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语录”徐小平、王强加盟新东方,使新东方在学校的形象和产品的开发方面,显然比当时我一个人干的时候更加令人振奋,让人感觉方向性更加明确。
“俞敏洪创造”水浒传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当年梁山在白衣秀才王伦主政的时候,由于白衣秀才妒贤嫉能,不敢吸纳各路英雄豪杰,就连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这样一等一的豪杰都被拒之门外,结果可惜了水泊梁山这一块风水宝地,在江湖中只能充当一个二三流的角色。等到后来托塔天王晁盖等诸好汉智取生辰纲,走上梁山,尤其是在及时雨宋江坐上梁山的头把金交椅之后,广纳各路豪杰,名声大振,成就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赫赫威名,令各路贪官污吏闻风丧胆。
为什么梁山还是那个梁山、水泊还是那片水泊,白衣秀士王伦和及时雨宋江主持梁山时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除了个人的能力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宋江能够发挥团体的力量。当时的梁山出谋划策的有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神机军师朱武等智囊团,马上将军有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灼等五虎上将以及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病尉迟孙立等八骠骑,步下将军有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等凶神恶煞,水上将军有浪里白条张顺、混江龙李俊等水中蛟龙,此外后勤、军医等一应俱全,就连擅长小偷小摸的鼓上蚤时迁都能够在梁山上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如此多的英雄好汉,梁山焉有不强盛的道理?
大部分的创业者可以说都是单枪匹马或者以家族为单位开始自己的创业征程的,这种模式在创业初期,也就是“个体户”阶段,还能够应付,甚至能够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不吸收外来的力量,就会成为发展的桎梏。
俞敏洪的新东方就遇到过这个问题。说实话,新东方在初期就是一个标准的“夫妻店”,俞敏洪负责上课,而他的夫人则负责财务以及报名工作。后来就连俞敏洪的老母也掺和进来了,如此发展下去,新东方就是一个标准的家族企业。
但是,1995年,新东方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学员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人。俞敏洪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蹩脚的司机一样,已经快要无法掌控新东方这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这时侯,俞敏洪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时的那帮最要好的朋友,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一个决策——“把那帮比我出息的海外朋友请回来”。
俞敏洪说:“我在大学什么都不会,但是我认识几个比较有天分的人物。所以到1995年年底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把这些人找回来,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口语能力极其强大,在美国当过广播电台播音员,我还知道一个老师思想魅力非常大,我知道新东方需要一定思想文化,应该有一个专门搞思想文化的人,还有一个老师的写作能力非常不错。”
1995年年底的时候,俞敏洪来到了美国,到处游说这些“精英同学”,劝他们和自己一起回国创业。
俞敏洪非常诙谐的回忆起当时自己去美国的经历:“当时国内没有信用卡,我要到国外去看他们,就得带现金,所以我在国内换了整整1万美金的现金出去了,带的全是百元大钞,所以吃饭的时候,我只能掏现金请他们吃饭,这个给了他们很大的刺激……”
老俞说这些百元大钞给了他那帮“精英同学”很多的刺激:“他们突然发现一个原来在班里完全不起眼的、被大家瞧不起的这么一个同学,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说会做一点事情来,并且能够拿着大把的美金,跑到国外来炫耀的,按照他们的说法是炫耀,他们觉得俞敏洪能够做这样的事情,那我们回去一定至少能够跟他做的一样好。所以说这个给了他们巨大的信心,就是说我原来在大学没出息的形象给了我后来把这些朋友请回来的信心。”
就这样,俞敏洪靠自己的“炫耀”和“激将”把这帮同学请回来了,“连俞敏洪这个兔崽子都能做成这样的事情,那我按照我的水平肯定行了”,才华横溢的徐小平受不了这样的激将,在两个月后第一个回国加入新东方。随后,王强等人相继回国加入了新东方。
在这些“精英同学”回来之前,俞敏洪还将另一所民办学校“理想学校”的校长、口语电影教学专家杜子华“兼并”进了新东方。
1997年,老俞“睡在上铺的兄弟”包凡一回国加入了新东方的阵营。
这些精英的加盟,给新东方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使新东方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那个时候起,新东方开始了松散合伙制的新东方品牌创立时期”。
“创业宝典”个体户或者家族企业的形式在创业初期,可能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拒绝外界力量的介入,就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企业就会做不大做不强。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学识毕竟是有限的,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所以,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发挥团体的力量。
利用团体的力量,可以做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群策群力。总之,由于没有人会拥有创立并运营企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经验、关系或者声誉,因此,从概念上来讲,如果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组成一个核心团队。团队成员对创业者来说将发挥不同作用:他们或是合伙人,或是重要员工。他们不可或缺,有了他们,可以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创业实战”家族企业和合伙企业到底孰优孰劣,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创业选择合伙还是单干并不是绝对的,两者各有利弊,关键是要注意扬长避短。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寻找自己的合伙人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朋友不等于合伙者
亲密的朋友并不等于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如果在创业的过程中出现矛盾,不仅朋友没法做,事业也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在国内,相关调查显示,合作创业中经过3年创业团队仍然能够完整保留的不到5%。因此,创业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理想的合伙者不仅要求相互知根知底,相互信任,而且要求双方在能力、性格上都有较好的互补性。那些和自己在观念意识、目标认知、利益分配等方封面有分歧的人,以及相互信任有问题、性格融合有问题的人,就是再好的朋友也不适合做合伙人。
先小人后君子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但合伙创业还是以先签订合作协议为好,把双方应尽的职责和应享的权益仔细协定下来,决不能口头说说。即使再好的朋友,要合伙创业的话,那么关于合伙人在企业中的责权利一定要事先谈清楚,并且付诸于文字,形成具法律效力的文件,这是个比较公平而有效的办法。
亲兄弟明算账
合伙创业最关键的是做到“亲兄弟明算帐”。合伙创业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楚、手续齐全,随时经得起检查;对于所有账目的进出情况、合作实体的经营状况和损益情况要定期在合伙人间进行公开,合伙人的利益分配要严格按照合作协议中的规定办理,做到双方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