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品与生肖邮品
关于邮品,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前提下含义也不同。
在整个集邮领域,通常将收集对象划分为集邮品和邮品两大类,前者的外延大于后者,前者包容后者。集邮品指以邮票为核心的所有集邮收藏品,包括邮品、集邮宣传品、集邮纪念品、集邮艺术品、集邮工艺品,甚至利用邮票图案制作的各种商品;邮品指包括邮票在内的各种邮政通信用品,它的认定标准可以参照邮展标准中对适于展出的集邮素材所作规定而得出。换言之,邮品的标准就是邮展适用素材的标准,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只是在不同场合提法不同,平时称作邮品,编入邮集就称素材。
那么,何谓适于展出的集邮素材?在FIP(国际集邮联合会)邮展竞赛性展品评审总规则中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传递邮件或其他邮政通信目的,由政府、地方或私人邮政机构,或由其他正式被委托、被授权的机构发行的、计划发行的、准备发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际使用过的、作为邮资有效来对待的那些集邮素材。”
从中,不难界定出邮品的范畴。所谓邮品,最基本的评判标准有三条:其一,它们可以是邮资凭证的前端产品,如邮票设计图稿、印样或未发行票;其二,它们都具有邮政使用价值,如各类邮资凭证;其三,它们都经过邮政传递,凝结了邮政劳动价值,如各类实寄邮件。
邮品属于集邮品的范畴,但并不能等同于集邮品,它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集邮品的概念、范围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起初集邮对象就只是邮票,后来又有了邮政用品和实寄邮品。随着集邮活动的发展,集邮收集内容与范围愈来愈宽,集邮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也随之扩展。邮品的概念、范围是在邮政通信恒定的空间之内,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集邮史上,邮品曾一度等同于集邮品,被认为是集邮品的简称。而现在,集邮品的外延已大大超过了邮品的外延,邮品就是邮品,与集邮品不完全等同。将来,集邮品的概念、范围还会发生变化,但邮品的属性依旧不变。
邮品按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元邮品和复合邮品。单元邮品就是单独存在的邮资凭证类,如邮票、邮资封(片、简等)、邮资机符志、邮政附加费票(据)等;复合邮品就是邮资凭证经使用后形成的实寄邮件或盖销邮品。
在集邮者的习惯看法中,邮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邮品包括单元邮品中的邮票,狭义的邮品是指除邮票以外的其他所有邮品。因此,常见将邮票与邮品并列的提法。从逻辑上说,邮票应当被邮品所包容;但从习惯上看,狭义的说法是将票与封、片、简、戳等其他不同于邮票的各种邮品区分开来,简易直观。本书即采用这种分类方式。以下所指生肖邮品,就在狭义邮品的范畴,即除了生肖邮票(另设专章讲述)以外的其他各类生肖邮品。
有了以上对邮品和狭义邮品的全面认识,加上前面对生肖邮票定义的了解,就不难从中推导出生肖邮品的基本概念。
所谓生肖邮品,在本书中指的是生肖邮票经使用后形成的各种复合邮品,包括实寄的和盖销的封片简等;也指包含生肖图案或干支文字的邮政用品、邮戳、签条、单据、印花和史前邮品。
二、生肖邮品的特征
从生肖邮票和生肖邮品的定义出发,可知二者所根植的理论基础不同。生肖邮票是基于专题集邮理论,其界定的标准是邮票图案的内涵,以及根据图案内涵确指的外延。生肖邮品是基于传统的和邮政历史的集邮理论,其界定的标准是邮票的发行和使用,以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收集对象与其反映的邮史背景。
生肖邮品与生肖邮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生肖邮票比较,生肖邮品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1.模糊性。生肖邮品是在生肖集邮的实践中,通过对生肖邮票的收集与研究,自然扩展和延伸出来的新的对象。这是一个必然萌生的过程和领域,当生肖邮票付诸使用,就会产生多种生肖邮品;当出现生肖主题,就会产生多种生肖集邮方式及其对象。生肖邮票属于单元邮品,是生肖集邮的基本对象,与其他邮品不交叉,可以根据公认的前提给出科学定义,具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而生肖邮品既包括单元邮品,更多属于复合邮品,是生肖集邮的派生对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集邮对象,品种繁多,相互交叉,难以确定前提并给出科学定义,所以其内涵与外延比较模糊,只能根据是否贴用生肖邮票、是否具有生肖特征这两个要素加以概括。
2.关联性。生肖邮票和生肖邮品同样与生肖文化密切相关。但就生肖邮票而言,是最小的收集元素,不可再拆分,其本身就是生肖文化的反映和图解,无所谓关联性的问题。生肖邮品则不同,可分解为票、戳、标签、封片简载体等多个元素,离开了生肖邮票或生肖特征,邮品依然还是邮品,却不再是生肖邮品。换句话说,鉴别生肖邮票,我们只须说是不是;而鉴别生肖邮品,我们就该说(与生肖)相关不相关。后者的弹性要大得多,是生肖集邮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延展性。在生肖集邮范畴,首先产生的对象是生肖邮票,随之派生出生肖邮品。生肖邮品起初仅限于贴用生肖邮票形成的邮品和生肖邮政用品,随之又派生出具有生肖特征的邮品,如干支邮戳;并以此为基点延伸到邮票史前,衍生出史前生肖邮品,如驿递封和民局封。这与集邮的一般规律毫无二致:从收集、研究邮票开始,到收集、研究贴票邮品和预印邮资的邮政用品,再到收集、研究史前邮品。目前,国际集邮界已将集邮扩展到印花和其他领域,因此,生肖集邮也可以包括具有生肖特征的印花和其他现代集邮对象。
4.邮政意义更强。生肖集邮的发展,带来生肖邮票发行空前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促进了各国邮政对该题材邮票的商业投机。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看,生肖邮票发行的全球化和商业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票源,有利于生肖集邮成为世界性收集专题;另一方面投机过度,发行过滥,反而容易抑制人们的消费愿望,又不利于生肖集邮健康发展。而生肖邮品则不同,它的产生渠道是邮政通信,这正是集邮依附的唯一基础。而且,生肖邮品的增量就意味着生肖邮票的减量,因为邮品必须消耗邮票,邮品还能拓展人们单一收集邮票的兴趣。提倡邮品收集,对邮政单纯迎合集邮需求发行邮票的商业行为,是强有力的制约因素,有利于邮票的发行与使用回归到正常轨道。
三、生肖邮品的分类与整理
根据不同的前提,生肖邮品有多种分类方式。
1.按其存在形式的区别,可分为单元邮品和复合邮品两个基本大类。前者仅指生肖邮政用品,主要包括邮资封、片、简、信卡等,之所以称单元邮品,是因为其具有与邮票相同的性质,可以不依赖其他构成元素单独存在。后者概括的范围较宽泛,是生肖邮票和生肖邮政用品经使用或盖销(邮资)后形成的邮品,它们或者是邮票与邮戳、业务标签、单据、封片简卡等通信载体的复合;或者是邮政用品与邮戳、业务标签的复合;或者是邮票、邮政用品的复合以及这两者与邮戳、业务标签的复合。其中,按实寄与否,复合邮品还可分为实寄品与盖销品或销印品两种。
2.按其品种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封、片、简、卡、戳等主要类别,这是最直观的分类方式,简便易行。各类中还可再附加前提,细分出子项乃至子项的子项。例如,封类之下,可分首日封、邮资封、普通封等;首日封下,又可分实寄封、销印封、原地封、趣味封等;实寄首日封下,还可分邮制封或官方封、自制封、公函封等,再往下还可以细分。邮资封下,可分普通邮资封、纪念邮资封、航空邮资封、挂号邮资封、贺年邮资封、美术邮资封、免资封等,这其中的任意一项又都可分实寄封、销印封、原地封等。同样,片、简、卡、戳等邮品,也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划分出一些子项。
3.按历史时期划分,生肖邮品还可以分为史前和早、中期,以及近期、即期等具备不同邮政史背景的品种。生肖邮品的史前品种,从其邮递使用干支纪年和纪时的角度分析,应包括驿站封、火票、排单、文报局封、侨批封、民信局封等。生肖邮品的早期品种,主要是生肖邮票诞生之前的邮戳,如采用干支纪年的华洋书信馆日戳和干支日戳;采用天干地支符号作为业务代码的普通日戳或其他邮政戳记。生肖邮品的中期品种是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贴用生肖邮票产生的邮品,以及此期产生的其他具备生肖特征的邮品,这个时期大体处于生肖邮票的萌芽阶段。生肖邮品的近期和即期品种,与中期品种的属性完全一致,只是产生的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
整理生肖邮品,一般应与生肖邮票的整理合并进行。基本方法不外乎三种。
1.传统的方法。按洲际、国别、地区、时期,将邮品作为邮票的补充素材整理成集。采用这种方法,依据主要是邮票目录,须按国别(地区)与其生肖邮票的发行顺序,逐枚逐套地收集、整理与邮票相对应的邮品。整理的范畴,可以包括多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包括生肖邮票发行的全时空,也可以是某一个时空段的断代。其中,生肖邮政用品,可以不依附于邮票,单独遵循传统方法收集和整理。
2.邮政历史的方法。按邮政发展历史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将具备生肖特征的实寄邮件、戳记、邮政史料整理成集。采用这种方法,依据主要是特定的中国邮政历史背景。在生肖邮票诞生之前,就已经从邮政通信中产生出大量生肖邮品,足以成为生肖集邮可利用、待挖掘、更宝贵的资源。其收集和整理的范畴,与生肖邮票无关,而与生肖文化在邮政上的反映相关,时间上从当前一直可追溯到邮票发行史前。
3.专题的方法。按邮票图案、主题内容或自创的收集题目,将邮品作为邮票的并列素材整理成集,或仅以一种、若干种邮品成集。采用这种方法,依据主要是邮票和邮品的专题要素,无须考虑收集对象的国别(或地区)、发行年代和种类,只要符合选题需要即可。整理的范畴,只有切题与否的取舍标准,没有任何时空界限。
四、收集生肖邮品的注意事项
1.首选实寄品。邮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邮政意义。尽管就集邮而言,收集邮品可以有收集实寄品和盖销品两种选择,但从中首选实寄品不失为更明智的选择。一些集邮者对收集生肖邮品及其品相的认识,往往存在误区,认为其本来就为满足集邮需求,是否凸显邮政意义并不重要,为了避免品相受损,常采取盖销方式制作邮品;或将其制成观念上的实寄邮件(写名址、请求加盖落地戳而非交付实寄)。殊不知,邮政乃集邮之母,脱离邮政生产过程,邮品的精髓也就没有了。还有,对邮品品相评价的标准并不简单同于邮票,而且恰好相反,过于干净整洁无痕不被视为完美,反而被认定集邮价值低、商品味道浓。而实寄邮件,通常(最好)手写名址,传递过程中留下诸多邮政痕迹,看似不如未实寄者美观,其实集邮含义极为丰富,美在自然与真实,贵在实际承载过邮政文化,能够通过邮政历史折射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背景。因此,收集生肖邮品,应尽可能选择实寄品。当然,其中的邮政用品和极限片另当别论,这两类或属形同邮票的单元性邮品,或约定俗成以收集盖销品为主,可不必实寄。
2.自制与交流并重。收集生肖邮品,自然应该抓住每一次时机自己动手制作,这是降低收集成本的有效途径。但限于个人所能,自制邮品的数量毕竟极为有限。时间上无法追溯以往,空间上总有许多够不着的地方。因此,除了自制,收集生肖邮品更离不开交流。所谓交流有两层含义。一是交换,即用自己的藏品交换他人藏品,互补所缺,或置换同类同质邮品。这同样是一条低成本集邮之路;而且,也能避免自藏邮品上出现的都是自己的名址(此乃选用邮集素材之忌),借以增加藏品多样性。二是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通过市场买卖行为丰富藏品。必须确立一种观念,即邮品的存世时间可以而且应该转换为价值空间。要认可他人以往制作邮品的价值,当时过境迁,欲得到已失去机会制作的邮品,就应当想着去购买,而不是自制。对于讲求自创的生肖集邮而言,把握此点十分必要。
3.确定适当的目标和范围。比起生肖邮票,生肖邮品的收集天地更广阔,可纵穿古今,横贯中外,是一处既丰富又神秘、且待探索的集邮宝藏。无人可以做到收藏所有的生肖邮品,甚至不能说知道其所有品种。因而,必须有明确的收集重点和范围,或者按某一时期、某一轮生肖实行断代收集;或者按某一种生肖实行专门收集;或者按一个专题的或邮政史的题目实行主题收集。否则,事倍功半,投入较多的财力和精力,而收效不佳。
4.掌握辨伪的基本功。邮品特别是复合邮品中的伪造、变造、臆造品不在少数。比之于邮票,邮品的鉴别难度可能更高一些,因为诸多实寄邮件都是唯一性的,没有可资比对的参照物,也没有现成的目录可以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集邮者个人的邮识积累,依赖他们综合运用邮识和其他知识考证邮品的能力与经验。仅就生肖邮品而言,可能成为作伪对象的,主要是早中期的实寄封片,以及现代个别贵重邮票的实寄品,如T.46《庚申年》,曾见以旧票套盖真戳制成的假实寄封。归纳常见实寄封片的作伪手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真票真戳假复合,即利用价值较低的邮票和留存民间的旧信封、已报废的旧邮戳制成。二是假票假戳假复合,还须编造出一段假背景或假故事,这完全是伪造出来的实寄邮品。三是真真假假最终复合是假,或用真票销假戳,假票销真戳制成;或对真封采取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手法,揭去原贴票,补上戳印吻合的信销票,将普通封片变造成高档封片;或用以上相同手法将很普通的单票封,变造成价值高的双连封、多票封、混贴封、欠资封、挂号封、航空封等。但不管作伪手法如何巧妙,伪邮品总有漏洞存在,只要仔细鉴别,便能够察觉。集邮者面对钟爱的邮品,一定要持以寻常心态,勿贪图小利而铸成大错。关键是加强学习,积累邮识,善于考据。对收集到的每一件实寄封片,都应从经济、政治、文化、邮政等多方面去了解其背景,从邮资、邮路、邮戳等多角度去辨识其真伪。久之,自然能练就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