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松林位于鄂北,江汉平原北部的一个丘陵小村落。七十年代,农村公社时期。现在的镇,那时就叫公社。现在的村,当年叫生产大队。现在的组,那时叫生产小队。涂家松林当时就是一个生产小队,19户人家一共120人。其中,一户四川早年逃荒来的苗姓人家。两户附近搬迁过来的,一户龚姓末代地主的儿子。
70年代在生产队,吃不饱穿不暖,买啥都要票的苦涩年代。大人的衣服穿过了,改一改给最大的孩子穿,大孩子穿过了改给小孩子穿。鞋子逢年过节穿几天,妈妈做的那种千层底,千针底的布鞋。衣服上多补丁,一年365天300光着脚丫子。生产小队里记工分,年底按照工分和人口分发粮油物品。人均一年分口粮200斤稻谷,一斤油,肉票五两,糖票五两,一尺布,红薯南瓜棉花蚕豆各一斤,钱三到五块钱。
18岁才能算一个劳力,15岁以上算半个劳力。全生产小队2头耕牛,15岁以上和60岁以上,凭关系或者威望争取放牛的资格。放一头牛,按一个成人劳动力计算。
15岁以下的孩子们,除了少数读书外,其他的孩子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大人18以上成人,白天天蒙蒙亮就去生产小队上工,中午回家吃顿午饭,到晚上天黑蒙蒙才回到家。
那个时代苦涩饥饿,人心单纯,大人孩子们只求吃饱穿暖。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依然被寒冷和饥饿包围笼罩。大人顾着小孩子们,他(她)们更加的饥饿劳累不堪。大人上工去了,孩子们成群结队野外寻找食物。生产小队庄稼地里的庄稼不能动一分一毫,有专门安排老年人员照看。孩子们都是在山林间,寻找各自野果、野食充饥。
涂家松林由解放之前10户人家,发展成为19户人家,不可畏不是人丁兴旺。有限的土地,增长的人口,外加特殊的年代,大人小孩完全可以说成是异常艰难的活着。
直到1981年年底,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实施。终于救人民出水火,涂家松林的苦难才到头。田地有肥沃,也有贫瘠,有权有势自然吃饱了肥沃田地,穷苦老实人只剩承包贫瘠的土地。因此,有权有势的人们,都是83年以前富裕起来了。富裕了,他们就拔掉老土房,修建红砖房。
人们都有钱了,孩子们也要上学学文化。日子越过越好,人们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了。生产承包制取代生产合作队,称呼也变更了。原来的公社叫镇,大队叫村,小队叫组。于是,村里召集各组开会,商量集资筹款建设村小学。招聘村小学教师,建设教学楼,修筑道路,方便小孩子上学来去。
妈妈缝制布书包,为适龄孩子置办衣服鞋子。提前家中教孩子一些简单知识,人际关系,礼貌礼节,为人处事,好好学习等等。还交代大孩子,在学校一定要照顾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