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1400000003

第3章 充分利用党刊文献,构建富于感染力和传播力的话语体系——以《群众》周刊讲述长征故事为例

何薇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7日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中央、军委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至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率领的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历时一年、震惊中外的长征随即引起了全国社会各界的惊叹与关注。毛泽东和中央非常重视长征的宣传。随后,作为对部队战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俗读物——《长征故事》的25个版本陆陆续续在解放区出版发行。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唯一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连续三期登载了《长征故事》,讲述了长征中的7个故事,集中表现了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终于完成跨越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的艰险历程;表现了红军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红军战士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党刊的宣传为鼓舞人民解放军的斗志、彻底打败国民党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们今天讲好党史故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创新大学生能听得懂的话语体系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长征故事 《群众》周刊 话语体系

在中国革命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在考虑革命胜利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标志着这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也正是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连续三期登载了《长征故事》。

本文以《群众》周刊为考察中心,通过回顾1949年党刊对长征的报道和宣传,以及党刊对长征时代精神的提炼,深刻解析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场域里,敢于宣传、善于宣传,引领舆论、凝聚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报党刊的引导作用;并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探寻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利用珍贵的党刊文献资料,建立富于感染力、传播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讲好党史故事。

一、全国各地报刊对长征的报道

在全国报刊上最早介绍长征的应该算是《逸经》。这是1936年创刊于上海的一册文史半月刊。在其《发刊启事》中就申明:该杂志是“超然的及纯粹的文艺与史学的刊物,并无政治作用,亦无牟利企图。尤其是无党见,无派别,既不为个人作宣传,更不受团体所利用”。[1]“注重国内外各地重大事件之亲见的、特访的、生动的、详实的消息以作现代的信史。”[2]就是这样一份无政治倾向性的人文杂志——《逸经》,在1937年7月的第33、34期“今代史料”专栏里,以连载形式发表了署名“幽谷”的《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该文详细披露了红军长征的经历以及到达陕北的消息,文中还配了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陕西吴起镇的长征路线图,以及毛泽东身着红军军装的照片。“红军遂于民国廿三年的夏季自动退出广昌、建宁、泰宁等县,缩短了北路的战线,采取了暂时的防守战事。对于东路他们于七月底派方志敏第七军东进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又于八月初续派第九军为后援,就迅速地冲破了政府东路的封锁线,福州城曾一度有失陷的危险。第七军又很快地折向东北与福宁、福鼎一带的地方游击队联系起来,占领了浙江的开化、庆元、常山、玉山等县,震动了浙江与全国。又与闽赣皖边的红十军联系起来,威胁到江西的政府军后方,那时政府军正忙于调兵遣将去包剿北上抗日先遣队,故对于江西正面的进攻,不得不暂时放松一步。这是红军声东击西的办法,也是扰乱后方政府军的计策。”“他们就在十月二十二日进了陕北苏区。到达了洛河上游的吴起镇,虽有三、四个骑兵团在后追击,也无法阻止他们在陕北大会合。红军由江西西行时号称十万,及至陕北只剩得五万。可见沿途打死的、打伤的、落伍的、病死的占其半数,真是绝大的损失和牺牲了。”[3]从该篇连载中摘取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发现《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是基于对“史事的记载”,没有修饰和夸赞的语言,但仍清楚地表明:红军二万五千里西行在陕北大会合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长征的报道比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1938年)早了一年多。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讲述了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合的情景:“六月十六日正是大雨倾盆之际,红一方面军到达懋功境内,四方面军已派人在路上迎接,两大红军会合之时,炮竹声、军乐声、呼喊声、歌唱声、震动天地。鼓掌时,无异大战场上放机关枪,握手时,成为千万个铁锤。他们就在一个山坡上开了一次两军大会合的欢迎大会,各首领都登台演讲,满山满谷的赤色群众,都热烈地鼓掌着,凛冽的雨点,似不能减低他们的热度,咕咕的饥肠,也不能萎靡他们的精神。这欢迎大会开毕之后,各部队就走到预先指定的宿营地,是晚的大欢宴,已由伙食委员会筹备好了,麦粥、羊肉和野菠菜,已成为山中无上的好菜。大家狼吞虎咽地一扫而光,这是他们在西窜中最快乐的一天。”[4]这篇记述将红军长征的始末大白于天下,这在当时的国统区是何等惊世骇俗!

1937年11月8日,《文摘》连续5期刊载了埃德加·斯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文章开头就写道:“不论我们对于中国赤军和他们的政治观念有什么感想,但我们不能不认他们的长征西北是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5]之后,零零星星有一些杂志在登载长征的事情。例如,1938年第2期的《自由中国》登载了《长征故事》,文章感叹:长征“简直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伟大”[6]。

无论国民党政府怎样封锁、限制新闻,红军长征的壮举和胜利的事实还是广为国人所知晓。

二、中共中央组织出版通俗读物——《长征故事》

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率领的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已经结束。震惊中外的长征随即引起了全国社会各界的惊叹与关注。1936年8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毛泽东认为这是向全世界宣传红军的好机会。同年8月5日,毛泽东和杨尚昆联名致函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为编辑出版“长征记”征稿。仅在短短两个月里,红军总政治部就征集到200篇文章。由总政治部作为内部资料编辑的《红军长征记》,1942年11月才在延安排版印刷,主要发给有关单位和个人。该书内容包括文章100篇、诗歌10首、战斗英雄名录2份、附表3份。[7]

从国家图书馆获得资料,自1945年以来,编辑出版的《长征故事》就有25个版本,主要作为战士的通俗读物,发行的目的是通过对长征的宣传,加强对部队战士的教育和鼓舞。发行的情况大致如下:

1945年10月,韬奋书店编印了《长征的故事》,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二、经过猓猓【1】区;三、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四、爬雪山过草地;五、突破天险腊子口。

1946年7月,北极星出版社编印《长征的故事》。内容包括:(1)乌江十八英雄;(2)巧计渡过金沙江;(3)通过了猓猓区;(4)大渡河上的英雄;(5)抢泸定桥;(6)爬雪山过草地;(7)突破天险腊子口。同年,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编了《长征故事》,并由自卫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为五个部分:(1)冲破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2)经过猓猓区;(3)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4)爬雪山过草地;(5)突破天险腊子口。编者在“前言”中简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以及所创造的功绩,说明了该书出版的目的是:“作为革命传统的教材,希望同志们好好阅读,学习我军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优良传统。”[8]

1947年8月,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0周年前夕,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编印了《长征故事》。该书共七个部分:(1)冲破乌江天险;(2)红军与倮倮兄弟结盟;(3)十八英雄强渡大渡河;(4)“不要烂枪只要桥”;(5)爬雪山;(6)过草地;(7)突破腊子口。书前有毛泽东诗词《长征》。该书在“编者的话”中说明了编辑目的:“将大家熟悉的红军长征故事编印出来,使读者受到我军军事史的教育,说明人民解放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更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立、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连队可将这些故事作为课程,向大家讲述,以此提高大家在胜利前进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9]

1947年8月,晋察冀边区西北印刷局出版了阿大等著《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该书在前言中说:“八路军、新四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革命的一支铁流,他的威名,早已震动了全世界。……我们一方面作为革命传统的教材,一方面也希望一切亲临前线的同志们,大胆的练习写作,拿小册子作个引子。”[10]紧接着,冀中新华书店出版了《长征的回忆》。该书中的《老山界》由陆定一著。同时,山东新华书店总店编印《红军长征故事》。该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纪实描写,收入8篇文章:《突破乌江天险》《巧夺金沙江》《通过猓猓区》《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草地行军》《天险腊子口》。第二部分是“长征片段回忆”,收入5篇回忆文章:《老山界》《长征中的几件事》《草地》《一个掉队的小鬼》《红军的炊事员——老路》。该书为通俗教育读物,流传较广。10月,冀南书店出版了长征英雄集体执笔的《二万五千里》,共收入董必武的《出发前》、李富春的《夜行军》、陆定一的《老山界》、李一氓的《从金沙江到大渡河》等回忆长征的文章32篇,还收入了《长征歌》《红军入川歌》等7首红军歌曲,书前附有毛泽东诗词《长征》。

到1948年,东北书店编印了《长征故事》。内容包括:编者“前言”,人民军队的诞生;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经过猓猓区;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要桥不要枪;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当时的《生活报》还刊登了一则书讯介绍这本书,作者说:“从这里的七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红军,今天的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经过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而到达今天的胜利的。从这小小的七个故事中,我们能够读到十八个英雄强渡大渡河,二十四个抢夺泸定桥的共产党员,看到了共产党员忠于人民、奋不顾身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过雪山草地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困难是不会低头的,当今天我们解放区已经占有一万万六千万人口土地的时候,当我们革命益将走近胜利的时候,来看看这本书,对于有些未曾经历过这样艰苦斗争的人,……是有教育意义的。”[11]同时,华东胶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印了《长征故事》。该书分为九部分:(1)冲破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2)经过猓猓区;(3)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4)我们要桥不要枪;(5)爬雪山过草地;(6)突破天险腊子口;(7)红一团强渡大渡河;(8)一个掉队的小鬼;(9)过雪山。编者在“说明”中号召各部队指导员根据教育内容组织阅读,并及时将学习情况反映上报,以便及时改进。

成立于1937年4月24日的新华书店,在1949年短短3个月内连续出版发行的关于长征故事的小册子有:1949年4月华东新华书店编印的《红军长征故事》;6月西北新华书店出版的《长征的故事》;7月中原新华书店编印的《红军长征故事》。作为“我党实行思想领导的一个有力工具”“党委宣传部的一个重要业务部门”,并且“代表党,是党的一面旗帜”的官方宣传、发行机构——新华书店,用最经典的7个故事——突破乌江天险、巧夺金沙江,通过倮倮区,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草地行,天险腊子口——表现红军长征的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书店这个“效力宏大”(陆定一语)的全国规模的发行网,成功地向国人宣传工农红军的长征伟业和长征精神。

三、党刊讲述长征故事

1949年初,中国的政治局势已经很明朗了,中国共产党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194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作了一个《关于出版发行工作的报告》,特别指出:由于战争环境、农村环境与被分割的环境,导致出版物“内容错误百出、自相矛盾,形式上粗制滥造,版本混乱等等”。按照中央指示,要求纠正这些问题,出版物“必须有步骤的走向统一”[12]。笔者以为,《群众》周刊在1949年3月连续3期登载了《长征故事》,正是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出版工作新精神的贯彻和体现。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库也可以明确:从1945年以来,这是首次将通俗读物《长征故事》编辑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中。《群众》周刊从七个部分介绍了长征历程,即:(1)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2)经过猓猓区;(3)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4)我们要桥不要枪;(5)爬雪山、过草地;(6)突破天险腊子口;(7)胜利的陕北会师。从这几方面来讲述了长征的故事并且配了长征路线图。

让我们细读这篇《长征故事》吧!故事开宗明义地指出:“伟大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就是这种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在伟大的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横跨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十省,击溃国民党反动派四百一十个团,数十万敌军、土匪、民团及一切反动武装,占领五十四个城市,历经千山万水,天险难关。”[13]

“这是历史上的奇迹,是世界上任何军队所不曾经受过的;这是革命斗争史上最灿烂的、光芒万丈的一页,它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具有何等坚强的革命意志,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战胜它的!”[14]

《长征故事》记述了红军长征中的7个经历:(1)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2)经过猓猓区;(3)大渡河是我们的生命线;(4)我们要桥不要枪;(5)爬雪山、过草地;(6)突破天险腊子口;(7)胜利的陕北会师。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新的中央领导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当时,蒋介石为了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者东出湖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部署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桂5省地方部队的数十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紧逼,企图在遵义一带围歼红军。蒋介石调集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长江。在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战术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打破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的计划。

《长征故事》的第一个故事——“冲过乌江天险、巧计夺取金沙江”讲的就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乌江十八英雄”的故事生动地讲述了红军是如何突破乌江防线的:“每人背一支驳壳枪,又从颈子上系了一颗炸弹,乘黑夜,下江浮水,从浪涛中,冒着严寒,直向敌人阵地浮去。他们一直渡到对岸,又悄悄地攀上石壁,绕到敌人背后,敌人还在睡梦中。同时工兵早已砍好了竹竿,在浪声呼啸中,搭起了一座竹桥,这实是一个奇迹的创造。”“等到对岸十八位勇士们一声喊杀枪声齐起时,守江敌人一个排哨早被冲得七零八落,勇士们即将险要渡口占领,其他敌人听说红军早已渡过江了,便吓得魂飞魄散。”[15]

第二个故事“经过猓猓区”主要讲了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同意与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果基约旦(小叶丹)杀鸡歃血为盟,实现了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这个地区的故事。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金沙江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理会议,对四渡赤水以来的战略方针进行总结并确定下一步的行军方向。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上,越过大渡河,实现在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央任命刘伯承为先遣司令,聂荣臻为先遣队政委,运用刘伯承在川军中的声望和两个四川人熟悉地理民情等有利条件,率领先遣队,前往彝民区,为全军开路。这时,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和川军10余万人,令“追剿”的中央军速过金沙江,在川军的配合下,围歼红军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同时令在川各军沿大渡河北岸赶筑碉堡,严防红军北进;沿雅砻江西岸筑碉防守,阻止红军西进;“追剿”军与川军各部连成封锁线,严堵红军南返。并致电各军称: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江河阻隔和给养困难的绝地,必步石军覆辙。这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又一个险要关头。对于蒋介石的军事部署,中共中央早已察觉,派红军先遣队的任务,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排除一切困难,迅速通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天险。中共中央十分重视这次通过彝区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嘱咐刘伯承:先遣队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只要我们模范地执行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彝民会帮助我们通过的。果基家的首领小叶丹懂汉话,对红军表示友好,刘伯承在彝海边等候会见小叶丹。在说明红军的民族政策之后,小叶丹表示愿与司令员结为弟兄。

两人饮鸡血酒盟誓后,小叶丹表示,由果基家护送红军通过100多里的彝区。刘伯承代表红军赠送武器弹药,授予小叶丹一面书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果基支队”的队旗,发给他“任命小叶丹为队长、其弟果基尔拉为副队长”的委任状。次日,红军先遣队顺利通过,到达离安顺场不远的地方。随后,经小叶丹安排,中央红军7天内出了彝区。红军的顺利通过,为抢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

《长征故事》非常精彩地讲述了这段历史。“横断山脉的一个小谷间,流着凛冽的水,清凉的水流沿着峻峭悬崖前进,水流激荡山石而歌唱,好像唱着一件可纪念的故事。谷麻子附近的海子边便是一个可纪念的水流,在这里,红军的代表与倮倮的领袖订立了兄弟的盟约。没有香,也没有烛,只有苍蓝的天和清明的水,陡峭的山和葱密的林,刘伯承将军和小叶丹兄弟跑到水流岸边,三只大碗在他们面前,年轻的肖华同志便是这个司誓人和司仪。盛满了三碗清流,提着一只公鸡,当公鸡的头颅被割下时,鲜血便滴在三只碗里,这鸡便完成了盟礼的全部准备。刘伯承同志高高地端起大碗,虔诚地朗诵着誓词:‘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当他念完最后一句,大碗的冷水和鸡血被一饮而尽,小叶丹也同样食完盟酒,于是礼成。”

这一段故事描写的情节环环相扣,真切的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上个世纪60年代的《长征组歌》将这个场景搬上了舞台。

1934年4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当务之急就是要正确制定统一的红军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到达川西北地区后,发现这里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经济贫困,不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而在此以北的陕甘地区,地域宽阔,交通方便,物产较丰富,汉族居民较多,又是帝国主义势力和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区,特别是邻近抗日斗争的前线华北,于是中共中央主张红军继续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在北方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领导和推进全国抗日民主运动。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上经过讨论一致同意毛泽东、周恩来等多数人关于北上的意见。两河口会议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自懋功一带北上,翻越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等大雪山。

有关于长征的这一段经历就是“爬雪山、过草地”,《长征故事》描述雪山草地恶劣的自然状况:“草地,一望无际的荒凉的草地,在四川、西康、青海边界,数千年绝少人走过,只有被呼为蛮子的小民骑着高大的野马,喊着尖锐的呼啸,纵贯草地拦截偶然到此的旅客。草地到处长着一米以上的水草,地上是泥泞,脚一陷下去一尺多深,有许多地方泥很深,有几个同志不幸陷下去,泥至颈项,就是这样完了。”“到了雪山,寒气一阵阵地向人袭来,红军战士们都穿起了所有的衣袄,有的人在打着寒颤,谁能相信这是七月的天气。但是寒冷终是威胁不了英雄们心中的烈火。”“一位炊事员同志挑着担子,被一阵大风刮倒,接着就被冰雪埋葬了。”[16]“队伍继续北进,又在草地里走了五天,每天阴雨不停,天气已经相当寒冷,夜里找有树林的地方宿营,虽然只有八月时分,但却可以穿羊皮,满地潮湿得很,不能躺下睡,只是几个人背靠背过夜,有些战士找点干的树木烤火,围着火边过一夜,往往到第二天发现有几个人还靠着背睡觉,喊他们不醒,跑到眼前一看,已经牺牲了。”红军战士们怎样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呢?“红军战士们每个人脸上都呈有黄色,然而心里仍是铁一样坚决,为着革命,为着国家民族,为着共产主义,困难在他们的面前低头了。”[17]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鲁大昌布重兵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长征故事》中的“突破天险腊子口”讲述了这场重要战役:“惊人的天险又降临了,前进的路上面临峭壁高耸入云,在十多米的深谷里贯流着深水狭窄的小河,及浓密而又阴森的树林,抬头看去,只留出一线蔚蓝的天空,我们部队像梭子一般穿过,掀起了一阵阵的黄尘……腊子口天险已经到了,微笑向我们招手了。”“霹雳的手榴弹震动了寂静的河谷,激起了红色健儿的愤怒!”

“谁知天刚拂晓,我们奋勇的英雄们在山顶上放了三颗红色信号枪,这就是他们动作要开始的先声,接着便向石崖敌人的纵深部队连爬带滚地冲击下去,一阵手榴弹夹着巨大的杀声,他们已抄袭到敌人的侧后了,内外夹攻,互相策应,……‘腊子口打开了!’一个跟一个,一队接一队,成百成千的战士通过隘口继续猛扑过去,守备和堡垒的敌人经不起半个冲锋便叫我们打得鸡飞狗跳,有的从石崖滚下深渊,有的倒压在石崖上手拉着崖上的树枝岌岌可危在叫喊,有的跌得头破血流,有的在喊叫,有的在哭叫。我们擎起了胜利的红旗,高唱着胜利的凯歌,继续北进一百二十里,穷追直扑岷州城。”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军主力从朱立沟翻山越岭到达哈达铺,红军余部从牛路沟翻山到达岷县。

《长征故事》中“胜利的陕北会师”这样称颂道:“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到达陕北,万千的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红军战士带着长期奔波的风尘和沿途鏖战的辛劳,欢欣地聚集一起,亲爱的战友们会见了,该是怎样的兴奋鼓舞啊!他们回忆着,难忘的一年里他们怎样通过了神奇的倮倮区,怎样巧妙地夺取了金沙江,怎样强渡了浪涛翻滚的大渡河,怎样从枪林弹雨中攀越了泸定桥。雪山草地的生活确是困难的,而腊子口的突破又是怎样艰苦啊!——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红军终于从艰难万险里走了出来,为苦难的中国杀出了一条血路。”[18]

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已经结束,今后的战略任务是保卫和扩大西北的根据地,领导全国革命斗争,并以陕、甘、晋三省为发展的主要区域。《长征故事》结束语中这样描绘着红军的胜利前景:“光荣的长征过来了,中国工农红军汇集了自己的队伍,整齐步伐,奔向中国西北抗日前线,开拓革命战斗的新纪元。”[19]

1949年3月下旬,由粟裕、谭震林、刘伯承分别指挥的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江阴至湖口间500余公里地段上,分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江防;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在武汉正面钳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中国共产党在党刊上连续登载《长征故事》,以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笔触、扣人心弦的历史情境记述了中央红军、红二、红四方面军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伟大征程;其宣传意图非常清楚:震撼再现红军将士的苦难与辉煌,颂扬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歌颂红军指战员艰苦卓绝、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鼓舞人民解放军的斗志,彻底打败国民党统治。

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据于史实、富有情节和足够的细节也讲述着长征故事,这七个故事通过易懂的语言、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鲜活的事例、透彻的说理以及真实的画面感,表现了红军艰苦卓绝的伟业,进而实现了价值的表达和思想的传播——“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长征中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中提炼出来的“长征精神”直接负载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21]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党刊历史文献这个宝库,围绕着说什么更有吸引力、怎么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怎么说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创新大学生能听得懂的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注释

【1】“猓猓”“倮倮”均为彝族的旧称。

同类推荐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 权力潜规则

    权力潜规则

    《史记》是个文学宝库。既有小说式的铺述,又有散文式的抒怀;既有一气呵成的大篇,又有老健简明的短章;既有诡育种旖旎的隐喻,又有慷慨激昂的直陈。笔致婉丽,准天之极。《史记》是中国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上自炎黄,下至汉武,是中国文化的发韧期。司马迁选择了一两百个侧面勾其大概,勾勒得系次井然,条分缕析,淋漓跌宕,机势沛然。本书是对《史记》的解读以及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作者借用司马迁提供的史料(只取“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个人理解。譬如对中国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国民性的探寻,对中国早期历史形成之迹的揭示等等。
  •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包括党的基础理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史、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十七大新党章等有关内容,结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全面阐述党的历史、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作风、组织制度和纪律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党员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的党性修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阐述。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热门推荐
  • 长恨江湖

    长恨江湖

    讲的是两代江湖百年恩怨,看的是痴男怨女爱恨情仇;有轮盘古事,仙剑问情,武圣斗天,情定三生,南北风波,再见剑仙,问鼎江湖等一系列故事,百万篇幅铸就不一样的仙侠江湖。
  • 重演星辰

    重演星辰

    他竟然穿越到了前世的小说世界里,知道了自己身处何地,他就想的更多了,回想起那个细小的不规则球体,以及晕过去前看到的满是灰色能量的画面,一瞬间,他就什么都明白了,那个细小的不规则球体竟然是鸿蒙空间。
  • 暖宠之季小姐与大叔先森

    暖宠之季小姐与大叔先森

    【这是一个一不小心穿进书中成为小配角的美少女的幸福甜蜜生活。】一不小心穿书了,一不小心遇到真命天子了。季楠楠表示:人生还真是惊喜不断。作为一个在书中只有几次出现率还与主角没有任何感情纠葛的小配角,季楠楠表示自己应该可以欢快的蹦跶了。更重要的是,这个小配角还拥有非常幸福圆满的家庭,这对于一直以来被宠长大的季楠楠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谁知,本以为自己可以随意蹦哒的季楠楠童鞋蹦跶过了头,阴差阳错遇到了一位腹黑·高冷·傲娇的大叔先森。从此“斗智斗勇”“相爱相杀”,季小姐表示:生活真是惊喜又甜蜜呐!季楠楠:漂亮可爱,充满青春活力,偏科非常……严重,小想法很多,古灵精怪的美少女!沈墨瑾:颜值高、身价高、个子高,处事淡然,腹黑傲娇还高冷的帅大叔。——片段1【关于恋爱】“沈叔叔,你说我们要不要谈一个恋爱啊?”季楠楠写了一半作业,无聊的托腮看着旁边认真办公的人问道。沈墨瑾依然看着自己面前的数据,不打算搭理这丫头的突然奇想,“你作业写完了吗?”“快了。”季楠楠敷衍的回应,同时还不忘自己刚刚的问题,“沈叔叔,我觉得我们两个在一起真的挺合适的。”“写完作业再说吧。”沈墨瑾依然不回应。季楠楠:“……”老古板!哼!——片段2【关于考试】“季楠楠,这次期末考试如果还是倒数就别让我去替你开家长会。”沈墨瑾看着那边窝在沙发上玩游戏玩的不亦乐乎的季楠楠说道。季楠楠听到了,头也没抬,随意的回道,“知道了,沈叔叔,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挂科的。”至于第几名,那就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了。“……”信你就有鬼了。沈墨瑾在心里默默地腹诽。——片段3【关于婚后】某日,季楠楠正在书房看书,沈墨瑾从外面回来。“宝宝,我回来了。”听到声音
  • 离帝

    离帝

    王诩刚开始隐居鬼谷,庄子还是翩翩少年,孟子尚在各国找工作,商鞅的变法进行得如火如荼,孙膑、庞涓、慎到、申不害……诸子百家粉墨登场!在这个战争纷繁的世界,尔虞我诈充斥着天地之间。陆离从天而降,搅乱了这个乱世风云!列国之间的格局因为他发生改变,从亡国公子到一方霸主,秦楚燕齐纷纷拥他称帝!“七百年来为帝者,唯我陆离一人!”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是什刹海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研究成果的回顾、检阅、梳理、归纳和再认识的文集,冀图体现存史、传承、借鉴作用。全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决士

    决士

    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群体,所有的故事开始于这个时代,也必将终结于这个时代,战铭归兮,天下合一。
  • 死神的传奇游戏
  • 漫威里的聊天室

    漫威里的聊天室

    莫名其妙来到了漫威宇宙,一没超能力,二没黑科技。苏克表示压力很大。好在脑海里多出了一个次元聊天群。有着诸天万界做后盾,苏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灭霸?谁来都是白给。”
  • 易烊千玺怪我咯

    易烊千玺怪我咯

    易烊千玺。你凭什么这样对待我!我欠你的?那好,易烊千玺我告诉你!!!我欠你的我会还给你。但是,你欠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拿回来!!!虽然我爱你!!!
  • 穿成女配提前黑化

    穿成女配提前黑化

    从校园第一霸女VS温润如玉身娇体软学神到娱乐圈当红小花VS高冷总裁夏悠悠顶着一个温柔甜美的名字,长着一张清纯可人的小脸,结果却是从异世界穿越,有着一身逆天蛮力的彪悍女子。原主女配结局真的惨,拥有绝美长相却招来全网黑导致抑郁自杀,没错原因是得罪了女主,招来了男主的封杀。脑袋里面有个系统,告诉她能回去的办法就是撮合女主和男主,而女主苏瑶,温柔善良体贴,成绩好女学霸,和男主顾凡言妥妥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为了能够尽快回去,作为天生第一女配的夏悠悠,开启了撮合男女主的道路。可是,现在——“悠悠,别闹了。”“闹你个鬼,你不和苏瑶在一起信不信……”啪!顾凡言旁边的大树轰然断裂。面色不改:“悠悠,你知道的,我只喜欢你。”“喜欢你个头……”系统,被强吻了怎么办?不干了!男主女主爱咋咋地!保证甜宠苏爽,不甜不要钱,不甜就打我。日更!加油(???_??)?!!最后,我也不知道怎么选分类……先是校园文后是豪门娱乐圈,大家随便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