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更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里充满矛盾和冲突,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中。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青少年教育中,家长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其中,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因此,作家长的在注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对其健康成长才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的“断乳”的关键阶段。因此,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保健十分重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对青少年今后走什么道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童年时期家庭生长氛围、父母个性特征和教养方式,给青少年自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伴随着他们进入了成年,甚至会造成一生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
心理学家指出,家庭是一个功能系统,孩子的性格是在与父母间的互动、影响、强化中形成的,问题孩子的出现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家庭功能不良、家庭的平衡失调等)。当前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引导,势必也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隐患。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
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其次,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
最后,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总的来说,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气氛愉快和谐,能为孩子提供温暖安全的情感世界。孩子在充满温暖和健康进取气息的家庭环境中生活,会感受到被关爱,精神自然愉悦,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现代家庭生活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处理好家庭矛盾,解决家庭纠纷,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生存环境是每一个父母最基本的责任。
做父母的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地爱孩子,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过度的溺爱,使孩子对人无爱;过度的替代,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的纵容,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使孩子精神崩溃。这一切不得不引起家长的警惕和重视。
青春期孤独感缠绕寂寞的心灵
我真的很孤独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于是总想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父母的关心不再像过去那样暖融融打动心扉,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呢,在他们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道该和谁谈。难怪进入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的少男少女总要感叹:“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
孤独是一种不良的心里感觉。一个人若是被孤独长期的包围,那么他会产生许多不良的情绪,会变得多愁善感,寡言少语,缺少情趣,没有朋友和知己,遇事总感到困难重重,社会适应能力相当低。
有一名初二的中学生这样说:“我现在为什么总觉得父母的话唠叨刺耳,老师也不再像往日那样可亲可敬,无论做什么父母和老师都不能理解我,甚至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无话不谈了,我真的好孤独啊!”
还有一名初三的学生,名叫梅梅。梅梅以前是一个开朗、活泼、无忧无虑的女孩子。可是最近一学期,她的心情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常陷入伤感和哀愁之中。刚上初三时,有一次上物理课,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课方法让她听起来感到疲倦,不自觉地,她向窗外望去。窗外不远处是个公园,有一个人正在拉小提琴,琴声传来,凄婉而悲凉,似乎是从她心底发出来的,她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此后,每当梅梅接触到一些多愁善感的文学作品或影视节目时,总有一种极深的情感体验,仿佛表达的是其内心的感受,一种想说而未说出来的情感。很想找个人倾吐一下她的这种感受,但又好像找不到这样的人。于是,她渐渐觉得自己是那么孤独,那么渺小,那么脆弱,于是整天沉浸在伤感和孤独中难以自拔。
就这样,梅梅开始写日记,不停地写,所有的痛苦、寂寞、幻想都写下来……至今已写了厚厚的几大本。有时,她真想找个朋友痛哭一场,把所有的情感都发泄出来,再恢复到以前那个无忧无虑的梅梅……
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就像梅梅一样,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孤独心理”,把由此而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之为“孤独感”。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的形成,主要与环境相互作用有关。比如独生子女,城市空间的拥挤,电子学习和游戏机器的充斥,学校里课程的紧张和老师专注于严肃教学,家长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体验给他们的耳濡目染,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管教,来自他们内部的学习上的激烈竞争……这些,促使他们的心理对于人际关系形成恐惧,而使他们的心理蒙上了厚厚的孤独阴影。时间长了,也让孩子逐渐形成了孤独的性格。
还可能由于孩子遭受了什么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以心理受挫,一时难以调整。因而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由此引发孤独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一些孩子有孤独感,还缘于自己错误地看待人际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情可言,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没人能理解自己,从此孤芳自赏,任由孤独折磨。
还有的孩子有孤独感,缘于自己的性格内向,习惯于独处。因此,不善或不愿去关心、帮助别人,因而也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关怀和理解,从而形成孤独感。
总而言之,青少年形成孤僻性格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家长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帮助他们早日摆脱掉孤独的心里感觉。
病由家生——孤独感的产生与家庭有关
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曾经说:“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的小屋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人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这种青春期的孤独感正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
青少年一方面想表现独立和成熟,另一方面又特别需要和别人交流,而自己却不愿意敞开心扉,于是感到特别孤独。
具有严重孤独心理的青少年没有朋友,更没有知心的朋友: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甚至没有希望;他们喜欢自己胜过喜欢他人,有些“自恋”的味道;他们对自己信心不足,或担心不会被别人所接受、所爱。
具有这种心理病症的青少年以性格内向的为最多见,主要是由于独立意识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伴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实践范围的扩大,希望自己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于是在自己的心中构建起一座围墙,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产生孤独感。
虽说造成青少年孤独感的自身原因占多数,但是作家长的在造成孩子这种心里感觉时,不是一点儿责任都没有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对孩子过于严格,期望太高,限制孩子的交往,这可能是造成孩子孤独感的重要的因素。
其次,父母缺乏跟孩子沟通,这会让孩子觉得有话无人诉说,有烦恼,无处发泄,并且由于在父母的强制压力下,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此外,还有一些青少年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或家长的教养不当,也会导致孤独。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包括父母不和、分居、离异、家庭气氛紧张等;教养不当包括过分保护、溺爱、惩罚及母爱剥夺等。
总的来说,青少年内心存在孤独感,不是孩子个人的错,作家长也要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只有全面的分析造成孩子孤独感的原因,并引导孩子恰当地调节,这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战胜孤独,从现在开始
青春期是容易滋生孤独感的年龄,孤独如同影子一样,缠绕着青春年少的心。在这个阶段,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需要青少年经过不断地思考,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在这个过程的一开始,一些青少年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社会赋予青少年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他们不仅要作为子女,还要当学生;在同学中,他们想成为被人接纳和喜爱的人,他们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那么,青少年如何摆脱青春期的孤独呢?
(1)要辩证地认识孤独
孤独感是每个人身上都存有的一种感受,甚至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哲学家尼采毕生的意识像是在一望无垠的海洋上漂泊,永久舍弃了陆地,他认为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就是最强大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是一笔财富。有时正是在孤独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可贵。而对一些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孤独则特别可怕,因为他们难以忍受这种无奈的寂寞与凄凉,一旦步入孤独,他们倍感焦躁和恐慌。这种人往往意志薄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在无所事事的消磨中滋生孤独感。他们依赖性强,害怕失去朋友,但又不愿、不敢或不屑主动结交。
可以说,孤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孤独。对于会感受孤独的人来说,虽身单力薄,但并不寂寞。因为他能在自己的空间找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他的内心并非孤独,而是在享受孤独的美丽。
(2)正确认识自己是走出孤独的第一步
要消除孤独感,一定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对待自己。如果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终日独处,你就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困扰;如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曲高和寡”,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同样也会变成孤家寡人。
(3)确立人生目标,培养爱好
也许因为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过惯了群居生活,所以现代社会才有了“孤独”这样一种世纪病。人们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被别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时候孤立无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总之是一种内心的恐慌,似乎人类的心灵越来越脆弱了。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最好莫过于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和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4)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对于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孤独是他生活的一面镜子。感受孤独就是感受“再生”,强者正是通过孤独发现自我、正视自我、超越自我的。正如鲁迅所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笔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5)多参加各种活动,以转移注意力
当你的内心中升起莫名的孤独感时,你可以找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比如唱唱歌、听听音乐、画幅画、踢踢球或去找朋友谈心、找伙伴看场电影等,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这时,你就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集体的吸引力是最富有魅力的。在那里你就会忘掉孤独的阴影,你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了。
(6)多与外界交往,并在交往中进步
交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发展自我的最主要途径,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进步。青少年可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自己积极主动地接近别人;二是积极改变自我,使别人愿意接近自己。积极主动地接近别人的最好方法是关心、帮助别人。如果你主动地帮助别人,其实也就在帮助你自己,帮助自己摆脱孤独。只要你能经常以亲切的微笑来面对你的同学,并不要求别人首先以微笑来面对你。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别人还是愿意接近自己的。
青少年暴力行为是对家庭的挑战
不断升级的暴力事件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事件频频见诸媒体。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专家指出,14~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
2001年5月12日清晨,长沙市某中学高一学生陈某在赴校途中,遇见了4个刚从电子游戏厅出来的“小青年”。这几个人拦住陈某的出路,开口要“借两元钱搭车”。与他们素不相识的陈某一口回绝。于是,4名“小青年”向他施暴。在扭打过程中,一个“小青年”对准陈某胸部捅了一刀。受伤的陈某挣脱后一路向东逃跑,但由于伤势过重,被4个小青年追上来,又是一阵拳打脚踢,而后这几个人搭乘一辆红色的士逃离现场。陈因被刺中心脏,失血过多,在被送医院的途中死亡。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辍学少年刘某、雷某、唐某、肖某经常在附近地区持刀敲诈中小学生钱财,案发当日早晨还在此处游戏厅玩游戏。可见4人有重大作案嫌疑。逐个抓捕后,并就地进行突审,他们对抢劫陈某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警方已查明杀害陈某的凶手是刘某(16岁),同时,他们还交代了十多起抢劫学生钱财的案件。在这几个人当中,最大的雷某才17岁,最小的唐某仅13岁。
还有一则报道:家住西安的君君是陕西省某学校2001级汉语导游班学生。一天晚上,宿舍已经熄灯,君君突然听见有人在门口喊她的名字。宿舍的门随即被撞开,三四个其他班的女生冲进来,不由分说把她拉进了对门的宿舍。这间宿舍中有十多个女生,其中几个在抽烟。曾和她因琐事发生过争吵的闫某说了句:“今天摆明了要打你!”说着就在君君脸上打了一耳光。接着其他女生拥上来轮流扇君君耳光,有人用木屐往君君的头、脸部使劲打,还有人在她身上狠掐。最后,这些人将君君的衣服撕开又对其进行攻击。一阵拳打脚踢后,君君被打晕倒在地上。几个女生还不解气,就在她身上连泼了两盆凉水,君君醒过来后又被“教训”了一阵,这才迷迷糊糊地被抬回了宿舍。因为同宿舍的人也受到威胁,当晚没人敢动她。直到第二天中午,几个室友才凑钱送她到医院。因受到威胁,君君一直不敢跟父母和老师说,直到有一天她从学校回家,洗澡时被妈妈发现遍布全身的青紫伤痕,家长才发现真相,并向学校反映此事。之后,君君的父母和校方一起将君君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君君被打后身上还留有伤痕,而且颈椎反曲,椎间盘也有轻度突出,左臂一直麻木。
看看吧,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正在不断地升级。很多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代社会为什么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暴力行为有增无减呢?
专家指出,影响攻击暴力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1)社会学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熟和社会化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是导致攻击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2)心理学因素
在心理学领域内研究攻击暴力行为,人格因素极为重要。特殊的人格特点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但并非有此基础的人都会产生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基础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青少年所处的不良家庭、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才使攻击行为变成了现实。
(3)生物学因素
青少年攻击暴力犯罪的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学、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理4个方面。遗传学因素大量研究显示,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而且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
“知心姐姐”卢勤曾在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长篇文章《心灵尘暴》,文中说:正当人们享受着一天比一天富裕的生活时,一场看不见的“沙尘暴”,正侵袭着孩子们的心灵,威胁着众多家庭的幸福。无疑,“知心姐姐”对青少年的现状有一种心急如焚的担忧。
家庭影响下的暴力少年
陈宁今年15岁,家境比较优越,学习成绩也比较不错。而且陈宁长得高大、英俊,看上去属于很阳光的男孩。可就是脾气很急,很任性,动不动就与人打架。
有一次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准备去上体育课。这时班里的李冰要请假,提前回家。陈宁是体育委员,没有同意。李冰很不乐意,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后来陈宁扯拽李冰,两人就因此动起了手。李冰当然不是陈宁的对手,情急之下,他操起旁边的一个凳子向陈宁砸去,陈宁本能地一闪,没砸着,但这激起了陈宁的愤怒。陈宁一个箭步冲上去,使劲地用巴掌扇在李冰的脸上,顿时,李冰的鼻子出血了。此时,老师们也赶到了,拉开了这两个“犟牛”,把李冰送到了医务室。
陈宁的父母也因这种事不知道被学校请过多少次了,陈宁的父亲也打过他很多次,可是陈宁就是改不了。
为什么同样处于花季的青少年,有的充满阳光欢乐,有的却暴力冷漠呢?很多家长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怀疑——我的孩子怎么了?
有的家长将孩子的暴力倾向归罪于社会、归罪于学校,也有的家长归罪孩子自身,却从没有问问自己。心理学家认为,家庭的氛围与环境其实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过于溺爱
现代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往往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自己吃过的苦,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一味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需求,养成一些孩子挥霍无度的个性。当其父母无法满足他们难填的欲壑时,便会采用非法的手段攫取钱财,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过于严厉
自古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奉行“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教育”的训诫,把“打”作为一种教育孩子和惩罚孩子的手段。而粗暴地打骂孩子不仅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动不动就打,不讲道理!”“武断!蛮横!”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对抗、对骂和对打的极端行为。
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实施暴力,往往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偏离了自己的期望。其实,许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其他优秀特质,仅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并将在学习成绩方面的不足放大,使孩子没有体会到自我价值与尊重。这种心理畸形发展往往导致恶性循环,使孩子们不得不寻找另一个出口去发泄——暴力。
(3)放任不管
还有一类父母缺乏责任心,对孩子不管不教,任孩子自生自灭。有的父母本身还染有恶习,如盗窃、赌博、淫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私、冷漠,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综合以上原因来看,很多青少年之所以出现暴力倾向与家庭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想要改变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家长一定要先从自身入手。
改变暴力行为从家长自身入手
青少年暴力不但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有一位中学生,叫小江,16岁那年,因憎恨母亲的严格管教,竟然不顾母亲的养育之恩,残忍地将其杀害。小江在藏起母亲的尸体后,又从母亲身上搜出来几百元钱,然后若无其事去网吧上网。几天后,当民警在网吧将小江抓获时,他一脸平静,不仅没有感到惊慌和后悔,反而流露出因杀母亲而获得“自由”的兴奋。
小江对暴力的麻木和生命的冷漠可以说达到了骇人的地步。小江生长在单亲家庭,恨铁不成钢的母亲经常打骂小江。因此,法官分析,由于小江性格内向,母亲长期的打骂管教在他内心积淀成了一种压力,案发当天母亲的严厉管教激起了小江内在的压抑,最终作出了愚蠢的行为。
青少年暴力,不仅仅对于他人,自残也是青少年暴力的一种发泄方式。湖北鄂州有一位17岁的农村少年小军的自残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引起小军自残的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与同学打架,小军读初三时就被学校开除。这样,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小军性格变得抑郁、内向,不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后来,小军学会了开车。于是,小军向父母提出买车办证跑营运。父母考虑到经济与安全问题,没有应允。于是,小军闷闷不乐,情绪十分低落。终于有一天,小军离家出走了,小军的父母找了几天才把他找回家。回家后,小军说要洗澡,将自己关在房里,烦躁地在房里转来转去。忽然,他拿出早已藏在床下的菜刀,疯狂地将自己的身体砍得体无完肤,并且将整个生殖器割下砍碎。自残虽然没有造成死亡,但是,进行植皮、阴茎再造术,花费了数万元。
小江和小军的残酷手段固然让人心寒,但作家长的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呢?作为家长的如何改变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呢?
(1)改变家庭环境
我们前面说过,孩子的暴力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既然孩子的侵犯行为与平时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那么通过改变环境应当能够减少他们这种行为。家长在平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孩子接触侵犯行为的机会,如观看武打、凶杀、暴力性的电影、电视节目等。对于孩子的侵犯行为,要予以批评教育。如果孩子在与伙伴的冲突中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家长则应给以表扬。
(2)杜绝自己的侵犯行为
要改正孩子的错误,应该让其自己有所悔过,有改过自新的要求和愿望。一味地责打,而不进行说服教育是永远达不到这个目的的。因此,作为父母,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永远摒弃这种教育方式。棍棒下绝对开不出鲜花来,更培养不出孩子健康的人格。
(3)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机会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懂得许多社会规则,法律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懂得这些规则,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才能适应这个社会。而要想懂得这些规则,有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4)学会正确引导孩子
无论到什么时代,也不可能没有真善美、假恶丑之分。家长的责任是对孩子们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在引导中让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人格。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让人欲罢不能的网络世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更把网络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网络游戏、网络博客、网络聊天……让一些青少年乐此不疲。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度,过了就不好了。青少年一旦上网成瘾,就会像烟、酒、毒瘾一样,通常无法摆脱上网的念头,即使不上网,脑子里也会时时想起网上的情节和内容。一旦网瘾被挑动起来,就会难以忍受,不顾一切地要上网。有的青少年玩得沉迷之时,可以几天几夜在网吧里。
有一个初中生,最开始上网是一家网吧里,网上丰富的内容仿佛让他进入了一个乐园。从此,他对网络是“一网情深”,欲罢不能。不久,家里买了一台电脑,这下上网更方便了,连续玩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他屁股动都不动。开始他只是心里想上网,渴望上网遨游冲浪,有时夜晚起床解手,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浏览一下。白天上学无精打采,然而晚上回到家里一摸键盘立刻神采奕奕。他的父母也为此而焦虑,百般劝导,可是大人的话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还有一个初二的中学生,名叫李志。他在初一暑假时去姑妈家时,看到表哥一天到晚都扑在电脑上玩网络游戏CS。英姿飒爽的武士、枪、城墙以及喊叫声也让李志为之着迷。他以为表哥会教他,哪里知道表哥说这个游戏玩了会上瘾,影响学习。回家后,李志和同学提起CS游戏的事,同学们都笑他:“谁不会玩呀,我们都会,就你不会。”李志觉得自己落后了,于是在暑假结束的最后一天,他也开始奋起直追地学CS了。为了可以快点学会,他就骗妈妈说要上网查资料,妈妈马上请电信局装了宽带。李志在学习上显得笨头笨脑,不过学起CS来却是聪颖万分。不到半个月,他已经熟练运用游戏了。开始,他只是每天放学回家后就扑到电脑上,可渐渐他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这样下去进步太慢。于是,他开始逃课,隔一天逃一个下午。后来,老师和家人知道他沉溺于网络后,多次警告劝说他。开始李志还感到惭愧而有所收敛,可是随着中考的迫近,他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因为沉湎于网络而时时遭到同学的轻视,到最后,他上网玩游戏成了一种摆脱周围压力的方式。
为什么青少年们对网络如此好奇、向往和专心致志呢?为什么他们的热情比家长们还高?网络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网络让青少年不再孤独,让他们的天地更广阔,让他们更容易也更愿意去了解和理解他人。此外,青少年年龄小,还没有学会正确地应对现实中的困难挫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或挫折的孩子,由于缺乏应对困境的方式和资源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不去积极处理和解决自身的问题或采用较为有益身心的方式进行调节,而借助上网摆脱烦恼,从而沉迷于网络。
沉溺于网络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杀手。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对身体和学习都会造成不小的危害。网络可以满足孩子潜在的心理欲望,而这会使他们常常处于上网与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冲突之中,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现象。这种症状发展严重时,孩子就会沉迷在虚幻的网络世界内不能自拔,这样不但影响身心健康,而且还产生逃课、逃学等想法;有些孩子由于上网费透支而去诈骗、偷抢。此外,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信息,也在上面设置了很多黄色的、黑色的陷阱。
当然,网络有利有弊,作家长的应勇于接受新形势的强烈冲击和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克服和消除一些不良影响和消极因素,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庭问题容易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
广州市的一位张女士倾诉道,自己来广州打工多年,常年忙于生意,后来发现孩子长期在网吧打游戏,有时一上网就是一整天。张女士发现孩子染上网瘾后,找孩子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孩子根本不搭理。更让张女士揪心的是:孩子长期挂在网上,不光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一听见我们哪句话不中听,就大声吼叫。我不明白网络游戏为何会把一个好好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
上面张女士的问题也是现代很多家长要面对的问题。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发布我国首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为13.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也曾对网民的职业分布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比例占到23%,是所有职业中最多的一项。
有心理学家指出,现代孩子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除了自身原因外,与他们的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国内权威机构的一份调查发现:九成网瘾(病理性上网)青少年对父母有敌视情绪,还有九成家长反映孩子无心向学,近三成家长反映孩子还有行为偏差倾向。其中,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父母关系恶化、家庭经历不幸成了青少年逃离现实、沉迷网络的最大原因。
有关专家呼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关键还是在父母身上。”河南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认为:“孩子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只要家长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一定能处理好孩子的网瘾问题。”
青少年其实很脆弱,需要坚强的后盾来依靠,而现代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把自己和孩子摆在正常的、应该的位置上,这种错位安排很容易引发家庭问题。自身情绪管理失调,采用殴打、语言暴力等管教方式或是不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使得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他们就会借助于网络来排解内心的苦恼。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一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一味地指责孩子,常常会使孩子由于压力过大而丧失自信,进而产生的负罪感,往往会将孩子推进轻松自由的虚拟世界,比如网游。孩子在玩网络游戏时,往往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威震四方的英雄人物,因而使得他们不但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尊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导致他们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必须先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关心、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有效地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
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美国和欧洲的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上网成瘾是一种危害不亚于酗酒和赌博成性的心理疾病。那么,作家长的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
(1)家长要做好疏导工作
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玩网络游戏,就觉得孩子堕落了,眼睛会坏,学习一定也不行了等等。过于片面的担心和严厉的指责、打骂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一味粗暴反对他们的所有娱乐。青少年大多处在叛逆期,打骂只能让他们对父母更疏远。
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最爱追时髦,让他们完全对网络免疫是不可能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周末或假期适当玩一玩;与孩子协商玩的时间,可以每天或者每个星期,给出固定的时间让孩子聊天,浏览一些网站;尽量让孩子在家里玩,而不要去鱼龙混杂的电子游戏厅。
(2)鼓励比打骂更有用
有一个学生春节前又去网吧泡了一周,他的父母给一家心理机构打电话求教。他们叮嘱家长:“孩子回家后不要打骂,只说父母的担心和感受。”孩子回家后,爸爸没有批评他,只是给他做了一碗面条,结果孩子自己哭了。开学后,这个孩子再没进网吧。
该家心理机构主要负责人表示:“如果现实当中促使孩子频繁上网的因素去不掉,孩子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彻底离开网络。”网瘾根除不掉孩子还会进网吧,此时如果再严厉地批评孩子,对其伤害比以前更大。因为孩子网瘾复发后,他比家长更灰心、难过和懊悔,会认为“我完了,就这样了”。因此,家长不要绝望,要鼓励孩子树立“我还有救”的信念。
(3)家长要多了解网络知识
对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家长不仅要及时知道孩子上网的情况,在时间上进行控制,还应该懂一点网络基础知识,为孩子安全上网发挥一些指导作用或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安装过滤程序或“防火墙”,可以屏蔽黄色网站;可以搜索查找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上的网站和聊天室等。
如果家长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办法,还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利用网络查阅信息,一起交流分析。这样既可防止孩子躲开父母的视线上不良网站和聊天室,还可以在一起上网浏览、聊天、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增加感情,增加共同语言,增强自己的发言权。
(4)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很多孩子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希望上网逃避现实,针对这类孩子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交往。比如联合其他家庭举行网络知识竞赛,为孩子举办生日宴会,周末带孩子上街,到一些他喜欢的地方游玩,让其享受真实交往的乐趣……这样做,一方面改善了孩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改变孩子对网络的认识。
青少年自杀心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难以解开的心结
自杀,这一非常沉重的话题,是目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近期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二十万人口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并且年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有一位名叫小林的姑娘,刚满19岁,是某重点大学二年级学生。小林平时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不错,待人诚恳,有理想,上进心强。由于学习成绩好,在对专业重新分班时,被选入新班。新班的学生都是原班的佼佼者,小林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学习很吃力,有时有想自杀的心理。小林认为还是原班好,并要求回原班,系里没有同意她的要求。虽然在新班每次考试都在80分以上,她还是常常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思想,情绪忧郁,沉默寡言。她不满意新班,觉得学习吃力,又争强好胜,考试总想保持在90分以上。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白天黑夜拼命学习。这样超负荷的学习使她心理上感到很疲劳,渐渐地变得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意志消沉、万念俱灰,只求一死了之。很显然,小林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自杀的前一天,她还对家人说:“唉,又要考试了。”流露出极度的胆怯和恐慌。由于家人、老师、同学都未能及时给予注意和帮助,她自己又无力自拔、自救。最终,正处于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她,用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像小林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让人既遗憾又心痛。
江苏扬州市有一位史姓高中女生和同班男生偷吃“禁果”后,被家人发现怀孕,母亲把她狠狠地骂了一顿。不久,史某留下一封遗书后,来到一座大桥上跳河自杀。
2002年1月16日上午8时40分,广州某大学的一个本科生因担心考试欠佳而跳楼自杀。
2003年8月17日晚,湖南湘乡一名19岁中学生因不堪升学和家庭的压力,留下一份遗书后跳河自杀。
……
“我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我们一起去死吧’。”读初一的小伟笑着面对“自杀”的话题如是说,“其实身边一些同学、朋友都觉得活着很累,但因为一些责任又得活下去。有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念头——如果不被生出来就最好啦。”
读高二的小静也有过自杀的念头,她说:“想死的念头在小学到初中那个阶段比较强烈,那时比较叛逆,很多事都想不开。有一次因为一些学习的事情跟爸妈吵架,那时就想着不如死了算了,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着爸爸妈妈怎么可以这样对我,那我死了好了,让他们后悔。小孩嘛,通常都比较幼稚。”
据了解,很多青少年在愤怒、挫折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自杀,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连自杀对自己和亲人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一项关于中学生对自杀行为认识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对自杀的看法差别不大,都认为“自杀比什么都能使父母悲伤”(初中生为78%,高中生为80%);“生命不是自己的”(初中生为50%,高中生为60%);“自杀是因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而产生的”(初中生为54%,高中生为47%);“对将来抱有希望的人不会想什么自杀”(初中生为53%,高中生为52%)。多数学生的想法是,自杀在谁身上都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无奈的事情。
事实上,绝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人在做出自杀决定之前肯定会有很多挣扎,只有少数的自杀事件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只要父母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征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挽救孩子的生命。
家庭因素是青少年自杀的主因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自杀者有很多都源于家庭环境难以适应。可以说,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和自杀意念的产生。
小雪自杀了,她上初中还不到两个月,竟然走到了这种极端的心理境地,虽然经抢救,小雪的生命挽救回来了,但这件事也给很多家长敲响了警钟。
小雪是家里的独生女,妈妈是医生,爸爸是大学教授,他们都用心地关爱着小雪。从小到大,只要是小雪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尽量地去满足她。比起其他孩子,小雪真的很幸福。小雪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平时学习也很努力。整个小学阶段,基本上每次考试都在前三名,其他课余爱好,如唱歌、钢琴、舞蹈等更是让小雪“锦上添花”。小学毕业考试,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
谁想,进入这所重点中学后,小雪的优越感被这突如其来的环境彻底击没了。新学期刚开始,小雪怎么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课堂回答问题,小雪都答不出来。但是其他同学似乎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答案。英语课堂上,老师让小雪读单词,可是小雪怎么也读不出来,老师生气的让她站着……渐渐的老师的目光在小雪身上停留的时间也少了,尤其是开学一个月要确定班干部,结果名单里没有小雪……
周五晚上,小雪从学校回家了。一晚上,女儿都沉默不语,妈妈担心女儿有事,所以一直注意着女儿的动静。吃过晚饭,小雪就回房间了。晚上11点,妈妈敲女儿的门,想给她拿床厚被子,可是怎么也敲不开门。当爸爸妈妈撬开门后,却发现小雪已昏迷不醒了,她服了整整一瓶的安眠药……
急诊室的灯亮了,大夫出来了,说小雪发现及时,经过抢救已脱离了危险。爸爸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他们也开始思索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心理学家认为,现代很多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失当,不是过分溺爱娇惯,就是斥责、苛求、打骂,或家长期望值过高等,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之中。还有的青少年家庭环境较复杂,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亲子关系不良,或亲人的突然死亡带来强烈刺激,都会使他们难以接受,进而可能想不开。
在一个阴雨天的下午,母亲背着昏迷不醒的女儿小丽急匆匆地冲进医院的急救室。简单说明情况后,小丽就被送上了手术台急救。一个小时后,小丽终于从死神手里挣脱了回来。原来小丽服用了一瓶安眠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丽为什么会这样呢?事情还要从三年前说起。小丽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母的收入虽不是很多,但是一家人倒也过得自在。可是自从三年前爸爸下岗后就无事可做,开始游手好闲起来,并且稍有不顺,便在家里大发脾气,有时还会对小丽和妈妈大打出手。
就这样,小丽一直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中,整天恍恍惚惚,学习成绩也从原来的前三名,落到了班里的后几名。一时间,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尤其是爸爸,他没想到原本聪明的女儿学习成绩下降得如此之快,于是便劈头盖脸地不问缘由地惩罚女儿。
在这种情况下,小丽的心理越来越恐惧,越来越觉得无望,所以整天默无声息地生活着。她开始不说话,不再与人争执,凡事小心翼翼,一天到晚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此时,爸爸妈妈也正忙着闹离婚,更无暇顾及小丽。终于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在大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小丽服下了一整瓶的安眠药,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当家庭缺乏民主与和谐时,青少年的身心深受影响,主观体验将出现错位,经过复杂的生理唤醒过程,又导致外部行为越轨。青少年自杀心理往往就此孕育而生。
青少年自杀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一大损失,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要负担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责任,减少引起青少年自杀的负面因素,防止其做出极端行为。
挽救摇曳的生命之光——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
自杀是一种“卑贱的勇敢”(黑格尔语),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愚蠢行为。但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不仅仅需要家庭的力量,更需要社会和个人等诸方面的努力。
(1)解除家庭矛盾和压力
我们前面说过,家庭的矛盾和压力会导致青少年发生情绪危机。比如说,父母离异、家庭不睦等原因都会导致青少年自杀。有些研究认为,体验过家庭成员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其自杀的可能性是同龄人的9倍。
(2)家长平时一定要学会注意倾听
做家长的首先要给青少年机会让他讲自己的痛苦。因为当事人他们有很多埋在心里的痛苦,实际上他们特别想告诉别人,可是没有人爱听,或者是没有人观察到、注意去听。也可能在轻生之前,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机会,却被别人忽视掉了。很多自杀青少年的父母,事后都悲痛地承认“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的遗体后,仍然一口否认是自己的孩子,因为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孩子会自杀。
(3)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青少年自身应多学习和掌握一些宣泄不良情绪的技巧,建立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一旦遭受了挫折,可以改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方法、手段,再作尝试;也可以暂时放弃当前目标,从别的方面获得成功来予以补偿。
(4)一定要普及科学知识
自杀行为有它的心理基础,当事人和周围的人如果具备比较多的科学知识,就能够及早发现和采取恰当的措施,阻断不良心理的发展。例如心理专家认为自杀应该是故意的,一般在10岁以下的孩子不知道死是什么东西,所以很少属于自杀。监护人应该负起责任。而10~15岁是人成长过程的危机年龄,这时心理比较脆弱,需要仔细地诱导;抑郁症如果能够及早发现、诊治,就可以挽救很多宝贵的生命。研究表明,预防自杀必须从小抓起,因为几乎所有企图自杀的成年人小时候都有过自杀未遂的经历。
早恋是一颗青涩的橄榄
正确认识孩子的早恋问题
所谓的早恋是一种当生活不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许多的青少年过早恋爱的行为。
小芬今年16岁,活泼,外向。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小芬妈总觉得小芬不对劲,时而傻笑,时而发呆……问她,她却说没事,但妈妈还是不放心。
有一天下午,小芬妈请了假,在小芬的学校门口蹲点儿。放学后不久,妈妈就看到小芬和一名阳光帅气的男生并肩走着,妈妈悄悄地跟踪。不一会儿,妈妈看见小芬跟那个男生一起进了麦当劳,坐在里面吃套餐。小芬妈看见此情此景,气坏了,真想冲进去,可是觉得这样不妥,忍了忍又回了家。
等小芬回家后,妈妈开始质问她。妈妈问小芬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小芬说帮同学补习功课!妈妈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说小芬说谎:“我明明在街上看见你和一个男生手拉手,还去了麦当劳!”听了妈妈的话,小芬很生气,说妈妈不应该跟踪她。于是母女俩大吵了起来。最后妈妈要求小芬跟那个男生断绝来往,小芬生气地威胁妈妈:“我喜欢他,我就要跟他来往,否则,我就跟他私奔,让你们一辈子都后悔……”听了女儿的话,妈妈简直呆了,她根本不相信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
显然,中学生早恋已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早恋采取“封杀”的措施,结果与孩子闹得越来越僵,有的孩子甚至会离家出走。对于青少年早恋问题,只要弄清楚中间的一些前因后果,事情就好解决了。我们务必认真分析青少年早恋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引起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是因为自然发育因素引起的早恋性兴奋有关。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会随着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特别是性成熟以后,从心理和生理上有了对异性的强烈渴望。现在的青少年对性意识发展比较早,他会随着生理上的成熟萌发对心理上的一种性意识,也就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懂得如何去扮演男性和女人的角色,并且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一天天的发展造成了早恋。
此外,家庭与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早恋也有一定的影响。
许多调查研究证明,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对中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益的,应该得到支持和理解。但是青春期早恋却是不可取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1)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早恋荒废了很多中学生的学业,毁了他们的前程。一个学生如果常谈情说爱,彼此情意绵绵,心辕意马,怎么能将功课学好呢?中学生学的课程大多是基础课,学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的知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把基础打好,将来凭什么就业,靠什么成才发展呢?
(2)感情冲动,酿下苦果
很多中学生坠入爱河后,成天单独在一起,会激发少男少女们的感情冲动。强烈的性冲动往往使他们失去理智,不考虑后果而发生性行为。由于这时少女的身心均未发育成熟,所以婚前性行为必然会种下苦果。
(3)恋情不稳,极易夭折
青少年在青春期谈恋爱,可以说都是在身心都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青少年没有经济基础,其经济来源多半寄托于父母。因此,这种爱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夭折的。
早恋的背后是可怕的家庭教育
青少年在青春期谈恋爱,不同于成人眼中的爱情,它是推一推,可能催成早恋;拉一拉,可以拉回友谊的中间状态。
平时家长知道孩子“早恋”或是没有“早恋”,被误认为早恋时,所采用的方法都很过激,不是找学校,就是强烈制止,再不就转校、调班、谈话、打骂……所有的这一切做法,只能让青少年更加厌烦,更易走上极端。
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女生,名叫小青,今年刚刚15岁。小青喜欢上了班里一个非常帅气的男孩,而那个男孩也被活泼的小青吸引了,结果两人谈起了恋爱。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
没过多长时间,小青的一些反常举动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在父母的严厉“拷问”下,小青说出了一切。然而,面对女儿的早恋,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反而进行了种种限制:不准她再和那个男孩有任何来往,不准私自外出……
由于父母的干预,小青终止了她的恋情,但她认为和那个男孩还可以保持正常的同学关系,没必要不相往来。但是,这一举动,再次被父母发现了。他们不仅又一次把小青严厉地训斥了一顿,还跑到学校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老师,要求老师严加监督。但小青的父母还是不放心,想方设法与男孩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告知了一切。
父母的所作所为让小青非常生气,在与父母大吵一顿后,离家出走了。几天后,她被找到了,等待她的却是一顿毒打和反锁家中。小青在家中被锁了一段时间后,父母考虑到老锁在家中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于是决定:小青爸爸不上班了,每天负责接送孩子。
就这样,每天早上,小青在父亲的护送下到达学校,而中午下课铃还没响,小青爸爸就已在校门口守候了,接回家吃完饭,又送到学校。在父亲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小青终于受不了了。一次趁父母不在家时,小青将锋利的刀片割向了手腕。幸亏父母及时回家,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生活中采取像小青父母一样做法的家长并非孤例,而且手段各异。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过早涉足“爱河”,或偷看孩子日记,或偷看手机短信,或跟踪孩子。其实,这些做法都已违反法律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规定,但是很多家长仍然热衷于采取这样的办法。
然而,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却是,早恋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未成年人萌动的青春、激素分泌过多吗?很多心理学家却这样认为,早恋问题形成的背后是可怕的家庭教育。心理学家表示,在一些家庭出现孩子早恋,最主要是因为父母们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一些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便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
我们知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都需要父母爱的呵护,在得不到父母爱的温暖时,他们会选择从异性身上获取。再加上此时大多数孩子生理渐渐成熟,大多数家庭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性教育,或者对性教育解释不清,让这些孩子对性和感情充满好奇心,他们将简单的感情认为是爱情,并过早偷尝禁果,造成终身遗憾。
有心理学家指出,把孩子性心理发育的一些现象一言以蔽之为早恋并予以压制,是不适当的。所以,对于早恋的孩子,父母应正确对待,并能理解,要教育且肯定孩子的正常交往,而不要强制干涉,如果干涉过度,则很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如果我们的孩子早恋了,做家长的首先需要认真反思,反思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而不要采取任何偷鸡摸狗的措施或者对孩子进行暴力堵截。
抵抗早恋最有效果的武器就是家庭和亲情。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们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沟通聊天,最好是同性家长与孩子多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女孩子一旦早恋,父母一定要教她学会一些必要性知识,避免身体的伤害。同时,家长应非常留意不要给她创造独处的机会。比如说,不要让孩子单独租房住,孩子周末回家里以后也不要让她单独一个人在家。
此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捕风捉影,不加思考地盲目猜测,要正确区分男女之间的正常友谊和早恋。并且,现在我们虽然不能保证,所有早恋的孩子都不会出现一些极端的不应该发生的行为,但是要知道孩子需要时间来改变,他们更需要异性的友谊,家长或可以做一种尝试,以一种朋友的姿态,打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说不定这样会给你的孩子带来更大、更好的帮助。
帮助孩子安全度过早恋期
有一年,德国的一所小学有一个班转来了一名亚裔的小姑娘。小姑娘活泼开朗,还十分漂亮,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同班的一个小男孩回到家,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班上来了一个亚洲的小姑娘,我很喜欢她,我要和她结婚!”
母亲对儿子幼稚的想法不禁笑了起来:“可是,亲爱的孩子,你有钱吗?要知道,如果你想娶那个小姑娘,就要买一栋带花园的房子,一辆小汽车,还有结婚戒指,这些都要花钱买啊。所以你要好好地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才能赚钱娶你爱的人哪!”
小男孩明白地点了点头。
这位德国母亲的教育目的和中国的家长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正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了不尽相同的结果。
当然,对于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恋问题上,不仅仅是做家长的应该从内心给以足够的重视、给予正确的引导,全社会都应对孩子的早恋行为加以“宏观调控”,以防孩子陷入早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控”,才能让孩子更全面地认识早恋呢?
(1)青少年自己要处理好早恋与正常交往的关系
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都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关键是自己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有好感就表示爱上你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意。
(2)家长和老师要传授青少年交往的知识和方法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的关注具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需要家长和老师以自然、科学的方式加以教育和引导。如果家长和老师简单地将之视为“思想问题”,回避对中学生的性知识教育,压抑中学生的性知识欲求,反而会强化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以非正常或不正当的方式去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前俄国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对于青年人,没有比偷来的知识更为有害了,当自然本身开始唤醒少年对性的例题发生兴趣时,那么合理地、纯洁地认识自然界的秘密,就是把他们从有害的色情中拯救出来的唯一方法”。因此,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给予异性交往的科学教育和正确引导,是每位家长和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3)帮助早恋的中学生正确看待早恋
由于早恋带有隐蔽性和神秘性,一些早恋的学生往往都是在私下接触和往来。他们自身也有一种负罪感,生怕被家长和老师知道,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老师和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早恋固然不对,但一旦发生,也并非做了什么坏事和错事。一个人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不过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现在还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各方面的条件。如果真正地喜欢一个人,你应当在各方面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更应该为对方着想,不能因为早恋而影响对方的学习和发展。
(4)平时自己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青少年们通过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获得同伴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青少年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不必要的烦恼,也能使自己头脑冷静下来思考,淡化自己对所喜欢异性的强烈情感。
(5)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如果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容易受到青春期成长的冲击。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才会与早恋“绝缘”。
最后需要提醒家长和老师的是,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就事论事”,切忌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反对“早恋”的唯一原因。实际上,由于“早恋”少年心理不成熟而造成的行为不当,所引发的少年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远远比“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得多。况且“早恋”与“学习成绩下降”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教育得法,学习成绩下降也是暂时的,很快会得以缓解;否则,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少年的厌学心理。将“学习成绩”作为反对“早恋”的第一原因,恰恰反映了部分家长和老师教育理念的狭隘和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
比《死亡笔记》更可怕的报复心理
可怕的报复心理
“名字被写在死亡笔记上的人类将会死亡”、“写上名字后,若在40秒内写上死因,那人便会按所写的死因死亡”……只要对谁不满,将他的名字写上诅咒,这种热销于中小学生中的“死亡笔记本”,曾在各大城市的中小学生中悄然流行。
据相关报道,如此恐怖的“死亡笔记本”源于日本漫画《死亡笔记》,购买的人多为青少年动漫迷。有关专家认为,借助“死亡笔记本”这种荒唐的途径发泄,将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创伤。国家相关部门已明确指出,《死亡笔记》属于不健康的出版物,要求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清剿、封杀。
“死亡笔记本”的无奈畅销,折射出当今青少年的宣泄需求被长期漠视及宣泄渠道缺失。《死亡笔记》和“死亡笔记本”可以轻易被封杀,但青少年的报复心理却难以尽快治愈,这其实比《死亡笔记》和“死亡笔记本”更加可怕。
据心理专家考证,报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在30%以上的人身上都存在。报复心理作为人性中一处扭曲的心理死结,它很像潜藏的癌细胞,当人能控制它时,也许并没什么危害。可一旦它超过正常的心理比例,就会给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在一所中学里,一位班主任把一个男同学的MP3没收了,因为这个男同学在数学课上不听讲。班主任告诉这个学生放学后去他那里取。放学后,这个男同学去班主任办公室来取MP3。恰巧班主任不在,于是他就自己乱翻老师的东西找。这时,办公室里的另一位老师就责怪这个男孩不要乱翻东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男孩离开办公室后,叫来了另一个学生,竟然对那位老师连刺十几刀,满地都是血。后来那个被他带来的学生害怕了,就跳楼自杀了,那个男同学也逃跑了……
就因为老师几句话责怪的话,让这两个孩子走向了犯罪的深渊。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内心的深处的“魔鬼”可怕的报复心理。
如何平息你想报复的火焰呢?一位网友说得好:“报复只是一种受到伤害后,错误的、让自己伤口愈合的方法。”
这位网友建议:“如果你解决不了自己想报复的心理,那就去解决非让你报复不可的事。如果那事是侵犯你人身权益的,建议你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如果那件事只是令你感到不愉快,但却并没有什么具体伤害的,那你完全可以将你这种不愉快的心情,以叙述的方式讲给谁听。如果讲给伤害你的那个人听,伤害你的人有时候也许是无意的,不过也有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那你应该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讲给某个你信任的人听,让他为你评评理,或找其他方法。比如说,找个没人的地方喊两声,或跑两圈等,发泄一下心中不满的情绪,也许你就没那么想报复人了。此外,没事写写日记,将伤害你的人写在你的日记之中,顺便写写你想报复或其他难过不高兴之类的情绪,都写进去,写完你就舒服了。”
孩子报复心理与家庭息息相关
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对报复对象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还有害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小燕,今年16岁,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三年级学生。小燕的性格非常暴躁,经常会与同学发生口角,过后还会对那位同学怀恨在心,在别人面前诋毁那位同学,恨不得那位同学死掉。因此,同学们都不愿意与她来往。
为什么小燕会这样呢?原来小燕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小燕的表哥送给她一个密码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她和表哥的关系非常好,这个密码本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她的一位舍友看见了那个日记本,非常喜欢,也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有一天,小燕的舍友找不到自己的日记本了,就在小燕没在宿舍的时候私翻她的东西,把她的日记本给撬开了。后来小燕知道了情况,非常伤心、难过,哭了一整天。那位舍友也是连连道歉,小燕却没有理睬。
后来,小燕一见那个日记本就想哭。从那以后,小燕就很恨她的那位舍友,一心想着要找机会报复。但是,她也知道,伤害别人是犯法的,所以心里一直非常痛苦。
从故事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有报复心理的人一般心胸狭窄,容易受情绪影响,且恶劣心境的作用强烈而漫长。
心理学家指出,现代青少年的报复心理与家庭教育有关。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自己的孩子生性老实,总在外面受人欺负,三天两头“挂彩”回来怎么办?有的家长可能看见自己的孩子挨打了,就再也不让孩子出去了,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此类家长由于过分限制了孩子的行动,将会使孩子变得不合群,对外人充满敌意,也会变得胆小怕事,缺乏交际能力。而有的家长知道孩子挨打后,不管怎么回事,首先的反应就是“这还得了,找他们家长去”,或者就干脆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有的甚至全家一齐出动,给孩子壮胆。这种情况很容易使孩子养成报复心理: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我,都要给予回击,“以牙还牙”,决不手软。
显然,家长的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只能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很怕事,要么很霸道。
我们的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独立面对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冲击。与其家长像老母鸡一样,总是把孩子护得紧紧的,倒不如把自护本领早一点交给孩子。这个自护本领就是,让孩子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独立面对外来的各种挑战,应付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我们首先不欺负人,尤其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如果别人欺负你,可以躲过,也可以和他面对面讲理,甚至还手抵抗,总之你不要受到伤害。这世界上有正义,也有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维护它、捍卫它,哪怕被碰得头破血流。在外来侵犯面前,退让是怯懦的表现,是不勇敢的;只会号啕大哭,听任拳头落在自己头上,是愚蠢的。
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受气包”,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打架大王”。因此,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宽容容纳报复,才能更好地收获自己
生活中,当很多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很深的心灵创伤之后,他们自然会对伤害者产生报复心理。而这种报复心理是一种被动的和侵袭性的东西,它像一个不断长大的肿瘤,使我们失去欢笑,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化解报复心理。
一个周五的早晨,摩斯的礼品店依旧开业很早。不久,礼品店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人。他的脸色显得很阴沉,眼睛浏览着礼品店里的礼品和鲜花,最终将视线固定在一个精致的水晶乌龟上面。
“先生,请问您想买这件礼品吗?”摩斯亲切地问。
“这件礼品多少钱?”年轻人的眼光依旧很冰冷。
“50元。”摩斯回答道。
年轻人听摩斯说完后,伸手掏出50元钱甩在橱窗上。摩斯很奇怪,自从礼品店开业以来,他还从没遇到这样豪爽、慷慨的买主呢。
“先生,您想将这个礼品送给谁呢?”摩斯试探地问了一句。
“送给我的新娘,我们明天就要结婚了。”年轻人依旧面色冰冷地回答着。
摩斯心里咯噔一下:什么,要送一只乌龟给自己的新娘,那岂不是给他们的婚姻安上了一个定时炸弹?
摩斯略微思索了一下,对年轻人说:“先生这件礼品一定要好好包装一下,才会给你的新娘带来更大的惊喜。可是今天这里没有包装盒了,请你明天再来取好吗?我一定会利用今天晚上为您赶制一个新的、漂亮的礼品盒……”
“谢谢你!”年轻人说完转身走了。
第二天清晨,年轻人早早地来到了礼品店,取走了摩斯为他赶制的精致的礼品盒。
年轻人匆匆地来到了结婚礼堂——新郎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快步跑到新娘跟前,双手将精致的礼品盒捧给新娘。而后,转身迅速地跑回了自己的家中,焦急地等待着新娘愤怒与责怪的电话。在等待中,他的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有些后悔自己不该这样做。
傍晚,婚礼刚刚结束的新娘便给他打来了电话:“谢谢你送我这样好的礼物,谢谢你终于能明白一切了,能原谅我了……”
年轻人非常疑惑,什么也没说,便挂断了电话。但他似乎又明白了什么,迅速跑到了摩斯的礼品店。推开门,他惊奇地发现,在礼品店的橱窗里依旧静静地躺着那只精致的水晶乌龟!
一切都已经明白了,年轻人静静地望着眼前的摩斯。而摩斯依旧静静地坐在柜台后边,冲着年轻人轻轻地微笑了一下。年轻人冰冷的面孔终于在这瞬间被改变成一种感激与尊敬:“谢谢你,谢谢你,让我又找回了我自己。”
为什么新娘子没有责怪年轻人呢?为什么年轻人有这么大的转变呢?原来摩斯只是将水晶乌龟换成了一对代表幸福和快乐的鸳鸯。
一位哲人说过:“宽恕比报复让人难以做到,但从长远来看,宽恕的确是棋高一招。”
因此,即使出现自己不愿意接受的结果,也不能将所有一切都否定,都转化为恨,让报复占据我们的心灵。出现的任何一切都是正常的,都有其出现的理由,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付出或选择就不再有选择。因为人生路上,会发生什么,不是我们可以预知的,把心放平,让宽容来容纳报复会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疯狂的嫉妒“你有什么了不起”
嫉妒是阻碍青少年前进的拦路虎
嫉妒是一种不稳定的情绪体验,看到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较好的地位或拥有优越的条件,心中产生的不愉快情感。私心杂念是它的起点,私欲是它的目的。
当然,嫉妒心几乎人人都有,它属于情感范畴,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要明确的是,嫉妒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产生,是指向一定对象的,不是任何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都会产生嫉妒的。比如某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一般人只会羡慕而不会嫉妒,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才会容易发生嫉妒。
一般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时的嫉妒心理表现得较为突出和强烈。为什么这样说呢?青少年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的扩大,置身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由此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使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愤恨,甚至加以损害。
李鑫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但是他学习刻苦,在参加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的法律系。上大学时,他与班上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这与他的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性格是分不开,同学们都喜欢他的朴素和热情。
可是大学生活毕竟不同以往,李鑫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只要别的同学哪方面比他强,他就眼红;只要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别的同学,他心里就酸溜溜的;他看见别的同学家境很好,不用勤工俭学就能过上很宽裕的生活,他心理更是嫉妒万分,他时常埋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看见别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或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就嫉妒得夜不能眠。
李鑫尤其看不惯与他来自同一所高中的老乡。原来两个人在高中时各方面都不相上下,上大学后,老乡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被选上了班干部,他就更加妒火中烧了。他经常不专心读书,而是到处给那位老乡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大家都开始讨厌他。他为了争口气,把老乡比下去,在竞选班干部时竟然不知羞耻地在下面做小动作、拉选票,结果他的阴谋被同学们识破,搞得十分狼狈。
在期末考试中,李鑫知道凭自己的水平是拿不了高分的。于是,他就采用夹带纸条的方式作弊。在开始两门考试中,他的计谋得逞了。正当他自鸣得意,觉得胜利在望时,在第三门考试中被监考老师抓了个正着。老师说:“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以为你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弊。我再也不能容忍你的作弊行为了。”李鑫当下便痛哭流涕,要求监考老师手下留情。可是学校的制度是无情的,李鑫被报上了作弊的名单。当天,学校教务处就做出了开除其学籍的处分决定。
李鑫没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竟是以被开除而结束的。他觉得无脸面对自己的父母,于是,他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去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显然,嫉妒是阻碍青少年前进的拦路虎。一个人如果对别人产生了嫉妒心理,那么他(她)必然会常常以“我”为轴心,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满脑子都是忧愁怨恨,结果只能是徒生烦恼。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产生于自信的缺乏,因为它是由别人引起的活动。嫉妒会导致任何情绪上的低落,真正自信自爱的人,并不会嫉妒,更不会允许嫉妒让自己心烦意乱。
嫉妒往往是个人才能与意志缺乏的体现。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凡缺乏才能和意志的人,最易产生嫉妒。”因为自己技不如人,却只能用嫉妒的心理去排解心中的不平。一旦任嫉妒心理自由发展,你就会疏远那些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到头来不仅会孤立于自己,而且也会阻碍自己的前进。
不良家境使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
嫉妒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的同学看到别人受到表扬,心里就不舒服,背后总要说几句风凉话;有的同学看到别人取得了好成绩或被选为三好学生,心里就酸涩难耐,总想“他没什么了不起的……”于是不假思索地讥讽、贬低、排斥;甚至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穿了一件漂亮的衣裳,也要恶语议论、嘲笑一番。这些都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有一个叫小童的女学生,刚上高二,以前在班里担任班长。小童学习成绩优秀,班里的工作也做得非常突出。但就是在性格方面比较多疑、爱计较,与同学们的关系极差,以致发展到班上没人理她。
这次班长竞选因没人投她的票而落选。小童认为她的落选是这次当选为班长的陈小萌搞的鬼,于是装病请假回寝室,把陈小萌挂在外面的一条漂亮的白裙子扔到地上踩踏。后来,还觉得不解气,随后又用剪刀把裙子剪成一条条的……这件事令很多同学和老师感到震惊和不解:小童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班里的工作能力突出,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
是啊,一个平时看上去非常优秀的学生,为何会做出如此令人难解的事情呢?原来这与小童的家境有关。
小童生长在农村,小童的父亲学习成绩非常好,可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还是未能读大学深造。后来小童的父亲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勤奋,由一个普通的瓦匠发展到自己承包工程搞建筑,生意做得是非常红火,赚了很多的钱。但因为书读得少,学识不高,很难有更大的发展,因此他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小童的身上。
小童也不负众望,她继承了父亲的聪明,从小就擅长背唐诗宋词,未上学就能背上百首,深得家人喜欢,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大家做什么都顺着这个“小公主”,以致于只要她向父母开口,父母必然满足她的要求。因此,小童从小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凡是我想要的,就应该让我得到。小童的父母也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能上大学,完成父辈未竟的心愿就可以了,因而放松了管教,致使小童以自我为中心、骄纵任性,进而也养成了嫉妒心理。
对于现代家长来说,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更需要和家长进行心灵的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生活中要全方位来关心孩子,让孩子感觉出父母的变化,要当孩子的知心朋友;遇事也不要一味地娇惯孩子,让孩子经受一些适当的挫折,才有利于他的成长。
通过自解自励来消除嫉妒心理
有人说:嫉妒是用冰凌磨制的冷箭,不敢在阳光下发射;嫉妒是由阴谋绑成的棍棒,只能打别人的影子。黑格尔说,嫉妒乃“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
古往今来,无论在文学家笔下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好嫉妒者极多。《三国演义》中曹操杀杨修并不是因为杨修说“鸡肋”二字泄露军事机密,而是在于他屡次识破曹操的“机关”;周瑜嫉恨诸葛亮才华横溢,导致金疮迸裂,咽气身亡;廖立才能过人,诸葛亮便醋意大发,刘备死后,他把廖立废为庶人,流放汶山,至死不准回成都;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嫉妒晚辈,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凭借自己的地位压制格雷的电学论文发表;美国电影大师卓别林,利用自己的权力销毁了唯一的《海的女儿》的拷贝,是因他容不得才华超过自己的导演……
在现实生活中,因嫉妒对他人进行流言蜚语、造谣诽谤的事也屡见不鲜。好嫉妒者,只要别人优于自己,不管什么都会成为嫉妒的对象。他可能嫉妒别人成绩好,他可能嫉妒别人思想上要求进步,他可能嫉妒别人家庭条件优越,他还可能嫉妒别人长相好看……
对于青少年来说,嫉妒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自解自励来消除嫉妒心理。
(1)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之星,如果每个青少年都心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就决不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患得患失,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一个人真正埋头于自己的学习,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之后,他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也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的。因此,希望那些嫉妒他人而自身无所成就者,赶快忙碌起来、紧张起来。尤其是青少年,把激情和朝气应该投放在学习和工作之中,用火热的青春去实现自我。
(2)对待他人要学会宽容
一般来说,心胸狭窄的“小心眼”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只有使自己的胸襟开阔,改变气量过小的性格特点,才能时时刻刻清醒地意识到世界是很大的,能人背后有能人,要想自己在一切方面都胜过别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个人如果善于以宽厚的态度对人处事,就必然能够善于容人。做人只有心底无私,胸怀宽广,坦诚处事,才能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感受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才能避免沾染上嫉妒心理之病。
(3)正确评价自己,增强竞争意识
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的能力有强弱、知识有多寡、贡献有大小、进步有快慢之分,乃至个头有高矮、身体有胖瘦、容貌有美丑之别,这些均是客观规律,谁也无法强求一律。因此,对自己的诸方面应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差距,允许别人超过自己;欢迎竞争,把别人的长处作为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积极参与竞争,寻找自己的优势,通过自强不息来实现自己潜在的价值,以己之长取胜。就算经过主观努力后还不能取胜,也不可滋生嫉妒心理;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企求事事超过别人是不切实际的。
(4)学会充实生活,超越自我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目标明确、情操高尚、做事专一、忙忙碌碌的人,是很少有闲心去嫉妒他人的。相反,那些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人,那些迷恋于情网、人网、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才热衷于抓住别人的隐私,小题大做,讽刺挖苦,恶语中伤,幸灾乐祸。因此,青少年应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在集体中实现自我的升华与超越,这才是驱散嫉妒阴影的一剂灵丹妙药。
总而言之,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你如果能不断地克服这种不良的心态,你的人格就会不断地健全,你便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为什么我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叛逆心理解析
破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谓的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家认为,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它是青少年的一种反抗形式,是青少年试图确立自我形象、强调个人意志的一种手段。
李晓晓是一名初一学生,她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很听爸妈的话,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近来李晓晓的性格却发生了变化,凡事总爱与父母顶嘴,自作主张,有时还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说,李晓晓有鼻炎,父母为她买了滴鼻药水,她却有意把它扔了;父母问她考试成绩,她明明及格了,却偏说不及格;有一天气候突然变冷,李晓晓的母亲特意给她送去衣服,她竟然当着同学们的面把衣服扔在寝室的地上。晓晓的爸爸平时工作忙,一有机会就想跟她聊聊,她却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这种反常行为使晓晓的父母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有晓晓父母这样的感觉: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越来越不听话,甚至公然与父母唱“对台戏”,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很多父母为此叫苦不迭、束手无策。其实,逆反心理是心理断乳期青少年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之所以出现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从主观因素上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从客观因素方面来看,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客观因素:
(1)家庭影响
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父母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影响
有些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3)大众媒体的影响
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而很多青少年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这就导致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逆反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叛逆心理与家庭教育脱不开关系
前面我们说过,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显著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呢?
(1)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2)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3)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
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当孩子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当然,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知识经验增长、个性和独立性发展的必然表现,每个青少年都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现出逆反心理。对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作家长的应持冷静、民主的态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合理的教育。
(1)家长对孩子应施与足够的关爱
由于现代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很多的家长都在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四处奔波,而忘记了花时间来关爱、教育自己的孩子。心理学家认为,在青少年成长时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作为自己生活中流砥柱的父母的关爱。一旦这种爱缺失,那么他们也就会相应的产生一种叛逆抵触的情绪。
(2)父母对孩子应当施与正确理性的教育
现代青少年多多少少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面对这种个性,做家长的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去感化教育他们,而不是使用自己的强权去制服自己的孩子。
(3)家长应适时适当严肃地教育孩子
由于现代的大多数家庭中的青少年都属于独生子女,家长视如珍宝,溺爱成性,生怕他们成长期间出一些状况。然而孩子自己的欲望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去追求,这时他们就会用一些叛逆的行为去填补自己的空虚。因此,家长应适时适当严肃地教育孩子。
(4)父母要时刻保持良好情绪
做为父母,在生活、工作、家庭中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坏情绪而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迁怒于孩子。看孩子凡事都“不顺眼”,一会儿这儿不对,一会儿那儿不对,这样唠唠叨叨的做法,孩子很难接受,也很容易产生与父母“对着干”的心理。
总之,青少年在青春期对一些事物的新奇看法和抵触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叛逆的情绪也是可以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去最大限度地降低的。因此,在现代的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应汲取积极的教育经验,给青少年今后的发展道路留下最大的发展空间。
预防逆反心理需要更多的爱和信任
在很多时候,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现代教育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和家长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用爱心进行疏导,才能使青少年的心理得以更大的安慰。
下面的故事很值得每个家长和老师反思。
学校的大门终于又被踢破了。大厅门被踢破的那一天,主任找到校长说:“干脆,换成铁大门,他们脚上不长牙吗?那就让他们去踢那铁家伙吧!看谁硬过谁。”
可怜的门,自打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的。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撒欢的年龄。用脚关门,早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学校的主任为此大伤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仅不管用,这些家伙反而更“猖狂”了。
校长对主任笑了笑,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坚固的门。”旧门很快被拆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一扇玻璃门。主任又找到了校长,说:“铁门都不一定有用,您还换上一扇玻璃门。”校长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新装的门似乎很有“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地洒在孩子们的身上。穿越的时刻,孩子们的心感到了爱与被爱的欣慰。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呢?它捧出一份足够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交到这群叛逆的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信任中得到了足够的尊重与成长。
一扇玻璃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份关爱、一份信任,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就这样被轻松“击破”了。
可以说,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一种心灵补完的过程。不论社会、教育界、家庭、少年自己都应该正确认识它。
死要面子活受罪——虚荣心理解析
莫让虚荣成为人生的陷阱
所谓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期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和尊重。虚荣心理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虚荣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它不仅会伤害他人(包括自己最亲的人),还会伤害自己。
诚然,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或多或少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虚荣。虽然有时候都不愿意承认,但是虚荣心还是会在每个人的心底滋长。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一点虚荣心是很正常的,适度的虚荣心是可以催人奋进的。但如果这种虚荣心太强,就会影响生活以及个人的未来发展。
据有关报道记载,江苏某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作案者竟是两位在校的中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这两个中学生合伙在一居民家中盗走了4万多元钱。盗窃成功后,两人来到上海,结果在短短的4天之内,将所有的钱挥霍一空。他们用偷来的钱购买了昂贵的衣服,到高级的饭店吃饭,住豪华的旅店,而且还专门租了一辆车带他们到处享乐,奢侈之度令人咋舌!
在这个案件中,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叫秦涛,来自于农村,小时候父亲不幸身亡,一直和母亲在一起生活。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妈妈从来不计较秦涛的吃穿,凡是别的孩子有的,秦涛都会有。她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赶不上别人,那就太对不起孩子了。因此,妈妈平时总是省吃俭用,而对秦涛提出的要求从不拒绝。秦涛在同学中间算是很气派的一个,他感到很满足。从小学到初中,秦涛的学习也一直很优秀。
后来,秦涛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情况就从这时发生了变化。秦涛很多高中同学的父母都是高收入者,他们花钱如流水,穿的、用的都是高档产品。相比之下,秦涛显得十分寒酸,以前的优越感一下子便荡然无存了,心理开始渐渐失衡。他不甘心落于人后,每次回家都要向妈妈要很多钱,和同学们比吃穿,以满足他的虚荣心。起初妈妈还大方地给他,但后来妈妈实在承受不了,拒绝了他几次。
秦涛思来想去,在大脑中动了邪念:“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秦涛就开始偷同学的钱,并且好几次都轻易得手,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虚荣心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另一少年作案……最后终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荣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将自己的名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往往“死要面子活受罪”。虚荣特征表现之二是取悦于他人。取悦他人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积极的评价。虚荣特征表现之三是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是通过独立的自我分析来认识和了解自己,而是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
虚荣心理严重的人会感到周围都是他的仇敌,这是肯定的。他不但难以享受到生活上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而且会时常向他的伙伴宣战。虚荣虽然可以自欺欺人,但终究不会逃脱伤人并自伤的结局。
坦然地直接面对自己的虚荣心
心理学家经过对很多具有虚荣心理的人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产生虚荣心理的产生及其强弱与个体心理品质、思想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受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
小叶生长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生活拮据。父母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为了赚钱给孩子读书,每天都早出晚归,劳累艰辛。小叶也非常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但是,进入学校后,因为这里的学生都是来自一些比较富有的家庭。他们用的、穿的都是名牌,而且还有很多学生配有手机,相当气派。这就与小叶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小叶觉得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经常埋怨自己出身不当,总是想着为什么自己不是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呢?后来,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为了处处都显得自己也是出生在富贵家庭,他出手大方,经常请同学们出去玩,还用父母用汗水换来的生活费给自己配了一部手机。但是,有的时候也会产生自责心理,导致他总是心里不安,觉得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
由于这种复杂的心理不断盘旋在心里,使得小叶的成绩一落千丈,心理非常的苦闷,有时候会想退学回家,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对青少年的虚荣心理,只要做家长的稍加留意,就可发现其中的内情。这时若加以正确的指导,便会使孩子走出虚荣的泥沼。那么,面对孩子的虚荣心,作家长的如何来教育呢?
(1)满足孩子自尊的需要
当孩子取得成功,有了进步,做了有益于他人、有益于集体的事时,都要给予鼓励、赞许,以满足孩子自尊心的需要。具有虚荣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在他们因为虚荣心作怪而说了些谎话、做了些错事之后,不宜直接去戳穿他们,以免断了他们脆弱的心灵之弦。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家长要告诫孩子:人生在世界上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
(3)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短处
一个人不但要学会接受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而且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短处和不足。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完美之处,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缺憾之处;不但要接受自己的过去,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现状。父母是环卫工人,就是环卫工人;自己的腿部有残疾,就是有残疾,这就是现状。让孩子愉快地接受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很多工作。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学会接受自己的短处。
(4)不放纵孩子的消费欲
生活中,有的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又有经济承受能力,所以舍得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修养和教育,喜欢在吃穿打扮、玩具图书等方面与他人攀比,甚至给孩子大把零花钱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与众不同。家长对孩子一味“吹高”、“捧高”,让孩子在一片赞扬声中使自己的虚荣心膨胀起来。因此,不管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父母都不能放纵孩子的消费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逐步纠正孩子追求穿戴、羡慕虚荣的坏习惯。
(5)多读一些名人的书籍,学习良好的社会榜样
青少年还要多从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从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徒有虚名、努力进取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努力完善人格,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总的来说,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虚荣心理防微杜渐,尽早予以教育和纠正。
“他是不是又在背后说我坏话了”猜疑心理解析
敏感多疑的青春期
很多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时比较好猜疑,他们对人对事都十分敏感。比如说,当看到同学围在一起悄悄地说话,总怀疑是在议论自己;看到某个同学从身边走过没跟自己打招呼,便怀疑人家可能对自己有意见;买来东西后总要反复检查,看是否有质量问题,生怕卖东西的人坑了自己;平时很注意把自己的物品小心存放,对人很难产生信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猜疑心理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象,是基于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小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因为是寄宿学校,所以她不得不住在学校里。本来就敏感的小英,现在更是经常与人闹别扭,不高兴,因为她总觉得周围的人都有意地跟她过不去。
她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哼,李娜不是什么好人,前两天还有说有笑的,可是今天却不知道发什么神经,见到我连招呼也不打。”
“我好烦,今天第二节课,下课,我去上厕所,回来就看到佳慧她们围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看见我回来了,却什么也不说了,真郁闷,有什么话当面说好了,背地里说人悄悄话,算什么呢,一群长舌妇!”
总之,小英总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任何人都不是真心对她好。
有一次放假回家,小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她说他们班的老师,同学都不是好人,都欺负自己。爸爸妈妈听后,大吃一惊。当女儿主动将日记本给他们看后,他们才感觉到是女儿的想法不对,疑心太重了。
通常来说,青少年对他人不能完全信任、怕被人在背后议论等,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重要过渡时期。在此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特别珍视自我形象,渴望外界的评价,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要求很强烈。
因此,一旦发生伤害自尊心的事,就会被一种不安的情绪所笼罩,产生恐惧心理。而害怕别人背后议论,正是受到不安情绪笼罩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的具体表现。同样,有同学擦肩而过却没打招呼,好猜疑者会迅速陷入不安:“为什么对我视而不见呢?肯定是瞧不起我。”这些反应都与青少年迅猛发展的自我意识密不可分。
此外,青少年的社会阅历比较少、情绪紧张度高、内心波动较大,容易对较小的刺激也发生强烈的反响,因此经常表现为疑神疑鬼、对自身以外的人或事抱有不信任心理。
孩子多疑性格与家庭有关
孩子处于青春期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猜疑就不正常了。
过度的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如果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好猜疑者的最后的结果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使自己众叛亲离,最后落得个自怜自艾、孤家寡人的悲惨下场。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多疑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的。
父母本身比较多疑,所以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也比较多疑。日本研究人员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父母均为神经质性格,子女有48%也为神经质性格。
其次,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因为他们会认为曾经相亲相爱的爸爸妈妈都分开了,不再爱自己了,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值得相信呢?
还有就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严,或是过分溺爱。要知道,这样会导致孩子很多不良心理、性格、习惯等的养成,所以会增加他们患疑心病的概率。
有人把猜疑心理比作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瘫痪。它好像是人身上的一颗毒瘤,稍不注意,它就会流出毒液。一旦腐蚀你的思想,你就会丧失理智,以主观、片面、刻板的思维逻辑来主导自己的推理,毫无根据地进行判断。
总而言之,疑心病是一种不良的心理,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妨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等。因此,家长们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去分析孩子,引导孩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交友观等,及早摆脱掉多疑的困扰。
以坦荡的胸襟消除猜疑心理
猜疑心理过重,对什么都怀疑,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使人迷乱,扰乱人的心智。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你的生活和事业。”因此,青少年必须注意克服自身存在的猜疑心理。
消除猜疑心理有很多途径:
(1)敞开心扉,以坦荡的胸襟处世
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或者面对面地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深藏在心底的疑虑来个“曝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排释误会,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解。
(2)学会正确的人际认知方法
对他人和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力求客观、全面、公正,切忌只凭主观臆想轻率地作结论,也不能只凭一两次交往、共事就断定交往对象是什么样的人。只有对他人认知正确了、全面了、深刻了,才会避免乱猜疑。比如,你与一个人长期交往,对他品德、为人非常了解,你就不会轻易怀疑他。
(3)培养自信心,发现自己的长处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人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4)采取积极的暗示,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
平时不要总想着自己,想着别人都盯着自己,而要对自己说:“并没有人特别注意我,就像我不议论别人一样,别人也不会轻易议论我。”而且,只要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又何必怕别人议论呢?有时不妨采用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别人说了我又能如何呢?只要我自己认为,或者感觉绝大多数人认为我是对的,我的行为是就对的。这样在心理的疑心自然就会越来越小了。
(5)多与人加强交往,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多疑往往是彼此不了解、掌握有关信息过少的结果。多疑产生后,常常又加剧了彼此的隔阂。明了此理,就应主动地增加接触,在交往过程中客观地观察、了解和把握怀疑对象的有关情况,最好能与对方进行开诚布公地交谈。结果就会发现造成自己产生多疑之心可能是由于错误信息的传入;可能是由于一句不经心的玩笑引起的误会;也可能是一些庸人、小人搬弄口舌所致。这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长相知,才能不相疑”。
(6)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
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剧。又有格言说“谣言止于智者”,也就是说聪明的人不会听信谣言,更不会帮助传播谣言。因此,当人们听到“长舌人”传播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必要时还可以当面给予揭露。
(7)用理智力量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形成思维之前,引进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疑人偷斧”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个农夫,如果失斧后冷静想一想,斧头会不会是自己砍柴时忘了带回家,或者挑柴时掉在路上,那么,这个险些搞僵他同邻人关系的猜疑,或许根本就不会产生。现实生活中许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于猜疑者的头脑被封闭性思路所主宰,却会觉得他的猜疑顺理成章。此时,冷静思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8)学会识别信息
猜疑心理可能源于自身,也可能是听信别人的流言飞语而产生的。因此,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对信息和信息源进行认真的鉴别,冷静筛选,去伪存真,不可偏信。信息是与人际空间并存的,有些信息只能供参考,唯有真人实事才是判断是非的依据,面对未经证实的信息,一定要做到“耳要硬,口要紧,行要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正确面对挫折——在挫折中走向成熟
不可忽视的挫折心理
挫折、失败和逆境会给人带来紧张状态和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相比较成人而言,青少年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尚未完整,所以对挫折的看法往往容易走入误区。
有这样一名女学生,名叫露露,今年刚刚18岁。按理说,这个年龄的人,生活应该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一切都该充满着激情与希望,可如今的生活对露露来说实在是太沉重、太没意思了,希望与幻想都离她而去。此刻,如果她再不能振作起来,抛掉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恐怕她不久就会成为精神病人或一死了之。
由于从小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露露养成了比较内向、敏感、多疑、忧郁、孤僻、不合群的性格。面对着尽管不是想象中那样美好、平静的生活环境,露露还能坚强地生活着,可是现在,露露已不能正常地生活,每天只是痛苦、无奈、自责和悔恨,连学都不能去上了(已休学),因为她害怕看到同学、老师,有时甚至是熟人。
大概是从初三上学期开始的,那时露露的成绩开始下降,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难与人交往。一位严厉的老师一向对露露比较好,可有一次由于她过于紧张,语言结结巴巴,回答得不好,这位老师很生气,叫露露离开教室。
当时的露露害怕极了,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当露露被逼跑出教室时,又听见教室的门“哐”的一声关上了。此刻的露露惊呆了。她想:难道自己这么令人讨厌?露露痛苦地流下了眼泪,放学时她连书包都没拿就回了家,晚上她在卧室里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露露万没想到自己又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顿,说她在关键时候缺课。从此露露就怕老师提问,怕万一回答不上来被老师赶出教室。越这样越紧张,明明会的东西也忘得一干二净。只要老师一喊她的名字,她就会全身哆嗦。她恨老师的无情与同学们的不理解。过去在班上还有同学向她请教一些问题,从那以后再也没人问她了。
现在的露露变得更加自卑和痛苦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上课时露露总偷偷地用余光去看老师和同学上课时的表情,但她又非常害怕老师和同学注意自己。露露变得自闭了,再也不会笑、不会说了,她的空间一下子变得特别狭小了。
心理学家指出,其实真正引起挫折感或者相应行为后果的,不是挫折事件本身,而是青少年对挫折的看法。也就是说,对挫折事件错误的认知评价,才是导致消极后果的真正原因。
心理学家将13、14岁和17、18岁的青少年看作两次“心理断乳”期,而两次心理断乳的结果是青少年愈加走向“独立”。这一阶段的年轻人,个性不完善,独立倾向与依赖性共存,让他们的内心极为敏感、动荡,热情、冲动。从社会成熟性来看,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不顺利时,就会手足无措,心情沮丧,更有的青少年因为承受不了各种现实压力而走上了绝路。
因此,怎样对待逆境、战胜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需要用行动作出抉择和回答。对于青少年来说,想要战胜挫折,最重要的是要增强抗挫心理。想要战胜挫折,最关键的是怀有必胜的信心。这是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也是青少年走向成熟迈向成功所必需的积极心态。
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挫折承受力变差
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坎坎坷坷。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
可以说,挫折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但是为什么很多青少年抗挫能力越来越弱呢?家庭心理学专家认为,现在家长由于过度娇惯、保护孩子,是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惯性的主要根源。家庭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们情感很脆弱,自身承受能力太差,很难接受压力。
山西某中学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当老师发现后,对他进行了责怪和批评。当天,这个学生就从家里拿了几百元钱离家出走了。父母、老师都非常着急,四处寻找,几天后父母终于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家中。回家后父母就说了他几句,没想到这个孩子当时就要跳楼。吓得父母跪下来求他不要跳楼,他才肯罢休。
广州某大学有一名男生,因不习惯于大学生活,内心孤僻的他竟用玻璃片割颈自杀,幸亏抢救及时已脱离危险。
……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禁慨叹现代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受挫能力怎么会这么差!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在他们尚在襁褓中就为其设计安排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父母全面的保护,千般呵护,百般溺爱,真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让孩子受半点委屈,舍不得让孩子受半点挫折。一旦遭遇困难和障碍,父母往往就替代他们来作出排解应对。这直接导致有的孩子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发生心理扭曲,甚至因此逃学、犯罪、自杀。
与此同时,家人的不理解也会造成青少年的无助感。很多家长因社会竞争压力过大,而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放大;有的甚至不切实际,青少年一旦未能达到成人所期望的理想状态,就会招致家里人的不满和责难,这必然造成青少年的挫折感。专家指出,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容易让孩子陷入焦虑状态。所以说,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的症结所在。
我们知道,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挫折,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和态度上的反应:一种态度是向挫折屈服,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甚至一蹶不振;另一种是勇敢地面对挫折,冷静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积极寻找摆脱困难的途径,或者承认眼前的困难实在难以克服,就放弃原有目标,确定新的目标。
显然,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往往就会意志消沉,消极逃避,为困难所屈服,成为困难和挫折的牺牲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就能激发起奋斗的勇气和巨大的力量,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摆脱困境,最终战胜困难和挫折。
挫折使人走向成熟
有人说“挫折会使人走向成熟”。是的,挫折会促使你反思,寻找造成挫折的原因,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对己对人的认知,促使达到新的平衡。探索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讲过一件这样的事:
几年前,这位教授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件事对那个学生打击很大。因为他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这使他非常沮丧。
现在,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能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
他非常不甘心,并找这位教授要求通融一下。在知道不能更改后,他大发脾气,向教授发泄了一通。
这位教授等待他平静下来后,对他说:“你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程里的知识,但是你对这门课的态度却对你大有影响。”
“你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反问道。
教授回答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受,我也不会怪你。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吧。这一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不由衷培养积极的心态,根本做不成任何事情。请你记住这个教训,几年以后就会知道,它是使你收获最大的一个教训。”
后来这个学生又重修了这门功课,而且成绩非常优异。不久,他特地向这位教授致谢,并非常感激那场争论。
“那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因为我经历了挫折,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向那个学生一样化失败为胜利,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就可以对失败泰然处之。
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好心理压力,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当你遭遇挫折时,你还可以运用以下心灵处方,让挫折变得简单。
(1)坦然面对挫折
你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要看自己的目标是否过大,与自己的能力是否不相匹配;过大的目标,即使再努力,也只能以失败告终,这就需要把大目标改成易于达成的阶段性小目标;第二要看自己达到目标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正确的途径和好的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因此选择方法很重要,如果发现方法不当,应立即改弦更张,不要固执己见,坐失良机。
(2)重新认识自我
重新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长处和弱点,积极调整自己过分自信的心态,调整学习取向,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视现实,不沉溺于幻想与失落之中,对自己人生目标的选择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估。转换一个角度,生活总是美好的。
(3)磨炼坚强意志
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话,深刻指出了意志在人生道路上的作用。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受其意志的考验。在向目标前进中,失败是常常发生的;学会面对失败,适当的宣泄是可以的,但是之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想想如果没有不如意怎么会衬托出生活的丰富和生活中的美好?
(4)辩证看待挫折
平时应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挫折和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我们要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的去争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