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辫子戏里的主力军,吴三桂曾经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桀骜不驯。
从开始从军到现在,吴三桂一直是个服从指挥、忠心耿耿的好将领。清初“铁三角”(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在山东为非作歹的时候和吴三桂交过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少爷对这三个兵油子丝毫不畏惧,加上对自己的手下——关宁铁骑有十足的信心,两军对阵一顿猛锤,把哥儿仨手拉着手赶进了渤海湾,很成功的把他们变成了海尔兄弟,从那以后,吴三桂东征西讨,过着天天出差的日子。
在所有经历过的胜利和失败中,吴三桂都保持了自己对明朝的忠诚。松山大战时,全军溃败,没怂;孤军驻守宁远抵挡清军,没怂;被李自成招降,没怂;甚至老爹被俘虏了,也没怂。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势如破竹的逼近京师,彻底慌了神的崇祯急诏吴三桂领兵进京,大哥扛不住了,兄弟赶紧来拉一把。吴三桂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皇帝有难刻不容缓,喊上弟兄们抄上家伙就往京城冲。走到一半,崇祯自尽的消息传来,吴三桂愣住了,他明白崇祯自缢意味着什么。崇祯是一个极其执拗的人,这么危机的时刻让位给太子自己做太上皇这种事儿他必然不会做。自缢意味着走投无路,无论是崇祯还是大明,都已无路可走。
吴三桂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他陷入了犹豫。
我认为这个时候换成是谁都会被震惊,心理素质差点的估计还要尿裤子。吴三桂不是神仙,他也是个凡人,他也不例外。但有赖于多年来杀人放火的历练,他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他就在原地停了下来,明朝灭亡了,军队失去了前进的意义。可以带兵回山海关,然后呢?李自成总是要面对的……
陷入沉思的吴三桂对眼下的局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
降,臣服于李自成这种草莽英雄的脚下,爵位怎么样另外说,这个面子无论如何都拉不下来;
打,光兵力一项就远远不够,自己手下这几条枪也就够送个人头,亏本的买卖显然是不能做的;
退,死守山海关,对外和多尔衮对峙,对内死拼李自成?
真正的进退两难,一个难以破解的僵局。
说句老实话,在明末清初的这帮人里,李自成绝对算是老实人,对人很实在。白广恩在潼关攻破后投降,闯王很高兴,情不自禁拉着白将军的手又是封侯又是喝酒,还搂着肩膀头说些体己话。连墙头草都能有这个待遇,那独挡一面的吴三桂更是他的重要目标,毕竟是和多尔衮干过架还能占到便宜的军队只有这一支,还指望他来守卫辽东呢,必须收编。为此,李自成摆出了极大的诚意,不但亲自写信招降,还劝说吴家老爷子写信劝降,更有甚者直接送军饷给吴三桂,三管齐下,可谓诚意满满。
吴三桂一直在权衡。
其实这件事儿单纯的说就是个博弈问题,吴三桂不认识冯-诺依曼,也不了解冯-诺依曼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知道,一头是多尔衮,一头是李自成,自立为王是找死,只能二选一。这个决定一旦做了就不能够回头了,以后见了洪承畴就不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的豪言壮语了。这才是真正让他纠结的地方,迈出这一步就再也不能够回头了。
正在他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大顺政权的权将军刘宗敏干了一件蠢事儿,正是这件事,成为吴三桂与李自成决裂的导火索。
在诸多史书中,一个女人在李自成和吴三桂之间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没错,那个人就是陈沅,又名圆圆。她干过最牛的一件事就是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思就是吴三桂得知自己的娘们儿被别人抢了,脑子一热,就投靠了多尔衮。这种话在某些讲坛上骗骗老百姓就罢了,当成真事儿拿出来说就扯了,那年吴三桂都32岁了,一个从未成年就砍人一路砍到成年的人,在两股势力死磕的漩涡中,挺过了那么多大风大浪都没投降,会为一个未必存在的女人而做出最终的抉择吗?
打死我都不信。
真正的原因是李自成进京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干了一件崇祯想干却没干成的事,那就是给明朝各路大臣的家里打扫了一下屋子,在一个御史家中扫出来7000两黄金,这个数额直接让李自成惊得眼珠子都掉出来了,老子造反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一个小小的御史都有这么多钱,那其他人呢?大学士呢?尚书呢?苦了大半辈子的李自成终于看见回头钱了,于是他亲手点燃了这次抄家盛宴。
在这次盛大而隆重的集体活动中,几乎所有在京有产业的人都糟了殃。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御史侍郎,谁都没跑,辛辛苦苦大半辈子都便宜了李自成。李自成自己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更加放纵了这种行为。然而,他们忘了,这里面也有吴三桂的宅院。封疆大吏在京置业成为当时的一种风俗,自己出去当裸官,老婆孩子都放在京城是为了告诉皇帝,我老老实实干活,不会造反的。再说边关危机四伏,拖家带口的在那里,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都没办法保证,留在北京皇帝还帮忙解决上学和就业,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吴三桂的家也被一扫而空,真正的苍也空、井也空。
抢了吴三桂的钱,拘了吴三桂的爹,还动了了吴三桂的女人,该动的动了,不该动的也动了。
家财没了,亲人没了,连帽子都绿了,这个要是还能忍,真的要为吴大少爷打call了。
消息传到吴三桂耳朵里,作为一个还有血性的大老爷们儿,吴三桂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了。虽然之前清朝的高层多次威逼利诱劝他投降,他都没有答应,甚至大舅祖大寿亲自出马都收效甚微。李自成威风一抖,用行动把已经向自己靠拢的吴三桂一把推进了多尔衮的怀抱。
李自成不明白,吴三桂不仅仅是吴三桂,吴三桂等同于山海关,没了吴三桂就没了山海关,而山海关是他和多尔衮之间最可靠也是最后一道屏障。
娘希匹,再忍你还给你脸了!
反了!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