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没有想到,从穷矮矬向高富帅的这条路会走的如此艰难。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之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之后,李自成慢慢懂得开挂的好处,开了挂的李自成真的很猛,但开挂之前,很怂。
在创业的起步阶段,还被称作“闯将”的李自成老老实实的跟着“闯王”高迎祥一步一个脚印、任劳任怨的埋头造反,脏活累活抢着干,不喊苦不喊累,凭借着这份耐操受到高迎祥极大的器重。不管是住府衙还是山沟,不论是吃肉还是喝风,李自成从来都没有放弃。人生的成败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如果要给他选一首主打歌,那就选刘欢老师的那首《从头再来》吧,毕竟李自成从头再来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打从陕北开始,闯将李跟着闯王高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李自成相信,默默地耕耘和付出总会有收获。
其实他并不明白,闷声不一定就能发大财。
为了躲避洪承畴、曹文昭这干猛人的围追堵截,高迎祥带着李自成不辞辛苦的在地图上画着太极圆转,钻山沟、过草地的走了上万里路,终于回到了陕西长安的门口。高迎祥坚定的相信,只要重新拿下长安,就可以彻底控制关中地区,千秋霸业将一蹴而就!想来真让人热血沸腾!诸葛孔明未曾实现的愿望就要由我高迎祥来实现了。既然做了孔明都没做到的事,以后小兄弟们就叫哥孔明plus吧。
在这种阿Q精神的鼓舞下,高迎祥和李自成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期待。虽然崇祯委派了新的总督接掌陕西,咋地?还能比洪承畴还难对付?高迎祥不信这个邪。人混胆子大的高迎祥就在他的这个不唯物也不信邪的思想方针的指导下,敲定了袭取长安的最终线路:进兵子午谷,径取长安。
还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上伐魏,屡屡铩羽而归。没啥耐性的魏延提出率几千士兵从子午谷小路直取长安,只要长安一定,关中之地一定可以望风归降。孔明当面否决了这个建议,执意按照原计划行事,率兵出陇右,并对魏延说:我只需要堂堂正正进兵,不愁曹魏不破。再次被否定的魏延很是不屑一顾,不管是诸葛亮的方法还是态度。
我曾经认为魏延是错的,后来看了一下地图,才发现魏延错对暂且不论,起码眼光很毒。
从汉中到长安有很多条路,魏延虽然没学过几何,但是他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完成这条线段的关键部分就是人不可并肩、车不能方轨的子午谷。这么显而易见的地形,号称“卧龙”孔明竟然没发现!其实熟知汉上地理的诸葛亮不但看到了这条路,还看到了走这条路存在的三个巨大隐患。
第一个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邓艾在偷渡阴平的时候,曾听当地人说诸葛亮生前曾在此处设有几百兵士,诸葛亮死后,被尽数撤离。邓艾听完在感叹我佛慈悲的同时,对诸葛亮也更加敬佩,作为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的他清楚地知道,此地如果设有百十兵士把守,自己和手下的士兵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了。推己及人,因为阴平不行,所以子午谷也不行,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阿斗;
第二个是“知己知彼”;孙子在他的兵法中提出了这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曹操去世之后,曹氏子孙不争气,被司马氏挟持,皇帝虽说不是明白人,但司马懿却是人精中的人精,诸葛亮凭借对司马懿的了解,确信这做事细致入微又特别能忍的老东西不会轻易露出破绽的,但凡漏出破绽,百分之九十九想给我下套儿,爷们儿不上当。
最后一个是战略纵深;这是一个现代战争常用的专业名词。虽然子午谷的尽头就是长安,但是留给蜀兵作战的横向空间很小,曹魏背后有坚城,而蜀兵背后无退路。除了胜利,就是死亡,别无选择。
这就是一个战略家和普通将军的区别,魏延看到只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诸葛亮不但看到了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还看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从此蜀中再无可用之兵,也不会再有北伐匡扶汉室的可能。
高迎祥显然没有这个思维能力,毕竟知识文化水平有限,没有指导方针的起义就是瞎混,老高吃的就是没文化的亏。高迎祥虽然脑子小,却胜在胆子贼大,洪承畴、曹文诏都没能把老子怎么样,其他碌碌之辈又何足道哉。就这样为自己绝妙创意而洋洋自得的高先生踏入了子午谷,这一进去,就再也没能出来。
子午谷小路坎坷难行,两侧悬崖绝壁,有“一线天”的壮丽景色。但高迎祥和他手下的农民军没有心情感叹造物者的伟大,他们只想尽快走出这破地方,攻下长安好好休息一下。抱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艰难的前行着。庆幸没有埋伏。尽管如此,高迎祥手下的士兵也已经累的七荤八素,到达了黑水峪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前面一群人黑压压挡住了去路。
我了个大去啊,到这个时候了还有不知死活的来剪径,正当高迎祥准备秀一下肌肉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不是一群普通的蟊贼,他们有着统一的服饰和旗帜——秦军,队伍最前面横刀立马的带头大哥正是孙传庭。高迎祥不了解孙传庭的性格,既然在这里碰上了,狭路相逢的道理还是懂的,二话不说就开打。两拨人足足打了四天,自己人越打越少,对手却越打越嗨,这下闯王高感觉哪里不对劲了,还没等他想明白就成了孙传庭的俘虏。
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已经难于登山了,想做孔明plus谈何容易。
没那么出风头的李自成幸运的躲过一劫,子午谷的失败让他从闯将李变成了闯王李。李闯王牢牢记住了孙传庭的模样,手中紧紧握着小拳头,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回来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