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各种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再加上当时各地普遍发生旱灾和蝗灾,人们的生活艰苦到了极点,各地先后发生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人们为了寻找活路,终于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公元17年,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闹饥荒,百姓为争夺野菜发生殴斗。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和王凤因为在当地农民中威信很高,被请来调节矛盾。王匡和王凤早就想推翻王莽的统治,他们借此机会鼓动百姓们说:“为了争夺这点野菜,赤眉军无盐大捷咱们自己跟自己打架,太不值了。我们就算今天填饱了肚子,明天咱们的粮食仍然会被搜刮去。害我们没有饭吃的是那些当官的狗东西!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谁都不用怕!”
百姓们听了他们的话纷纷赞同,就推选王匡和王凤为首领,聚众起义。起义军在王匡和王凤的带领下,抢了一些粮食,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作为根据地。不久,队伍就壮大到七八千人,人们就把这支起义军称为“绿林好汉”。
第二年,莒县(今山东省)一带发生灾荒,琅邪人樊崇率领百余人起义。他们以泰山为根据地,在青州和徐州之间与官府作战。不到一年,各地投奔樊崇的队伍就有两万多人。为了与官兵区别,樊崇的起义军都把眉毛涂成红色,因此,人们把这支起义军称为“赤眉军”。
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军猛烈地冲击着王莽政权。一些刘姓皇族一看有机可乘,就纷纷打出反对王莽、复兴汉室的旗号,想借机恢复刘家天下。其中荆州一带的地主刘玄、刘秀等人都加入了起义军。刘玄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很快就取得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地位,在宛城建立了政权,年号“更始”。
王莽知道后,迅速调遣42万大军,南下进攻起义军。两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交战。赤眉军在刘秀的率领下,趁敌军不备先发制人,以几千人的兵力大败王莽军主力。随后,他们乘胜攻占长安,杀掉王莽,推翻了新政权。
后来,刘玄害怕其他起义军将领功大威胁自己的地位,就开始排斥异己,杀害起义军将领;刘秀也与刘玄决裂,向中原发展势力,对起义军进行残酷镇压。绿林、赤眉起义就这样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