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希望进一步加强人们思想上的统一。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公羊传》拓片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是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人,汉景帝时任博士官,精通儒家学说。他看到汉朝建立以来经历了几次诸侯谋反事件,就认为应该宣传大一统思想,加强皇帝的中央集权。董仲舒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把由孔子创立经过孟子发展的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又融合各家学说和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形成了一种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理论。他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策”的建议,认为皇帝是天的代表,皇帝的权力由上天赐予,人们服从皇帝就是顺从天意。在天道之下,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必须遵守严格的上下尊卑礼节,不可以违反。董仲舒还建议说,诸子百家学说妨碍皇帝的绝对权威,只有儒家学说才能保持思想上的统一,因此,应该把除儒学以外的各派学说都禁止传播。
汉武帝认为董仲舒的建议非常适合集权统治的需要,就在朝廷中设立了专门传播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并在博士下配置弟子。这些弟子在五经博士的指导下学习儒家经书,每年进行一次考试,五经中能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优秀的可以做大官。这样一来,其他诸子百家学说都被排斥,学习儒家学说成为了做官的主要途径。儒家学说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当时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加强集权,维护统治的效果,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后世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为了使这种思想更加适应统治的需要,不断对它进行补充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家学说越来越落后于时代。它不但禁锢人们的思想,还剥夺了读书人追求学术自由的权利,成为了一种顽固保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