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0200000027

第27章 君子临政思义

347.临政思义

“原典”君子临政思义,饮食思礼,同宴思乐,在乐思善,无有叹焉。(春秋左丘明《国语·楚语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在处理政事时应当想到义,在饮食时想到礼,在宴会上想到与人同乐,在与人同乐时想到行善,这样就没有什么好叹息的。

“品读”这是楚国令尹(战国时楚国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子西手下的随从劝子西不必为表面强大的吴国忧虑所说的话。其中的“君子临政思义”,尤其重要。作为执政者,临政必须坚持义以为上、义以生利、重天下之利的原则;同时在临政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利的选择或诱惑,必须坚持义以为上、以义制利的原则。

348.废义则利不立

“原典”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废义则利不立,厚贪则怨生。(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二》)

“注译”足:有足能站立,引申基础、支撑。全句译意为:道义是利益的基础;贪得是招怨的根源。背弃道义就会使利益失掉基础,过分贪得,就会使怨恨产生。

“品读”这句话也是强调义为利本,义以生利。贪,实际上是贪利,贪利则不义,不义则民怨。所以做人为政应当以讲求道义为基础。

349.见利思义

“原典”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春秋《论语·宪问》)

“注译”要:同“约”,穷困。全句译意为:见到利益就想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难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期的穷困日子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

“品读”这是孔子对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善的人的回答。在孔子看来,要做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人,首先要“见利思义”,即遇到有利的时候,当取不当取,要考虑是否符合义,要以义为准则,不义则不取。“见利思义”,可谓千古名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现在的一些为官执政者之所以陷入贪污受贿的泥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见利思义”,利令智昏,背信弃义,更不能以义制利。

350.君子有九思

“原典”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春秋《论语·季氏》)

“注译”思:考虑;色:脸色;恭:端庄;事:做事;敬:认真;忿(fèn愤):同“愤”,生气;难:后患;义:道义。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有九个方面的考虑:看,要看明白;听,要听清楚;脸色,要温和;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认真;有疑问,要向别人请教;生气了,要考虑到后患;看到有利可图,要考虑合不合道义。”

“品读”孔子提出的九思,都是加强道德修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君子”修身之道在于由身边的事情做起。这九思都是人们日常身边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平时注意从日常身边的事情思前想后,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向这九个方面接近,特别是见得之时要想想合不合道义,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君子”。

351.君子喻于义

“原典”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春秋《论语·里仁》)

“注译”君子:指有道德者;小人:指常人、一般人;喻:明白、懂得。全句译意为: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

“品读”孔子这句话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道德箴言。“喻于义”和“喻于利”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君子喻于义”的“义”,是公道、正义、大众之利。君子明白了义的真谛,并“义以为上”,唯义是从,依义而行,由此走向个人人格的完善,步入人生的高尚境界。“小人喻于利”的“利”,是私欲、私利。小人由于只懂得私欲私利不懂得义,所以私利当头,唯利是图,把追逐财货作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人格低劣,境界低下。

352.放利多怨

“原典”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春秋《论语·里仁》)

“注译”放(读fǎng):同“仿”,依照,仿效。全句译意为:孔子说:“一切依照私利来行事,就会招来众多怨恨。”

“品读”利己必损人,肥私必损公,轻则招怨,重则败事,甚至身败名裂。一味纵心于私利,见利忘义者,应当引以为耻,引以为戒。

353.义然后取

“原典”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春秋《论语·宪问》)

“注译”全句译意为:合乎道义的时侯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

“品读”这是孔子问卫国的公明贾关于公叔文子的为人时,公明贾的回答。公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传说是一位忠贞廉洁之士。“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是公明贾对公叔文子的评价之一。公叔文子忠贞廉洁的品德,可以说是孔子那个时代“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榜样。

354.不义富贵如浮云

“原典”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春秋《论语·述而》)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吃简单的食物,喝生水,以胳膊做枕头,快乐就在其中。用不义的手段取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品读”细细品味孔子这句话,你会感到其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人格的坚守,还有一种处世的达观。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富贵,阿谀奉承,奴颜婢膝,投机钻营,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巧取豪夺,丧尽了天良,丧尽了人格。孔子鄙弃这样的富贵,他认为不以道义得来的富贵,亵渎道义,沾污人格。这种富贵,如天上浮云,不屑一顾。他主张君子要有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在贫穷困乏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守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做到利不可诱,义不可屈,节不可夺。

朱熹对孔子这句话很感慨:“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雨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朱子说的天理,抛开具体的内容,可以抽象地理解为宇宙的真理,一个心中充满了宇宙真理的人,一个孜孜不倦以求真理的人,他虽然物质生活很贫困,甚至处于危难之中,还是不改其乐,不为不义的富贵所诱惑。朱熹也不是说一概鄙视富贵,不愿吃好穿好。他在注解孔子这句话时说:“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不是就喜欢疏食饮水,而是虽然疏食饮水,也能快乐,也能自守,视不义富贵如浮云)

355.君子上达

“原典”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春秋《论语·宪问》)

“注译”上:指仁义;下:指财利;达:通达。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品读”孔子这句话和他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差不多。孔子认为,君子追求的是仁民爱民的道义,小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利。

356.君子不可货取

“原典”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战国《孟子·公孙丑下》)

“注译”全句译意为:真正的君子哪能被人家用钱收买呢?

“品读”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人格和官德的支柱就是“义以为质”、“义以为上”。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君子以义为重,以利为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被金钱收买的不是真君子,而只能是那些临大节而背信弃义和那些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现在的贪官之所以被金钱收买,有些是思想蜕化变质,已经不是原来的“君子”;有些是两面人、两面派,台上是“君子”,台下是“小人”。孟子此言体现了不为利所动的浩然正气,足令蜕化变质者和伪君子们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357.非义弗顾

“原典”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战国《孟子·万章上》)

“注译”禄之以天下:即以天下禄之,把天下当作俸禄给他;系马千驷:四千匹马系在那里;驷,四马相连为驷。全句译意为:如果不合乎义、不合乎道,即使把整个天下作为他的俸禄,他也不会回头,即使眼前有四千匹马,他也不会去看一眼。

“品读”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孟子,伊尹如何得到商汤的重用?孟子以上面的话回答。这句话是对伊尹人格的道德赞颂,也是对儒家唯义是从,非义莫取的道德宣扬。

358.小人以身殉利

“原典”小人则以身殉利。(战国《庄子·骈拇》)

“注译”殉:追逐,谋求。全句译意为:小人为了追逐个人私利而不惜性命。

“品读”庄子的人生理论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因此,庄子认为,那些追逐个人私利而心为物没,甚至以身殉利的小人,不仅糊涂,也很可悲。财利、金钱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汲汲以求,甚至以身殉利?正如《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所说:“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总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安徽省九华山有一首《万世叹空歌》,说的也是一味追逐财利,到头来只能是一场黄梁梦:“世间多少穷了富,也有多少富了穷,金也空来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359.以义制利

“原典”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战国《荀子·正论》)

“注译”以伪饰性:以后天学得的礼义去纠正天生的性;伪:人为,指后天学得的礼义;饰:整顿,纠正。全句译意为:那些不能以道义制约利,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恶的本性的人不能当官,只能做一般的平民。

“品读”为官要有官德,有修养。荀子认为,“能以义制利”,就是有官德;“能以伪饰性”就是有修养。这是为官的两个基本条件,没有这两个基本条件,就只能做一般的平民。

360.先义后利者荣

“原典”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战国《荀子·荣辱》)

“注译”全句译意为:以道义为先而以利益为后的人就会得到光荣,以利益为先而以道义为后的人就会得到耻辱。

“品读”在荀子看来,人的荣辱之分,在于先义后利还是先利后义。先义者荣,先利者辱。荀子进而认为,君子和小人都同样“好荣恶辱”、“好利恶害”,但荣辱之道却不同。君子重义,以义求荣,“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不桡:不动摇)。小人重利,经利求荣,“唯利所在,无所不倾”。

361.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原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战国《荀子·修身》)

“注译”至贼:最严重的危害。全句译意为:为保全私利而背离道义的叫做大贼。

“品读”按照儒家的观点,“喻于利”谓之小人,这种小人还没有达到为保利而弃义的程度。荀子则指出,为保全私利而背离道义的叫做大贼。这是比小人更为恶劣的人。这种人“为事利,争财货,无辞让,果敢而狠,猛贪而戾”,无所不用其极。今之贪官,在位时大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实际上和做贼、做强盗是一样的。如果荀子重生,肯定把他们划入当代“至贼”之列。

362.利令智昏

“原典”利令智昏。(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由于贪图私利而头脑不清醒,丧失理智,不辨是非。

“品读”这是司马迁对赵国丞相平原君贪图韩国的十七座城邑,最终引发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军队被韩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几乎灭亡的事件所作的评论,借此语讥讽平原君平庸贪利。现在,“利令智昏”这句成语,常常作为人们对贪权、贪财、贪色之徒不顾礼义廉耻,胡作非为的讥讽和遣责。一些贪官在利诱面前,神魂颠倒,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正是“利令智昏”的鲜活例子。

363.勿争利于市

“原典”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注译”全句译意为:在朝廷上争求名誉,在市场上争求利益。

“品读”张仪与司马错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到底伐蜀还是伐韩,张仪认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是实现王业之举。伐蜀乃是“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而“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为什么不去争“三川、周室”,而去争偏僻的蜀国?后世把“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当作成语,用于讥讽那些一味追逐名利之徒。

364.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原典”得财失行,吾所不取。(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七·陈纪一·武帝永定三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得到了钱财而失去了人品,我不做这样的事。

“品读”“见利思义”、“不义之财毋苟得”,是儒家立身处世的准则。北周时的武将寇儁(俊)一向以“见利思义”自律。他的家人买东西,多收了人家五匹绢。事后,寇儁知道了以后,说:“得财失行,吾所不取。”他坚持让家人查访到卖主后,把多收的绢退还给人家。寇儁这种“不义之财毋苟得”的品德和自律精神,值得今人学习。

365.名利之薮

“原典”名利之薮,独无钩乎。(清林纾《湖之鱼》)

“注译”薮:长满草的湖泽。全句译意为:在名利的深渊里,难道没有另一种“钓钩”么?

“品读”作者由钓鱼之钩想到名利之钩。在现实社会里,名利之钩虽无形,但更甚于钓鱼之钩。人一旦被名利之钩钩住就会越陷越深,难以挣扎得脱。前些年,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不法商人周雪华用重金、美色作诱饵把胡长清钓上钩,成了周雪华弁取暴利的马前卒后,为私利所驱,竟然丧失原则,滥用职权。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判处死刑。

同类推荐
  • 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

    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

    《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回忆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每一年中华民族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有点有面,从不同角度,以纪实性的手法详尽地重现了共和国60年的历史,图文并茂,相信定能给读者耳目-新的感觉。让我们随着《崛起之路(共和国风云60年)》的脉络,一起去见证共和国60年的崛起之路吧!60年,弹指一挥间;60年,风云巨变。新中国从成立之初的重重困难之中,一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走到了2009年。如今,大国日益傲然崛起,世界瞩目。
  •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本书深入探讨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党旗飘扬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外工作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了取得这些历史成绩的原因。《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创新性地探讨了以下问题:外交战略的谋划决定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治国风格影响国际战略转向;外交战略变化的动力机制;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战略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等。行文采用图文并茂、史论结合、背景资料补充的写作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兼可读性,对国际政治及时事问题有兴趣者可资参考。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我的大脑不可能是坏蛋

    我的大脑不可能是坏蛋

    “我的大脑很善良。”世界游戏冠军陆伊对着世界说出经典名言。一个寄托所有希望的游戏世界,所有人渴望域内世界却渐渐迷失和走向堕落。身体器官幻化恶魔!在低语中疯狂,在暴雨中癫狂。狂风暴雨面前,陆伊嘴巴含着棒棒糖,身后跟随十二名金光勇士,站在翼龙电竞联盟的最高处望着漂浮的巨大黑色城堡“这就是最后的BOOS?”“是的,终极任务:人类的天敌就是人类自己!求活,就活着打败自己。”系统机械发布最后的任务。“这个难度不简单啊。我的大脑绝不是坏蛋!”
  • 蜜恋少年凯源玺

    蜜恋少年凯源玺

    第一次遇到王源被撞了个满怀,第一次遇到王俊凯追了他七条街八条巷,又是怎样遇到千玺的呢?源哥的虐恋情缘,凯爷的暗恋移情,千总的完美初恋,蜜恋少年凯源玺让不一样的蜜恋送给不一样的你
  • 是否爱我

    是否爱我

    在这繁华的21世纪,机器,美食,华丽的服装······应有尽有。只有那简单,浪漫的爱情,被人们视为像太空那样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的人只为事业拼搏,当你事业有成,想成家立业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这时候的你可能已经老去,想花时间去追求你的爱情已不可能,所以你使用这时候你最不稀罕的东西——金钱。买来了那没有感情的“爱情。”
  • 怪我们没生在同年代

    怪我们没生在同年代

    一个已婚男人在朋友聚会中认识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女孩,女孩性格活泼开朗,长相甜美可爱,聪明伶俐,男人见她第一眼便对女孩参生好感,之后又因一次意外,女孩遇难没地方住,打了男人朋友电话,男人朋友便将女孩带回其家中,请男人代为照顾一下,借住他家!因为男人家很大,老婆怀孕住在娘家,男人一个人住!这一住就住出一段孽情,悲剧就这么开始了……
  • 这个徒弟有点丧

    这个徒弟有点丧

    光着屁股来到陌生世界的江牧,一脸丧气,每日混吃等死,没想到却因为一段相声火了..不更了,别看了。
  • 农门娇客

    农门娇客

    潇晓晓,大龄剩女,生物学博士,拿着固定工资,哪里知晓,一朝穿越,爹妈都不见了。穿越到穷乡僻壤小村庄,她可是美女生物学博士,研究的是细胞,生物孢子,来这地方什么鬼。灌溉,播种,拜托,她读的是生物学又不是农业学。但依旧可以混的顺风顺水。村中刁难,里正催税,抵债卖妹,看她如何力挽狂澜。族长逼婚,亲戚算计,看她如何一击一个准。研发经济作物,推广农产品依旧可以混的顺风顺水。感情篇:他说:“携子之手与之偕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唯伊”某女:“姐可是女王,嫁你是不行了,看皮囊不错,勉强来姐府宅做个小妾如何?!”他笑答:“好”一对一,宠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本书为袁腾飞继代表作《这个历史挺靠谱》之后,精心创作的最新力作。袁腾飞运用新史料、新观点、新语言全面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陆、海、空立体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以史实为主线,以小故事来行文,风格幽默,妙语连珠,史料新颖,观点新锐,再现“史话体”讲述风格,是中国全景式通俗解读战争的开山之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色倾人而你倾城

    月色倾人而你倾城

    太后篇:十年后,他躺在病榻上,忽然对我戏言:“你跟了朕这么久,似乎从未说过爱我。”那时我正和他一起看奏折——自他病后,许多政务都是我帮他处理——我拿着奏折的手忽然一滞,但不过片刻就已释怀。我笑道:“臣妾与皇上患难与共,早已融为一体,岂是区区一个爱字能担当的。”他也笑了笑。可是,笑容中却透着几分暮色。我看向窗外,那株从张府移植回来的海棠花正开得妖冶。爱是什么?我早已忘记。我这一生,极少亏欠别人。却只有两个。一个是皇上,他是我的今生,我无法弥补。一个是刘遇安,他是我的前世,我竭力弥补。男主篇:刘遇安抱着双腿,哆嗦着蜷着身子,王若素早已泪流满面,伸手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良久,他才睁开眼看着她:“对不起,若素,我没有告诉你,我只是银匠的儿子……我不喜欢刘府,不喜欢汴京,汴京的空气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可是我却很庆幸在汴京遇见了你。”三、女主篇:她埋头躺在他的胸膛:“我很喜欢在巴蜀的日子,我很喜欢水田里的插秧,竹林里的竹笋,还有桃花树下的我们……你忘了吗?龙泉山的老板娘还等着我们去吃水蜜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