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朋友,我们探讨完思维的逻辑性,接下来就要探讨一下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要遵守逻辑性,是要我们的思维更清晰,思维要有灵活性,是要我们的思维更有创新精神。
思维需要创新
创新性不但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思维方法适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本质需求。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思维过程中要谋求与众不同、要有多个方向、要具有综合能力。
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要开拓市场,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创新。制度创新,就是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的创新。
美国有个管理大师叫德鲁克,他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
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同样,我们青少年朋友的学习过程也要创新。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他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的人是没有穿鞋习惯的。他马上发电报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是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这是第一个推销员。
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他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来。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
思维有多种形式,有抽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直感思维、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创新思维是其中的一个形式。那什么叫作创新思维呢?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维路数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概括起来就是,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思路,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而言的,创新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有创新思维,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善于使用它,大多数人的创新思维能力被埋没了。
比如小时候,我们问老师:“老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
老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就这样,我们的创新思维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天上可能就有两个太阳,五个太阳,甚至更多太阳。宇宙无限,银河系中类似太阳的星体可能有很多,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思路是对的,可是要是老师不理解、不鼓励,小时候人们的创新思维就被埋没了。
这样的情况几乎可能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平常人都是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所以它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我们想要发挥得更出色,就要打破这种墨守成规的僵化的传统型思维框架。
创新思维这么重要,它又是前提,又是法宝,又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怎样才能具备创新思维呢?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呢?
破除障碍
我们的创新思维是有障碍的,主要有三大障碍:
第一,思维定式。你的思维定在那儿了,你的思维进了死胡同了,出不来了,那你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那一个人的思维为什么会定在那儿,动不得了?为什么进了牛角尖,进了死胡同,就出不来了?这个思维定势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迷信权威,另一个原因是大家的从众心理作祟。专家说过了,我们就没法说了,我们就被专家框在那儿了。
那么什么是从众心理呢?从众心理,就是个体顺应了群体,盲目地有理无理地顺应了群体,顺应了过去的经验。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学的老师,考试的时候给小学生出了一个考题:“在一条船上有25头牛,有15只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
抽样调查的结果,一个班有80%的学生,都是25加15,船长40岁。
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那个船长的年龄,他和25头牛、和15只羊有什么关系?没有一点关系的。
可是很多小学生一看,这个题既然出来了,肯定有标准答案,他们还是动了脑筋了,他们把25和15两个数字加、减、乘、除算了个遍,但是只有25+15=40这个结果最靠谱。
因为其他结果得出的年龄都不适合当船长,一般人们认为40岁是一个人心智和能力都成熟的时候,所以多数人“果断地”把结果写成了40岁。这样,思维就僵化在那里了。不要抱怨这考题,还是怨我们的脑子不会“急转弯”吧!
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的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你的思维一旦进入死角,进入固定模式,你的智力,再聪明的人的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我们既然要具备创新思维,首先是要把思维定式打破。
第二,思维惯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性思维、传统性思维。
我们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天,老师问班里的同学:“同学们,现在有一个聋哑人,又聋又哑,说不出话来,听不见了。他到五金商店去买一个钉子,他说不出话怎么办?用手比画。”
“人家就给他一个锤子,给他一个榔头。他摇手,不,他是要买钉子,他就使劲比划。就这点东西,不是锤子,不是榔头,肯定是钉子,给他了,他非常高兴。”
老师又说:“同学们,下面又有一个盲人,他要买剪刀,我们怎么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
同学们说:“老师我们知道,现在不能这样比画了,要这样比画。”全班同学都赞成这样比画。
老师说:“他不需要比画,他直接说买剪刀,因为他是盲人不是哑巴,嘴巴会说话的!”
你看前面就是比画,老是比画、比画、比画,把大家的思维引入到固定模式上了,这就叫思维惯性。
第三,思维封闭。你站得层次太低了,没有站得很高,思维封闭了,当然就不能创新了。思维封闭了,就要打开思维的空间。
这里有个案例,叫作避免霍布森选择。避免霍布森选择是什么意思呢?
300多年前,英国伦敦的郊区有一个人叫霍布森。他养了很多马,高马、矮马、花马、斑马、肥马、瘦马都有。他就对来的人说,你们挑我的马吧,可以选大的、小的、肥的,可以租马、可以买马,你们都可以选。人们非常高兴去选马了,但是整个马圈旁边只有个很小的门,选大的马出不来,因为门很小。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现象叫作霍布森选择。就是说,你的思维你的境界只有这么大,没有打开,没有上层次,思维封闭了。
多向思维
我们要采取多向思维法,第一叫顺向思维。顺向思维是什么?就是按照逻辑、规律、常规去推导。
除了顺向思维以外,还有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倒过来思维。比如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在1959年他做了个报告,叫什么?《在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他还有个著名的费曼设想。
《在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什么意思?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叫做铁棒磨成针。有人看到老太太磨铁棒,就问她,磨它干啥?她说磨针。我们的思维都是把这个大的物件加工成拆分成小的。
费曼就提出,把很小的东西加工成大件,思维完全倒过来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纳米技术,就是根据费曼设想来的,是逆向思维。
除了逆向思维以外,还有转向思维。转向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还有借脑思维,这些都属于创新思维。
青少年时期正是我们应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思维的黄金时期,打造我们的创新思维,从现在开始,打破框框,让梦想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