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此诗赠给当时身居相位的张九龄,为的是博得赏识和录用。为了保持面子,极力委婉而掩起干谒诗的痕迹。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③。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④。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⑤。
注释
①张丞相:即张九龄。②“八月”两句:平,指水与岸平。虚,指元气。太清,指天空。③“气蒸”两句:云、梦本为二泽,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以南,湖南省华容县、岳阳县以北地区,方圆九百里。后来大部分淤成陆地,便合称云梦泽。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④“欲济”句:想渡洞庭,却无舟楫。暗示欲出仕济世,却无人援引。端居:独处、闲居。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⑤“坐观”两句:垂钓者,比执政者,指张丞相。徒有,空有。羡鱼情,比喻希望出仕的心情。
赏读
这首诗前半篇写“望洞庭”。首二句写八月洞庭湖,秋水涨满,和岸上几乎接平。远望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合成完整的一块了。第一句用“八月”点水涨之时,一个“平”字,展现一望无际的湖面,写出洞庭之博大。第二句就映现湖中的天光云影构思,自铸伟词,写苍茫元气,寥廓太空,俱涵湖内,水天混而为一。三、四两句实写湖。“气蒸云梦泽”写出湖的丰厚蓄积,水气蒸腾,弥漫云梦,仿佛广大的沼泽是受湖滋养而繁茂;“波撼”冠在“岳阳城”前,衬出湖的澎湃动荡,风涛汹涌,震撼岳阳。声势壮阔,形象生动,令人目眩神摇。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充满活力。
接下四句切入主题,点明真正干谒目的。“欲济无舟楫”。字面上上接前句,实为指自己身在山野,想找出路可无人引见的境况。“端居耻圣明”则是在表明心志。太平盛世,无事可作是不甘心的,希望有所作为。此二句是诗人表明心迹之句,说明做隐士非本愿,诗人也向往出仕求官而苦于无门路。接下二句为诗人的要求,也是呼声。以“垂钓者”喻当权者,暗指张九龄。坐而观鱼,空有羡鱼之情,言外之意也想下水打鱼。此句即言心志,又与湖有关,藏而不露,用心良苦。
送诗求仕,本为唐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习俗。作为干谒诗,此诗写得得体,称颂有分寸,措辞不卑不亢,求引而不露寒乞相;再加上前四句写得绝好,因此掩饰了后边四句本来枯燥的陈述,又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用心,可谓干谒诗中一等文字。
孟浩然的诗,以清旷冲淡见长。这首五律,加之气象峥嵘,意境雄阔,别具一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尤为咏洞庭名句,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