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谁没读过?可是又有几人在富贵之后,依然能够勤俭谦逊,而不奢侈张扬呢?
邻居一对老人,儿子在寺院中借读,参习一些禅理、佛法。二老思子心切,偶尔便会前去探望一下,回来自然免不了要向我们讲述自己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这其中最令我们瞠目的便是寺庙中吃饭的场景。
据二老说,他们初到寺院的第一天,儿子便悉心关照:打饭打菜时,一定要少打些,能吃饱就行,饭菜只要打到碗里,就一定要吃光吃净,即使是一粒米也不要倒掉。因为寺庙中的食物属于“百家饭”,都是各方施主善意布施的,浪费一丁点儿都是罪过。另外,吃饭时,不可左顾右盼、不可相互交谈。一番话把二位老人说得面面相觑,但是一想到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规矩,只能如儿子所言,只打了少许的饭菜,将思子之情憋在心里,默默地吃着。
平常人家,有谁家吃饭时个个正襟危坐、眼睛只盯着饭菜、嘴巴只顾咀嚼呢?这二位老人吃了片刻,实在管不住自己,也是出于好奇,便抬头看了看对面僧人如何吃饭。果不其然,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忽然,对面有一僧人不慎将一棵青菜掉在桌子上,这位的僧人很自然地将其夹起,放在嘴里咀嚼起来。二老看得瞠目结舌,此时才相信儿子所言非虚,于是相互使了个眼色,低下头,捧起碗,将饭菜吃了个一干二净,一粒也未曾剩下。
翌日一早,二老来到斋堂用早餐,这可把他们难住了,只见百余僧人端坐一堂喝粥,竟然听不到喝粥的声音。这该如何是好!——普通人谁喝粥不出声呢?正当二老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细心的母亲突然发现,那粥煮得非常糜烂、粘稠,其中根本看不清米粒,如果用心、细心一点儿,用筷子轻轻将其划入口中,就不难做到“喝粥无声”。
两天下来,二老发现,这寺院中根本没有泔水桶。的确,以这种吃饭的方式,又何来泔水呢?
古人向以节约为美德,以浪费为恶行。时至今日,在某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人们的思想多少有些变了味道。其实,做人还是低调、谦逊一点好,应以有时当无时,而不是将无时当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