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不值钱又遍地都是;把这些想法放对位置,而能实际付诸行动,才算有价值。
——杜拉克
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只有不用战争就能使敌军屈服的,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
我们知道,运用指挥取胜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所以,孙子强调指出: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人类历史即是一部斗智斗勇的历史。纵观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哪一个不是精于谋算的高手?法国卓越的军事家拿破仑说:“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全部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
齐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但是,齐桓公死后,齐国就逐渐衰败了。过了100年,齐景公当上了国君,为了恢复齐国往昔的繁盛,齐景公任用了晏婴等一批贤臣,使齐国再度走上欣欣向荣的道路。
齐国的繁荣和强盛引起了称霸中原的晋国的不安。晋平公为了向各诸侯国显示一下自己“霸王”的威力,巩固其地位,就想征伐齐国,给齐国一点厉害看看。为了探清齐国的虚实,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范昭到了齐国,齐景公设盛大宴会款待晋国使者。酒到酣处,范昭对齐景公说:“请大王把酒杯借我用一下。”齐景公不知其意,便吩咐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侍从倒满酒恭恭敬敬地送到范昭的面前,范昭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晏婴把范昭的举止和神色看在眼里,大为愤怒,厉声命令斟酒的侍从:“撤掉这个酒杯!给国君换一个干净的。”
范昭闻言,吃了一惊。于是,他干脆佯作喝醉,站起身,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边舞还边对乐师说:“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以助酒兴!”
乐师从晏婴命令侍从撤杯的举动中看出了范昭的用意,站起身来对范昭说:“下臣不会奏成周之乐。”
范昭连讨没趣,借口已经喝醉,告辞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见范昭不悦而去,心中不安,责怪晏婴说:“我们要跟各国友好往来,范昭是上国使者,怎么能惹怒人家呢?”
晏婴回道:“范昭不过是以喝醉为名来试探我国的实力,为臣的这样做,正是要挫掉他的锐气,使他不敢小看我。”
乐师也跟着说:“成周之乐是供天子使用的,范昭不过是个小小使者,他也太狂妄了。”
齐景公恍然大悟。
第二天,范昭拜见齐景公,连连向齐景公道歉,说自己酒醉失态。齐景公回了几句客套话,然后派晏婴带范昭去齐国的军营和街市上参观。
范昭回国后,不无感慨地对晋平公说:“齐国国力不弱,群臣同心,暂时不可图谋。”
晋平公于是灭了征伐齐国的念头。
历史上,“兵不血刃”,以谋略取胜的战例并不少见:秦始皇降服齐国,韩信一书平郢地,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现代史上,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中,美国总统肯尼迪以强硬的态度,迫使苏联将其运往古巴的导弹撤回本土,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战例。
伐谋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敌人正谋划攻击我方,那么我方则先“伐”其谋,使敌人的进攻阴谋失败;一种是我方想攻击敌人,敌人已做好防御准备,我方用计谋挫败敌人的防御。
在军事领域里,“伐谋”关系到将士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在政治领域内,伐谋关系到敌我的荣辱成败;在经济领域和体育竞赛中,伐谋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竞赛的胜负。
《红高粱》一炮打响,造就了新一代影星巩俐,也使张艺谋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红高粱》在国外如何呢?
国外电影界十分重视对电影的包装,特别是一部巨片的首映式,往往不惜工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国电影界由于财力有限,对国外同行的“挥金如土”只能是望洋兴叹。当然“国产片”也就鲜为外国观众观赏。
《红高粱》在德国举行首映式时,中国代表团别出心裁地向每位观众免费赠送了一件红色粗布对襟小褂——假如您对《红高粱》不陌生的话,您一定会想像出那种可爱的红色粗布对襟小褂会是什么样子,小褂的背后还有三个汉字“红高粱”。令中国代表团又惊又喜的是,小褂备受外国观众的喜爱和欢迎。电影散场后,他们纷纷把小褂穿在身上,一时间,影院街头到处可见“红高粱”。没有看过《红高粱》的德国人争先恐后地涌入影院,期望一睹《红高粱》,也期望得到一件珍贵的中国土产艺术品——红色粗布对襟小褂。
在电影节期间,《红高粱》的上座率直线上升。最后,要说明的是,对襟小褂的成本只有1.5元。
智慧宝库: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企业家、运动员,务必要慎谋、精谋、深谋、远谋,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兵不血刃”,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