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历法农历,是采用“甲乙丙丁”等10个天干符号与“子丑寅卯”等12个地支符号配合而成的“干支纪年法”,但民间却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符号上,各配一个动物的名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为年的别称,做纪年和计算年龄用,民间称之为生肖年或属相。
十二生肖源自何时何方?为什么选择这12种动物?这也许是生肖文化最令人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十二生肖溯源至今尚无定论,仍众说纷纭,由此更引起人们的各种猜测和联想。综合各方面和因素来看,目前文化界对十二生肖起源的研究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十二生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属相与历法;十二生肖动物的民俗象征意义。
一、十二生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十二生肖动物的提出反映了古代先民对大自然、对动物界的原始理解;来源于人类在与动物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无数的智慧才积累起来的感性认识和精神寄托;生动反映着当时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和感情。
以动物命名人的属相和纪年,人类与生肖动物的特殊关系和感情,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这些生肖动物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求,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肉、蛋、奶食物,皮、毛制衣物,而且还以其特殊的功能为人服务,例如可以从事耕作、骑乘、狩猎、司晨、积肥等。于是,它们成为人类特殊的财富和忠实的朋友。
为了摄取生存的生活资料,我们的先民便向生存的空间索取,狩猎禽畜成了主要的活动。在身无利器的条件下、在变幻莫测的气候和凶猛强健的禽兽面前,先民被迫开启心智,思虑如何能常有禽兽饱食肚腹。随着经验的增多,他们懂得马牛羊猪狗鸡类,易于为人类驯服,遂定为家畜之种,常畜之于家,遇狩猎不足之时,取而用之。对先民而言,这些家畜的价值几乎和人的生命一样重要,饲养它们并祈祀它们能茁壮成长,为人类提供源源不绝的食物、用品,实在是生命攸关的大事。由此,最早的动物信仰禁忌、图腾崇拜诞生了。
据《荆楚岁时记》载,那时民间还将一年之间最美好的日子让位于最熟悉、亲近的动物:大年初一为鸡生日;初二为狗生日;初三为猪生日;初四为羊生日;初五为牛生日;初六为马生日;初七才是人生日。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六畜”被尊为人之上的生灵。在朴素的民俗观念中,人类生存的历史前提,是那些供人生存的物质生活本身。动物的特性以及它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们对它信仰崇拜的程度和入选生肖与否的标准。
二是这些生肖动物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被人视为“神兽”的龙、虎、蛇,视为“灵物”的鼠、兔、猴。它们在原始人类眼中,都有许多不可思议甚至令人恐惧的超凡能力。老虎和蛇原本被视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人们对它们既憎恨又畏惧。聪明的古人却有本事将其变成了图腾与避邪之兽,由物质的害转化为精神的利。
十二生肖中除了自然界不存在的龙,其余都是陆地动物,人创造出龙这个神物,使它融合了空中飞翔与水中遨游的两栖兽特点。从而既满足了人对上天入海的精神向往,客观上也弥补了十二生肖中没有飞禽、水族的缺憾。
生肖动物,都是与远古先民的生活生存有密切关联的,因而受到我们祖先敬仰关注。生肖中的12种动物名称,在我们古代的姓氏中都可以找到,现今也大多存在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例如,汉朝有姓狗的,叫狗米央。明朝有姓鸡的,叫鸡时。可见在出生年岁的生肖习俗形成以前,人们已经有了将关系密切的动物为姓、为归属的习惯,这为生肖习俗的正式形成做了重要的铺垫。
1998年在陕西西安市西郊数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十二生肖陶俑,又称十二支神俑,随葬于墓中是作为辟邪的神物。它盛行于隋、唐时代的厚葬之风。这套生肖俑共12件,通高20厘米至22厘米,均为兽首人身造型。其形象为身着唐朝宽袖袍,两手向胸前做拱手状。这类生肖俑文物,显示了古代的殡葬习俗,对研究生肖文化及雕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
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会要》卷38:“(元和)六年十二月流条:文武官及庶人丧葬,三品以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九品以上四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庶人明器一十五事……四神十二时各仪请不置。”这里说的“十二时”即十二生肖俑。而考古所见,在山东临淄北魏时期的崔氏墓即出土有生肖俑,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生肖俑。可见,以生肖俑随葬的习俗在唐代以前已出现,隋唐时期渐成体系,一直沿用到宋元。
十二生肖俑在墓葬中的放置,有严格的排列顺序,置于墓室四角,东、南、西、北各3个,以鼠为始,以猪为终,按子南午北,顺时针方向布置,旨在用它们轮流值班,守护墓主。
十二生肖俑随葬习俗在中原地区和南方两湖一带曾盛行一时。南方两湖一带在隋代已出现较成体系的十二生肖俑,中原地区的十二生肖俑很可能是从南方传入的。其源于南方是由于两湖一带属楚文化的范畴,楚地巫风盛行,“信巫鬼,重淫祀”,神话传说丰富,富有浪漫气息,有神秘的巫文化色彩。
临淄北朝崔氏墓出土的生肖俑,以动物原形的形式出现,完全是写实的手法,代表了生肖俑的初始形态。隋代两湖地区沿袭南朝的系统,已完全摆脱了之前的动物形象,流行身着宽衣博带,拱手盘坐,怀抱或头顶生肖的文官人物俑,并开始出现了兽首人身生肖俑。
初唐两湖地区生肖俑以兽首人身拱手持笏板的官员形象为主,多为坐姿,也有部分站姿。俑身下方有方形或圆形底座。盛唐以后,基本以带有底座的兽首人身站姿生肖俑为固定模式。
二、属相与历法
中国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有三种:
(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60年后周而复始。
(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人类最初并没有时间概念,但是一旦组成了社会、家庭,就需要有统一的时间观念和计时方法,而发现最早、也最容易统一认识的就是“日”。因为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太阳是人们最早关注的对象,太阳的出没所显示出的昼夜交替又是有规律地进行的。用什么来纪日?如何纪日?史料与神话传说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山海经》中即记载着一些相关的神话故事。
古人想象在东南海之外的一个荒岛上有个羲和国,主人是远古帝俊(即帝喾)的妻子羲和。她生了10个太阳,并常常带着孩子们在汤谷中洗澡。岛上有棵扶桑树,10个太阳轮流升到树梢上值日,1个太阳当值,其余的9个太阳便在树枝下面休息。又说西方的荒原中有帝俊的另一个妻子常羲,她生了12个月亮。神话将史料进行加工融化了进去。羲氏、和氏是尧时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常羲即古史所载的常仪,常仪是黄帝时占月的官。神话把掌管日、月的官想象成太阳、月亮的母亲,也是有道理的。太阳轮流值勤一周期是十,叫旬;月亮当值是一月(因为月的圆缺,一个月才是一个周期),12个月轮流一次为一年,为了区分它们的名称,就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给10个太阳命名,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为12个月亮命名。仅仅用10个数纪日,人们还嫌不够用,于是又采用干支相配的方法。十干与十二支相配成六十甲子,扩大了纪日的周期,在上古尚无系统历法的情况下,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干支纪日究竟起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但从甲骨文的干支表中,便可说明殷商时代就有了系统的干支纪日法,只是有的是干支并用,有的只用天干,不用地支。
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采用的干支纪年法,是由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相配合而来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中国人称60年为一花甲。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民间用以计算年龄的方法,即将十二地支各配相应动物名称,组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
十二生肖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办法是,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顺序和名称。如辛酉年又称鸡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鸡。
三、有关生肖源流的史料
将干支纪年与动物纪年相配始于何时,尚不可考。近年的研究表明,干支纪日源于商朝后期,纪月、纪日与纪时开始于战国时期。十二生肖纪年法产生于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与地支相配先用于纪日,后用于纪年。
新的历史考古发现不断向人们提供十二生肖来源的新史料。20世纪70年代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和80年代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竹简《日书》中,就有关于十二生肖比较完整的记录。这两处墓地分别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和秦始皇八年或九年初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一部比较完整的《日书》,记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豕(猪)”,其他虽有蛇、马、羊等,但与地支配合有异。而天水一号秦基出土的竹简中,十二地支与生肖动物相配,已有十个同当今的完全相同,只有“辰”配“虫”、“巳”配“鸡”不同,“鸡”已有“酉”相配,重复出现,研究专家认为,很可能是误刻。因此,生肖的最初形成时间可能是秦代前后。
以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十二生肖纪年法,南北朝时已普遍使用,其完整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其禽虎也;戌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丑禽牛、未禽羊也;……亥水;其禽家也;巳火;其禽蛇也;子亦水,其禽鼠也;午亦火,其禽马也。”
生肖的起源有一个由雏形演变步入成熟的发展过程,不可能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段很快形成。无论是内蒙古草原发现的十二生肖岩画、先秦的《日书》竹简或汉代王充的十二生肖文字记述,都是华夏先民的形象思维活动产生的文化创造。在对生肖文化史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新的史料被挖掘、新的文物被发现,相信十二生肖纪年的历史渊源,必将被人们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