占俄进口商品的首位,但从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口骤然下降,1999年剧减近40%,2000年经济复苏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比重上升到38%。俄罗斯从国外进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有交通工具(包括各种汽车及其配件、飞机、船舶等)、农用机械(包括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割草机等)、家电及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电冰箱、录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医疗器械、各种硬质材料加工机床及成型机等五大类。交通工具和金属加工机械一直占据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口的重要位置,而家电及电子产品的进口则在近几年内迅速提高。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口的最大来源地是以德国为首的欧盟,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进口机电产品也较多。
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一直以能源和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较少,2002年俄罗斯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化工、橡胶及木材制品、机电产品三大类,分别占比55%、20%、8%。俄罗斯对欧盟、独联体、美国、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都存在这一问题。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情况
2003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4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53.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274.6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52%;进口2249.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54.5%。2004年1~10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5006亿美元,同比增长39.5%……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54%,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538.3亿美元,增长42.4%,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54.2%;进口2467.7亿美元,增长36.6%,占比为53.9%。
1999年以来,中国对俄出口机电产品占对俄出口比重占比很小,始终没能突破10%。从1999年起,机电产品在中国对俄出口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3年对俄出口机电产品12.6亿美元,同比增长84.9%,占同期对俄出口比重的20.9%。2004年1~10月,中国对俄进出口总额171.1亿美元,出口总额69.9亿美元,其中机电出口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8.9%,占同期对俄出口比重的21.3%。但是,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该类产品出口比重不足0.6%,在出口中的比重也大大低于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占比。
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一直以家电及电子类消费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机电设备以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占比较小。2003年以来,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和升级,当年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零部件,通信设备及零件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这三类产品出口总额为5.7亿美元,共占机电产品对俄出口总额的45%;2004年1~10月这三类产品出口仍居前列,总额为7.6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对俄出口的51%。这三类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是带动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和贸易结构趋于改善的主要因素。
而机电产品是俄对我出口的传统产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方曾合作在中国建设了一批电站(伊敏、绥中火电站、田湾核电站等),近年来,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执行完毕,又无新的大项目签约,导致俄对中国机电产品贸易占比严重下降,已引起俄方的关注。2001~2003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分别占对中国出口比重的28.8%、20.2%和12.9%;而2004年1~10月向中国出口机电产品5.1亿美元,仅占到出口比重的4.6%,同比下降55.3%。
我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重点项目
中国与俄罗斯机电产品的重点项目主要涉及通讯设备行业和家电行业。华为公司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公司是中国对俄通讯设备的主要出口企业。华为公司从1996年开始开拓俄罗斯市场……目前该公司在俄成立的合资企业“贝托华为”员工已达150人。2003年,在俄销售额达到1.48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1亿美元,当时预计全年可达2亿美元。在固定网络、光纤网络、移动通讯等领域,华为公司均已成为俄电信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中兴公司从2000年进入俄市场,其交换、传输、移动(GSM、CDMA)等产品已获得俄入网证,2003年与俄移动运营商签订1900万美元设备合同。2003年中兴公司在俄成立了子公司,目前公司业务已基本实现本地化管理,已有中外员工120人,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均由本地员工完成……2004年2月,中兴通信为俄罗斯运营商KCC公司承建CDMA450移动网络已正式投入商用。
在家电行业,TCL集团、长虹集团和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构成了中国对俄家电出口的主力梯队。2003年9月,TCL俄罗斯公司在莫斯科成立,这是中国家电企业中第一家在俄注册集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性机构。2003年,TCL在俄加里宁格勒地区销售市场份额占到第一。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2004中国(俄罗斯)机械设备展览会”上,TCL集团与俄罗斯家电经销商签订了价值1.2亿美元的意向合同。近期,TCL公司组织了俄罗斯70余位家电经销骨干企业的高层领导及俄国内部分主流媒体到深圳进行实地考察,双方签订了总计33万台TCL品牌彩电的采购协议。2001年,步步高正式进入俄市场,2003年对俄出口整机达30万台。3年中,步步高在俄90个城市拥有180经销店,在一些大型的超市(法国欧尚、德国超市、莫斯科最大电器超市)中占有一席地位。长虹集团则是在中国家电遭遇美国反倾销壁垒之后将俄作为其产品海外拓展的重点市场。2004年3月,已向俄出口了200台30英寸液晶电视。10月,四川省组织企业到俄罗斯开展贸促活动,长虹集团与俄签订3000万美元的供货合同。
3.对俄贸易主体进一步多元化
2004年1~11月,中俄贸易增幅为35.8%,已接近全国外贸平均增幅36.5%的水平。2004年1~10月……对俄贸易中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66.8%)已超过国有企业(33.2%)。在非国有企业中,同比增长最快的是私营企业(增长105.8%)的占比,在双边贸易额达到33.2%。私营企业成为对俄出口的重要力量。
这些私营企业对俄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2004年1~10月对俄一般贸易增长61%,占对俄出口比重为63.7%(比重增加4.7个百分点)。其次为边境小额贸易,增长23.2%,比重占15.2%(比重回落2.8个百分点)。第三为加工贸易,同比增长34.3%,比重为12.8%(回落1.6个百分点)。
在中国对十大贸易伙伴的出口中,对俄出口中的加工贸易比重最小,一般贸易比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