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刑警支队,专案小组一行人只等待了片刻,黄芝芝就送来了这次新发现物证的检测报告:
在创意大厦地下停车场发现的零件被拼成了一部智能手机、一块机械手表。
其中物证的同事们在手机、手表的零件上发现了一些泥土、苔藓、红砖碎块以及强酸腐蚀后的痕迹,推测绑匪应该是先用附近的砖头将手机手表砸碎,之后又浸入了硫酸一段时间,之后才被放到了创意大厦的地下停车场里。
除此之外,智能手机里的电话卡并没有留在手机的卡槽内,而是散落在零件堆里,绑匪应该是事先将电话卡抽出掰断后一齐投入的硫酸。
由于本市很多家庭都有利用浓盐酸和硫酸来洗厕所的习惯,因此想要追查这些强酸的来源也很成问题。
其他也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新发现的照片和第一封一样,同样没有污渍、汗渍、指纹等信息残留。
这个绑匪在痕迹处理上,还是一如既往的“老道”。
见新发现的物证也没能提供有力的线索,加上此时已经接近凌晨1点。
徐荣没有让大家苦熬,挥手让所有人散去,各自回家睡觉,等天亮再来会议室集合,交代下一步的计划。
在周新诚走前,徐荣挥手从他那里要了一包烟和一只打火机。
此举却引得周新诚和朱思思两人的一阵侧目。
朱思思欲言又止,周新诚则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一边掏出自己的烟和打火机递给徐荣,一边笑着问道:“老大,你都戒烟一年多了,怎么又抽上了?不怕回去了嫂子说你?”
徐荣扯了扯嘴角,“冷冷地苦笑”了一下:“今晚不回去了,就在队里对付一晚,免得打扰她休息。你们也都赶紧回去补觉吧,明天还有更多的事等着我们呢。”
“那我先走了,老大你也早点休息。”
“嗯。”
......
随着周新诚的离开,会议室里就只剩下了徐荣一人。
点了一支烟,翻出了陈汉从交警队调出来的卷宗,徐荣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2016年4月4日,清明节,晚上20:18。
交警支队新城大队接到报案,在银康路与汉达路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车祸。
一辆白色宝马在由汉达路向银康路方向左转的过程中冲过隔离带,撞到了两位行走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老人,并在试图调头逃逸后失败,最终撞上了人行道的行道树。
车祸导致了两位老人中的男性老人重伤,女性老人头部受伤昏迷,此外还有一位路过的年轻女子面部被飞溅的车辆碎片划伤。
接到报案后,新城大队立刻出警,并在20:27分抵达现场。
两位事故处理员抵达现场时,三位伤员已经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勘察了车祸现场的痕迹后,两位事故处理员对肇事司机做了酒精检测,发现肇事司机属于酒驾,但神志较为清醒。
随后,两位事故处理员分别对目击者兼报案人,以及肇事司机分别做了笔录。
目击者称车祸发生时,他因背对受害老人与肇事车辆,因此并未完全目睹前半段车祸。车祸发生后,他转身看见肇事司机想要掉头逃逸,并撞倒了瘫坐在老伴身旁的女性老人,致使其头部受伤昏迷。
随后肇事车辆在歪歪扭扭行驶出50米后,撞上了汉达路另一侧路边的行道树,车辆熄火逃逸失败。
之后自己报警、抢救两位重伤的老人并联系了救护车。
酒驾的肇事司机则向两位交警交待了车祸的经过:
当晚,肇事司机吴某和同事在附近汉达路上的一间酒店聚餐。
活动结束后,因为聚餐的酒店地处荒僻找不到代驾司机,而三人中只有吴某饮酒最少神志比较清醒,所以就决定由吴某开车送其余两人回家。
结果因为天色较暗、事发地点路灯昏暗、饮酒导致反应能力下降等原因,吴某在转弯的过程中不小心冲过了隔离带,最终发生了车祸。
同时,吴某承认了自己因为胆小,曾试图逃逸却因为酒精作用而未遂的事实。
描述完车祸的经过,肇事司机很诚恳地向两位交警认错,十分配合他们的工作,并表示承担一切责任,同时会全力做好对三位伤员的赔偿。
两位事故处理员在勘察了车祸现场后,发现果然和肇事司机、目击者的描述一致,而且在肇事车辆后座确实还瘫坐着一对浑身酒气的醉酒年轻男女。
在核对了肇事司机的行驶证与肇事车辆,确定肇事车辆确为吴某名下后,两位事故处理员排除了吴某醉驾顶包的可能。
因为肇事司机的认错态度十分诚恳,对车祸的描述又和目击者证词、车祸现场痕迹完全吻合。再加上当天晚上联系到的伤者家属由于正在关注两位老人的伤情,对处理意见并无异议,所以这起车祸案件的处理速度很快。
不过,几天之后,事情又出现了一些波折。
另一份文件显示,事故认定书下达后的第三天,昏迷的那位女性老人苏醒。
在看过了事故认定书后,老人却声称肇事司机并不是中年人吴某,而是一个满脸通红的年轻人——也就是交警处理事故时,坐在肇事车辆后座的男性。
老人对此提出异议和书面申请,但鉴于事故发生时天色较黑、事发路段路灯昏暗,加上老人头部受创、本身年纪较大视力记忆也并不好等多种因素,新城大队最终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而是维持原样。
这起车祸的处理就此结束,肇事司机吴某虽然事后积极配合警方工作,并对三位伤者进行了诚意满满的赔偿,但因为酒驾、涉嫌逃逸,他最终被判处了5年有期徒刑。
至于三位伤者最后如何,卷宗里并未记录,只是记录了伤者和家属的电话、地址。
看完三年前有关车祸的卷宗,徐荣对这起车祸的来龙去脉有了了解,虽然当年的处理流程并无问题,但对于这起车祸的细节,徐荣还是找到了几个值得推敲深思的疑点。
不过对徐荣而言,这都不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他原本查阅这次车祸的卷宗,是想看看出租车司机孙航是否和这起车祸相关,结果在这份卷宗里,徐荣没有找到孙航,却意外发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
三年前那场看似普通的车祸,由此和这次专案小组里的三个人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联想到自己此前那并不美好的猜想,徐荣的眉头不禁一皱。
关上灯,走到窗边,打开窗户,任凭夜风吹入,冲淡弥漫在会议室内的烟雾。
徐荣叼着烟,将头探出窗外,望着眼下弥散着薄薄雾气的夜景,渐渐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