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他们在讨论如何在嵩山国造一个神。朱庆国这时疑惑地问道:“那神的思想是什么?我传播什么呢?”
一鸣:“这些天我看了你写的大汉游记文笔很不错,你可以结合你们嵩山国的传说和见闻编写一些故事,主旨是宣扬信奉神守约的人得到神的眷顾,不信神的人下了地狱尝尽苦头。”
朱庆国:“嵩山国的确有一些传说,那些传说都不严谨,经不得推敲。”
一鸣:“你可以加工一下嘛,比如嵩山十六族图腾,你就可把它们写成为神的弟子或下级,只要主旨不出错就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有些经不起推敲这恰恰是神的思想,如果树树皆可推敲,那就是人的思想,即是人的思想,人们还需要吗?”
朱庆国对一鸣提出这种愚民的方法还是有些顾虑:“我们就这样连哄带骗是不是……”
唐建民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他在思考一鸣的话和可能出现的效果,以及一鸣的动机。他看到朱庆国对一鸣的计划,还是有所疑惑就说到:“庆国,你是不是多虑了?你是不是觉得这是在愚民?你所期望的嵩山国民众和你们现在的民众是不是差距太大了?你希望他们有高的道德标准,这必定要需要太高的教育和长时间的觉悟过程,这是连我们大汉的民众都不具备的,一鸣的这一方案正好迎合了人性的可能,所以他想出了神和人的约定,有了关于仙界与地狱,永生与死亡的许诺。让民众因恐惧死亡和向往仙界而守约守诺,这是何等的大智,大善,你需要仔细揣摩方能理解。”
唐建民这样解读一鸣计划的,虽然他也不大理解这样做的价值和效果到底怎么样?但他却好像明白了一鸣的动机。朱庆国还是很怀疑,这样做对他自己掌控嵩山高原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他现在需要大汉300军士震慑各方势力,对唐建民的意见还要重视,毕竟这方案自己一方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用原有为宣传自己这些日子的功绩铺开的人员就可以了,只是关于神的故事自己还要安排人员抓紧整理。
一鸣的这一计划在嵩山国渐渐展开,开始确实有不少人诟病国君不务正业,搞邪门歪道,可嵩山国的民众却很积极,很认可国君这身份的转换。第一,正如一鸣所分析的,嵩山国民众需要一个上天的神来弥补他们心灵的空缺。第二,嵩山国民众平日生活极其乏味,国君以讲故事的方式宣传神的思想,极大的迎合了民众的需求。第三,就是朱庆国在一开始对这一方案不以为然到现在特别的用心,他现在每日都要汇编自己手下报上来的各种故事,他慢慢的发现再为嵩山民众讲故事期间,把自己以前的治国理念和规则和民众阐述后,从前很难落实的方案,现在竟然可以从下而上的推行,这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他从前嵩山国王的位置上就是一个摆设,各种治国方案从来只是在大殿上就被就不了了之,现在他可在为民众传播神的思想时掺夹自己的治国方针,所以他也更卖力的落实这一方案。
本来按一鸣这个方案要达到朱庆国掌控嵩山国,顺利的话最少也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但这期间嵩山国神的代言人成功的和神沟通,并准确的预言了神迹的出现时间,使得他的威望直线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