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学知识,在社会里学实践。不管在哪儿,都能学到东西。”东风对父母说。他早就打算好了,高中毕业就去找工作。家里的条件东风心里是清楚的,18岁的他和16岁的弟弟,只是盖房子娶媳妇就够父母操劳的了。爸爸身体前些年一直不好,却在东风考上县高中那年突然就好了,一直干不了体力活的爸爸跟着村里的泥瓦匠一干就是三年。虽然上学有助学贷款,但是东风心里还是担心,这种担心他不敢深想,他只想能尽快地帮到父母。对于不去上大学,东风想:我是不会后悔的,没有那张毕业证我也能把日子过好。“没见那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么?还有大学生毕业去给人擦皮鞋。”他淡定地说着。
东风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什么大本事。除了种那几亩自留地,平日就在镇上领些活。东妈的缝纫技术是无师自通的,据说是没结婚时拆补旧衣服练就的。东爸身体一直不好,做不了重活。生完孩子,东妈就张罗着在镇上一个服装加工点领活儿回来做。东爸便跟着学,时间长了,倒也做的像模像样。
农村的孩子说亲早,如果家里条件好有新房,十八九就会开始相看,看着满意处个一两年,长辈就催着结婚了。虽然不到年龄领不了结婚证,可在农村,只要请了酒,关系也就默认是成了的,只等年纪到了再补领那个红本本。
三年前东风考上了县重点一中,弟弟也上了初中。东爸把家里的三间老房子卖了八千块,在偏僻处重新买了一处六间房的宅基地,将就着盖了两间小厢房,剩下的钱都留着供两个孩子上学用。一家四口挤在总面积不到15平米的房子里住了三年。
现在高考结束了,原本依着东风的想法,最后这半年高三根本不会上,反正课在就讲完了,只剩下复习。他就只需要个毕业证,已将不需要去学校了。但是架不住“老班”几次三番地找到家里,白白耽误了半年的收入。
唉!东风收拾着自己的书本,准备一会儿拿去卖了,也当是彻底告别了学生生涯。东林进来看到他哥正在收拾的东西,走到旁边的板凳上坐下,“哥,你真不打算上啦?”“嗯。上着也没劲,高中毕业够用了。”东西打包好了,三箱子书本,东林帮着抱起箱子,都放到自行车上,“要不连我那书一起卖了吧,我也不喜欢上······’”被东风一个眼刀,剩下的话咽回了肚子。看东林在后面扶好箱子,东风推着自行车出了家门。
东妈等兄弟俩出去了,瞅着东爸,“没事儿,林林自小儿就有主意,他打定主意不上了,没人劝得住的。”自家男人自己还能不懂吗?东爸因为小时候经常挨饿,胃口早就落下了毛病,平时冷不得热不得,更是受不得累,好好养着还隔三差五地犯病。可自打东林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这个沉默的男人再没喊过一句疼。“嗯。”东爸依旧沉默,他心里是真的不好受,但也明白大儿子是真的有主意,“东风既是不打算去读大学,那咱就合计着把正房盖上,也好给他张罗亲事。”
当初卖房的钱东爸买了六间宅基地,为的就是兄弟俩一人三间,以后结婚了住着也方便。现在俩儿子一个十八一个十六,盖房子就迫在眉睫了。谁家说媳妇儿都要问上一嘴有没有新房子的,如果没有,就是孩子再好,也是没人愿意相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