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交流预备
尊敬的七1/2班家长:
大家好!我是语文老师,李…。
很感谢您平时对您孩子语文学习的关注,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等。
很抱歉,除了和几位在QQ或微信找我的家长有简短的交流以外,没有一对一的跟各位有一个反馈。
也是因为我相信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这也是我所有教学工作的指向。
虽然在八个班的平均分排名上,我们班处在较好的位置,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我相信家长和我一样,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力不止如此的。孩子的成绩,排名,升学,未来,一定会给你我带来忧虑的,这些我也感同身受。
尤其在新中考,以及正在酝酿的新课标背景下,一直在改变的出题思路,让人琢磨不透,徒增重担。
但,万变不离其宗。我认同学校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指导和要求。
那具体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我们在课堂上会涉及到四个领域,可是想要加深特定素养的深层能力,学生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家长也要提供力所能及的环境,氛围,交流,支持,指导和帮助。
语文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到试卷上。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评价自己孩子的语文能力呢?
我们最平常的是从听说读写练五个方面具体来看。
听
本项评价看学生日常课堂学习的专注度,理解力,配合度。正面表现为:专心听讲,及时笔记,有疑有得。负面表现为:两眼茫然,小嘴不停,心不在焉,不明所以。检测方式: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限时训练。
说
本项评价看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是否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条理清晰。正面表现为:句句到点,流畅自然,大方得体,有独立演说的潜力。负面表现为:答非所问,思路不清,支支吾吾,声如蚊蚋。
读
本项评价看学生在早读课,课上朗读,课后阅读的频率和状态。正面评价是: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有感情,重读停连,代入感强,阅读量大,有批注,有摘抄,有收获。负面表现为:发音不清,声音细小,认字不全,节奏混乱,缺乏感情,无重读停连,难以代入,很少阅读,毫无收获。
也包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写
本项评价看学生日常练习,作业,作文等所有书写情况,看字迹,看内容,看思路,看文采。正面表现为字迹美观,布局恰当,卷面整洁,字字珠玑,行文流畅,内容丰富,运用技巧,富有文采,有情有悟。负面表现为字迹潦草,布局不均,卷面不洁,内容苍白,缺乏技巧,无情无感。
练\考
本项评价看学生是否充分备考,有备考和答题策略,考场表现等。正面表现为会的都对,难的稍会,冷静清晰,稳健作答,充分得分。负面表现为会的不对,难的不理,一团浆糊,心焦意乱。
以上五个方面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观察到的,是基本的语文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一个语文学习的输入和输出。如果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一个方面,还能着重培养为自己的优势,强项,个人特点。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会是一个宝藏。
考试和学习还是不太一样,一张试卷考察的项目是相对固定的,知识点是变化的,这次的试卷是按照区里九年级的题型出的,期末考是区里的卷子,大体是这个题型。迎接模考的这段时间,我们会边讲新课,边讲题。
我期待学生能更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作业。就像我们列举的核心素养,化为具体的学习行为有:背诵,记忆,积累,整合,交流,想象,联想,推理,判断,体验,感悟,鉴赏,创造,热爱,继承,理解,借鉴。
每一个动词包含的都是持之以恒,毫不懈怠。我们已经有一个印象,语文学习就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试两个钟,学习不放松。
我也可以理解其他学科作业很多,又新鲜有趣,或者其他老师更具威慑力,不敢不从。可能您可以帮助孩子梳理一下重要和紧急的次序。语文学习虽不紧急,但却是重要的,要每天做的,希望每个家长能帮助学生最少每天半小时以上的课外的语文学习,预习、复习或作业的时间。
除了责备,找原因,您还可以陪孩子聊天,交流一些成熟一点的话题,一起进行丰富的生活体验,一场电影,一次出游,一次博物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