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宇没有回答,反而问道:“村里产的粮食,够这一千人吃到明年吗?”
那老爷子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够倒是够,如果解决了虫害,今年产的粮食比去年还要多。
可是,可是,白白把自家的粮食给别人吃,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可就说不过去了吧,村民们也不会答应,向来是救急不救穷的。”
钟晓宇用手指轻轻的敲着桌子,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那就行,反正每户产的粮食多,多出来的部分我出钱从村民手里买,这个应该没问题吧。”
老爷子大笑了起来,嘴里说道:“晓宇啊,这你就见外了,如果是你要,村里送给你都行。
你这两年带着大家致富,上次还带回来那么多金子,大家正不知道怎么报答你呢,怎么能说买呢。”
钟晓宇赶紧说道:“那可不行,粮食都是大家自己费力种出来的,我只是帮了忙,本就是分内之事。
金子也是村里的孩子从土匪手里抢回来的,那是公产,怎么能私用?”
钟晓宇看村民们还要在这个问题上争执,赶紧说道:
“老爷子,我现在很有钱,不缺这点银子。更主要的是,这是个长久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咱们必须有个能长久执行的章程,这样葫芦村才能越发展越好,可不能搞这种糊涂账,那我以前就算是白费力气了。这次说啥你们也的听我的。”
村民们看钟晓宇态度坚决,互相商量了以后,那个老爷子才又说道:“行,先这么着,晓宇,你有什么想法,给大家说说。”
钟晓宇说道:“总是养着这一千多人,那也不是办法,必须给他们一些活计,能让他们挣钱,这样他们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村民们听钟晓宇这样说,纷纷点了点头,觉得是正理,
那个老爷子又说道:“那一千多人里面,有一半是孩子,还有两成多是妇女,能真正干活壮劳力还不到三成。村里也没有那么多荒地,你让他们干什么活计呢?”
钟晓宇说道:“那些孩子我想收留到文圣院里,将来长了本事,就可以自食其力了。
女人们也能干一些轻活。
剩下的壮劳力我想让他们去盖房子,组成一个施工队,不仅给他们自己盖房子,还要给村里盖房子,将来还可以出去去外面盖房子。
村里人生活都好了,也需要住好点的房子,就是那种水泥楼房,带琉璃窗户的,你说是吧,老爷子。”
说道这里,屋里的几个老爷子都乐了,其中一个老爷子说道:“这敢情好,我们早等着这一天呢,一直想住你家乡那样的楼房,村里的劳动力不够,也不会盖那样的楼房,这次有盼头了,哈哈哈。”
钟晓宇大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通了,又说道:“我呢,想把这一千多人带到文圣院那块,找一片空地,让他们先盖几栋楼房练手,练好了再给村里面盖,这样他们也就有住的地方了。”
谢龙接口道:“这个好办,文圣院周围的地你随便用,我就能做主,再说那边也都是荒地。如果大家说定了,我明天就给村口的那些人去说,他们肯定很欢喜。”
最后大家都一致同意了这个方案,钟晓宇也就赶紧回了文圣院,让同学们多准备一些材料搭帐篷,总不能让那些人都睡在外面。
第二天一早,谢龙就把村口那些乡亲们带了进来,到了文圣院,同学们准备的材料还不够,只能先搭建了一些简易的帐篷,让众人挤一挤。
这些人里面有个木匠出身的,名叫郑三,对钟晓宇说道:“先生,可以去林子里伐一些木头吗?用木头盖一些简易房子很快的。”
钟晓宇看向谢龙,谢龙说道:“可以的,先做一些简易的,等你们自己的房子盖好了,就不用这些木头房子了。”
众人都很高兴,拿着伐木工具和推车就去了林子。
这外村人没见过动力推车,也没见过轻铁做的砍刀,处处都觉得很新鲜,更没想到的是,有了这些工具,干起活来这么快,只用了一天就把木料就都准备好了。
木匠高兴的笑开了花,大声说道:“有了这些工具,几天房子就都能盖好。”
大家都乐了起来,文圣院的学生们心里想:“你们没见过的东西还多着呢,我们葫芦村可是现代文明。”
几天后房子就都盖好了,这些外村人也都安顿了下来,钟晓宇分配其中一些人去做砖窑,一些人被派到水泥厂,孩子们也进了文圣院上课。
这下把钟晓宇和赵远桥都忙坏了,只能上大课,幸好还能有一些老生过来帮忙,只能是老师给葫芦村的学生讲,葫芦村的老学生再带着新学生,大家都变得很忙。
当然,这也不全是坏事,各个科研小组都壮大了实力,老生也可以指挥新生干活了。
在炼体方面,钟晓宇给这五百个新生每人五颗下品灵石,人数太多了,就不能有老生那种待遇了,希望也能从这些人里面找出一些好苗子。
每日早晨起床,是学生们一起打太极拳的时间,钟晓宇看着操场上这么多人一起打太极拳,甚是壮观,油然升起一种自豪的感觉,
心里想:“自己也成这个世界的太极宗师了。”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日子就这样热火朝天的不断的流失,文圣院的老生们也全都进入了炼体一级,
钟晓宇已经禁止他们再在林子二十里深以内打猎,否则他们会把普通的野兽都杀光的,还是把这些野兽留给普通人打猎的好,野兽们也能休养生息。
葫芦村到火山温泉的路早已经被打通,那些凶兽们只要一见到文圣院的学生,就一溜烟的逃得没影了,如果不逃的话,很可能就会成为那些学生们的盘中餐,都被吓破胆了。
有了轻铁和钢筋水泥,再有各个科研小组的帮助,盖房子也不再是件难事,眼见着一排排的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大家心里都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