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局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心中的压抑少了一分,但多了一分沉重感。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准备过继子嗣,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让皇室这个特殊的家庭暂时团结起来,但是嗣子这个事儿还得慢慢的商量,先要解决的是那些居心叵测之人。
在我们有意无意是推脱之下,嗣子的事情渐渐平息了下来,可他一直没有子嗣,这件事永远都会在争论。因为嗣子也让朝中局势慢慢的有了新的变化,渐渐的出现了以皇亲为首的派别,很有可能未来某一刻他们的子嗣有希望坐上那个位置,所以正好可以利用他们对付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派。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而我们也在尽力平衡朝中局势,等待着最后一击的契机,而皇亲有了这一共同的利益,也慢慢抱成一团,帮助云大哥,清楚叛党,而我们也在暗中瓦解这一势力。蜀中大悍经历半年之久,灾情终于和缓,他也能稍稍放下心来,而我身处后宫,在民间开办义堂,请大夫坐诊,收留天下鳏寡孤独之人,请父子教授礼仪,好像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就这样我们在民间心中最起码是一对贤明的帝后,当时朝中内外知他无后都在慢慢寻求退路,强迫他早立子嗣,幸亏他在民间声望甚高,而这两年我们开办义堂造福天下百姓,渐渐的民心所向,立子嗣这件事慢慢的也压了下去,最起码不会日日在朝中斯闹。就这样我们徐徐前进,不懂声色的瓦解了一批势力,现在朝中一片祥和,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收归皇权基本上未流血的案例,我想历史会记住他是个英明的君主,天下同心。转眼间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刚开始朝中只以为陛下新鲜后宫虚设,终有一日会广开后宫,可如今已过数载,帝后感情和睦,未有广开后宫之意,加上陛下无子嗣,朝中兴盛,很多人渐渐动了心思,可如今我不是当初的我,我是大陈的皇后,是百姓心中的皇后,就算朝臣也不敢轻易逼迫,后来很多次我问他,想不想要自己的孩子,他告诉我想要,但此生之子,必为我所出,否则宁愿择贤而立,我明白他的心思,虽然心存愧疚,但我会尽力做好一个皇后的职责。
这一年他生日,因四海升平,故而今年生辰略微办的大了些,秦建和李洵也早已成家,不过娶的并非倾慕之人,他俩倾慕的是郭家姑娘,陛下并未说什么,可郭老却火速的将郭大姑娘和郭三姑娘嫁去了外地,所嫁只是寒门清贫人家。当时二人求到陛下面前,可毕竟是郭家家事,而且郭大人历经三朝于情于理他都不该插手,可云大哥为了君臣之义,兄弟之情,只得和我私下去拜访了老大人,我们并没惊动任何人,到了他去拜访老大人,而我则借口去看了郭家的几位姑娘,我屏退左右说道,我听闻陛下自小与你们一起长大,而陛下也视你们为亲人,我今日是以你们家嫂的身份来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