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里,追问思考提出了新的问题:卢梭的激进思想在其行为上有何表现?文章这样叙述道:卢梭不仅在他的论著里表现了骇世惊俗的激进思想,而且在生活为人上,也表现了对贵族统治阶级的反抗态度。宫廷演出他的歌剧《乡村卜师》(1752)时邀他出席,他故意不修边幅以示怠慢;国王亲自赐他年金,他为了“以后敢于讲人格独立,主张公道的话”而不接受;他非常厌恶巴黎上流社会的奢侈腐化,从1756年起隐居到巴黎近郊的蒙特英朗西森林附近,直到1762年。
追问思考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卢梭有何传世之作?
文章以叙述的口吻,一一介绍了卢梭的主要作品:《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展示了他的创作风格,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特别是自传体《忏悔录》一书,表现出鲜明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个性,是一部个性解放的宣言书。
按照逻辑规律,又一追问是:卢梭的归宿怎样?
行文继续写道:
卢梭的晚年是孤独不幸的。他仍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监视。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完成《忏悔录》之后,他又写了自传的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1778年7月2日,他悲愤的一生结束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的伟人公墓。
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文学家谢世了,追问思考又产生了最后一个问题:怎样评价卢梭其人?他对后世有何影响?
文章本身回答了这一疑问。
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很大,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党人的政治纲领。其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都写进了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中,后来,连美国的《独立宣言》也都体现了卢梭的精神和理想”。
作为文学家,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把自我提高到超越一切的地位;他重视对感情的描写,其中充满了一种激情的力量;它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深沉的热爱,其中有不少情景交融的篇章”。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卢梭文学创作的特点,他的创作对后来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卢梭被公认为这个文学思潮的先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说:“卢梭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追问思考法,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紧紧围绕文章脉络,在思考中提出种种合乎逻辑的疑问,而一个个疑问又在阅读中得以释然。《卢梭》这篇小传的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想方设法捕捉作者创作思绪的过程。追问思考法对创作思绪经历了捕捉、吻合、超越三段历程。所谓“超越”,就是阅读者在追问思考中,进行了再创造。
(二)全传的阅读
人物传记除小传外尚有多种类型,其文字一般超过万言,例如全传就属于这一类型。全传的阅读大致有以下四种方法。
1.提要勾玄法
所谓提要勾玄法,就是通过阅读书的提要来掌握全书梗概的一种阅读方法。
全传的内容提要,往往是出版者对全书内容简明扼要的提示,有的称内容说明。除了概述要点外,还简要介绍该书的特点和风格。读了内容提要之类,就能了解书的概貌。否则,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影响阅读速度和效果。内容提要的位置多放在书的封二,也有的放在书的封底。字数少,写法也较为精练。会读书的人还可以通过看这样的说明文字,学习如何概括材料。无怪乎有人说,内容提要是全书的窗口。
例如:由黄江杨编译,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宋美龄传》的内容提要如下:在中国近代史上,宋美龄无疑是颗耀眼的明星,她是蒋介石的夫人,宋家手中的王牌,孔家智囊最大的筹码。她天真、率直而不失雄才大略。
本书生动而详尽地描写了宋美龄梦幻般的童年,在美国求学的罗曼生活,她与蒋介石的结合,她与宋庆龄、霭龄的关系,她在西安事变等历次大事件中的作为,以及她的私生活,她的嗜好,她的才华。本书不但为读者揭示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而且把蒋宋王朝的这位关键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则百余字的提要,精要地概括了该书的全貌,给人以开启全传之门的钥匙,所以,阅读全传应首先采用这种阅读方法,仔细阅读图书的内容提要。
2.序目导读法
这是通过序言、目录来指导阅读的一种读书方法。阅读“后记”、“跋语”也是非常必要的。
书的序文,有的叫“序”、“序言”、“前言”、“写在前面”,有的称“代序”、“引子”等等。序文有作者本人写的,也有的是编者、作者的师友或亲朋写的。
“读书先看序文,是一种好习惯。”(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全传的阅读更是这样,因为序文写出了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以及对人和事的看法。阅读它既可以帮助理解书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赏析作品的水平。
看一看由英国记者迪克·威尔逊著、封长虹译,由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周恩来传》
的前言,然后阅读完其正文,便可以了解先读序文的重要性。
作者在“前言”中,首先通过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而作者失去了与会机会,最后总理决定单独会见他这件事写起,写周恩来的为人处世、品格情操、风度魄力、政治卓识、才华贡献,以及囿于作者观点的局限性,导致对周恩来所感到的一些神秘感。这样的序文,无疑起到了指导全书阅读的作用。作者对全传主人公的态度,首先表露于“前言”之中。因而,读全传必先读前言、序文之类。
在全传正文的阅读前,先读一读书目,无疑可以提前了解书的章节、叙述方式、纲目、结构。同时,借助书目也可以选择阅读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由郭晨、裘之悼合写,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贺子珍》,其书目共分三十二节,从贺氏三兄妹,到县妇女部长的日日夜夜;从井冈山的灯光,到踏上二万五千里征途;从延安托女,到悲喜交集进国门;从纪念堂前的纪念,到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样的目录,似导游图,它可以引导读者进入各个“旅游点”去“领略风光”。书目中的每一节,显示了主人公的一个侧面,加起来,便成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传奇式的巾帼英雄。通过对书目的阅读,我们既了解了《贺子珍》的线状结构及顺叙方式,又重点把握了主人公的正直、豪爽、倔强和不幸。
3.影屏定格法
在全传的阅读中,对主人公一生的重大事件进行静态分析,以揭示人物性格形成、发展、转变规律的阅读方法称做影屏定格法。
有时出于审美原因,有时出于其他目的,要把握全传中人物经历中的关键事件,使用这一方法最易奏效。
例如《宋氏家族第一人》(于醒民等著,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的第六章《革命》,《宋美龄传》第十节《宋美龄成蒋夫人》,《周恩来传》中第八章《南昌起义》,《贺子珍》中的第十一节《井冈山的灯火》,《毛泽东传》([美]R.特里尔著,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的第六节《把握未来》,都是书的关键章节,都是主人公生活道路的里程碑,像影屏定格一样,便于分析这一“特写镜头”,以小见大,昭示全局。《宋美龄成蒋夫人》一节,定格分析后我们发现,这是宋氏一生的关键时刻,从此,她成了蒋宋王朝的重要人物;从此,她有施展雄才大略的机会;但从此,也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在此,她不甘寂寞的性格得以裸露,而她主办烈士遗族学校之举,又展示了宋三小姐人生观的另一侧面。
4.双链延伸法
这是全传阅读的基本方法。它是紧紧把握两条发展线索以达到认读、理解、鉴赏、评价全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其中的两条线索是:人物活动线索,人物性格发展线索。人物活动环环相扣,人物性格步步延伸,阅读时应有层次、有重点。所谓有层次,就是逐层分读,由表及里;所谓有重点,就是要把握对人物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思想转折。这样的阅读便可以便条理清晰,轻重适度。
在阅读《毛泽东传》时,我们应该沿着主人公生活历程这条竖线去把握。从童年岁月到读书生涯;从京沪奔走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从参加“一大”到组织农运;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反围剿斗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八一宣言》到西安事变;从“七七”事变到重庆谈判;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总之,是从“破坏一个旧世界到建设一个新世界”。
阅读时应予把握的第二条线索就是毛泽东的性格发展逻辑。幼时的聪颖和社会的动乱,造就了他的叛逆性格;马列主义和“五四”新文化的陶冶,使其反叛性格有了明确的方向;对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使其性格逐渐成熟;“四一二”的教训和秋收起义的尝试,使他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饱经沧桑,历尽艰辛后,他在对敌斗争和党内斗争中均取得了胜利。胜利本身既显示了他的出众才华和威慑本领,也增长了他的自信信念。自信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成了个人崇拜的温床。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使他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又使他进入了历史的死胡同。
读者把握了这两条线索,一代伟人的形象就在脑海里形成。滚滚的大浪不尽悠悠,在两个世纪交接的时刻,中国大地诞生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英雄。他——毛泽东,创建了新的中国,使龙的后人摘去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他,一种独特学说的倡导者,摒弃了苏式的教条模式,将农村作为革命的基点,把农民作为夺取政权的主力,这使所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也感到惊讶不已。他,一位军事战略家,精通军事战略,善于从宏观上把握全局,连“乒乓外交”也使得“五洲震荡风雷激”。他,更是一位诗人和艺术家,诗词气魄宏伟,书法汪洋恣肆,谈话幽默风趣。他是伟人,也是凡人;他是圣人,但不是神。他功比天高,但也犯过严重错误。两条线索使我们既把握了《毛泽东传》的基本思想内容,又重点了解了人物传记的双链式的结构方式。
(三)合传的阅读
1.映衬法
映衬法又称比较法,是合传阅读中常见的阅读方法。它是通过对合传中叙写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较,来相互映衬的。合传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传记人物,这才出现了可比性,“有比较才有鉴别”,鉴别中互相映衬。
这种方法是比较文学在阅读领域里的渗透和延伸,它简单易行,有助于理解。通过映衬加深了记忆,提高了鉴赏、分析能力。
尼克松著的《领袖们》一书的问世,在全球产生了作者始所未料的影响,由知识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这本七人合传,是当代传记作品中的佼佼者。
运用映衬法阅读《领袖们》一书,我们很快就会发现,邱吉尔、戴高乐、麦克阿瑟、吉田茂都是伟人,阿登纳、赫鲁晓夫、周恩来也是伟人。然而,他们又是不同的,邱吉尔能在最危急的时刻使英国重新振作,阿登纳能在战后的德国成功地发挥作用,周恩来“是大国的大人物”,但他却“小心翼翼地让聚光灯集中在毛泽东的身上”……戴高乐的任性和邱吉尔的灵活相互映衬;吉田茂的冷酷和周恩来的热情形成对比,赫鲁晓夫粗俗的幽默和集矛盾于一身的传奇式人物麦克阿瑟大相径庭。
在合传《赵四小姐和张学良将军》的阅读中,赵四的忠贞贤淑与张学良的勇武刚烈相互映衬;蒋介石的阴险毒辣与周恩来的大智大勇形成鲜明对比。
2.解扣法
层层解扣,最后释然的阅读方法即为解扣法。阅读合传时常常遇到“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局面,解扣法的运用是为了使阅读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即使是阅读素质很好的读者,在阅读中也不能说就没有“拦路虎”,所以,读者遇到这类情况时就应该认真思考,虚心求教,查工具书,看书中注释,一步步答疑解难,切忌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像对《史记·酷吏列传》《史记·游侠列传》《格林兄弟》等合传的阅读,一般水平的读者还是应采用这种办法的。
至于对因合传中某些情节所产生的疑窦,可暂搁置一边,仍耐心读下去,随着阅读,这些问题终会“豁然开朗”的。如当我们在《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的阅读过程中看到《绩霞失踪》《红颜遭辱》《赵四出走》等情节时,团团迷雾不时袭来,怎么办?耐心读下去,并从中寻求事件的因果关系。从偶然中找其必然,从必然中寻其偶然。
人物传记的阅读方式和方法,还应因人而异、因篇而异,因为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蛮干,圃于理论的实践是盲从,二者都是片面的,不足取的,正确的阅读方法,就是科学的阅读方法,实事求是的阅读方法。在人物传记的阅读中,方法是学来的,更是练出来的。只要“学而不厌”,不断实践,以阅读效果为“试金石”,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会如期而至,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第四节)报纸新闻的阅读指导
阅读报纸新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项日常的学习活动。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命题者似乎对那些关心国家大事,注意读书看报,掌握信息多,且有一定思辨力的同学格外关照。因此,有必要向读者普及报刊知识,指导读者掌握阅读报纸新闻的基本要领。
一、报纸的种类
阅读报刊应首先了解报刊的种类,掌握报刊的出版情况,以便选择阅读。
报刊是报纸和杂志的合称。报纸是一种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杂志也称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采用统一形式连续刊行的出版物,每期都有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报刊都有统一刊号,有的还有邮发代号。邮发代号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数码代表报刊出版省(区、市),报纸用奇数号码,期刊用偶数号码,由邮电部统一编列;后一部分数码代表报刊,中间用短横线连接,如《人民日报》代号为1-1,杂志《读者》为54-17。
报纸是把个人同国家、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和社会舆论工具。学生经常读报,能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品质,能开阔眼界,及时了解情报信息,增长知识,提高分析概括能力。报纸按范围,有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之分;按内容,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之分;按出版时限,有日报、晚报、双日报、三日报、周报之分。
二、报纸新闻的特点
人们提到“新闻”这个字眼时,所指的内容有时不尽相同。因为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新闻一般是指报刊、电视、广播中常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便是指消息。我们在这里所谈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
新闻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本身并未构成新闻,经过人们的报道和传播才成为新闻。
新闻是对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叙述。它要报告事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因此必须是客观的;同时新闻又是主观反映客观的结果,它是客观事物经过人的思维活动综合加工制作而成的,而不是客观事物的被动的、消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