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宇给秦谨送了一套《红楼梦》,她还真看了,在照顾母亲的时候。燕宇还向她推荐了王国维先生、刘心武、周汝昌等人对于红学的研究作品。秦谨是放在心上了,过了不久,居然给燕宇发了一个文件,里边是对于《红楼梦》的章回看法,不过并不是秦谨自己写的,而是她帮别人整理的。
什么人会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地成为专家呢?我想是那些敢做别人嫁衣裳的人,在文字领域,就是编辑校对的人员,是他们默默地付出,才成就了一个更好的作品。在某个领域久了,就会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知识积累,甚至有了自己的评判。这种广博的积累,让他们自然而然成为专家了。自从经营姐姐们的书吧之后,秦谨养成了总结别人经验或文字的有心人。她承担着为别人引荐的角色,所以会收到很多成品的或半成品的作品,有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散文、随感、日记、剧本等等,当然还有画作、雕塑作品等艺术品。
也许因为读《红楼梦》,所以她就用心了。他把曾经在书吧演讲的一个人的随感,整理了出来,发了一部分给燕宇。
燕宇在闲暇之余,就读来解闷。
这个小册子叫《杂品红楼》,其中一部分内容如下:
1、从来都没有将《红楼梦》看完,只是知道故事的梗概而已。虽然买了《石头记》来品读,可只是读完了上册,就读不下去了。昨夜感觉困乏之时,又捧起上册,从头看起,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记得导师曾经让我们背过《红楼梦》的章回题目,并且饶有兴致地说《好了歌》,如今读来,倍感其中深意。不管是满纸荒唐言,还是一把辛酸泪,我觉得应该好好读一读了,是那份苍桑和悲苦针对着属于某个年龄段的人,种下了心中的罂粟,上瘾直到死亡。
2、当从别人口中听说家族的事情,你会觉得家族中的一团和气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就如《红楼梦》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我们在听别人的故事之时,不觉得有什么沉重,甚至听到一些糗事会幸灾乐祸,可是当我们听到有关家族的糗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黑下脸来。
就像读巴金的《家》,狠下心来描摹青春期的记忆,那是对自己最大的洗礼。在我们读《出梁庄记》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根”这东西,你怎么甩也甩不掉。因为你的品性,或多或少地被家族所影响,甚至在回梦中,你依然有那里边的坏脾气和不由自主的谦逊。
我们自认为,自己离开了故土,远离了家族,自己的很多行径并未受到影响。可我们错了,当你出门在外,你依然喜欢幼时的记忆和吃食,甚至不愿意去改变,变得固执。你也许曾经讨厌家乡话的土气,在很多时候你会说普通话,可跟家人相聚之时,说着家乡话,又是那样的轻松自在。
也许争论过家风或家教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家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没有人刻意去规劝你必须如何做,而是你不由自主地模仿,并且成为了你以后为人处世的积淀。越长大,越觉得家族的平凡故事丝毫不逊色其他历史上的世家大族,那种乡村的关系维系,你也道不清说不明,可它存在着那样真实。
3、走亲访友本没有别样可说,可对于怀有心思或初次登门,则有种战战兢兢或小心翼翼,特别是对自己要求甚高之人。《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个教书先生也能托托关系,让自己补缺为官,一个自诩清高的女孩进了陌生的繁华之地也有故作镇定之态。只是黛玉的这种淡定,在宝玉出现之后,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脂砚斋不惜笔墨,先饶有兴致地倒出黛玉眼中的宝玉,后又娓娓道出宝玉眼中的黛玉,如此卿卿,怎不让人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一见钟情之意。此时黛玉身边的自带丫鬟雪雁以及贾母所赐鹦哥出场,师妹说过平生为其一,则可。不知是否沾染了黛玉的脾性,又有那种跳出来看人生事故的心思。
4、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可利玛窦当年不是在中国混得一瘸一拐的嘛。看来还得正视一下“护官符”,这不是入乡随俗的事情,而是面对地方大佬的事情。《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在中学的时候,大家都学过,甚至残留着那么点印象,就是贫富差距的结果,就是丧命的人无人给伸张正义,有钱有势的人可以欺男霸女胡作非为。以前以为那句“黑猫、白猫,抓住老鼠都是好猫”有点意思,还觉得有趣,是智慧的玩味,可如今看来,那种催生出的先富者们,并没有承担起带动贫弱者的责任,相反他们将该做的污染、挥霍、为富不仁都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贫弱者除了怀有仇富情绪之外,还得对他们顶顶膜拜,因为成功标准或人上人的传统的标杆等同于金钱的多少,所以他们这些先富者成为了膜拜的偶像。也许大家挖挖那些发家史,你会觉得他们真的是手拿“当代护官符”,成就了那些暗黑的成功路。古人说,不发横财则不富,按部就班地生活,永远只是勉强过活。光明正大是社会所倡导的,所以大多数人信了,成为了维持光明正大的大多数,但他们却过得不那么光明正大,反而是那些暗地里操作的家伙们,在人前却光明正大得那么自信。当愚蠢的过去见证了今日的更加愚蠢,你会觉得理性总是在像剥洋葱一样,在看清真相的路上有眼睛模糊的时候,有痛苦的瞬间,有悔恨的激动,直到你红着眼看清了现实,你才会为当初的愚蠢感到羞愧。
5、为何狂轰乱炸总会让人有眩晕的感觉,就如《红楼梦》第五回灵石迷性难解仙机警幻多情秘垂淫训,感觉一个人的毕生才华非要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全部抖搂出来一样。可大多数人就是在乎这初次见面,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有“东床快婿”的际遇,倒是这种排山倒海的轰炸式文辞,让人无法招架。如果你有一个亿,我想你也会不吝金钱,给自己喜欢的女孩一个盛大浪漫的求婚;如果你有足够的才华,我想你也会不惜文辞,给自己的平生知己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寄语;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平凡之辈,我想你也会尽自己所长,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最赤诚的奉献。我们都是在尽自己所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展现自我,就如脂砚斋一样,几次修改和批注,倾注了多少心血,这一回更是搁下笔来,头脑有眩晕的感觉。畅想那个场景,有美妾相伴,递上一杯香茗,他却满脸疲惫对着她露出微笑,此生的相识相知,无言中的几缕思绪。
6、“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把“远亲不如近邻”挂在嘴边,特别是农村,亦如费孝通所说的“熟人社会”。《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老妪一进荣国府对于贾宝玉之于花袭人之事,这让人想起了童书业的《春秋史》,一个贵族玩着玩着,看到某个奴隶家的女孩漂亮,就毫不避讳地临幸一番,而且作为奴隶的女儿还得感到荣幸。我想卑贱并不是某些制度决定的,而是封闭让大多数人脑洞未开,才会那样觉得心安理得或逆来顺受。至于刘姥姥厚着脸皮攀那连宗的亲戚,也算是穷路求人不得不放下尊严。在很多时候,一个家庭遭了难,总是会想到求亲戚,可是这会的亲戚不会慷慨解囊,而是担惊受怕,怕你借钱还不了,怕你赖上他,而且当初很亲近的人,关系很好的人,成家了,也得顾及到妻小,而没有了当初的仗义疏财。这本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很多受难的人会觉得亲人不帮助自己,真是没有良心,而近邻仅仅帮了一点忙,就觉得近邻好。不得不说,关系决定了你要求对方的程度大小,但也不要把关系看得太重,因为在利益或感情缺失的情况下,即使再亲密的关系,都有可能一文不值,而且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7、门第及交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情。《红楼梦》第七回尤氏女独请王熙凤贾宝玉初会秦鲸卿,不仅因家世不同,道出了做媳妇的不一样,而且说到了门第之交友。想想尤氏是再嫁之人,还带着两个女儿,本就是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背景,倒是王熙凤是孙媳妇中家世背景最硬的。娘家人家世好,这样在夫家就腰杆硬,比之秦晋之好也可以管窥一二。至于交友,古时候也同样是有圈子的,贵族有贵圈,平民有平民圈,到了汉及以后,则有豪族与寒门之别,更兴谱牒。贾宝玉与秦鲸卿虽然一见如故,但注定了好友做不长久,更何况在族中读书,人多口杂。讨论到当今交友,寒门是否与豪门有真正友情可谈,是否打破了圈子?是否也有贾宝玉见到秦鲸卿之时的自惭形秽之感?是否也有秦鲸卿见到贾宝玉之时的寒酸怯阵之感?
8、“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在《红楼梦》第八回拦酒兴李奶母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对于这一会,我就看重了这两句,我想之所以很多人喜欢薛宝钗,更因为这两句吧。想想如今的各色染发,反倒突然间觉得在中国黑头发倒成了绝种一般,不化妆都不敢出门一样。以真面目示人反而会遭到非议,这真真的不受待见,反倒是假假地成为追捧崇拜。在这一回中,还看到了紫鹃,也就是贾母赐给黛玉的鹦哥,顿觉这个丫头跟着黛玉也够受的,更别说那雪雁了。
9、我这个人长得比较粗糙,看不惯那些女里女气的男人,就像看到《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我总会想快点翻过去,要不是为了滤清人物关系,还真的不想看,不知道是作者病态还是本来就是那样病态。在起初看《卡波特》的时候,我真有够孤陋寡闻的,只是觉得一个作家怎么能这样阴柔,以至于我都想放弃看下去,可是到了后来,反而觉得一定要看下去。当一个人说自己天生如此,不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我想我没有再次去要求他应该像个爷们一样说话。但是就是有那么多人本来你是个很爷们的,说话就很爷们,非要装得那样婉转,让我觉得自己本来就够极端了,你还非要为了迎合来个影响人伦之举。如果喜欢《蒂凡尼的早餐》,我想并不是因为你喜欢杜鲁门·卡波特,而是因为奥黛丽·赫本。但当你看了《冷血》之后,你绝对会说我是看了他的书,才去看电影《卡波特》的。都说看《红楼梦》如果没有看过三遍,就没有评价它的权力,很不幸我是看的第三遍,不过从来没有看完,所以这次真的是花心思在看每一回,可并没有像红学研究者或石学研究者那样卑躬屈膝,他们还真以为自己又造出了现实版的《公羊传》《谷梁传》。就。咱不懂,咱得看看吧,咱没文化,得弄明白为什么说读不懂《红楼梦》就有多浅薄吧。这读书人有时候就是贱,本来可以两晚上读完的书,非要把它供起来,每天看一回,反复理解一下,挖空心思窥测点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说,不是这本书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适不适合。如果你不想看《红楼梦》,可以看看《京华烟云》,那是林语堂先生给的一个民国版的《红楼梦》,意境在,情愫在。这你也就知道了,对于前代的解说,通常都带有现代人的偏见,这也就是为什么穿越剧受到欢迎,捕风捉影(娱乐)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10、看到方子《益气养荣和肝汤》,有些亲切感,想想脂胭斋在《红楼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之中,冒险违德给可卿看病。张太医此人可算是说话讲究,对于宁府的事情一定是摸细了,在其他大夫的脉案基础上给出最明智的推断。这让我想到了焦大的醉言疯语,想想那也并非空穴来风。其实方子中的君臣佐使,也说明地位的轻重,在一个家族中有些人就是好则好但注定被侵犯,而有些看似是好人则十足是败类。世间有太多好人,因为忍受了第一次的被欺负,就改变了性格,变得软弱。其实好人最应该有攻击性,特别是对不公正的事情,因为自身就是正义,有底气。看不惯,你作为好人就该骂出来,这样的人多了,阴险的家伙就不敢乱来了。
11、一门心思到了最后就是痴迷不能自持,想想读到《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看到了此中四个人,都是痴迷的个性:贾敬、秦可卿、贾瑞、王熙凤。贾敬是求仙问道之人,本来搬出宁府就是为了清净,可宁府中的儿孙却给他来了一个遥祝生日,真真是想得出来、做得出来。但此回中,秦可卿已经心死,只凭那句“任凭是神仙,也能治得病,治不得命。”此种心态,就算是没病,认命了,干等赴死,岂不是更为痴迷。至于贾瑞明明知道王熙凤是一个狠角色,偏偏贪恋美色去招惹她,如果说是色胆包天吧,可他却因痴迷而存在侥幸心理。脸皮厚点,就玩起风流倜傥,可没有两把刷子在凤辣子面前不是自讨苦吃。王熙凤这个人却偏偏有仇必报,“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如果说性骚扰可以判死刑的话,我是双手赞同的,可是明明自己没有表明拒绝的态度,反而设计引诱,非要弄死对方,岂不是最好面子的变态心理。贾敬贪恋的是长生,秦可卿是无奈地等待死亡。贾瑞本可以在祖父教导下,成家立业光耀门楣,却贪恋一时之欢,王熙凤本可以敬而远之,却非要玩玩自己的智慧,可见不为长久计。
12、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最怕语文老师叫我回答问题,因为我语文成绩不好,就怕在众同学面前丢脸。往往在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就会低下头,心中祈祷千万不要叫我啊。很不幸,我就是那个不被上天眷顾的倒霉蛋,大多数情况下,我是被老师点名的,而且被罚站在教室门外的次数不少。我之所以心存侥幸,是因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就不当大爷非要说自己语文如何好了。当然有那么一种人,明明没有什么本事,名声又不好,还总是在人前人五人六的,看《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就能知道贾瑞就是这样一个人。色胆包天还心存侥幸,不过大多数不自量力的人都会这样,只要让他们看到一点希望,他们就会心存侥幸,特别是在感情上。任何有逻辑的推理都无法解读感情行径,因为那都是非理性的,所以才会给自己找足够多的理由,让自己心存侥幸地继续糊里糊涂下去。当然,有的人心存侥幸得手了,有的人心存侥幸送了性命,有的人心存侥幸受到教训幡然醒悟。想想贾瑞第一次,就应该幡然醒悟,可是还要自己上前挨整。最后一个救命稻草,就是风月鉴,那本来是南柯一梦的教训,镜中花、水中月,可偏偏自己又放手了,还不一命呜呼。我倒是觉得,心存侥幸本无可厚非,受到惩罚也没什么,但得吸取教训啊。不自量力的人心存侥幸的程度会低点,可能有些本事大的人心存侥幸的事情更大,比如那些犯了滔天大案的贪官污吏、富商巨贾们。心存侥幸,其实是国人的一种通病,总是想自己不冲在前边,反而要满足自己过多的贪欲,岂不会滑稽可笑。
13、相合则比翼,歧路则单飞。念昨日之静好,忧今日之徘徊。想来疆已近三载,可喜之无多,可忧之事则在千里之外,怎不烦扰。十载之约不复,文辞更无彰显,羞于而立之年,居域外一无所成。情可倾者,必令辗转留恋;情可断者,必令无暇顾及。梦残须看春晓,夜沉冷落忧思。莫道糊里糊涂,谁人不知务实。然不屈则为人魂,不可丢不可欺不可弃。读至《红楼梦》之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不禁慨叹,一梦相寄两世人,魂飞散去名与尘。良久疼惜滴血泪,胡乱醉语骂娇嗔。不该惦念之人,存于世间,偶尔会想起来,可总不会去打扰对方。反而有些人已然离去,真真的不存在了,非要大张旗鼓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在乎。斯人已不在,奈何繁扰之。有些人终归是要留给我们一声叹息,有些人终归被我们嘲笑,有些人终归成为了那时的最难将息,而此时却挥一挥衣袖,懒得搭理。
14、我不知道大多数人在看完电影《亚历山大大帝》之后,是什么感受?是觉得三个小时太长了,还是为亚历山大的怪癖个性觉得不解,还是热血沸腾之后陷入了冷静的思索,在太拿个人隐私当谈资的当今,似乎他同性恋的行为更为让我们关注,而且不由自主地露出尴尬,不是嘲笑,而是觉得这样的征服者不应该如此。就像我们读到《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我们总认为北静王应该是少年英俊、豪情万丈吧,不过看了名字你就不那么认为了,水溶,真是一个脂粉气不能再重的男性名字。我想很多人会反驳,那么纳兰容若呢?这也许正是我读到此处的不解之处,纳兰纵横疆场有兰陵王之英气,坐于书斋则挥洒情思,点墨即成柔情似水。
15、谁堪窥仙道,生死寺与庵。记得游天水之时,因为登玉泉观顿失仙缘志趣,畅想中的仙风道骨荡然无存,仅仅是那沉淀岁月的榆树让人看到了长生的希望,而那些道士则成了戏弄秦皇汉武的方士;记得在麦积山上,有种普度众生的眼界,因为东方微笑而觉得人间的仁慈渐多,而到了南郭寺则是另一番景象,品读碑铭,你已经不再有老杜的风骨,而仅仅是榆阴下乘凉的一只蚂蚁,风来了也许还会被吹走。看了一段时间《红楼梦》,到了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就没有再写读笔,如今重新再读,便觉得铁槛寺本是先人的一种寄托,希望佛祖在普度众生的情况下,也普度一下自己的子孙后代,可子孙后代哪里晓得先人的良苦用心,很多教诲与遵循都被抛诸脑后,正所谓摊子大了,怪事也就多了。而那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则又曲解了多少禅意,别忘了还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可偏偏寺与庵,不知在什么时候起,没有了谈经论道的佛印之辈,而多了些品行不端的胖和尚和贪婪的尼姑,没有了香客谈经论道、引以为傲的佳话,反倒多了很多藏污纳垢的风流韵事。我想仙道,求得就是一种破红尘红尘笑的自然,不强求别人所为,而自为自乐之事,居于高山之上,不求阳春白雪,但求下里巴人粗俗也无妨。或隐于高山无人问津之处,或隐于红尘闹市之中,一为身隐,一为心隐,或可有道士下山者,寻心隐之道也。佛陀遁世,本为解众生之苦,如果说仙道在内省,寻求自我解脱,那么禅道则讲求身体力行,以我之身感染众生之心,到处传道,到处游历,可以说佛是沾染最多尘俗的,所以我们不苛求寺与庵中,有多少高洁之事,那里本来就是洗涤灵魂的道场,本就是藏污纳垢的洗脸池。可我们非要说它是佛门清净之地,那也无妨,以悲苦之心洗尽铅华,方悟得此生本无轮回,奈何为轮回而自寻烦恼。寺与庵中的人,不再信仰轮回之说,则失去了最大的说教资本,也就更被尘俗所侵染,没有普度众生,反被众生普度。
16、富贵且惜福,天聪犹可量。富贵之家啃老便觉天经地义,才子风流传得后世佳话便是理所当然,这岂不误了青春,误了才情。读至《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妖逝黄泉路》,不禁想到如今的年青一代,古代的富豪之家,能守得住家业的不多,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而有流传千古的世家也有,比如琅琊王氏,但毕竟少之又少,家有人才辈出则业有千年立而不倒,只可惜处在富贵之家的后生,并非是那种创业之辈,而是贪图享乐之徒,纵有先人重家学、厚教养,终无主大事之人可以相托。看看贾家年轻一辈,反让王熙凤弄权,而各自扒拉着自己的小九九,恨不能从家中多捞点祖上积累的财富。在我们这个时代,啃老被多次提出来,但啃老的年轻人又很多,不光是18岁之后读书、就业,连买房子娶媳妇、照顾孩子,都要家中老人照应。而且很多年轻人的思想还理直气壮,觉得父母生了自己,就得养自己,觉得父母能给自己拿出买房的钱,很自豪,而没有觉得自己不能自立门户而觉得可耻。我想不光是富贵之家的孩子如此,贫穷之家的孩子有这种思想的人也不少,逼着父母一把年纪还要劳作,凑得钱给自己挥霍。我觉得不光是攀比心理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是想要自己承担得起的生活,还是奢望的生活,当然很多人可能说我不思进取,但我倒是觉得如果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即使再少,那也觉得心安理得,而不觉得对父母愧疚。想想父母终会老去,他们需要的关怀更多,而不应该再去挖空他们最后的一点垂怜。我觉得让父母安心的事情,并不是他们能帮你多少,而是你有多少自立和坚强,让他们看到你可以自立门户而且能应对以后的颠簸。
“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秦鲸卿在临死之前对宝玉所说,其实也是说给那些自命不凡的人说的。我以前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自命不凡,而且也不应该甘于平凡,所以在很多时候,总是用自己有限的见识来评说任何事情,其实那不是出生牛犊不怕虎,而是无知者无畏。你没有经历生活的沟沟坎坎,你没有经历过大喜大悲,你就难以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就难以明白生活不是纯净如水,并不是静海淡湖,而是有诸多的污垢,诸多的暗涌,诸多对生活的博弈,诸多对人性的妥协。自视甚高并没有错,因为那是自己给自己建立自信心的必要,但始终是没有根基的,遇到个中高手不免败下阵来,更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你会觉得你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对于很多领域你仍然陌生无知,你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地方,只是你没有发现对方的优点和积累,此时你不敢再做一块硬硬的石头,而是一块海绵,能收能放。这让我想起了原来在邯郸读书时,同学常说的那句“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他们认为我是保定人,便觉得狗腿子这个提法有点意思,其实这不光说得地方人的个性,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保定人多武行,一言不合就上手了,先打了解解气,不考虑后果,就像愤青;天津卫的人光靠一张嘴皮子,说相声的多,对语言要求苛刻,可是人家就跟你拌嘴,争吵起来说句谎话“我叫人去了,你等着”,其实早溜了。不能溜的,人家说说相声,自贬一下,逗逗闷子,也就皆大欢喜了;至于北京人,那真是皇城脚下什么人都有,宦海浮沉、人生多变,前两天还被骂为婊子的,如今却成为了某个爷的情人,咱能小瞧了。所以咱也不见风使舵了,平等对待谁都不得罪,见了谁都叫声爷,说小市民吧,那就是我奉承你,你奉承我,其实我们都是真真实实过生活的平凡人,管你爷不爷的,反正惹急了,我还是那句“你大爷的”。
17、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儿子,这样的拍马屁者。
我不知道天底下的父亲是否都是在众人面前以贬低自己儿子,来达到夸赞得意的效果,而儿子不在场的情况下,则是极力向别人炫耀自己儿子取得的成就;作为儿子的则是尽量在父亲及父亲友人面前表现出谦逊,极力配合父亲,而在私底下却很不赞同父亲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向别人炫耀自己有个好儿子。读至《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怡红院迷路探深幽》,不禁觉得作为一个父亲总是觉得“老子英雄儿好汉”理所当然,都有那么点虚荣心,真本无可厚非,作为儿子在父亲面前洗刷自己不学无术的罪名,这更是理所当然。然而是什么衬托出了这对父子,是那些亲友的看客,我不相信众人都是庸才,都是滥竽充数之辈,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考虑,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也就甘心做好绿叶的本分,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拍马屁。如今拍马屁也是讲究技巧的,就如同需要灌输什么微言大义,你不能直接给别人灌输,而是需要伪装,需要巧妙的编排,这样才能像第七纵队一样,混入了你的世界,你还浑然不知。
……
燕宇并没有一下子看完,当作消遣的一顿牢骚。也许写这个读后感评语的人,跟燕宇的年龄差不多,甚至小个两三岁,但是看问题的确有自己的角度。
对于《红楼梦》,燕宇跟秦谨可以了很多,仿佛两个人又说不完的话,而且经过延展,他们可以说到书吧的经营,还能说到绘画、服装设计,甚至他们会用红楼梦的诗词来表达某些情感。
以前,燕宇觉得秦谨太直接了,没有跟自己深度交流的潜力,可是经过进入恋爱,他才知道秦谨隐藏了很多实力。也许跟她以前的会计职业有关系,总是让她做事情一板一眼的,未免有些自我乏味。可是,当她接触各类人多了,自我提升的知识储备多了,她就逐渐开始爆发了,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