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可夫,可不是现在大家想的那个意思。这个词,是祭仲的夫人,对自己的女儿雍姬说的,哪有这么“骂”亲女儿的?
郑厉公找到的杀手,是祭仲的女婿雍纠。女婿接近老丈人,大概是比较容易,方便下手。
没想到这女婿保密工作不到位,把国家机密透露给了自己的夫人,也就是暗杀对象祭仲的女儿。姑娘一听这事,犯了愁。自家丈夫,听从国君之命,要暗杀自己的父亲。不知道就罢了,知道了难道坐视不管吗?
一个是丈夫,一个是亲爹,怎么管呢?姑娘无奈,求助母亲,又不敢直说,只好旁敲侧击,问上一句:“父与夫孰亲?”
母亲的回答,和如今的价值观不太一样。现在大多数人会觉得,夫妻二人才是核心家庭,自然更亲一些。父亲和母亲是核心家庭,他们应该更亲一些。祭仲的夫人,从另一个角度评判这个问题:“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说的也没错。当时的婚俗,是同姓不婚。西周初年,这一婚俗,外加“一娶九女”的媵嫁制度,对周王室各个封国联合封地原住民很有帮助。对于适婚女子来说,所有的男子,只要不是同姓,即便姑表亲戚,理论上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丈夫,区别不过是可能性大小而已。这就是“人尽可夫”的本意。
但是亲爹,有且只有一个。哪个更亲,那还用比吗?
一番话有理有据,雍姬被说服,把这事告诉了亲爹:爸爸!雍纠请你吃饭不在家吃,竟然跑到郊区去,这事有鬼!
很快,雍纠的尸体出现在了大街上。
祭仲杀了女婿,郑厉公也没办法,只能骂杀手太不专业:“谋及妇人,死固宜哉!”贵为国君,亦只能欺负欺负弱者,骂骂死鬼。骂归骂,他逃走的时候,还是把雍纠的尸体搬上车,一并带走了。
公元前697年夏天,郑厉公逃到边境城邑栎地,祭仲从卫国迎回了郑昭公。同年秋天,在当地人的帮助之下,郑厉公突杀死栎邑大夫单伯,自居其位。
因郑厉公出逃,前一年还联合郑国攻宋的鲁国,这年冬天,又联合之前的对手宋、卫、陈,共同出兵伐郑,打算把郑厉公送回国去。尴尬的是,没打过,只好各自退兵。虽说郑厉公的姥姥家时常索贿,这回郑厉公遇难,还是帮了一把,宋国赠给郑厉公一部分军队,自此厉公便坚守栎邑。
公元前696年,宋国仍联合其他诸侯国攻郑。算来,从公元前700年,郑厉公即位起,宋国连续五年攻打郑国。公元前695年倒没攻郑,却联合卫国去攻打邾国。简直是流水的国君,铁打的战争。
宋国没攻郑,郑昭公却被自己的国人杀了。
郑庄公在位时,想要任命高渠弥为卿。郑昭公不太喜欢他,提出反对。庄公驳回反对,高渠弥仍被封为上卿。现在昭公当上国君,撤职事不小,丢命事更大。高渠弥担心自己小命不保,冬十月趁打猎的机会,一支冷箭射死了昭公。昭公的弟弟公子亹(音伟),即位为君。
公元前692年,宋庄公薨,传位给儿子公子捷。始作俑者已经离世,但郑国的国君三班倒,还没有结束。
公子亹刚当上国君,便赶上齐襄公在首止(今河南商丘睢县)会盟各路诸侯。这次会盟没那么简单,因为公子亹和齐襄公早有过节,齐襄公脾气坏又是出了名的,两个弟弟都吓跑了,何况公子亹呢?
避而不去,也不太好。齐襄公要是以此事为借口,率诸侯攻郑,迎厉公回国,那也不好办啊。
思前想后,公子亹决定:去。
死道友不死贫道,玩命的事,老狐狸祭仲是不干的。见公子亹打算前往,祭仲假称有病,派高渠弥作为辅臣陪同前往。
果然,公子亹这一去,便没再回来。
国君之位再度空缺。公子亹的弟弟公子婴,被祭仲从陈国接了回来。
祭仲在郑国把持朝政多年,根基深厚,地位稳固。更重要的是,还长寿。一共辅佐了郑国五位国君。当然后面这四位在位时间加起来,也没郑庄公一个人在位时间长。祭仲生年不详,郑庄公即位时,他当上了卿大夫。若那时他约莫二十岁的话,祭仲的一生,大约活了80多岁,堪称长寿了。
公元前682年,横在郑厉公面前的一座大山,祭仲,终于死了。蛰居栎邑十七年,回国复位的大计,总算可以提上日程。
若没有宋庄公从中作梗,公子忽顺利坐稳国君之位的话,郑国的霸业,可能还会多持续几年,不会那么快将接力棒传到齐国手里。说起来,公子忽与杀死公子亹的齐襄公之间,很有些微妙的关系。
齐襄公有个妹妹,叫做文姜。兄妹俩的父亲齐僖公见公子忽少年英才,带兵屡败犬戎,很想将文姜嫁给公子忽。公子忽头铁,为了爱情坚决拒绝,文姜便嫁给了鲁国桓公。
文姜妹子不是一般人,在鲁国,惹出一番风云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