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相互问安。因是这方老爹升官要举家搬迁到赵京,不然像这些姨娘庶女也不可能有机会回老家省亲拜祖宗祠堂。
此时,老太太被左右搀扶着缓缓向众人走来,左边是大夫人,右边……方青亭一惊,这人……不是上次的吹笛子少年又是谁。那少年看到方青亭也是一怔,遂又掩去了神情。
众人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走过来,问方青亭道:“四丫头的伤可好了些,回盛州一路舟车劳顿,可不要留下什么病根”。方青亭回道:“劳烦祖母挂念,孙女这些日子小心调养,母亲姨娘们又送了好些补品,已无大碍”
这祖母倒是跟方青亭以前的奶奶大不相同,以前的那个奶奶重男轻女,在父亲把母亲打的流产以后,就再也不能生育,所以奶奶整日里骂母亲只生了方青亭这个赔钱货,骂母亲没用。
这位祖母满眼慈祥,虽有人扶着,背却挺的很直,青丝已成白发,整齐的梳在脑后,一身墨灰色素衣,虽看起来温和慈蔼,却不失当家主母的风采,想必年轻时也定是光芒四射的名门千金。
“昭哥儿,这是你四姐姐,你过来时她在养病,便没见着”老太太介绍到。身旁的少年看着方青亭行了一礼,又道“四姐姐安好”原来这是四姨娘的龙凤胎儿子,方家最小的孩子,六少爷方鸿昭。听萍儿说,这六少爷自小体弱多病,因盛州老家有一名医能治众多疑难杂症,六少爷便被养在盛州大伯伯家,又因大伯母先前生了两个女儿,伤了元气,体寒不能在受孕,伯父伯母又感情甚好,伯父不愿添房纳妾,老太太就做主把六少爷过继给了大伯父。
此次回来是随方老爹一家前去赵京,伯父伯母早已把六少爷当成亲生儿子般,深知六少爷并非池中鱼,希望他此去跟大哥哥一样考取功名。
这是后话了,方青亭只是觉得,他跟五妹妹并不像是龙凤胎,六弟反到沉稳大气,有豪门公子的款。
这时大夫人道:“老太太,外面风大,快些上马车,老爷还要在边州处理交接事宜,安哥儿陪同老爷,过些时日快马来盛州与我们汇合,老太太不用担心”
语毕,众人都纷纷上了马车,老太太跟随身的夏嬷嬷坐一辆马车,大夫人则带着大小姐坐一辆马车,紧随其后是二姨娘和三姐姐,再是四姨娘和五妹妹,再就是方青亭,六少爷方鸿昭的马车跟在最后。再加上丫鬟仆人,浩浩荡荡足有三十余人。
这日行到离边州城外四十公里的小镇,老太太不能久坐马车,便在这驿馆客栈歇息。
用过晚饭,方青亭只穿一件薄纱睡裙,青丝刚洗过随意散在颈后,慵懒的靠在窗边的软塌之上,呆呆的看着外面的月光,忽又听见清脆的笛音。
方青亭附身望窗下看,那人却也抬头再看她,一曲完毕,那少年轻声道:“四姐姐可否与我一同欣赏这漫漫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