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阿净与我们那条街关系最好的,那一定是曾祖父和曾祖母。
曾祖父和曾祖母都已是耄耋之年,自己的子女儿孙都在外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看望两位老人,虽说我家离着他们很近,但我们也只是在物质上多多少少的帮一点,精神上的慰藉,除了自己的儿女恐怕没有谁能真正的让他们从孤独中脱离出来。
但是舅公舅婆他们人到中年的压力,注定他们不能一直陪在两位老人家身边。
这时,阿净的出现好像为两位老人家孤独的背影平添了些许安慰。阿净从出现的第一天开始,最先同他讲话、问他基本情况的,是这两位老人;最先给他送饭添衣的,是这两位老人;最先将他看做是这条街的一份子的,仍是这两位老人。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然超过了陌生人之间应有的情感。
我想,两位老人家在无形中已经将他看做是自己的孩子。而阿净也是真心待他们。
记得有一次,曾祖母在没有通知我们的情况下,一个人出去散步,但迟迟没有回来。当时,一家人很是焦急,想着老人家该不会是出什么事儿或者迷路了,一家人出门到处去找,但怎么都没有找到。
当我们找到下午已近黄昏,想着去警局报警时,曾祖母却回来了。
伴着黄昏,远远地我们看见一位步履阑珊的老人小心翼翼的跟在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后边,那青年并没有用手去搀扶那位老人,而是用他那破旧不堪的扫把杆牵引着老人。
看到这一幕,只觉自己太过感性,一位痴傻的青年、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伴着夕阳而来,宛如是一对有着血缘关系、相依为命的亲人,然而他们偏偏不是。
曾祖母回到家后,舅公带着责问的语气问她到底去了哪里,让我们这般好找,可外祖母这时像是做错事儿的小孩一般,噘着嘴支支吾吾的述说着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她迷路的这天正好是小镇赶集的日子,她散步的时候想着买点小镇的特产“豌豆饼”给自己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的儿子媳妇。但可惜的是卖豌豆饼的商贩在这一天并没有同往常一样,准时到摊位上卖饼。她一打听,听说是商贩搬了摊位,于是根据路人指的方向一路寻找着卖饼的商贩。
但不识方向的她,殊不知早就错过了商贩的位置,沿着马路向镇外走了去。老人家走了许久感觉累了,便沿着马路上的石坎坐了下来。
后来,阿净在回市场的路上,不知在哪儿听说的曾祖母不见了,于是自己帮忙找着,最终,在马路边发现了曾祖母,可能是出于对曾祖母的尊重,又或者是觉得自己会弄脏曾祖母的衣服,便让曾祖母牵着他的扫把,然后将她带回了家。这才有了二人相伴回家的场面。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曾祖母显得愈发喜爱这个市场的乞丐,兴许正是因为在她感到绝望无助时,这位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乞丐将深陷困难的她拉了出来吧。
而曾祖父好像也受到老伴儿的影响,对阿净的照顾也比原来多了许多。
曾经不苟言笑的曾祖父,总带着严肃的面容,让人不敢多做交流。然而,每每看到阿净总是笑得像个孩子一样,毫无顾忌。
从玻璃门看出去,你就会知道为何画风会突然之间就转变了。这时,你只会看到阿净做着及其滑稽的动作,像是武功但又什么都不像,好像就是胡乱做的一些大幅度动作。
这些动作又常常让人哭笑不得。
有时一直在想,这些动作会不会是阿净故意哄曾祖父开心而做的动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