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院众人满载而归以后,各个科研小组的活动又正常开展起来。
日子过得平静而且充实,各方面计划都在按部就班的前行,不经意间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忙碌了半年,自然也会收获到到最丰硕的果实。
但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同样也是付出的季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县衙里面组织的收税活动也就开始了。
收秋粮税,一般的过程是这样的,县衙里面组织几队收税人马,每队人数二三十人不等,任命一个收税官带队,队员们全副武装,突击到各村收税,各乡村的公职人员配合收税。
收税官到村子后先封锁村庄,防止村民外逃,把村民聚集到一起以后,根据花名册挨家挨户去收税。
村民们往往一看到收粮税的队伍快到了,就互相传递消息后四处逃窜,村民家里往往没有多少粮食,交了税粮第二年就只能饿肚子了。
收税官如果在某一户收不到税粮,就会进这家去抢掠一番,抢掠所得称为收税队伍的公务费,这户人家以后还得补交公粮。所以每次收秋粮税都会搞的鸡飞狗跳,经常还会闹出人命。
收粮官到了葫芦村,先派人把葫芦的前后出口堵住,然后找来了村长,让他把村民集中起来。
这个收粮官是第一次到葫芦村,葫芦村的景象和他设想的差别实在是有点大。
走在葫芦村的主路上,街道干净整齐,也没有村民们慌乱逃跑,做小生意的还在叫卖,好像是没看到他这个官老爷似的,这让收税官心里暗暗的不爽。
村长拿着个铜锣,一路走一路敲,大声喊着:“收税了,收税了,乡亲们都到村头广场集合啊,把自己家的税粮都带好。”
收税官还在主路上迈着方步巡视前行,后面已经陆续有一些村民超过他,村民们扛着粮食袋子向村头广场去了。收税官嘴里轻骂:“这些不知礼数的粗鄙乡民,不知道什么是上下尊卑吗?”
村长赶紧在一旁解释道:“这些村民都没上过学堂,也不知个礼数,老爷,您大人有大量,别和这些村民一般见识。”收税官嘴里哼了一声,也就不再追究了。
收税官到广场后等了不到半个小时,村长就小跑着过来说道:“大人,花名册上的村民都已经到齐了。”说完后把花名册递给了收税官。
收税官看着广场上这些嘻嘻哈哈聊着天的村民有些奇怪,
心里想:“这是收粮税啊,这些村民怎么一点也不紧张,看着都还挺开心的,难道交粮税还是个喜事?莫不成葫芦村的村民都失心疯了?
待会儿收粮的时候就让他们好看,一斤都不能少,少一斤也要把你们家抄了。”
收税官心里恨恨的想着,面上却带着温和的笑容,让村民安静下来以后,收税官就长篇大论的讲着皇帝是怎样洪恩浩荡的,朝廷是怎样体恤百姓的,所以村民们应该主动积极的交税粮,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团结。
收税官这一大段讲完,村民们早就听得不耐烦了,反正这些文绉绉的话语也听不懂,终于可以交粮了,交完粮就可以回去干自己的正经事去了。
听说钟晓宇先生今天下午在文圣院讲怎样盖猪圈,怎样规模养鸡,先生原来讲过,规模化养殖以后,村民们就可以天天有肉吃了,这才是正经事嘛。
收税官看着这些村民们心不在焉,知道他们听不懂,也就不再多话,开始点名收税粮。
第一个点到的自然是村长张长贵,村长答应一声以后就找人把那一堆粮食袋子抗了过来,验收的官员称量以后,居然每袋还多了两斤。
收税官满意的点点头,表扬了村长一番,说村长带了个好头,是村民的表率。
后面随着点名,村民们挨个都把粮食扛了过来,交给验收官员,验收官员的表情越来越怪异。
别村的村民交粮的时候,向来都是缺斤短两,为了几两粮食都可能争执一个时辰,又哭又闹的让人心烦。
这葫芦村的村民交粮食,每户每袋都是多个一两斤的,个别的村民还有多五六斤的。
验收官员心里想:“这些村民可真是不拿粮食当粮食,葫芦村的人都是这样过日子的吗?”
验收官哪里知道,村民们想的是:“每次收税粮的来人,足斤足两的粮食都会被说成缺斤短两,搞不好还会去家里炒家,村民们可不想惹这样的麻烦。
还不如多加一两斤,让这些收税官老爷们说不出来啥,收完赶紧走人。”
收税官员更不知道的是,葫芦村的村民们每亩地能产八百斤以上,粮税每亩只收一百斤,村民们自然不会太在乎,家里的粮食都堆成了山,吃都吃不完。
交粮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都交完了,村民们也已经各自回家。
可收税官老爷心里却不高兴了,收公粮那是要交给官家的,自己又得不到什么好处。
收税官老爷喜欢的是欠粮户,这样才能去农户家抄家,抄到的东西可是归自己的。
自己这二十多个人忙碌了一上午,啥也没得到,心里不痛快,给收下的兄弟们也没法交代啊。
收税官老爷不想就这样走,那就得找点理由,于是对村长说道:“长贵啊,你们葫芦村今年很不错,没一户欠粮的,这样很好。”
说罢使劲的拍了拍村长的肩膀后笑了笑。
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呢,每户的耕地数每年都会有变化,我们要挨家挨户的去核实,这也是本官的份内职责嘛。如果有哪一户交的公粮和耕地数对不上,那就说不得……”
收税官故意拉长了音,又拍了怕村长的肩膀说道:“长贵啊,都是吃公门饭的,这个你是懂的,对吧。”
说完就换了一副脸色,让人看着阴森森的,很明显就是威胁。
村长苦笑一下,心里想到:“这帮狗娘养的,幸亏早就知道你们狗改不了吃屎,老子还留了一手,赶紧把你们打发走算了。”
村长换了一副笑脸后说道:“上官老爷们忙碌了一上午,自然不能白忙。村民们已经托小人给上官老爷们准备了公务费,都在旁边那间屋子里放着,您随我来。”
说完就领着收税官到了一间屋子,屋子里放着二十几只鸡,十几个野兽尸体,其中一个野兽尸体明显大了一圈。
村长指着那个最大的野兽尸体说道:“这个是花翎猪,成年的凶兽,听说在县城里能卖几十两银子呢。村民们都穷,家里没银子孝敬上官,只能拿这些野物充数,上官您多体谅。”
说完还向收税官躬身施礼赔罪。
收税官这才换了笑容,夸奖了村长几句后,带着收税队伍回县城了。
钟晓宇就在旁边屋子,听到了谈话全过程,等收税官走了以后才出来,对村长说道:“叔,咱们将来会越过越好,总有一天让他们欺负不了咱们,不再受这种鸟气。”
村长叹了一口气,不想再说这个话题,对钟晓宇说道:“我已经给村民们打好招呼了,下午都去文圣院,你给大家说说养猪养鸡的事儿,村里堆了这么多粮食,时间长了就会放坏的。”
钟晓宇中午和村长一起吃了饭,一边吃一边聊具体的细节。等到了下午召集好村民,就和村民们一起去了文圣院。
钟晓宇找来了农业科研小组十几个学生负责给大家讲解,众人一起到了文圣院的养猪场。
养猪场是青石磊的院墙,地面和院墙都抹了水泥,有猪吃饭的食槽,也有喝水的食槽,还有专门睡觉的房间。
每个猪都在一个隔栏里,墙壁上有大大的窗户,窗户上装着透明的琉璃。
这些村民都看呆了,从没见过这样养猪的,一个妇女对村长说道:“村长大哥,这还是猪圈吗?咋比俺家里住的还好呢,难道猪比人还金贵?这猪圈盖下来的多少钱啊?”
一连串的问题,把村长也问的懵懵的,村长也不懂,只好疑惑的看着钟晓宇。
钟晓宇笑了笑说道:“咱葫芦粗不缺青石,面上的那叫水泥,结实着呢。院里已经有十几个学生会做水泥了,他们也能做琉璃,都是用山里面现成的材料,不花钱。
只要你们出力气,文圣院就帮你们做水泥和琉璃。”
然后钟晓宇又对着村长说道:“叔,咱村里还可以建个水泥厂和琉璃厂,只要出力气都能干成,将来全村的住户都能用上水泥和琉璃。”
村长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赶紧说道:“那敢情好,晓宇,这事儿咱可就说定了,忙过这一段儿,村里就建工厂。”
钟晓宇又领着众人参观了文圣院的养鸡场和饲料加工的地方,农业科研小组的成员,都是葫芦村自家的子弟,自然给村民们解释的非常详细。
众人听说养猪一年就能出栏,养鸡一个多月就能出栏,又是惊掉了一地下巴,这时再也没人说用粮食作饲料是糟蹋粮食了。
这个冬天葫芦村不再有农闲了,葫芦村民干劲十足,每个人都是忙的腿不着地。
村民们当然喜欢这种变化,葫芦村现在啥都好,就是有点累。
钟晓宇看到了这个问题,自然这个冬天也就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