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茶杯里的水满的时候,就再也加不进去水了,如果非要加反而会溢出来,把桌子洒得一团糟。同样的道理,当别人正讲话的时候,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想法,如果这时我们硬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进人家脑海里,那么这些想法进入他们的脑子,会与原有的想法发生冲突,从而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只有当别人的想法彻底倒出来,才能让我们的想法进入他们的脑袋里。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交际的人。所谓健谈的人,通常表现得锋芒毕露,难免会言过其实。话多了,难免给人一种夸夸其谈、油嘴滑舌的印象。而静心倾听则更显得尊重对方,正所谓兼听则明,就在于此。
善于倾听的人总会有不经意的成就:蒲松龄跑遍千山万水悉心听取路人的述说,著《聊斋志异》;唐太宗因为善于倾听而使大唐实现了“贞观之治”;齐桓公因为善于倾听而重用管仲……综观历史长河,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善于倾听。
曾经一介草民的朱元璋,荣登皇帝的宝座的秘诀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仅靠他的一己之力是不行的。可以说,与朱元璋善于倾听府上的幕僚的意见不无关系。每件大事决定之前,朱元璋都要询问并倾听幕僚的意见,斟酌再三后才做出决定。
登基后的朱元璋更是没有遗忘这个传统!登基后,朱元璋仍然不忘纳谏,他会在固定时间,在他的后花园聆听有识之士谈经讲策。不可否认,朱元璋能够迅速稳定江山,与他善于倾听关系甚是密切。
正如西方的谚语所说:倾听是最高的恭维。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是交流的前提,不倾听别人的话,别人也不会倾听你的话。英国学者约翰·阿尔代有个很贴切的比喻:对于善于交流的人来说,倾听和讲话是分不开的,就像一块布的经线和纬线一样。当他倾听的时候,他就站在讲话者思想的入口;而当他讲话时,他则邀请听者站在他自己思想的入口。
可见,善于倾听会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事情。如果你还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就多学一下朱元璋,立刻去培养倾听的艺术。
古时,有个小国使者来到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光闪闪的金人。皇帝很高兴,不过,使者也带来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更有价值?”
皇帝请珠宝匠想了很多办法,从做工、重量等多方面检查,结果还是一模一样。时间有限,使者要回去汇报。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也搞不定吧?正待皇帝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位退休大臣毛遂自荐说他有办法。
老臣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个耳朵里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的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里,没了动静。
“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这位老臣得出这样的结论。
使者顿时肃然起敬,回国复命。
最受人欢迎的人,不一定是能言善辩的人。两只耳朵一张嘴是老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从数量上看,上天也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当我们要向对方传达我们的信息,或是要对方采纳自己的意见时,我们就要很有诚意地倾听,让对方说完。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心思倾听我们的话,此时我们的话才能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
成功者总是有诀窍的,当然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不例外,当有人向他询问成功之道的时候,他这样说:“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善于倾听是他给拜访者留下的最深的印象。一位拜访过他的人这样记叙:很幸运能拜访到松下幸之助,见到他后,没感觉到他就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经营大师。相反,他更像一个中小企业主。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傲慢,他亲切地附和着‘哦,是嘛’来表达对我的问题的仔细倾听。经过我的调查后,不由得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之所以成功,缘于他善于倾听。
从松下幸之助的成功秘诀中,你是否领悟到善于倾听的重要性?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真诚的倾听不但不会让你失去表达自己的机会,反而会让对方更加真诚而仔细地倾听你的表达。所以,善于倾听,会使你在别人的眼中留下有修养的印象,从而得到别人的赞赏。这就如著名的名人访问者马可逊所说:“有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就是因为他们不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
朱元璋的成功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集众人智慧于一身。而这些从哪而来?毫无疑问,善于倾听让朱元璋得到了这一切!读到这里我们不难想象,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是因为富人比一般人更善于倾听,那么想要致富的你是否考虑学习一下朱元璋的谦虚之道,他的善于倾听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