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缺乏责任感、我行我素、不知感恩、缺乏爱心……几乎成了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其实,针对独生子女身上的这些缺点,父母不能一味地指责,而是要检讨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并试着找到恰当的办法引导孩子慢慢改掉这些缺点,进而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不再“强悍”。
我的眼里只有我自己——自私任性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一家报社的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独生子女的妈妈,记者问道,在她们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孩子所表现的最突出的性格缺陷是什么?有9位妈妈回答记者说,是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自私任性,这仿佛是任何人生之即有的性格缺陷,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成为独生子女健康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一位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一次打出租车途中路过黄河,我看到黄河很兴奋,赶忙让司机停下车来。因为我觉得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我要躺在黄河堤畔感受一下。
我和司机并排躺着休息,没过几分钟,司机突然哭起来,一个大男人哭得唏哩哗啦的。我吓了一跳,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下,司机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所以才这么失态。
在我的追问下,司机说道:“我们家并不富裕,我和我爱人尽一切能力给孩子好日子过。我们宁可吃得很差,还常常给孩子买鸡腿。有一天我生病了,我爱人看我身体比较虚弱,每天还要工作,就把鸡腿拿到我的面前说:‘你吃这个鸡腿吧,补充一下营养。’”
说到这儿,司机低下了头,仿佛在抑制自己的情绪。他平静了一下接着说:“可是,就在我爱人把鸡腿递给我的那一刹那,突然‘啪’的一声,儿子给了我爱人一个耳光,接着吼道:‘鸡腿是我的!’我和爱人都呆住了,心里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难受得很,那天我们什么都没吃。我们在想,难道我们为他做了那么多,就不值这个鸡腿吗?”
听着这位司机和儿子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事情了。父母的艰辛付出和孩子的自私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此时此刻,我只能紧紧地握住那位司机的手,希望给他一点安慰。
这不是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过的。这的确令人遗憾。
在古代的家庭中,父母是一个家庭的权威,尤其是父亲,更是说一不二的。哪怕在吃饭的时候,都是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开吃。为什么在现代发达的社会中,出现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我们已经不习惯于先动筷子了,有了好吃的,也是尽着孩子先吃。一家就一个孩子嘛!他的营养是最重要的,父母承担不起孩子有任何的意外和闪失,于是,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用的,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了孩子的面前。我们生怕孩子比别家的孩子吃得差、用得差,为了孩子,我们奔波努力,就差把心掏出来给孩子看了。
但是,孩子对我们的付出熟视无睹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他还学会了伤害我们的心,一开始也许并不觉得什么,我们已经习惯了付出,甚至不计较回报。当有一天,他的眼中真的容不下我们存在的时候,我们觉得心好痛,我们心中那个可爱的他已经不见了踪影,我们好像把他丢了……
其实,要再找回他也不是不可能。自私自利、娇蛮任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它们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疯长,遇到不合适的土壤就会枯萎。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自私任性远离孩子呢?
建议一:不给孩子吃“独食”
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多子女家庭不同,在这个家里没有人和他争抢玩具和食物,他拥有享有这个家庭一切的权利。可是,父母这种深切的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当我们不能再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失望,甚至暴跳如雷。
而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长幼有序是一个家庭必然要遵守的秩序。在这样的家庭里,好吃的会首先礼让长辈,年龄越小越应该谦让。而在现在的家庭,则完全相反,年龄越小的吃得越好,越受优待。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田,懂得礼让父母的孩子会有福气。如果我们让孩子吃独食,毫无疑问就是在害孩子,也是在害我们自己。试想,如果孩子连父母都不能谦让,他肯定会越来越自私,无论在学校,还是以后走向社会,都会被别人排斥与厌恶。
建议二:从分糖果开始,教会孩子分享
如果时光的机器转回孩子童年甚至更小的时候,当他手里拿着一把糖果,你逗他说:“宝宝,给妈妈吃一块吧!”孩子可能会大方地给你一块糖果。此时,大多数的妈妈会欣慰地说:“宝宝乖,妈妈不吃,宝宝自己吃吧。”孩子会懵懂地看着你,然后把糖果塞在自己的嘴里。时间长了,宝宝会以为,爸爸妈妈不需要糖果。
在一个热闹的家庭聚会上,爸爸妈妈和诸多长辈都在用老套的方式逗一个可爱的孩子,他的手里有几块糖果。姥姥笑着说:“宝宝,给姥姥吃块糖吧!”宝宝把糖递了过去,“乖,姥姥不要,你自己留着吧!”宝宝开心地笑了。几个长辈见状,纷纷上前,轮番上演“索糖大戏”。宝宝虽小,但他心里清楚,大家都不是真正想要他的糖果。所以,他一边玩儿,一边开心地笑。
这时,走来一个叔叔,他对宝宝说:“宝宝,把糖给叔叔吃一块!”宝宝配合地把糖拿了出来,没想到,叔叔伸手接了过去,还说了声“谢谢”。宝宝好像有些搞不清状况,他愣了几秒,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众人赶紧上前安慰,同时把那位叔叔手里的糖夺回来,放进孩子手里,他这才停止哭泣。
从那以后,当有人再向宝宝要糖时,他的眼睛便开始闪烁躲避,手里紧握着糖,任谁要都不给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能看出,孩子原本是大方的,他的心灵是愿意向人敞开的,可是,我们自己让孩子误以为我们是不需要他来分享的。所以,当孩子愿意与我们分享的时候,不要辜负了孩子的好心,作为父母,要学会成全他的善心善举。
建议三:不要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在有些家庭中,由于父母都忙于工作,便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寄养。每到周六日,他们会去老人家看望孩子,每次都会带很多礼物,希望可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时间久了,父母在孩子的眼中代表的就是新式的玩具或好吃的美食。一旦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一定不敢怠慢,必定满足孩子的欲望。其实,父母这种表现,非但不能弥补亏欠孩子的爱,反而会把孩子越推越远,让他小小年纪就沉浸在物欲中无法自拔。
一个受到物欲控制的孩子是痛苦的,他不懂得分享和爱,他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物质的满足。一旦他长大后,胃口就会越来越大,父母将会不堪重负。此时,劳累的父母和愤怒的孩子之间已经找不到爱的感觉,只有要求和被要求。
所以,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要去付出爱,物质的满足代替不了父母的陪伴和爱护。只有在爱的沐浴下长大的孩子,才能有健康的人格。
建议四:不要让孩子养成爱占小便宜的坏习惯
一般来说,爱占小便宜的人,一般不会轻易对身边的人施予援手。爱占小便宜的人衡量事物的尺子是是否有利可图,当遇到问题时,自然会先考虑是否会让自己受到损失,有时甚至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
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现实社会中,占人便宜最终吃亏的事例屡见不鲜,可见,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最终会受到大众的唾弃。所以,我们不要给孩子做出爱贪小便宜的示范,并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让他学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这不关我的事,我干吗要管?——无责任感的独生子女比比皆是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父母对他们过分疼爱,使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生活磨炼,从而导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乃至社会要求高而多,对自己要求低而少。
在生活中,独生子女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推卸责任,比如,“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妈妈没给我收拾书包。”“今天迟到了,因为妈妈起晚了,没有叫我。”除此之外,做事不投入,学习被动;不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不认真,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头无尾;有的孩子虽然兴趣广泛,但是干什么都不专心,只有3分钟的热情;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集体观念比较淡薄……
某市有关部门曾通过一种方式,对优秀学生候选人进行选拔,最后竟然没能挑选出一名优秀学生来。选拔的方式是:将一把扫帚、拖布横在学生上学、下学必经的走廊里。结果,半天时间,所有的学生都对此视而不见,绕道走开了。
这一现象反映出了现在的孩子集体责任意识的缺失。但是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恐怕父母难以逃脱责任。
在学校的教室、操场等卫生区内,经常能看到父母替孩子做值日的身影,孩子则在一旁跑来跑去当“监工”。在一所寄宿制中学内,竟然出现过政教主任帮孩子洗袜子的事情。至于住宿生更换的衣服,从外套到内裤、袜子,周末通通带回家,让父母帮忙洗。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别现象,但很多父母却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试问捡垃圾、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孩子真的做不了吗?都已经是中学生了,连袜子和内裤这样的小衣服都不会洗吗?恐怕不是不能做,而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
在学校如此,在家里更不用说了,父母让孩子“尽情”享受他的权利。不但在饮食起居上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每天叫孩子起床上学,帮他收拾书包、检查作业、听写生字、检查错字……这些本来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全都替他做好了,但却忽略了孩子应该承担的那份家庭责任和义务。
一个女孩叙述自己的经历: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环境很差,父母一直告诉我:“你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到城里去生活。”我很听话,一直把学习看成头等大事。在家里,父母什么都不让我做。在学校里,我也只顾和同学们比成绩,其他的什么都不管。那个时候的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对什么都很冷漠,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交朋友,也不喜欢参加班里的活动。看到其他同学积极参加运动会,我心想:“那个和我有什么关系?”
直到我上了大学,才明白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更精彩的东西。在大学里,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积极参加学生会的活动,对工作认真负责,还当了青年志愿者,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如今,我已经进入社会,也终于领悟到,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个家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贡献一份爱心,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社会中的一份子,都要承担起对他人、家庭、社会的一份责任。试想,如果孩子对自己没有责任感,岂不成了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人?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岂不成了一个只会索取、不知回报的人?对他人没有责任感,岂不成了冷漠的人?对集体没有责任感,岂不成了强调个人自由而不遵守集体规则的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岂不成了只会抱怨、不会奉献的人?这种不思进取、没有孝心、冷漠、不遵守集体规则、只会抱怨的人如何能在社会上立足呢?
可见,责任感是孩子将来适应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因此,每位父母都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感。当然,对孩子来说,责任感绝不是大而空的东西。那么,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建议一: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感是培养他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比如,鼓励孩子自己的书包、书籍、玩具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每天上学不依赖父母,自己起床……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一位妈妈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他的独立意识。有时候,儿子放学后,会带回一些画画、手工制作等作业,妈妈从来不替他做,而是鼓励他独立完成。如果遇到问题,妈妈也从不直接帮他解答,而是适当点拨,然后由他自己独立解决。如今,儿子已经上初中了,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强。
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父母借鉴。当孩子真正养成独立的习惯后,也就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当然,孩子的这个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需要父母多提醒。此外,父母也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鼓励他自己做决定,这也是培养他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方式。
建议二:让孩子独立承担自己造成的后果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喜欢“大包大揽”,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主动替孩子承担,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把其他小朋友打伤了,父母会认为小孩子间的打闹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大碍就行了;孩子把小朋友的玩具弄坏了,父母会认为损坏玩具也是常有的事,不需赔偿。如果父母这样认为,可能就使孩子失去了一次承担责任的机会。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产生了哪些后果,给别人带来了哪些不便或者伤害。同时,父母还应该鼓励他对别人道歉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作出补偿,以此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建议三:用信任唤起孩子对父母的一份责任心
一些父母抱怨孩子自私、冷漠、不会关心人,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管的太多了。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不让孩子干,或者觉得反正他也干不好,自己就干脆代劳了。其实,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一位妈妈很有智慧,喜欢“依赖”儿子。比如,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妈妈会故意表现得弱一些,让儿子拉着自己的手;去银行取款的时候,每次也都是儿子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当然,每次儿子帮完忙,妈妈总是一副自豪的表情,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有时,妈妈还会刻意锻炼儿子的动手能力,比如,家里的收音机坏了,妈妈会拍拍儿子的肩膀,说:“一切都靠你了。”儿子听了,便会挺起胸膛,认真地完成妈妈交给自己的任务。
父母可不要小看“有儿子就是不一样”、“一切都靠你了”之类的话,这道出了一位妈妈对儿子的信任,儿子也会在接受“命令”的同时,感受到作为男子汉帮助母亲、保护女性的自豪和得意,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因此,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在生活中,不妨多对孩子说“有儿子(女儿)就是不一样”、“就看你的了”……
建议四: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父母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外,还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一些家庭决策。
比如,家里新买的电视机应该放在哪儿?周末旅游去哪里,要准备些什么东西?等等。在这样的讨论中,孩子会慢慢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很重要,对这个家也是有责任的。此外,家里来客人,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招待客人,为客人端茶倒水,有意识地培养他的主人翁意识。
我就是不听你的,你能怎么样?——我行我素是独生子女的“个性”
以前,孩子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和颜悦色地表达出来,从来不顶撞父母。可是,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却我行我素、充耳不闻。
一些父母也希望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希望自己说出的话、发出的命令能在孩子那里起作用。然而,现在的很多孩子并不给父母这个“面子”,要么哭闹,要么顶嘴,甚至听到批评就倔强地摔门而出……
一位妈妈感到很苦恼:“我的儿子上小学4年级,上课不专心听讲,想说话就说话,想玩就玩。课下总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也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为此,我多次被请到学校和老师谈话。最开始的时候,我还很有耐心地和儿子谈话,可是他依然如故。有时候,我急了就打他几下,以为打完了就能让他记住,但这招依然不凑效。”
很多父母存在这样的苦恼:自己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可是孩子在一边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于是,一些父母教训孩子的声调随着火气的上升,不由自主地提高了,有时也会无奈到打孩子几下,可是孩子还是一副口头上服气、心里不服的样子。
一位妈妈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儿子不听话,我都从一个淑女变成泼妇了。”这句话虽然带有玩笑的意味,但也不难看出这位妈妈的无奈。
父母的苦口婆心、说服教育、惩罚对一些个性很强的孩子来说早已经失去了作用,孩子变得软硬不吃。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和他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还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但这种爱只表现在给孩子过多的物质满足上,却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要。结果,孩子逐渐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表现在行动上就变成了“我行我素”。
还有一些父母提倡个性化教育,但却曲解了个性化教育的真正含义,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的想法干,结果使孩子变得任性,不服从管教。
一位妈妈很民主,一般不强迫女儿做什么事情,而是凡事都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女儿的思维很活跃、能言善辩。但这也令妈妈陷入到了矛盾和困惑之中,女儿越来越会狡辩,做什么都能编出一堆理由,不听从父母的意见。
一次,家里来了一位阿姨,女儿在一边看电视,一直没有理这位阿姨。事后,妈妈问她为什么不叫“阿姨”,并告诉她这样是不礼貌的行为,大家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结果女儿却说了好几条理由:“我不喜欢叫”、“我不喜欢她”、“我在专心看电视”……
这位妈妈本来想营造一个充分民主自由的家庭环境,可是女儿却养成了狡辩、强词夺理、自作主张的习惯,也变得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一旦孩子从小养成这种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长大了就很难再纠正了。
其实,个性化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和想法百依百顺,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行为缺乏适当的引导很可能会出现偏颇,也不利于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例如,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父母都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让他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见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不刻板生硬地固守己见,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在变得有主见的同时,又能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调整呢?
建议一: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
良好的沟通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因此,父母平时工作再忙,也要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及时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帮他解决一些现实中或者思想上的小问题。当孩子感到父母理解他时,他的逆反情绪就会少很多。
在沟通的过程中,倾听是重要环节,父母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他的心情和想法。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之所以表面上服从或者沉默,行为却是另外一种样子,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太强势了,根本就没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机会,让他充分表达自己。即使遇到问题,父母也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为什么生气、撒谎、逃学、打架,设身处地地接受孩子的感觉。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建议二:给孩子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他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和自己的想法。但孩子的认知能力毕竟有限,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父母不能听之任之,放纵他的行为。必要的时候,父母还是要给孩子一些合理的意见,引导他的行为。
在给孩子提出意见的时候,父母要尽量不用长辈的口吻,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先探明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帮他分析利弊,向他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孩子会慢慢养成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教孩子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是让他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分析建议的合理性。因此,父母在给孩子的建议中要留有一定的自由,允许他保留自己的想法,并让他感觉到听从父母的建议是快乐的,那样他和父母合作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建议三:巧用方法,赢得孩子的配合
讲道理是值得提倡的教育方法,但是有时候父母的道理讲多了,就变成了唠叨,而恰恰是这种“喋喋不休”的方式使得孩子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变得麻木了。
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在玩电脑,父母告诉他看电脑时间长了对眼睛有害。这个时候,孩子点点头,敷衍着说:“再玩一会儿。”最初,父母还很有耐心,允许他再玩一会儿,但由于孩子自控能力差等原因,可能过一会儿就忘了,仍旧“粘”在电脑前。他这种口头上不反抗、行动上不执行的“软反抗”策略可能会让父母更加恼火。
其实,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转化策略,让他对“一会儿”有一个明显的界定,比如5分钟、10分钟,当时间到了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再有狡辩的借口了。
建议四:不要求孩子“唯命是从”
很多父母判断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可是事实证明,小时候非常听话的孩子,长大了逆反情绪反而会更高,而且,由于长期生活中一种压抑的状态中,还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所以,父母不要总是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忽略他的态度和想法,也不要对他要求过高,给他过大的压力。相反,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他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的自律而非他律的意识。
此外,父母对孩子无理的“狡辩”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以“你的小嘴还挺能说”、“你真是个有主意的孩子”等态度欣赏孩子的狡辩,因为这种潜在的欣赏比直接明了的表扬更能让孩子有一种满足感。当孩子狡辩时,如果道理不管用的话,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沉默,要给他反省的时间,在恰当的时机再把道理讲给他听。
你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知感恩是独生子女的“标识”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训言,也有“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处世信条,可以说“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对于目前处在娇生惯养下的独生子女来说,让他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却成了一种奢望。
有一对夫妇带儿子去深圳,省吃俭用送他去重点中学读书,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可是每次开家长会,儿子都不许母亲去,即使母亲要去,他也会想办法阻止。一次,母亲执意要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儿子急了,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你这么土,又没有文化,去了只会给我丢人。”听了儿子的一番话,母亲愣在那里,沉默了好久。
儿子平时还怨恨父母无能,责备他们不能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儿子竟然掀翻了家里的一桌团圆饭,对父母斥责道:“你们既然不能给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还要生我?你们知道我有多恨你们吗?”说完,摔门而去。
都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可是看看今天的孩子都做了什么?这个孩子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真遇到这样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剩下的恐怕只有悲凉和无奈了。
现在的许多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家人、老师、同学的热情帮助,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也因此习惯了坐享其成。在饭桌上,一些孩子享用父母精心烹制的菜肴,却挑三拣四,抱怨不停;在商店里,花着父母的血汗钱,买各种各样的高档玩具,却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在学校里,对老师的谆谆教诲不屑一顾,自由散漫……
这些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更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试想,连身边的人都不懂得感激,那么对社会、国家的感激之情又从何而来呢?当然就更别提知恩报恩了。
一个男孩在大学毕业后两年内,换了6份工作。他的父亲无奈地感慨道:“像我们那个年代,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先别提满意不满意,肯定对领导感激涕零。工作起来也勤勤恳恳,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可是现在的孩子脚底下就像踩了弹簧,跳来跳去,一点都不踏实。如果说两年内换一个两个工作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能总换啊!总是换,总是不满意,而且每换一次都是从头做起,还提什么长远发展啊!”
这位父亲的一番言论的确揭示出现在年轻人的浮躁与不安分,但是他只看到了现象,却没有看到本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其实就是感恩心的缺失。
在这些孩子看来,工作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他付出劳动,老板付工资,这是一种等价交换,天经地义。如果他这样想,那么他就丝毫不会有诸如感恩、责任之类的情感。所以工作一旦不顺心,他就会拍屁股走人。因此,频繁跳槽也就“顺理成章”了。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总是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丝毫体会不到感恩带给她的快乐和益处。
而且,跳槽跳到最后,反而更容易迷失,因为频繁跳槽带来的浮躁感、挫败感,还有迷惑,会使他丧失奋斗的方向,自信心也会因此被磨掉。而一个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对工作怀有一份感恩心,因为没有这份工作,没有领导给予的机会,有再高的能力恐怕也没有一个施展的平台。
可见,感恩心关系到孩子将来的发展和以后的人生幸福。而造成孩子感恩心缺失的现象,父母恐怕难辞其咎。一些父母的溺爱使孩子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还有一些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最后造成孩子骄横任性,唯我独尊。
因此,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父母千万不要忘了培养孩子的情商,要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学会感恩国家、社会、父母、老师,等等,进而让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建议一: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曾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镜头是妈妈每晚都端着热乎乎的洗脚水,走到婆婆的房间,为婆婆洗脚;另一个镜头是四五岁的儿子颤巍巍地端着洗脚水,给妈妈洗脚。这个画面非常感人,其实这就是言传身教。
当父母为孩子做出感恩父母的榜样,就会把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哪怕平时给老人捏捏肩膀、捶捶腿,周末常回家看看,都是一种爱的表达。孩子从小浸润在这种感恩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学会了感恩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要多向老人表达爱,也可以鼓励孩子向老人表达爱心。
建议二:找准时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现在,很多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父母就大摆筵席,以表庆祝。每逢孩子过生日,便会给他举办生日聚会,满足他的愿望。而这样的行为不仅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增强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还浪费了财力、物力。
其实,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了很多辛劳和痛苦。因此,父母要抓住孩子生日的机会,对他进行感恩教育,慢慢培养他对父母的感恩心。父母还可以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让孩子学会对父母、家人、老师乃至社会感恩。
此外,茶余饭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第一次拥抱母亲》、《感恩的心》、《花开了,就感谢》等感人至深的文章,使孩子时时言感谢,处处存感恩。
建议三:坦然地接受、重视、珍惜孩子爱的表达
当孩子对父母做出某些爱的表示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一副“去去去,写作业去”的不耐烦表情,这只会令孩子因感情无处表达而变得冷漠。
一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了一份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向父母表达一次爱心。当天,一个女孩一直等着爸爸妈妈回家,等待时机向他们表达爱心。一会儿,女孩听到了爸爸上楼的脚步声,冲到门口迎接爸爸。门打开的瞬间,女孩接过爸爸的皮包,对爸爸笑着说:“爸爸,辛苦了。”爸爸感到莫名其妙,说:“傻笑什么?快写作业去。”顿时,女孩只感到一盆凉水浇在了头上,自讨没趣地跑回了房间。
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后,这个女孩以后向父母表达爱心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学会接受孩子爱的表达,哪怕孩子吃薯条的时候,想着往父母的嘴里塞一个,都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明确地告诉他,自己很爱他,也很需要他,相信孩子会多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议四:让孩子学会说“谢谢”
“谢谢”是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言语,也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当孩子学会发自内心地感谢身边的所有人时,感恩的心态就已经渗入到他的每一个细胞了。比如,当老师为孩子补习功课而延迟下班的时间时,当摔倒后,被同学搀扶起来时,父母不要忘了提醒孩子说声“谢谢”。
此外,父母还要告诉孩子,不仅要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还要感谢批评过我们的人、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而我们则要用爱回报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主动关怀他们,给他们最温暖的笑容。
我可怜他,谁可怜我啊?——缺乏爱心的独生子女很常见
从古至今,爱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底线。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孟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提倡以爱为核心,人们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可是,现在的人身上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儿“人情味儿”,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独生子女,自私和冷漠也慢慢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了。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有爱心的孩子。
一位幼儿园老师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分给孩子们每人两块糖。孩子们拿到糖后,都立刻兴高采烈地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这时,老师发现只有一个孩子没吃,而是把糖攥在了手里。老师走过去,问:“你不喜欢吃糖吗?”那个孩子摇了摇头,说:“不是。”老师疑惑地问:“那怎么不吃呢?”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要留给奶奶吃。”
相信当父母听到这个孩子的回答时,都会为之感动,但是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周围却很少见了。有人曾感叹:“教孩子做人,培养他的一颗仁爱之心很重要。但如今,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却成了很多独生子女的通病。”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和独生子女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和家庭生活中的爱心培养有紧密的联系。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个人的天性。婴儿在一岁前就会对别人的情感有所反应,如果有人在哭,他会跟着他一起哭;长到两三岁的时候,看到别人哭,他会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安慰别人,这说明他能清楚地分辨、感受自己和别人的痛苦,也有试着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到了五六岁的年龄,孩子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应该让他独处。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流露。但《三字经》中也说:“苟不教,性乃迁。”也就是说,孩子的爱心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那么这些爱心行为可能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
一个11岁的男孩从小在“蜜罐”里长大,从来不懂得关心别人。每次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当看到一些弱势群体的艰难生活或者互帮互助的动人故事时,妈妈总是很感动,但一旁的儿子却不屑一顾地说:“有什么感动的!”
一次,妈妈从家长会上了解到,学校最近刚刚举行了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活动,可是却从没听儿子说起过。回到家后,妈妈问其原因,儿子却冷漠地说:“我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别人?”儿子的冷漠令妈妈很意外,也使妈妈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再不及时引导,恐怕不利于他以后的成长。
于是,妈妈趁着暑假的时间,把儿子带到了农村亲戚家,让他体验艰苦的生活。在那里,孩子们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酸菜拌饭,没有可爱的文具,也没有像样的书包,一支铅笔用到一寸长还舍不得丢掉,甚至有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当看到这一切景象时,儿子流下了眼泪。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儿子充分感受到了农村孩子的贫苦生活,他主动把零花钱和学习用具送给他们,还和几个孩子做了好朋友。从此以后,儿子变得比以前有爱心了。
这位妈妈的做法使儿子深刻看到、体会到了在幸福生活的周围还有很多受苦的人们,从而唤起了他对弱者和贫困山区孩子的同情心。对从小生活在物质充足的环境里的孩子来说,这种做法是一个培养他们同情心、爱心的好方法。
对一个孩子的发展而言,爱心和善良是他融入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孩子的爱心行为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和潜移默化的渗透逐渐形成的,也是一个人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是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基地,父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爱心的传播者。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心,做一个负责任的引导者。
建议一:让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家庭是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场所,当父母收到孩子的回报,哪怕是倒水、捶背这样细微的举动,父母都会从中体会到幸福感,孩子也会变得更加体谅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有意识地指导他做一些家务劳动,在培养他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培养他的感恩心。
有时,妈妈生病了,爸爸或者其他家庭成员要表现出对妈妈的极大关心,给予她细心的照顾,也可以适时地对孩子说:“儿子,安静一点,妈妈生病了,需要休息。”还可以鼓励他给妈妈端药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顾妈妈,这样他就会懂得如何对家人表达爱心了。
此外,家里的一些好吃的,父母应该最先想到老人,让老人先吃,并鼓励孩子给长辈倒茶、盛饭、夹菜、削水果等。赶上节假日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共同商量送什么礼物给长辈,这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学会关心和体贴长辈了。
建议二:让孩子有一颗感同身受的心
爱心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同情心,如果孩子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的情感,当别人处在疾苦中时,他便能体会别人的痛苦,也自然会伸出援助之手。比如,小朋友摔倒了,父母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也一定很疼,我们一起把他扶起来,给他揉一揉,好不好?”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也就培养起来了。
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在小区花园里玩,顺手摘下一片叶子,扔在了地上,刚要伸手再摘第二片,妈妈在背后拽了拽儿子的头发,说:“疼不疼?”儿子看了看妈妈,说:“疼。”妈妈继续说:“你摘小树的叶子,它也很疼的。”妈妈说完,男孩停下了手,跑到一边玩去了。
其实,有时候教育孩子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他感到疼后,就能感受到小树也是同样的疼,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建议三: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饲养过小动物,他的感情会比较细腻,心地也比较善良。相反,没有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相对来说感情比较冷漠,很容易和同学发生口角,还喜欢欺负弱小同学。可见,饲养小动物是培养孩子爱心的一种方式。当然,养一盆植物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因此,只要孩子愿意养,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他创造条件,比如,在家里设立“动植物角”,鼓励孩子饲养小猫、小狗、小乌龟等小动物,还可以鼓励他种一些花花草草。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允许孩子亲手喂养小动物,亲自为花草浇水、施肥。天气好的时候,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带小动物到阳台晒太阳。同时,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记观察日记,以提高他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建议四:鼓励孩子参加爱心公益活动
社会上有很多弱势群体需要人们的帮助,比如残障人士、孤寡老人、贫困山区的儿童、孤儿等,如果孩子能够深入这些人群当中,体会他们的困难,内心自然会升起恻隐之心。
父母不妨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福利院、孤儿院、养老院等地方,和孩子一起投入到服务弱势人群的行列中,为他们送去水果、玩具、文具,最重要的是问候。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比如儿童节,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送礼物或卡片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同时,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把家中的图书、不玩的玩具、不能穿的衣服捐给慈善机构或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培养孩子的爱心。
此外,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比如,开展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宣传安全防范意识,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能使他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