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见小伙子忙完了一笔生意,正悠闲地修花剪叶,我连忙近前和他点头致意。尔后,我问他:“为什么会有开市第一笔生意照本卖的想法呢?”
他微微一笑说:“最重要的还是感恩吧!记得我刚在这条路上开花店时,我的父亲急需钱动手术,花店每进一个人我总跟人说出我赚的钱只是为父亲看病,奇怪的是人们听后很爽快且十分信任地和我做生意。后来我父亲用我花店赚的钱动了手术,身体日益康复。于是我就想,鲜花不能吃不能穿,只是人们用来传递美好的感情,鲜花又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思前想后就定下了这个规定,每天以此形式答谢顾客。”
噢,原来如此。他恐怕做梦也没想到,正是那颗感恩的心使他的生意得到更大的回馈。
后来,因这条路上的门市拆迁,小伙子搬到别处去了,可人们还会想起他来,我敢肯定人们所挂念的不是小伙子的鲜花,而是他的那一颗感恩经营的心。
懂得感恩,能让你的心更宽更广,能让你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感恩
文玉芳
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者,乃于已有大恩大德者。而在美国的一次偶遇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味。
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我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时,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3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3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难以按捺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了过去。在这些孩子的应允下,我坐在了他们旁边。看到我这样一个肤色不同的外国人到来,他们没有一丝扭捏,而是落落大方地和我谈了起来。这3个孩子中一个约摸十二三岁戴眼镜的男孩是老大,女孩八九岁是老二,另外一个小男孩五六岁是老三。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和母亲是暂时住在这家酒店里的,因为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
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
如果我们像这些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只需一瓢水
林夕
最近,因为事业遇到些问题,搞得我很灰心。为了彻底放松休息一下,我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去乡下老伯家,过一周真正的乡村生活。
乡下的生活就像乡下的空气一样,对我来说都非常新鲜。吃菜现从地里拔,喝水现去井旁压,睡觉开窗看月光。白天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中午回家坐在土炕上吃农家饭,晚上坐在院子里乘凉。生活简单而快乐。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就感觉胳膊发软、腿发沉,腰有些发酸,躺在炕上不起来,一直睡到快中午。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都下地干活去了。我感觉有些渴,起来走到院里的小洋井旁,也学着老伯的样子,双手握住井把抬起再往下压,压了半天,可是不见一滴水出来。我累得直喘气,想不明白:老伯只压几下水就哗哗往外流,怎么我压却不出来!
正巧,这时老伯回来了。他走到井旁,拿起挂在上面的瓢,转身回屋到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井里,然后快速地抬压井把,只几下,水就哗哗出来了。老伯接了半瓢水递给我:“傻孩子,压水时,先拿瓢往里倒点儿水,这样水就压出来了。知道吗?这叫引水。”
原来是这样。每次,我只看到老伯一压就出水,却没注意他先用瓢往井里倒水。
生活,不也是这样吗?许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成功了某件事情,自己也仿照去做,可是却怎么也做不成。
因为,我们没有引水。只需一瓢水,不多,但必须是你自己的。
想要吸进空气,必须先呼出空气,我们若要获得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先付出自己的努力。
点亮心烛
高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
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阴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罗伯斯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伯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罗伯斯提笔疾书。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着前行的脚步。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布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出了那句话的隽永与深刻。布雷克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到那里,万一你觉得天气炎热受不了,怎么办?”
“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
“那里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
面对亲友们那异口同声的劝说,布雷克很坚定地回答:“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绝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
一周后,布雷克怀揣着希望去了非洲。在那里,经过布雷克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并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这样的蜡烛。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心灵先到达那里
崔修建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乡村,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有了闲暇时间,总要拿出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幅已摩挲得卷边的世界地图,年轻的目光一遍遍地漫过那上面标注的一个个文明的城市、一处处美丽的山水风景,飘逸的思绪亦随之上下纵横驰骋,
渴望抵达的翅膀,在那上面一次次自由地翱翔……
15岁那年,这位少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一笔100万美元捐款……”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单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难怪许多人看过他自己设定的这些远大的目标后,都一笑了之,大家都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孩子天真无邪的梦想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
然而,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扬,他的脑海里一次次地浮现出自己畅快地漂流在尼罗河上的情景,梦中一次次闪现出他登临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的豪迈,甚至在放牧归来的路上,他也会一次次沉浸在与那些着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没错,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
毫无疑问,那是一场壮丽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场异常艰难得无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壮志,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
他就是上个世纪着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让他把那么多的绊脚石都当作了攀登的基石时,他微笑着如此回答道——“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里,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好了。”
“让心灵先到达那里”,约翰·戈达德道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那些强烈渴望登临并为之不懈跋涉的追寻者。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求索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催动了奋进的脚步;是心灵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迹……一句话,欲创造人生的辉煌,需首先让心灵辉煌起来。
如此,请我们记住一位并不着名的诗人着名的诗句——“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我们拥有心灵。”
知道所谓“奇迹”是什么意思吗?奇迹,就是奇妙想法的实现轨迹。
沙漠花园的秘密
感动
澳大利亚的西南,有一片在地图上找不到的沙漠。这里雨水稀少,干旱异常。夏季,这里的最高温度可达50℃,因为没有高大树木的阻挡,狂风终日从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过,好像要把地平线扯断。
听不到野兽的吼叫,没有溪水潺潺,甚至连虫豸的呢喃都稀少,风是这里唯一的声音。
任何人都会以为这是一片死亡之域。
但事实却恰好相反。
1973年,澳大利亚一个叫夫兰纳里的植物学家在骑摩托车旅行时发现,这片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沙漠中竟有大约3600多种植物繁荣共生,如果按单位面积计算,物种多样性要远远超过南美洲的热带雨林。
春天到来之时,各种灌木的枝头顶着颜色各异的艳丽花朵,在烈日与金沙呼应下,美得令人惊心动魄。因此,发现者称这里为沙漠花园。
是什么原因,把最恶劣的环境,变成了最美丽的花园呢?夫兰纳里发现,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对自己非常苛刻,对水和养料的需求少得可怜,几乎是别处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时,这里所有植物的叶子都不是绿色的,而是带着各种鲜艳的颜色,它们的花朵也都美轮美奂,花冠硕大艳丽,几乎各种颜色的花在这里都能找到;而更奇特的是,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象的大量花蜜。
夫兰纳里对这些植物进行了30年的深入研究,才发现其中的奥秘:这里的土壤成分主要是没有养分的石英,只有对水分和营养需求极少的植物,才能生存;昆虫和鸟类在这里非常稀少,几乎没有潜在的授粉者,植物的生存繁衍主要靠传播花粉,在这种条件下,植物必须开出最大最艳丽的花朵,分泌最多的花蜜,才能吸引潜在的授粉者的注意。
索取得最少,花朵开得最大最美,花蜜产生得最多,这就是环境最恶劣的沙漠能变成花园的秘密。
少一些索取,多一些贡献,最贫瘠的环境中,生命也会如花绚烂绽放。
一张经典照
蒋光宇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12日至14日,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聚会,共商加强集体安全机制、促进共同发展以及振兴联合国的大计,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
这次峰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重大盛会,参加会议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超过了2000年通过《千年宣言》时的人数。这次峰会是在世界安全与发展以及联合国的威望面临重重挑战的形势下召开的,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
但是,这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自不同国情、不同制度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更有不同的政治见解,尤其是此次会议《成果文件》的起草和通过颇费周折,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依然分歧不少,悬而未决,几乎险些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二次没有《成果文件》的峰会。因此,不少领导人心存芥蒂,不尽如意。
9月14日,出席会议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合影。许多人的神情严肃,甚至满脸忧虑。
怎样才能让合影者在拍照时露出笑脸呢?这让许多人为之着急,更让摄影师们颇费思量。
拍照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当合影者在各自的位置站好后,在摄影师做出要摁快门的动作时,摄影师身后的一个小卷轴突然打开。看到卷轴上的字,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笑像阳光,消除了合影者脸上的忧色,拉近了合影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摄影师虽然不能左右世界风云,但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出并捕捉到了和谐,并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与此同时,在周围的人群中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竟能使15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不约而同地开怀一笑呢?
原来,为了确保摄影效果,摄影师想了个法子:用英、法、俄、中等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在一个小卷轴上写下了6个“笑”字。当合影者聚精会神地看着镜头时,小卷轴突然打开,6个“笑”字赫然入目。如此的良苦用心,如此的奇思妙想,怎能不令所有的人开怀一笑呢?
摄影师用一幅小小的卷轴,用一个简单的“笑”字,使合影者驱散了满脸的阴云,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摄影师用智慧和善良记录了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留下了一张永恒的经典照片。
当这张经典照片频频见诸媒体的时候,便有了两个使用率最高的吉祥题目:一个是《笑》,另一个是《让世界充满笑》。
笑是上苍赠给人类的最独特的礼物,是人类的通用语言,因为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只有人类才会笑。笑是对他人的友善,是对彼此的尊重,是对艰难的藐视,是对苦果的从容,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事业的信念,是对和平的渴望,是对前途的乐观……
学会鼓掌
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