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他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遭逢贬谪他处的人。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随父宦游南北,立志矫世变俗
王安石出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苦读诗书,过目不忘。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步入仕途,提出变法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三月,王安石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任三司度支判官,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他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取士。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任参知政事,即主持变法
公元1068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为宰相副职,掌管行政权,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物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
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地改革变法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军事力量也得到加强。
教训苏学士,三难对下联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一举成名,当了翰林院学士,做了宰相王安石的学生。王安石非常器重苏轼的博学多识。当时,王安石正在编写《字说》一书,一个偶然的机会,二人论起东坡的“坡”字,王安石就说“坡”字的意思是“土之皮”。苏轼失声笑道:“如果像老太师说的那样,那么‘滑’字的意思一定是‘水的骨头’喽?”讥讽之情溢于言表。
又有一天,王安石又解释“鲵”字,认为“鲵”字是“从鱼从儿”,合起来应该是“鱼子”,如此类推,那么四匹马拉的车叫“驷”,天生的虫叫“蚕”。苏轼再次讥讽道:“九个鸟合在一起叫做‘鸠’,您知道不知道这还有一个典故?”王安石信以为真,让他快快讲来。苏轼笑着说:“《诗经》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亏’,也就是说,七个小鸣鸠,再加上它们的爸爸妈妈,不就是九个鸟了吗?”王安石一时语塞。从此以后,王安石就不喜欢苏轼,认为他轻薄,自以为是,便找了一个机会,把苏轼贬调到湖州当刺史。
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苏轼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士,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轼,就把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轼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据说王安石曾出题刁难苏轼,他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要苏轼对出下联。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原来那年是闰八月,阴历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这个节气,的的确确是不折不扣的两度春秋。另外,对联的第四字与第十二字都是“春”字,要求下联也具备同样的特征,这就增加了难度。苏轼虽是奇才,但碰到这种怪题,想了好久也对不出来,只好交上白卷,受到王安石的耻笑。不过,王安石本人当时并没有亮出他的下联。苏轼挨了“整”,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时间过去几百年之后,直到清朝中叶,对联专家梁章钜才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再难苏轼联。王安石并不因上述出联难住苏轼而就此罢休,紧接着又说道:“从湖州至黄州,一定要经过苏州、润州,苏州从金阊门外到虎丘,这一带叫做山塘,约有七里路,其中间叫做半塘,润州古名叫做铁翁城,坐落在长江边上,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都有佛僧房,想子瞻都游览过了。”东坡答道:“是。”王安石说道:“老夫再将苏州、润州各出一个对子,希望你能够对出下句来。”
苏州的对子上联为: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轼又被难住了,后人假托乩语,对了出来: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
润州的对子上联为:铁翁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苏轼面对三个对子的上联,苦思冥想,但还是不能成对,至今仍无人对出,大家不妨一试!
王安石知道东坡受的教训不少,今后定能虚心求学了,加上心里非常喜欢苏轼才学,便奏过神宗皇帝,恢复了苏轼翰林院学士的任职。
“文学成就”
王安石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又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所作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文。他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王安石的政论文在“唐宋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他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其言简练明快,却无害于笔力雄健。
王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其中,《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笔力劲健,文风峭刻,极富有感情色彩。评价人物时给人以显豁的新鲜感觉。
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用简单的自己游山洞的经历说明了大道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其诗歌,以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被罢相的时间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王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做出了贡献。一些诗篇,虽然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点评”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他的词,今存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