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让一个孩子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孩子永远不会走上邪路”。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说出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前已认识到父亲对孩子的独特价值,更认识到父亲教育缺失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影响。他说:“作为父亲,我对父亲的独特价值深有体会,因为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再好的母亲都不能替代父亲的作用,就像再好的父亲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一样。”
爸爸是高山,妈妈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两人有不同的分工,但在教育问题上必须要一致,不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孩子,孩子才会感到爸爸对自己很上心,不敢钻空子。只有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而在我们当前的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爸爸总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图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若孩子心里感到爸爸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爸爸征询意见,爸爸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男孩倾向阴柔化,这与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缺位是有关的。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父亲以工作繁忙或分工不同为理由,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
很多心理学专家都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看似细微的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就显得无计划。
而且,父亲比母亲更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更实际,对孩子的要求更严格,方法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如果父亲经常主动接触孩子,孩子的数学成绩会较好,这对孩子的数理逻辑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父亲还对孩子的智力、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父亲主动和孩子接触,把自己的爱、关心、照顾、情绪传递给孩子,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且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父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认真履行父亲的责任,经常主动与孩子接触。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风情民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是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己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在孩子参加有一些危险的生活或做些较复杂的事的时候,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
从教育方式上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不多,零食却吃的不少。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截,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忧虑、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性等,被专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症”。
因此,要想孩子更健康,更聪明,父亲首先应该多与孩子交流,把自己宽广的知识面,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同时,用各种方式向孩子表示和传递父爱,使孩子经常感受到父亲的爱和关心。
其次,父亲要多和孩子一起玩耍,比如:带孩子去动物园、游乐场、逛街,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父亲的动手能力强,体力充沛,令孩子能更好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
要知道,鼓励是给孩子最好的嘉奖,所以爸爸尽量给孩子创造独立做事的机会,支持并鼓励孩子走自己的道路。父亲的“男人气质”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坚毅、强悍、坚强等意志,有更强的生命激情。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爸爸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母亲同等重要、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用自己在人格品质、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对孩子的成长施加积极的影响,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