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王承恩接掌御马监,十分顺利,他管着司礼监,御马监自然无暇顾及,实在是管不过来,毕竟皇爷这边还要人侍候!
虽说前几日他挑选了几个武功高强、身家清白且乖巧的内侍在皇爷跟前侍候着,但主要还是以他为主不是,宫里的人都清楚的很,在宫内,皇爷的宠信才是最重要的,可不能失了圣眷!
不过御马监如此重要,他可不想放权,谁会觉得权力小呢?他在宫内这么些年,也培植了一批自己得力的班底!
御马监除掌印太监外,还设有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位,仿前任旧事,他也从自己的亲信中挑选了两名靠谱的太监分别担任监督太监和提督太监,把御马监的大权牢牢握在手里!
王文伦,商贾世家,因家道中落被陷害而净身入宫,颇有些经商的天赋,机灵,懂事,会做人,王承恩便让他领监督太监,把御马监的草场、皇庄皇店都照看着,王承恩要的可不仅仅是自负盈亏,而且要赚钱,还要赚大钱,国朝无钱,皇爷的内库也是入不敷出,王承恩管着内库,他最清楚,所以要给皇爷多赚钱,皇爷才会更宠信自己!
王用乾,好武事,是个喜欢读兵书的内侍,王承恩便让他掌勇卫营,出任提督太监,把勇卫营这只精兵照看好,不能在王承恩手上出了纰漏!之前王承恩听皇爷意思,勇卫营还要扩编,以后会大有作为,必须要好好笼络!
叮嘱完两个亲信把事情办好,王承恩还得赶忙来皇爷身旁侍候着!现在在崇祯帝面前侍候的几位内侍,都是机灵的主,老远见到王承恩过来了,赶忙是一溜烟小跑着上前,是嘘寒问暖的侍候着!
“今儿个皇爷有交代什么事下来吗?”
“回老祖宗的话,今儿个皇爷一直在养心殿内处理政事,现在正召见辅臣们议事呢,皇爷之前还让小的们取了之前三司给袁崇焕大人定的罪状过去看!”
回话的这位内官,是宫内从小读书又习武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生的唇红齿白,端是好相貌,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会武艺的练家子,名叫李瑰,是王承恩精挑细选的新任养心殿领班太监!自小就进了宫,对皇爷可是忠心耿耿!
“袁崇焕?之前三司定的何时行刑?”王承恩若有所思,开口问道:“陛下怎会突然过问起他了?”
“小的们只知道袁崇焕行刑就在这两日了,至于皇爷为何问起?小的们不敢多问!”
“做得好,侍候皇爷,不该问的千万别问!养心殿内的事,也绝不可外传,皇爷专程挑过一批人再养心殿侍候,就是疑心原先的那些人不可靠,你们要是让皇爷也生出不可靠的想法,那就连我都帮不了你们了!”
“老祖宗的话,小的们记住了!”
“还有,以后别叫我老祖宗,这种往日的陈旧规矩在我这就不要用了!你们是皇爷选出来的,不是我选出来的,我只是提供了一份名单,你们要效忠的是皇爷,要感激的也是皇爷,李瑰啊,你是个会做人的,我的话,你要好好体会!”
王承恩言外之意,各位看官懂了吗?
这就是说,他王承恩的权力已经够大了,他不想再跟皇爷亲自选的养心殿内侍有什么瓜葛了,要知道,权力太大的宦官,就是皇爷再怎么信任,也是会疑心的!
只是这番言语,王承恩不便直截了当跟这李瑰说的清清楚楚,在宫内,要是连这点体会能力都没有,这李瑰也走不出多远!
李瑰虽在宫内之前名声不显,但能被挑选为皇爷近侍,怎么会是傻子?两人视线交替之间,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就能互相读懂话中的深意!
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只效忠皇爷,皇爷虽然给了王承恩很大的权力,但他绝不愿意看到宫内王承恩独揽大权,尽管王承恩忠心耿耿!
王承恩公公心里也门清,甚至于他自己也在刻意扶持出一个所谓的宫内竞争对手出来,既然一定要有个竞争对手让皇爷安心,那为何不自己挑一个好的内侍来党对手呢?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王公公本来算一个,只是这位王公公好争权,喜打压对手,跟他做对手,王承恩可不想遭这个罪!
“李瑰啊,皇爷在议事,我就不进去了,等会结束了告知我一声,我有事要向皇爷禀告!”
“好的;王公公,小的记住了!”真是好一个李瑰啊,瞬间就懂了王承恩的言外之意,从“老祖宗”变成了“王公公”。
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不说其他,养心殿内,崇祯帝正与内阁辅臣们议事!
明朝独有的内阁制度可谓家喻户晓,为此我也就不多提及了,司礼监掌批红权,内阁有票拟权,共同形成了明朝内臣外臣之间相辅相成有相互掣肘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所以明中后期万历皇帝不理朝政,朝廷依旧正常运转几十年的原因所在!
如今的内阁成员,依次是首辅周延儒,次辅温体仁,辅臣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前首辅成基命上月上疏致仕,崇祯不许,奈何成基命一直坚持,崇祯帝无奈,只能准其返乡,故如今内阁只有五位阁臣!
说个题外话,前首辅成基命算是个好臣子,只是不是个崇祯帝想要的臣子,之前的崇祯帝激进而急功,成基命稳重而进取不足,故而失了圣眷,受其他阁臣排挤,无法在内阁立足,才自请致仕还乡!
其实纵观崇祯一朝,崇祯年间的好臣子还是蛮多的,如当下的五个辅臣,何如宠、吴宗达都是名臣,周延儒也是有理想抱负的,但其东林党出身,政治站位就首先出了问题,算是结党,只是崇祯帝识人不明,好的臣子坐着冷板凳,周延儒、温体仁等却高居首辅次辅,钱象坤中规中矩,只是他是温体仁门生,算是温体仁一派,一直为温体仁摇旗呐喊!
周延儒以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晋为首辅,温体仁礼部尚书兼以东阁大学士,是为次辅。
明朝大学士位次,以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依次递减,以中极殿大学士为尊,一般能成为中极殿大学士的臣子,死后谥号至少得是个文忠,可谓为人臣子的极致了!
这虚衔“少保”也有很讲究,明朝期间的三公、三孤等职位都沦为了虚衔,品级高,但半分职权也无,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的职衔,三孤为:少师、少傅、少保,都是从一品的职衔,此外还有东宫辅臣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俱都是高品虚衔。
要知道,这六部主官也不过正二品,明代内阁辅臣属于低品,只有正五品,但职位比尚书还要尊贵,故一般加有正一品的虚衔来名正言顺,像次辅温体仁在内的四个辅臣加的都是从一品的太子太保等虚衔!
言归正传!
养心殿内,崇祯帝高坐于上,辅臣们俱都坐于下首,崇祯帝对臣子极好,尤其是内阁重臣,一般议事都会赐座,以防劳累,这几日皇帝陛下一直以身体不适为由,只在养心殿内批阅奏章,未曾上朝,他们这班内阁重臣也是陛下醒后第一次觐见,因此多了几分慎重!
说来也怪,以往陛下不论寒暑,上朝从不间断,日日如此,自从太祖托梦之后,勤政依旧,却似乎对上朝不再那么执着了,这几日早朝都托病不出,由首辅带领朝臣上朝议政,再奏疏传至御前!
“众位爱卿,听说朕几日未上朝,这朝堂上都吵成一锅粥了?”崇祯帝摆摆手,示意辅臣们都坐下,笑颜道:“看来朕在和不在都一样的嘛,朝臣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吵,这几日吵出什么结果了吗?”
别看崇祯帝是笑着说的,可没人把这当笑话听!按班次,是首先由周首辅发言,这位新晋首辅面露惭愧:“臣惭愧,不能制止朝臣们争吵。”
“这不怪你,朕在都没有什么用,更何况是你,周爱卿,说说正事,陕西连年大旱,今年又闹饥荒,之前陕西陕西巡按马懋才上的折子朕看了,百姓无粮,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真是触目惊心,赈灾和平叛事宜刻不容缓,诸位爱卿何以教朕?”
“启禀陛下,陕西大饥,急需救灾款,只是国库无钱,肯定陛下拨内帑钱粮赈灾。”说话的这位是何如宠,今年已经60岁了,步入古稀之年,他提议令内库拨银也是常例了,自崇祯帝登基以来,国库就一直处于亏空状态,税收逐年下滑,九边军饷却越来越高,今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00万两,是一个真正的无底洞。
户部太仓库是国库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国库,这几年也是钱粮刚进来,过几日又空了,一直入不敷出!朝臣们不想着如何为国取财,反而天天惦记着皇帝内帑的那点银两,可怜前几代帝王辛辛苦苦攒的内库的银钱,在崇祯帝手中已经快空了,嘉靖帝年间还是太仓库补充进内帑银钱的,如今倒好,反过来了,内帑要天天填国库的窟窿了!
由此可见,崇祯帝真是被这些大臣要气死了:“天天就是拨内帑内帑,当朕的内帑是无穷无尽的吗?你们贵为内阁重臣,朝堂栋梁,就没有办法为朕生财吗?如此下去,等朕的内帑耗尽,我大明朝再无钱可用,是不是就要亡了?”
“陛下息怒,臣有一策,可为国取财?”说话的这位站起身来,长须飘飘,虽近60岁了,看起来依旧很健朗,正是次辅温体仁。
“爱卿请讲!”
“臣请“加派””,此话一出,满堂鸦雀无声!
“加派”一词,源于万历末年,为应付辽响,万历帝曾进行三次“加派”,意思就是向农民加税,提高税额,强行征收,朝廷无钱,就加派税收,民众活不下去,就造反,朝廷镇压平叛,就又加派,如此反复,饮鸩止渴,最后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甚至亡国,崇祯即位后虽未曾加派,但辽响依旧存在!
“此时容朕思量,议下一件事吧!”崇祯帝内心苦涩,难受至极,此等用现代化叫做“作死”的做法,此等亡国举措,他心知肚明,决不能做,但又忧心陕西饥荒叛乱,不禁进退失据:“之前朕让大伴传话,三边总督杨鹤剿匪不力,致使陕西战事愈发糜烂,朕有言在先,杨鹤撤职查办,众卿有何接任人选,尽管推荐?”
“陛下,杨鹤剿匪不力,理应撤职查办,臣之前就讲过,民众一旦从贼,不可安抚,定会降而复叛,使情况更加危急!臣认为应当一遍大力剿匪,一边制定安民之策,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只要百姓们有活路了,一定不会跟着叛贼造反的!臣推荐现任延绥巡抚洪承畴,其如今就在杨鹤麾下,剿匪有功,一直主张大力剿匪,是不二之选!”首辅周延儒说道。
“臣举荐前兵部尚书王在晋,此人知兵事,有谋略,曾督师辽东,颇有建树,如今获罪在家,臣认为国朝用人之际,应当起复!”说话的这位,正是温体仁!
如今朝堂上,首辅次辅二人不合已经人尽皆知,两人打擂台,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
“好了好了,你们的意见朕都知道了,容朕好好思量,你们都退下吧!”崇祯帝很是疲累的揉了揉脑袋,十分头痛!
转眼间,夜已深,这个多事之秋的帝国!
崇祯帝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