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服务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同一水平上的竞争是残酷的。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站在更高一个层次。引进人才,增添设备,开展项目,提高服务水平,10年的结果没有辜负我们的努力,在盛衰沉浮进退消长如戏的市场经济中,我们凭着自己的理想、自信、进取精神实现了我们的梦想。”2005年底,刘平主政医院工作10年,他用《十年一梦》为题岁末感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背后既充满着改革的激情与创新的力量,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这些年来,湘潭市中心医院凝聚“科技兴院”正能量,加大对重点专科的技术、服务投入,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专科、急诊专科建设;提高产科基础设备配套建设;扶持生殖遗传中心等新设专科建设;强化各专科基础设备配套建设,贴近现实的梦想成真。
2004年,在首批湘潭医学重点专科评比中,医院心内科顺利拿下市重点;2008年,省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介入技术省内驰名,又毫无悬念地捧回湖南省重点医学专科牌匾;年介入手术近3000台次,居省内前三,2011年,心血管诊疗中心又获批成为“国家级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中心”。2007年7月,生殖与遗传中心技术跻身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内分泌代谢科、血液肿瘤科、骨科、肝胆普外科、神经内科、儿科为市重点专科,感染内科为市内特色专科。
“刘院长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智者!”这是该院一位老员工对刘平的评价。2010年3月。刘平在医院优质服务与品牌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了题为《放开视野,敞开胸怀,为医院腾飞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主旨演讲。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后,我们要想走的更远,飞得更高,需要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我们致力于服务与品牌建设,致力于引领员工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共性追求,营造民主和谐、相互信任、诚恳待人、理性处事、公正无私的环境和氛围,在于构建我们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步的强势发展文化,引领医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刘平院长不仅仅是出类拔萃的管理者,而且是技压群雄专家学者,才华横溢的才子。在湘潭,他首开介入放射先河,他的随笔文采飞扬,他是电脑高手……他的讲话,他的稿子,洋溢睿智和才气。
在奔向医疗市场蓝海的征程中,再次翻阅多年前他在院报撰写的《发刊词》,重温他的梦想,聆听他的心声,仍诗意盎然:“……我们知道,我们任重道远,因而我们必须矢志不忘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热爱。我们不愁无路,走着,走着,自然成路。在这个凸显个性的年代,我们更相信个性和共性的相融,更要依靠群体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这个属于我们的人生舞台上共同思考人生,共同感悟生活,共同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我们的事业。”
人生寄语>>>
肿瘤整形外科学凸显了临床医学的艺术性与人文性,更是一门唯美艺术。肿瘤整形与艺术创作有极为相似之处,需要培训技艺娴熟的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医生,需要丰富审美观和心理学知识。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应力求对人体外观形态的最小损伤和破坏,最大限度地维护肌体的完整,并向美的目标升华。
肿瘤整形外科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周晓 教授
周晓/让肿瘤患者活得漂亮
云想衣裳花想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肿瘤根治术来说,患者容貌和形态的毁损,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我的梦想,就是通过肿瘤整形术让患者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20多年后,肿瘤整形外科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周晓教授的梦想实现了: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肿瘤整形理论体系,开启了一个新的外科学分支,同时,肿瘤整形外科让成千上万的肿瘤患者既切除了肿瘤,又施行了整形美容术,两全其美。
美的追求
周晓身上氤氲艺术家的气质。他说,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1985年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他热衷于整形美容,割双眼皮、隆鼻和除眼袋等美容整形是他的拿手好戏,让不少爱美人士找回自信同美丽,他因此获得美容整形主治医师资格。
命运注定周晓的职业生涯与整形外科结缘。传统的头颈肿瘤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对容貌美的损毁,让周晓“有负罪感”。患者迫切希望有一种既能治愈疾病,又能恢复自身形体治疗方法,从而回归家庭与社会,健康而快乐地生活。
20多年前,一位上颌窦癌患者术后复发累及眼球和面部,再次接受手术,术中切除了全部左上颌骨和部分面部皮肤、组织,同时,也切除了眶内容物。为了覆盖术后面部留下的“坑”,上级医生带领周晓等将他额部的皮瓣组织移植到缺损处。拆东墙补西墙,致使面貌变得可憎。他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竟被惊恐的主家挡在婚宴外;曾经恩爱的妻子,不堪忍受恐怖的面容,和他分床而睡。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周晓,从那时起,他痛下决心,攻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面子问题”。
1991年9月,周晓背起行囊踏上远赴上海进修的火车。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国内顶尖的整形外科专家王炜教授等人精湛的医技,周晓叹为观止。
有一天,周晓管的一位“大瘤子”病人是一个18岁的小伙子,一个足球大的面部丛状神经纤维瘤遮住他的半张脸,另一半张脸却清秀无比。就是这张“阴阳脸”几乎让他痛不欲生,想“跳楼自杀。”小伙子找到着名整形外科专家王炜教授,手术从上午9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张涤生、邱蔚六院士亲自现场指导,王炜主刀,经过14小时紧张“战斗”,肿瘤终于完整切除了,面容也焕然一新。看到被毁容的病人还原成一个帅气英俊的小伙子,大家都惊叹不已。周晓在一旁尽管只干些“剪线拉钩”的活,但和“偶像”同台奋战,见证了手术全程,他十分激动和自豪。
从那以后,他开始痴痴地做着“改头换面”的美梦:肿瘤与整形结合起来能达到这么美妙的治疗效果,如果能创立肿瘤整形外科学这个新学科,岂不是能让更多肿瘤病人“活得更漂亮”?成功的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追梦人。显微外科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肿瘤外科和整形外科充分融合夯下扎实的技术基石,也为孕育肿瘤整形外科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美的经典
进修回到医院后,周晓开始了“创建肿瘤整形学科”的梦想之旅。他积极探索将各种整形技术巧妙地应用到肿瘤外科,触类旁通,得到同行关注和赞赏。
2001年底,周晓等人撰成的论文《浅谈肿瘤整形外科形成的必要性》被《中国肿瘤》杂志录用,他便寄了一份给声名显赫全国整形外科专家、组织工程学“泰斗”、上海九院副院长曹谊林教授,希望得到他的指点,10天后,曹谊林在回信中对周晓努力的方向表示赞同,并有了深度的合作空间:在组织工程学基础研究上,曹谊林有绝对的优势,而在肿瘤外科临床方面,周晓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两个不同专业的团队成了“黄金搭档”。
2005年12月24日,在曹谊林教授的指导下,周晓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手术。
长沙市某小学教师张宏伟(化名)被查出患下颌骨肿瘤,为保命只能将下颌骨全部摘除,将身上的一块骨取出以支持下颌,但会给容貌造成很大影响。张宏伟哭了,“如果做了这样的手术吓坏孩子们,我宁可死也不做这毁容的手术。”
张宏伟是幸运的!上海组织工程中心的实验室成功培植张宏伟所需要的组织工程骨,在当年的11月24日,张宏伟手术之时,空运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周晓等人先将下颌骨囊肿黏膜刮除干净,再植入组织工程骨,手术成功,让张宏伟避免了遭受毁容之痛。5年之后,又给他装上了种植牙,张宏伟恢复了开心的微笑。该手术的成功,成为组织工程材料在人体应用实现无创修复的“美的经典案例”。
日前,一位左下睑基底细胞癌女患者因“祸”得福,切除、修复“一条龙”服务让她术后容光焕发。像这样的肿瘤整形外科手术病例,周晓率领的团队每年要开展1000多例,其中200多例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手术,其手术例数及手术成功率在全国肿瘤医院中名列前茅。而且,他的团队中的核心成员陈杰、喻建军、李赞、肖高明教授等先后成为全国知名肿瘤整形专家。
美的着作
“这是一本美的着作,它将肿瘤根治术与整形外科修复完美结合起来”。“肿瘤整形是医学与艺术联姻的结果,闪耀着美的法则和人性的光辉”……这是今年5月9日,几位参加全国肿瘤整形外科学习班上的学员对周晓等主编《肿瘤整形外科学》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付小兵称赞该书:“不仅填补了国内外肿瘤整形外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将由此开启一个新的外科学科分支的迅速发展,并有效拓展有关学科和医师的学术思路,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现代整形外科奠基人与开拓者王炜教授盛赞此书“预示它将成为肿瘤整形外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一个新兴的学科诞生,需要系统科学理论作指导。”周晓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深感由于肿瘤整形缺乏一本系统、全面叙述肿瘤整形外科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专着;医生根据执业执照分工明确,不能跨学科手术,以致肿瘤外科和整形外科缺乏沟通,造成患者失去许多效果最佳一期整得机会,甚至失去了肿瘤根治和整复机会。
2005年起,周晓着手着书立说。并立下创作信念:“肿瘤外科医生有彻底根治肿瘤的责任,更有让患者拥有健康美丽生活的义务”。明确地将肿瘤整形外科学定义为一个融合肿瘤外科、整形外科、显微外科理论和技术,以有计划的肿瘤根治性切除加一期修复重建为特征的外科交叉和边缘学科。
这些年来,他竭尽全力研究肿瘤整形外科理论,虚心请整形外科专家,创建了全国首个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相得益彰,《肿瘤整形外科学》水到渠成,应运而生。
周晓这样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珠圆玉润,美梦成真。
人生寄语>>>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妇产科的苦与累。尽管如此,身为女人的我仍无反顾地选择妇产科作为行医的主攻方向,一是缘于普天下女人生理心理比男人更多的磨难;二是缘于我母亲患癌的痛苦。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妇女们健康服务,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解除他们的疾苦。
知名妇产科专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忠东 教授
陈忠东/妇科手术最麻利
久闻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专家陈忠东教授妇产科手术做得“稳、准、狠”,手起刀落,又快又好。慕名找她看病做手术的人络绎不绝,均是冲着她“手术麻利”而来。从事妇产科工作30年,陈忠东和她所在的团队技压群雄,手术超过10万例,从未出一起医疗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大的医疗纠纷。
台上/快刀斩乱麻
在衡阳,都说陈忠东“做手术像跳舞一样优美,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前不久的一天上午9:10分,一台子宫肌瘤手术在无影灯下悄然展开,手术由陈忠东主刀。只见她娴熟地操刀,左右逢源,手起刀落,不到20分钟,就从那位七旬老妇的腹腔内取出了一个直径达15厘米的长有肿瘤的子宫。
术中,手术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师、巡回护士配合默契,随着她一双灵巧的手在腹腔内飞舞,犹如指挥一支乐队,弹奏一首欢快的进行曲。麻醉师轻声告诉记者:“陈主任30分钟就可完成一台子宫全切手术,而一台常规需要4-6小时宫颈癌手术,在她手中只需2小时左右,全部操作电刀完成几乎达到无出血状态。我们一看到她,就吃了定心丸,有她在,没有下不了台的手术!”
陈忠东说:“一个出色的手术医生,要做到手术台上快刀斩乱麻,手拿手术刀如握雕塑刀一样,就得非常熟悉人体的解剖位置,各部位的神经走向、血管的分布,脏器之间互相联系,病理组织与正常组织区别等方面要烂熟如心,做起手术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为此,陈忠东极为重视手术前的案头工作,要求科室医生每次手术前要像老师备课一样做好充分准备,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术前,她和医护人员共同讨论病例,研究方案,评估手术风险,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她时常要求实习和进修医生:“白天要认真研究病历,看手术的时候得仔细观察,做好记录。手术结束后,回过头来对整个手术进行反复思考、推敲,从中领悟心得。”
台下/苦练十年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就要下苦功夫。”1983年,21岁的陈忠东从衡阳医学院毕业留校,安排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天天以科室为家,抽空看大部头的专业书籍,每每手术切除标本都要切开剖视追踪病理,这个习惯已保持30年,练就了肉眼病理诊断的功夫,同事美称为“病理眼”。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妇产科的苦与累。陈忠东义无反顾地选择妇产科作为行医的主攻方向,缘于她母亲患癌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