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悲剧的历史时期。战争以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法国为一方,以英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国组成的7次反法联盟各国为另一方,双方进行一系列的战争,统称为拿破仑战争。
普鲁士军队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亲身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全过程,从法军初期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到拿破仑在滑铁卢的最后溃败,克劳塞维茨都是它的见证人。
克劳塞维茨1792年加入普鲁士军队,开始了他一生戎马倥偬的生涯。1793年,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他只有13岁,便参加了围攻美因茨城战斗。1795年被晋升为少尉。1801年-1803年在柏林军官学校学习。因学习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香霍斯特的赏识,毕业时因他的推荐,克劳塞维茨当上了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其时,拿破仑称帝,连续发动战争。1806年9月,普鲁士参加第四次反法联盟。10月,克劳塞维茨随同亲王指挥的步兵营参加了普法奥尔施塔特会战。普军战败,他在退却时被俘,送到法国拘留,直到第二年10月才被释放回国。
普军的溃败,反映了普鲁士专制制度的腐朽,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进行一些改革。1808年,克劳塞维茨任总参谋长办公室主任,在香霍斯特将军的主持下,积极从事军事改革工作。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中,也包括一些社会改革的要求,如废除农奴制,废除贵族在军队中的特权(在普鲁士军队中,只有贵族和地主及其子弟才能当军官,一般平民出身的人只能当士兵)等。1810年他又被晋升为少校,同年秋,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为王太子(即后来的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前后共两年。
1812年6月,拿破仑发动侵俄战争,克劳塞维茨因不赞成普鲁士王室与拿破仑结盟而辞去军职,到俄国参加反拿破仑战争。1814年回到普军,出任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次年参加滑铁卢战役和进军巴黎。回国后,任莱茵军团参谋长。
1818年,38岁的克劳塞维茨担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领少将衔。在长达12年的校长任职中,他全力倾心于战争理论的研究,致力于《战争论》的写作,直到1830年春调任炮兵监察时中断。1831年任普鲁士——波兰边境驻军参谋长。同年11月16日因染霍乱猝然逝世。
克劳塞维茨深入了解和亲身取得的无数实践经验,为他写作《战争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依据自己的作战经历,认真地思索和分析了历次战争现象,并悉心研究了历史上130多个大大小小的战例,系统地总结了经验,创立了自己的军事理论。
1812年6月,拿破仑率64万法军偷渡涅曼河侵入俄国,集结在西线的俄军只有23万,8月,沙皇亚历山大任命宿将库图佐夫为总司令,为保存俄军的有生力量,库图佐决定撤离莫斯科。9月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只得到一座空城。法军沿途大肆劫掠,并在莫斯科纵火。激怒了的俄国人民在各地展开游击活动,支持库图佐夫作战。拿破仑无法迫使俄国投降或议和,孤军深陷,又值严冬,于是在10月24日下令放弃莫斯科,向西部沿卡卢加大道撤退。但库图佐夫挡住了他的退路,不得不调转军队,沿入侵时的来路斯摩棱斯克大道退却。撤退途经村落,居民坚壁清野,法军饥寒交迫,又遭到农民游击队的袭击,伤亡惨重。俄军转入反攻,乘胜追击,法军仅剩3万保持战斗力的部队。12月,拿破仑几乎只身逃回巴黎。
克劳塞维茨亲自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经历了1812年的战局,从这场战争中引出他关于防御与进攻,向本国腹地退却等重要军事思想和理论。克劳塞维茨同所有的普鲁士官兵一样,对拿破仑充满憎恨,但是他并没有对拿破仑产生偏见,深刻的洞察分析能力、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妨碍他客观冷静地去分析研究拿破仑战略战术中的新东西。他以极大的兴趣,提取了拿破仑战争的规律和作战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他的夫人玛丽对他的事业起到了补充和“左右手”的作用。1810年,29岁的克劳塞维茨与富有教养的宫廷女侍从长、布吕尔伯爵的女儿玛丽结成终生伴侣。残酷的战争给他们个人生活带来不少苦难和考验,他们几度长时间的两地分隔,克劳塞维茨在给妻子的大量书信中,阐述了自己对一些战役的观点和见解,提出了自己的军事理论。这些书信无异于《战争论》的草稿。试想如果他的夫人没有对军事学的兴趣和造诣,岂不是对牛弹琴。《克劳塞维茨传》的作者施拉姆曾经写道:“这部作品(指《战争论》)是他深居简出的12年内完成的,而夫人则是他的‘首席秘书’。她表示赞同,给予启发,有时也毫不隐讳地提出自己的批评,特别是她用她那秀丽的字体把各个章节写清楚……因此,他的这部主要着作《战争论》1832年由克劳塞维茨夫人撰写前言出版,也就是合乎情理的了。”他们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里堪称楷模,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子女,然而却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硕果——《战争论》。
《战争论》在许多方面发展了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研究总体战的西方兵学家。他第一次明确而深刻地阐明了战争的实质以及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他的最着名的观点是:“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这是“至理明言”,“马克思主义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战争论》不愧为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