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公元1039~1112年),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共八十四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
父亲取名,兄弟情深
苏辙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二月二十日,父亲正式为兄弟二人取了学名,兄名轼,字子瞻;弟名辙,字子由。说起为两个儿子取名字的来历,苏洵有《名二子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子果然莫若父,从尚还年幼的儿子身上,苏洵已看出他们各自性格的端倪,他为儿子所取之名,寄托了个人深厚的期望。苏洵取“轼”为长子名,是害怕他才华外露,从而招致祸患,苏洵希望长子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显然,他这个愿望并未实现。
苏洵取“辙”为幼子名,则因这个小儿子性格平和淡泊,深沉不露,能够在祸福之间做出正确选择,但他又不为外力所阻,勉力向前。果然,苏辙不负乃父所望,一生稳健,虽偶有挫折,但基本上还算顺利,后来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苏洵对两子相当严厉,时时检查兄弟二人功课,若完不成父亲布置的作业,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父亲要求严格,兄弟俩学习相当用功,有一段时间,他们甚至放弃了和童伴一起嬉戏,几乎将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读书。
父母看二子如此用功,自当十分欣喜,父亲教儿读书,母亲在做家务,每每听到儿子诵读之声,脸上表情无比愉悦。
童年的美好时光,他们二兄弟是幸福的,难得的是他们对读书和玩乐的态度是一致的,爱玩虽是孩子的天性,但喜欢读书也是他们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苏辙改对,显示才华
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苏轼一起中进士。
担任陈州教授,士者风骨犹存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苏辙任陈州教授(一种官职,传授学业的官职),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有诗云:“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宛丘是陈州州治,在今河南淮阳。由于苏辙个子瘦高而学舍低矮,往往读书读到一半起身伸个懒腰,头就撞着屋顶了。但他并未被现实折磨得意志消沉,反而更坚持读书人的风骨,所谓“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苏轼《戏子曲》),形象地描绘出他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不为贫贱所屈的骨气。
游心于道,悟道体真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但不准,反被牵连,南贬监筠州盐酒税。十二月,苏轼被贬黄州。当时黄州有个人叫张憨子,看起来疯疯癫癫的,无论冬夏都只穿一件粗布衣,三十年来从不换,却闻不到臭味。他常在市集中独行,没有人知道他夜宿何处。有人想看看他,他多半不见;苏轼派人去请他相见,他却欣然而来,但却不说话,也不坐下,只是把客舍打量一番,默然而去,连苏轼也摸不清他的用意。苏辙对这件事却颇有心得,他在《次韵子瞻赠张憨子》中谈到对个人的领会,反省自身之所以得罪南贬,正由于正直敢言;而张憨子始终保持静默,却正是悟道体真的表现。随顺自然脉动,悠然游心于道,其中自有一种简单质朴的快乐。
书写《黄楼赋》,刻石后遭毁
苏轼知徐州任内,适逢黄河泛滥,苏辙也协助哥哥积极组织徐州百姓防洪,坚持与城共存亡。水退之后,苏轼就在徐州东门建黄楼。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他在黄楼大宴宾客,苏辙因公务繁忙,不克出席,于是写了一篇《黄楼赋》托人捎去祝贺。苏轼本想作《黄楼记》,看到这篇赋后,也为之搁笔,并亲自书写,刻之于石。以苏辙的文章,加上苏轼的书法,堪称两绝。到了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禁毁苏文,徐州太守不愿毁此刻石,只是将它投于城壕中。宣和末年禁令稍弛,权贵之家纷纷以拥有东坡手迹为荣,出价甚高。当时徐州太守苗仲先命人取出刻石,日夜拓印,得数千本,然后借口“苏氏之学,法禁尚在”,将刻石毁掉。众人听说刻石遭毁,拓本的价格遂为之激增,苗仲先因此发了一笔横财。
“文学成就”
“一门父子三词客”(三苏祠楹联)。三苏虽出一门,但文风不同,各自成家。元刘填云:“老泉之文豪健,东坡文字奇纵,而颍滨之文深沉。”(《隐居通议》卷十五“三苏”条)清沈德潜云:“老泉之才横,矫如龙蛇。东坡之才大,一泻千里,纯以气胜。颍滨渟蓄渊涵。”(《唐宋八家古文读本序》)结合前引苏轼对他的评论,苏辙文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沉稳有变、淡处见浓和圆转其外秀杰其中等方面。说苏辙文“稳”、“淡”,主要是与老苏、大苏比较而言,如果以欧曾一派诸家相比,则仍有骏发蹈厉,辞采富赡的一面。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kèn qìnɡ,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事物的关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点评”
苏辙是其兄苏轼一生中最依赖的朋友,兄弟二人共同成长,联袂文坛,相知一生。走上仕途之后,两人聚少离多却相互惦念,用来表达思念的诗文竟达百首之多。苏轼豪放不羁,光照千古,却屡屡招人妒恨,一生坷坎。苏辙的一生则做到了谨言慎行,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尽管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却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这种性格的差异不仅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文风,也让他们各自的命运和成就有所差异。苏辙并不是因为苏轼的光辉才名列“唐宋八大家”,而是因为他自己有着独特的独立的政治业绩、文学业绩和思想境界,才卓立于中国古代的文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