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8800000023

第23章 徐特立

徐特立,1877年出生,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毛泽东和田汉等着名人士的老师。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27年5月,在大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白色恐怖中,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军第二十军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他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表现了老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气魄。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0月-1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他以古稀之龄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党中央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刘少奇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徐特立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应该时刻不忘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保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他关注的第二件事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发表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及深刻的论述,这些文章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

1927年春,徐特立回到离别近半年的家乡,展现在他眼前的乡村面貌是全新的——恶霸地主的威风被打下去了,流氓、烟、赌也不见了。法院无案可审,大小诉讼,农会开个会就公平解决了。透过这些变化,他看到了农民运动的力量,也体察到毛泽东潜心从事农民运动的远见卓识。于是,他参加了湖南省农民协会,并担任教育科长,兼任湖南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主任。

1927年5月,反动军阀许克祥在湖南发动了“马日事变”,疯狂屠杀共产党,镇压工农运动。徐特立加入共产党的儿子徐笃本,也在敌人追捕时牺牲。徐特立深感靠国民党解救中国已成泡影,国恨家仇,促使他四处寻找共产党。不久,他在自己的学生、女共产党员黎尚瑾家中,遇到了过去一师的学生、来此避难的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李维汉,即向李维汉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经他的介绍,正式加入了共产党。当毛泽东知道这一情况时,赞扬说:真是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啊!

徐特立入党后,参加了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并参与发动南昌起义。1928年,党中央派徐特立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两年后,他回到了国内。不久,即奉命赴苏区。为了普及苏区教育,他创办了师资训练班,不久发展为列宁师范学校,先后为瑞金140多个乡培养了600多名教师。在徐特立的直接领导下,苏区还办起了各种专科学校,为党培养了大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专门人才。

在长沙、在瑞金、在延安,徐特立都亲手创办了大量的学校,而且是在没钱或少钱的条件下办成功的。他凭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两大传统法宝。

徐特立在当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时,由于日本的侵略,国民党的封锁,没有科学仪器设备,没有必需的图书资料,甚至连普通的校舍、黑板、纸、笔都很缺乏。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徐特立,他带领师生们,自己做教具、自己制作实验设备、自己编写教材,还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自力更生办起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居然能培养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和专业管理人才,如着名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中国地热之父任湘等,人才之多,举不胜举。

徐特立办长沙师范时也是白手起家。第一是没有校舍,最后想到善化县和长沙县已经合并,善化的学堂闲着,虽然是个破庙,收拾收拾,临时凑合着还可以用。教师不够,找朋友帮忙,只吃饭不给钱。没有校工,徐特立就自己兼。没有教材也是自己编。就这样,一座生气勃勃的长沙师范就办起来了。多年过去了,长沙师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徐特立办长沙女子师范也是一样,校舍、黑板、桌、椅都是借来的,没有经费,自己就在其他学校多兼课,所得的收入作为长沙女子师范的办学经费。

徐特立排行第二,他有一个外号叫“徐二叫化”,原因是他自奉极其俭朴。有一年除夕,他办完事深夜才返校,开水泡冷饭就成了他的年夜饭。徐特立在当长沙师范校长时,因为穿着过于粗朴被周南女校的门房误认为是下人。更有趣的是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时,被张治中将军的门卫挡在门外,说:“今天张主席有重要客人来访,恕不接待。”等到徐特立回头拿来名片,张治中将军出来迎接,门卫才知道这位形似伙夫的老头就是今天的贵客徐特立。他当校长,教员坐轿子,他步行;教员吃小灶,他和学生一样吃大灶;教员穿皮鞋,他穿草鞋;别人请客,他从不去参加。他在《六十自传》里写道:“节省日用,谢绝一切应酬,绝对不请朋友吃酒肉和茶点。”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徐特立为了办学,艰难困苦勤俭节约的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为了紧缩开支,哪怕一张纸、一支笔都不随便使用。教师们丢弃的剩残粉笔头,徐特立随时捡起来装在口袋里自己上课再用。学生们常常看到校长衣服口袋里鼓鼓囊囊的,不以为然。徐特立为此写了四句话:“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细算人。”

条件再差的学校,徐特立也能够把它办好。因此徐特立得了一个外号叫“徐二镂锅”。镂锅,就是用铁水补破锅。破锅只要经镂锅匠一镂,便可以成为一口可用的锅。这是长沙市民和部分同行对徐特立敬业精神表示肯定的昵称。擅镂破锅,缘于徐特立当校长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他为人恭谦、民主、实干。他认为,遇到难事时,身体力行对师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由于他做出了表率,有时学校发不出工资,只供伙食,教师照样上好每一堂课。学校缺少必要的设备,老师、学生都主动从自己家里把什物搬到学校里来。

他对本校的每一位教师都真诚对待,高度尊重,全面关怀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还很注意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因此不少名牌教师情愿俸金少一点,也都乐意在徐特立领导下任教。他在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时,一位着名的理化教师同时在长郡中学兼课,长郡每课时聘金1元,他经常缺课;女师每课时6角,他不但不缺课,而且教课非常认真,甚至主动为学生义务补课。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长郡中学的彭校长是老爷,高不可攀;徐校长平易近人,是朋友。我到长沙女师上课,常到徐校长的房里,坐在他床上,随便谈天。他接待殷勤,毫不隔阂,钟点费虽然少一点,但精神上非常愉快,所以愿为效劳。”

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当院长时,教师们都是好几个人住一孔窑洞。按规定,徐特立可以单独住一孔,可是他定要别的老师和他三个人住一孔。晚上三个人聚在一盏小油灯下办公。他说:“大家住得比我更挤,为什么我要一个人住呢?”住地到学校要翻几个山头,每到下雨,山陡路滑。他就打着赤脚,拄着拐杖,爬上爬下,从不因为年高路滑而迟到一分钟。那时他已经快70岁了,有这样一位做榜样的校长,教授们在教学上谁都不会掉以轻心,学生也没有吊儿郎当的现象发生。徐特立在笔记中写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迎难而上,率先垂范。

徐特立还有一个外号叫“徐家外婆”,因为他对学生像外婆对外孙那样慈爱,这是长沙女子师范的学生取的。徐特立以慈爱宽容的胸怀,获得学生的爱戴。一次,有个学生被开除了。晚上,徐特立辗转反侧,第二天他又派人把那个学生追回来,亲自和他语重心长地长谈,然后介绍他到长郡中学上学,后来这个学生变成了优等生。徐特立到了耄耋之年,虽不当校长、教师了,其慈爱宽容丝毫不减。此外,徐特立还经常资助寒门学子。例如,穷学生田汉想读书、买书,却苦于囊中羞涩。徐特立便把自己的购书折子给了他,任他购买,使他终生难忘,他赞扬徐特立忧国忧民关爱学生是:“一片外婆心,满腹哀时泪。”

徐特立在学校享有极高的威望。而学而不厌,不断更新知识,确保自己的学问在同行中遥遥领先,是徐特立获得师生一致敬重的原因之一。毛泽东曾经讲过: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杨、徐二位之所以给毛泽东的印象深刻,主要缘于两人的人品和学识。徐特立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在诸生中以毛泽东继承最好,毛泽东因此也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只要拿出徐特立和毛泽东读过的书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他两人的批注方式惊人地相似。

徐特立18岁开始在乡村担任蒙馆的私塾教师,随后就施行宏伟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28岁时考入宁乡师范速成班学习,33岁东渡日本考察小学教育,43岁留学法国,51岁入莫斯科孙中山中国劳动大学高级班学习。要留学法国,学习法语困难重重。法语毫无基础可言,由于年纪大,记忆力差,加上掉了两颗门牙,发音更吃力,但他毫不畏缩。他说:“我43岁学法文,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学365个字,7年可学2500多字,到了50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了46岁半,就可以通一国文字。我尽管笨,断没有一天学一字学两字也学不会的。”经过一年多不懈的努力,终于能够读懂法文的科学书籍了,顺利考进了巴黎大学,四年以后又去了比利时、德国。

由于徐特立知识渊博,从蒙馆、初小、高小,到中学、师范、大学他都任过校长。除了音乐课不能上(少了两颗门牙唱歌不成),当时师范、中小学开的各门课程他都上过。当年长沙一共有八百所小学校,所有教员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他被公认为教育界的“长沙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他的学生,殊不知他的学生中还有很多政界要人、科学巨匠、文化名人,何叔衡、李维汉、蔡和森、蔡畅、许光达、刘英、田汉、李鹏、叶选平等都是他的学生。在徐特立的学生中,之所以能够出现那么多要人、伟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徐特立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因势利导培养人才,尤其注重校园高雅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开始进行战略转移。这时的徐特立已经57岁,是长征队伍中年纪最长的一个。毛泽东也和老师徐特立一起被编在中央纵队,拖着病体,踏上了漫长的征程。长征胜利后,当人们提起徐特立曾是毛泽东的先生时,他总是真心诚意地说:“从前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教过书,当过毛主席的先生,那是真的;那只是一日之师,而毛主席是我的终身之师——是他带我这个老朽走上了革命道路。”言语之中,充满着对毛泽东的爱护和尊重之情。毛泽东对徐特立也是十分信赖和敬重的。瞿秋白牺牲后,毛泽东亲自提议徐特立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长,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又任命他担任边区教育厅厅长之职,给这位老教育家创造了一个为边区教育事业大展宏图的机会。

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60岁的生日。1月30日,在延安各界为徐特立举行60寿辰庆祝大会的前一天,正忙于制定抗日救国大计的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为老师祝寿。信中高度地概括了徐特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热情地赞扬了他作为一代师表所具备的崇高品格,充分表达了一位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毛泽东在延安为老师祝寿,10年后还有一次。那是1947年初,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指挥23万人马进攻延安。当时徐特立已转移到陕北高原东北部的绥德城。徐特立寿辰的前几天,工作人员请示正在全力指挥西北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徐老的70大寿还庆不庆祝?毛泽东毫不犹豫地说:“庆,为什么不庆?还要大大地庆祝一番!我们一方面要为徐老祝寿,另一方面还要显示延安军民沉着应战,以鼓舞边区军民的斗志。”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党中央派出一辆大卡车专程前往绥德,接徐特立返延安做寿。寿诞的前一天晚上,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央负责同志亲临徐特立居住的窑洞祝贺,俗称“暖寿”。次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边区政府举行了热烈的庆祝大会。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一次,毛泽东特地派人来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话别时,毛泽东见徐特立穿着还像过去那样俭朴,又联想到徐老当年为革命牺牲的两个儿子,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徐特立,以表人子之心。回家后徐特立把毛泽东赠送的大衣收藏起来,只在庄重的场合才穿。

“平凡伟大马列真,一代师表启后昆。道德文章垂万世,堪称革命一完人。”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师表,他曾教导毛泽东立志、立德,他还使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中国人,知道了读书、识字、明理,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同类推荐
  •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本书是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最好玩、最幽默的说话之道第二册,全新内容展现更直接生动的聊天方法。《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包括40篇精彩聊天秘方,每篇都是让谈话变得生动有趣,让你与他人相处也开始变得有趣,并配以兔斯基绘制的令人狂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俏皮机智,饶有情趣。继百万销量《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后,时隔五年,蔡康永新领悟到的说话之道,就是“对你好”;因为我说得让你开心,你也会把我放在你心上。演练说话就是演练“如何和别人相处”。蔡康永相信的:越能体会和别人的说话之乐,你就能过得越好!
  •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其实,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己,学会生活。
  • 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

    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

    一块奥运金牌,就是一个实现了的梦想;一个奥运冠军的故事,就是一部成功的励志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描述了众多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和成长经历,揭示了由普通人成长为金牌冠军必备的十二项基本素质,告诉您赢得冠军的辉煌以及赢得金牌的艰辛,激励您用冠军的拼搏精神,去领悟人生的成功真谛,去夺取自己的人生金牌。
  • 催人泪下的一幕

    催人泪下的一幕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

    本书以哈佛的人生哲学为主线,参考和借鉴了中外大量的先进的人生立志理念,寓创新意识于思维拓展之中,寓人生理念于案例研讨之中,寓能力培养于素质整合之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救赎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救赎

    如果说,它打扰到了你的好心情,真的抱歉。我也知道可能这句话是白说因为或许根本没有人看到这个残次不全所谓的作品。只是一名学生,单纯想有个树洞而已。
  • 小兔妖的神仙夫君

    小兔妖的神仙夫君

    一个懵懂的小兔妖被一个神仙美男套路的故事
  • 绝色傻妃

    绝色傻妃

    一朝穿越,她悲催地从一名世界大盗,穿成了一个没爹疼,没娘爱的痴傻皇后!装疯卖傻,被皇帝赐给了落月大陆第一美男九王爷!一次巧遇,被二殿下识破身份:“原来你不是傻子!”招惹三个男子,更被牵扯入朝堂争斗,看绝色傻妃如何权倾天下!
  • 快穿之宿主撩汉100式

    快穿之宿主撩汉100式

    千年老妖泽忧死的极憋屈,她是睡觉睡死的一觉醒来就被一个傻不拉几自称系统的玩意儿绑定指着她面前一个乌黑的洞和一个死亡芭比粉,还冒着粉红泡泡的洞让她选一个进行轮回做任务她果断跳进那个乌黑的洞...任务——每个位面都要杀够一万恶人?得心应手!麻利搞定5000个位面后她以为解放了然鹅咻得画面一转又回到了选洞环节,但她面前只剩下一个洞粉红泡泡兴奋地冒出来,系统猥琐的笑着她木着脸走进粉洞中,内心毫无波澜可泽忧不知道的是接下来迎接她的会是某智障系统万年不变的坑主属性,与某人禁欲外表下的的花式暧昧......
  • 宦海夜雨十年灯

    宦海夜雨十年灯

    读史书的时候,我常在想,如果盛唐王朝自武则天始,皇统没有还给李氏,而是继续被武氏侵占,武周王朝继续存在,那么历史又会如何发展?于是,我假设这种可能,并用自己微薄的学识进行推演,恍惚之间,脑海中似乎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王朝,这样一个社会,它介于唐和宋之间,有着唐的磅礴大气,也有着宋的严谨开明,沛沛然如人间天国。但是我知道,这样的王朝终究还会遇到各种困境,终究结局是覆灭。值此大厦将倾、生死存亡之时,如果本时空一位精通现代厚黑学的官员,附身到一位微不足道的原住民士子身上,那么它的历史是否会走入另一个岔路?我真的很是期待,并准备好好欣赏这出好戏……
  • 前世有玉

    前世有玉

    左艾嫒的奇遇人生,她的世界里只有不知疲惫的太阳,星星和月亮跑到哪里去了呢?她在想……如果命运让她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会选择短暂的简单的人生?还是千年万年的痴情?
  • 男人养生养肝肾

    男人养生养肝肾

    本书从中医角度的“肝肾”两大系统着手,系统全面地解释肝肾对男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结合当今社会都市男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食疗、经络养生等简便易行的方法,扶助人体阳气,解决普遍存在的肝火旺、肾虚、亚健康等肝肾虚弱引发的疾病。
  • 世民攻略

    世民攻略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 侠与将军之乱世烽火

    侠与将军之乱世烽火

    真正的江湖,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记得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我就想写我认为的江湖。小天第一次写书,有可能不定时断更,但我真想把这本书写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