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培伦,字云纪,四川省内江县人,生于1886年。1905年,他和弟弟喻培棣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林觉民,字意洞,比喻培伦少1岁,福建省福州人。
1907年,他离别爱妻和幼子,到日本留学,不久就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一天,同学们相聚谈论国事,谈到伤心处不禁都痛哭流涕。他马上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中国危险到这种程度,我们男子汉大丈夫,光哭有什么用?我们应当拿起武器,推翻清政府这样国家才有救。”大家见他言之有理,都肃然起敬。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召集同盟会骨干,举行秘密会议,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前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喻培伦和林觉民都异常振奋,毫不犹豫就加入了“敢死队”。起义前两天,林觉民给父亲和妻子写诀别书。他给父亲的诀别书中说:父亲大人:儿子死了,连累你老人家吃苦。又使弟弟妹妹缺衣少食,但对全国同胞却大有益处。请你老人家恕儿不孝之罪。
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但更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为了让妻子明白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的道理。他强忍内心的痛苦,毅然写道:“我非常爱你,正因为这样,我才决心去死。我自从和你结婚后,就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由于豺狼当道,血腥遍地,能够称心如意的,能有几家呢?我想用我充分爱你之心,拯救国难,使天下人都能爱其所爱,因而我才敢先于你而死,不顾你啊!”这激扬文字,跃然纸上,催人泪下。
1911年4月27日傍晚五时,广州起义爆发,“敢死队”
在黄兴率领下,臂缠白布,手执机械炸弹,勇猛直扑两广总督署。“敢死队”员奋不顾身,前仆后继,顽强地同敌人展开战斗,杀死杀伤敌人不计其数。战斗中,喻培伦在一臂已废的情况下,仍毫无惧色,胸前挂着满满的一筐炸弹,奋勇向清军扔去,吓得敌人魂飞魄散,最后中弹不幸被捕。林觉民在战斗中,腰部中弹倒地的情况下,仍忍着剧痛,爬起来坚持搏斗,直到昏倒在地,以致被捕。喻培伦和林觉民都英勇就义,年仅分别是25岁和24岁,后葬于广州黄花岗。
喻培伦和林觉民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刑场上怒斥敌人,临危不惧。他们具有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不顾个人的幸福,走上献身革命的道路;他们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感,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他们争相为国赴难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长存人间,鼓励着后来者,也为今天的青少年们提供了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