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仍看着车窗外,一路,太多回忆了,无数个独自乘车出岛回岛的日夜,那感受,只有自己知道。那有意无意被孤独着被沉默着的苦涩也只有过去的她知道。穿过第一超市、Mom’s Touch 汉堡炸鸡店、CU便利店、卖小鱼饼的小摊、影岛文化馆、养老院,一个转弯,再爬一会樱花道的小坡,学校的入口大门就可以看见了。
公交车停靠在一家7-11边上,原来下车上车的都是高神的居多,现在还是暑假,所以也只有在这的居民了,岛上本来就人少,住这山上的就更少一些,所以只有撒拉和安安下了车。脚刚落地,车就着急往下一站了,撒拉都来不及抱怨,这是她熟悉了三年的高丽速度,还好安安也是身手矫健的一女娃。
她回来了,正校门还是一贯的简朴,大理石门柱,上下两条车道宽,过了这象征性的校门就是一个上坡,通往第一教学楼。她最敬佩的于教授办公室和本科教学班所在的老旧教学楼。她也在这上过韩语课,每周在韩尚东馆有中文敬虔会,最后一年的周五常去的大学教会,最右边偶然去过的狭窄祷告室,连通二教有一个小过道,她们仨毕业论文打印店所在。
撒拉一点点的告诉安安,当年她和其他小姐姐小哥哥在这里练唱赞美诗歌,在那儿看演出,在这儿一个人哭,在那儿三个人拍照阳光和笑容都很好……安安是一个特别体贴人的小姑娘,她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回应的点点头,摸摸妈妈的手,她已经上小学了,她能懂的,但是,这对妈妈来说应该是重要的回忆,重要到,特意带她坐飞机过来,亲自走一遍,指给她看,说给她听。
撒拉没有从教学楼中穿梭,而是走学校的主干道,也是车道,看着熟悉的花坛里种了新鲜的花种,看着春天粉红如今墨绿的樱花树,以及重新修缮的小看台,原来的木板该是朽坏换掉了,她抬头去看图书馆,最容易入眼的建筑物以及大大的校名。记得那个校字曾经有一竖不亮了,在晚上看就变成了高神大学高了。撒拉忘记是和西班牙小姑娘还是和越南小姑娘一起笑过。撒拉没有带着安安一爬到顶直接去图书馆那儿一览众山小。而是在中间的校训石碑那里停下来了。Coram Deo翻译过来就是在神面前。对,这就是撒拉就读的这所学校的教训,创立者的初心,希望全校师生都能活在神面前,没有幽暗,没有污秽。撒拉望着这校训,这是她一直努力持守的,期间也失败过许多次,但最后,她都能回去,她很感激也很欣慰,她将这期盼也告诉了安安,这也是她对安安的祝福和期待。
穿过大大的操场,体育楼,望了一眼那中国留学生的第二个团契房,望着楼下的KCCC,没有停留,直直走去宣教大楼,一幢玻璃大楼,被刘老吐槽过的捐赠者捐赠的大楼。撒拉三年研究生课程的主要上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