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刚柔之道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修身治国之道,但要想掌握好其中的分寸,殊非易事。不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刚者居多,柔者居少,若能以柔为主,寓刚于柔,其表现方式往往就是“柔道”。然而,尽管“柔道”是治国治民、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却由于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人性中的弱点,人们一般不去施用,或是施行得不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以“柔道”处世,以“柔道”治国的成功事例,早已证明“柔道”比“刚道”更加行之有效,其事半功倍、为利久远之特点,更是“刚道”所远为不及的。
【事典】
明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族首领俺答,就屡犯边境,曾长驱直入,兵临京师脚下,沿途大肆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给明朝造成了大患,近三百年的明朝实际上总是处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之中,虽然不能造成根本的危害,但时时骚扰,给明朝带来了很大的烦恼。有时兵马退去,但仍常常深入境内侵扰,简直成了明王朝的心头大患。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蒙古鞑靼部族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率领他的仆人主动前来投降,使得明朝的将领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的儿子,年幼丧父,不受俺答的宠爱,由他的奶奶一手养大。长大成人后,娶了大成比吉为妻,但因她相貌丑陋,把汉那吉非常不喜欢她。过了不久,他自己看上了一位被人称作三娘子的美丽女子,就自聘她为妻子。她是俺答的亲外孙女,与把汉那吉的辈分相当。不料,俺答对三娘子的花容月貌,早就垂涎三尺,听说把汉那吉要娶她为妻,便抢先占有了她,并把她归为己有。
把汉那吉又恨又伤心,整日郁郁寡欢。一天,他对自己的仆人阿力哥说:“我的祖父夺走了我心爱的女人,使我痛不欲生,何况他老人家霸占的是自己的外孙女,不讲天理人伦,这样的事,实在是猪狗不如!我怎么还能与他朝夕相处呢?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阿力哥问他去哪里,他说:“不如去投降明朝,中国历来重礼义,不会有这种灭绝人伦的事,我会得到他们的理解的。我还听说总督王崇古,对来降的番人很好,不如投奔他。”阿力哥见劝也没用,便暗自作好了出走的准备。在这年冬天,把汉那吉带着妻子等十余人,在阿力哥的引领下,趁着夜色的掩护,逃了出来,然后直奔大同,向明朝守军乞降。
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因为弄不好就会影响两国的关系,甚至引发战争。大同巡抚方逢时不敢擅自做主,就将此事禀告给总督王崇古。王崇古历来奉行招抚番人的政策,觉得可以以夷制夷,有利于疆土的安宁,便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把汉那吉等人。当时部将都很不理解,纷纷劝阻王崇古,不要以小失大,为了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儿,就由此得罪俺答,弄不好又会招来大兵犯境,还是送回番邦为好。
但王崇古却说:“这是奇货可居啊!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俺答如果急于要回他的孙子,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交换条件,换回从我们这边叛变过去的赵全等人;如果他不着急,我们就趁机安抚他们,像汉代用儿子作人质的方法一样,让把汉那吉去召集他的旧部,到接近边塞的地方居住,减少番人的侵扰。再说,俺答快要死了,他的儿子黄台吉如果不能统领俺答的所有部族,并因此导致部族分裂的话,我们可以给把汉那吉加上某个封号,把他安置在塞外。他和黄台吉互相结怨,我们就用军队去帮助他这一方,这样对外可以博得扶助危难者的美名,而实际上收到为我所用的效果,这岂不是天赐我朝的良机么?”众人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不再反对了。于是,王崇古与方逢时一道,联名给朝廷奏疏,据实禀明此事,并附上王崇古的意见。
奏疏上达后,惹来廷臣们的议论,他们各陈己见,互不相让。御史叶梦熊反对得尤为厉害,说番人反复无常,其心叵测,绝不能照王崇古说的去办。只有大学士高拱、张居正两人,极力表示赞同,认为这种做法是有远见卓识的。明穆宗听完廷议,又权衡利弊后,说:“把汉那吉是仰慕我天朝的仁义,才来归降的,理应受到奖励;否则,怎能显出泱泱大国的气度呢?现任命把汉那吉为指挥使,阿力哥为正千户,各赐大红官服一套。”
此诏一下,举国震动,把汉那吉更是感激涕零,发誓要说服自己的部族,与汉人永世通好,以此来报答圣恩。
自从把汉那吉出走后,俺答的妻子不知道明朝会怎样对待他,恐怕汉人杀死她的孙子,日夜与俺答啼哭、争吵,非要找回孙子。俺答对自己所做的事也觉得很后悔,就亲率十万大军,逼近明朝的边境,准备与明朝作战。王崇古早就作好了准备,一边调集兵马,严阵以待,让边民实行坚壁清野;一边派遣百户鲍崇德,前往俺答的军营去谈判。俺答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对鲍崇德说:“自我用兵以来,无不所向披靡,你们每次与我们作战,都是死伤惨重,以至谈虎而变色,如今胆敢扣住我的孙子,岂不是自寻死路么?”鲍崇德微微一笑,回答说:“我天朝从不兴无义之师,以前也只是忍让你番邦不知礼而已。何况朝廷厚待你的孙子,不予加害,今你不知报答圣朝隆恩,反倒无故兴兵来犯,难道不怕你的孙子速死吗?你们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俺答一听,不觉有些胆怯,便缓和了口气说:“我只为孙子而来,并无犯境之意,不要误会。但不知把汉那吉是否还健在?”鲍崇德拿出王崇古事先交与他的官服说:“这是朝廷赐给你孙子的,他已荣升指挥使一职,所带之人也都有赏赐。”俺答大喜过望,忙让侍从摆下宴席,款待鲍崇德。
酒过三巡,俺答便小心翼翼地问起何时能释放把汉那吉,鲍崇德说:“你放心,只要把赵全等交与我们,不出一天,你的孙子就会安然回到你的身边。”俺答听了,十分高兴,把左右屏退后说:“我不想再与你朝作对,两国的关系都是由赵全之辈搞坏的,若大明天子能封我为王,统辖北方诸部,我一定俯首称臣,永不背叛。现在我已风烛残年,只盼着我死之后,儿孙能世袭我的职位,世世代代享受朝廷的厚恩,岂敢再有反心?”鲍崇德答应代他向朝廷转陈此意,两人又折箭为誓,说:“若背盟弃约,有如此箭!”然后尽兴而散。
第二天,俺答又派使臣随鲍崇德一同出发,去拜谒王崇古。王崇古厚待来使,并爽快地答应他,将履行所有约定。然后他速向朝廷奏报,没几天就得到准奏的诏令。于是,俺答如约把赵全等十余人,捆绑着送到汉军大营,王崇古也马上遣使将把汉那吉送归。后来,两国又进一步签订盟约,同意通使入贡,在边境开辟马市,进行交易等。从这以后,明朝的西部边陲,息兵火达数十年之久,贸易往来也频繁兴旺。
【评议】
以柔胜刚,是中国人处世的理想境界。柔能克刚,是中国人处世的坚定信念。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正宗。这一理想化的处世方式,一个小小的太极图表现得最为形象。在一个圆圈中有一个白色的阳鱼和一个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鱼尾,阴鱼头抱阳鱼尾,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恰成一圆形,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高无下。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而又相互促生。我们曾经对这一处世方式进行过轰轰烈烈的批判,但今天凝神谛视这个小小的太极图时,却不能不承认它包含了宇宙中的至理,同时也是我们处理人事的最高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