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妈妈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送孩子到幼儿园或学校门口时,孩子嘟囔着,甚至是哭哭啼啼地要零花钱,如果你给得少,他可能还会举出“某某同学妈妈每天会给她好多钱!”,你则气得冲着孩子喊到:“叫你好好吃饭,你不好好吃饭,光会到学校乱花钱吃零食。”事实是,即使孩子在家吃了饭,他也要向你要零花钱的。而在放学时,孩子会再次伸手向你要钱,要买学校门前的小吃摊上所卖的油炸豆腐串等零食,不买就哭闹。
每逢上下学时间,各小学和幼儿园门口,映入我们眼帘的不乏是一些家长与自己所接送的孩子之间因零花钱而讨价还价,场景甚是壮观。而除了学校门之外,还有游乐场、儿童玩具店、大商场等等,在这些地方,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家长与孩子的身影。那么,为人父母的是否想过,当你毫不犹豫地给孩子零花钱或为他花钱时,你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在目前社会中,孩子拿父母的钱乱花、花钱大手大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父母没能及时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没有教给孩子怎样花钱,把钱都花在哪里合适,从而导致孩子未能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有很多父母,他们自己的钱没有数,如果不巧让孩子拿了又没能及时发觉,当然也就无法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了孩子侥幸的机会,从而形成了不良习惯。另一方面是父母发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但可能由于制止太严,限制太紧,没有注意引导孩子,从思想上让他知道乱花钱的害处,而只是从行为上给予约束,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乱花钱的逆反心理。当然,我们也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多有攀比心理,当看到别人有时自己就眼馋、嘴馋,然后哭着喊着要父母满足自己。如果家长没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就会让孩子沉迷其中。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双双下岗后自己开了店面做起生意来,那时候他们的儿子小斌还只有三岁,两个人一边做生意一边带着孩子,也确实很辛苦。随着生意渐渐好起来,他们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忙得晕头转向,哪里还有心思教育孩子。有时正忙的时候,小斌要是围在身边哭闹,他们就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点零钱让小斌去买东西,以此把孩打发开好安心忙活生意。小斌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也是用这种办法安抚,上学的时候给零花钱,放学的时候也给零花钱。渐渐地小斌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想要买东西就围着妈妈要,而妈妈也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给他了。
小斌慢慢地长大了,后来已经不需要他们给自己就直接到父母放钱的抽屉里拿钱,需要多少拿多少,而他们的父母根本无心教导他。后来,小斌上了初中,口袋的零花钱从原来的几块也涨到了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结果遭到一些坏同学的敲诈和欺负。最后小斌也沦为这些同学中的一员,因为父母也开始注意控制小斌的零花钱了,所以给的钱已远远不能满足他。随之而来的就是小斌不得已辍学了,直到这个时候,他父母才开始醒悟,便不再给他一分钱让他好好待在家里反省。
然而,为时已晚,小斌于一个子夜偷偷溜出了家门。不久以后,夫妻两个再次见到小斌时,是在劳教所里。原因是小斌在大街上抢劫一位女士脖子上的金项链。
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谴责埋怨孩子,小斌的遭遇与其父母从小不正当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可以说,正是父母这种错误的“金钱教育”方式导致了小斌的今天。可见,对孩子对金钱的认识、对孩子价值观的灌输,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做起,而不要以“忙”为借口,否则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专家指出,孩子三岁左右,就开始有了金钱的概念。而父母处理金钱和物质的态度,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甚深。比如,在你的孩子要你购买一件昂贵的玩具给他时,你会做什么样的反应呢?是告诉他太贵不值得买,还是直接就送给他?又或者在帮孩子整理他新年的压岁钱时,你又会怎么做呢?是教他存起来,还是全部让他支配?其实,这里都涉及了一个教孩子理财的问题。
或者,我们不要把字眼定成理财那么严肃,只是交流一下该怎样向孩子传授用钱的心得,让孩子了解钱是来之不易的。
我认为,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观或者改正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最主要的是从思想意识上给孩子以好的引导,而父母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行动引导子女,从小熏陶孩子,让他们知道挣钱的不易、父母的辛苦,要把孩子当成家庭中的正式成员来对待,让他知道家里的财务支出,让他知道,钱不能乱花,要花到适当的地方。
条件允许的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看到你工作时的忙碌,并告诉孩子,钱是要通过劳动所得的,即使一天忙到晚,换来的只是微薄的薪水。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孩子自然理解父母挣钱的辛苦,在花钱的时候,他们就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还有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孩子如果需要买一件东西时教孩子用积攒的零花钱去买。当孩子一块一块攒起的零花钱可能因买一件东西就要全部花光时,孩子就会不舍得花了。
我们不反对父母给孩子零花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你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张钞票的时候,在孩子的眼中你那个皮夹就像一个魔术包,里面总有掏不尽的纸片,可以换取自己心爱的玩具或零食。因此,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小部分的零花钱,但是,必须要经常地问及孩子用这些钱买了什么,对于花的适当的钱,要给予肯定,否则应予以指出。
想起一位台湾教育家曾在讨论如何建立孩子的金钱观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给他鱼,不如先教他如何钓鱼。确实如此。给孩子再多的钱,不如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理财观。这样孩子长大后,无论是事业还是个人生活方面,都能更合理地运用资源。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计划性,让孩子学会有目的地做事,并且发展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