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才能、才华不等于成果,不等于结果,本事是靠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水平是靠久经考验练出来的。老板不会养闲人,如果你真有本事,能够做出成绩来,老板天天怕你跳槽,怎么会不给你高薪呢?
人必须对自己狠一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首先选一个好平台,跟一个好老板,好好干,干出成绩来,让钱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钱。
如果你“嫁”对了人,那就得认真想想,是应该琢磨事呢,还是琢磨人?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
有位智者,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
智者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大徒弟说:“用铲子铲。”
二徒弟说:“用火烧。”
三徒弟说:“撒上石灰。”
四徒弟说:“连根拔去。”
智者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
一年后,徒弟们都来了,唯独智者没来。但他的徒弟们看到满地生机盎然的庄稼,却没有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道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其实,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踌躇不前,并不是在想怎么做成事,而是在想,怎么不出事。很多人天天想着除草,却压根没想过种庄稼。这类型的员工,他们看起来很听话,老板说东,他们就朝东;老板说西,他们就朝西。他们做事,想着自己的小九九,给自己留退路,怕担风险;他们既不琢磨事,也不琢磨人,是职场中的庸才,不堪大用。
第二种人,天天梦想着升迁提拔,不过他们的主意却落在如何迎合老板、搞垮竞争对手上,对他们而言,除草就是除掉竞争对手。这类型的员工,不琢磨事,只琢磨人,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人际敏感和权谋能力,如果公关能力又很强,就会像花蝴蝶一样扑来扑去。这类员工,如果用错了地方,就是职场中的小人。
第三种人,他们本性善良,为人真诚,做事踏踏实实,有着令人敬佩的务实精神。他们不琢磨人,只琢磨事,低头拉车,却很少抬头看天,是职场中的大多数。
第四种人,他们既琢磨事,又琢磨人。他们属于职场中的翘楚,往往极容易成为领导者,要么是老板,要么是高管。
第一种和第四种人,属于少数人。第二种和第三种人经常闹矛盾。前者务虚,后者务实。前者讥笑后者,后者也讥笑前者。
那么,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应该做哪种人呢?我认为,应该做第五种人: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先琢磨事,后琢磨人。
其实,琢磨事和琢磨人,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放弃哪一面,都不合适。
琢磨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工作不是游戏,想玩就玩;工作不是恋爱,需要投其所好。公司是个营利组织,要为组织贡献价值,才能生存。工作更像是婚姻,你需要忍耐,需要从点点滴滴中学会经营。人际关系、个人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都很重要,但是立身之本还是事情本身。老板会因为你创造了价值而雇佣你,而不会因为你人际关系好而雇佣你。说白了,一个人做事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其他都是辅助要素。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价值的,而人是琢磨不完的,应该将精力聚焦在琢磨事情上来。很多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琢磨人上,结果耽误了琢磨事。
中国有相当多的老板是做业务出身,做业务,琢磨事,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而那些醉心于琢磨人的人,往往很难做成事。
那是不是说,琢磨人不重要,当然不是。“种花须知百花异,树人要懂百人心”,要想被提拔,还是要懂人性。
西汉开国丞相萧何是一个善于琢磨事的人,但却被刘邦怀疑心存异志。为了打消刘邦的顾虑,他也做了一些强取豪夺的恶事。水至清则无鱼,皇帝有了下属的把柄,心里便踏实了很多。萧何关键时刻,琢磨透了老板的心思,得以善终。
在我看来,琢磨人有时候就像一盒火柴,一味重视它,有些荒唐;如果不重视它,那就很危险。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琢磨事好比是“质”,琢磨人好比是“文”,两者共同发展,方可大成。对于企业而言,一个人的职位越往高层升迁,就越要重视琢磨人,选人、育人、留人、用人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琢磨事与琢磨人就如同一个包子中分别包了两种馅,包子的味道如何,取决于这两种馅的比重。在不同的阶段,这两种馅的比重不同。基层员工要以琢磨事为主,中层员工要多琢磨事,适当琢磨点人;高层管理者要以琢磨人为主,琢磨事为辅。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明白,办公室不仅仅有政治,更重要的是要讲策略,以事情为导向,而不是以人为导向。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职场人应该如何把握琢磨事和琢磨人的度,从而获得提拔的机会?
一是要让老板信得过、靠得住。
谁不愿意用自己人呢?因为自己人更可靠。要琢磨老板的心思,成为老板的心腹。我们常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机会并不会平均分配。成为老板的心腹,就会获得更多提拔的机会,成长的机会。
二是要琢磨大局。
琢磨事,不仅要小处着手,更要大处着眼。公司毕竟是个整体,老板会优先考虑整体利益。如果你是一个基层员工,你所在的团队就是一个整体;如果你是一个部门总监,你的部门就是一个整体。你要明白大局之上还有一个大局,小团队、小部门的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三是要有进取心。
爱琢磨事的人,往往进取心更强。而老板喜欢有上进心的人。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盘里的,惦记着地里的。”很多老板乐意提拔和培养肯吃苦的人,就是因为吃过苦的人,有斗志,以事情为导向,成长潜力大。
四是要嘴巴严。
哪个公司没有秘密,哪个老板没有禁忌?说三道四的长舌妇,往往最不可靠。雍正帝曾说:“慎密二字,最为要紧,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可不畏乎?”悟透了这段话,就学会了职场做人之道。
五是要人缘好。
你要和你上下左右的人都要搞好关系,即使是竞争对手。一个人,付出热心,就会获得别人的热心;付出真诚,就会收获别人的真诚。与同事处好关系,成为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你的提拔加分。
其实,琢磨人也好,琢磨事也好,关键看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在什么山,要唱什么歌。老板想提拔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强人强语】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像一道选择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题,选对了,平步青云,选错了,就得多走些弯路。
你值不值得跟着一个老板干,就一个标准:没有私心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价值的,而人是琢磨不完的,应该将精力聚焦在琢磨事情上来。
琢磨人有时候就像一盒火柴,一味重视它,有些荒唐;如果不重视它,那就很危险。
你学不了杜拉拉
《杜拉拉升职记》火了,职场人有了一个新昵称——“杜拉拉”们。从小说到话剧,从电影到电视剧,“杜拉拉”一路受捧。
杜拉拉是何许人?小说中说,杜拉拉,南方女子、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教育。在外企历练8年,从一个月入2500元外企行政助理做起,最终坐上全球500强公司HR总监交椅、月入25000元。
杜拉拉的职场成长史,简直就是为成功学量身打造的经典范本:一不小心面试成功,然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搞定公司装修、年会、新品发布会等重要任务。一年时间内,做行政,懂人事,学公关,样样精通,简直成了杜铁人。不只如此,杜铁人还学会了办公室政治。她就像电脑游戏中的超人,一路上踩小怪打老怪跳壕沟,好不威风,在一个500强的企业,要时刻斗上级斗下级斗同事斗情敌,还能连升三级,这不是奇迹,也是传说。
具备了游戏中的神力,杜铁人还得像游戏里的神人一样足够单纯,倔驴一样的她放弃了生活,一门心思地和工作斗争,为升职不惜越级上访。而古怪的老板生下来就是为了找杜拉拉的麻烦,再加上其中穿插的大量HR工作的点滴细节,为很多人“学习取经”提供了一个范本,被许多职场人士奉为真实的职场攻略、职场“菜鸟”必修课。
那些试图通过自我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的年轻人,有了杜拉拉这个楷模,一定会满怀豪情壮志!他们会追问自己:杜拉拉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正如这本小说的广告语一样:“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更值得参考!”
但是,你学得了杜拉拉吗?
在我看来,你学不了杜拉拉。
先说个人条件。杜拉拉的教育背景是本科毕业,在当前,“本科生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的环境下,的确不算优秀,但要是再加上姿色中上、毅力超强、性格单纯、悟性奇高这些特质的话,现实的职场中恐怕找不出几个人来。
再说杜式经验的适用性。我们选择一个人为榜样,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个参照标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瓷器轻击其他瓷器,若声音清脆,瓷器一定质地良好,反之,则质地较差。有一天,这个人来到一家买碗的店里。他如法炮制,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一只价格不菲的青花碗,他还是不满意。
店员不解地问:“先生,您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
这个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麻烦您用这只碗去试试。”这个人换了碗,再去轻击其他碗,声音变得清脆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
职场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参照标准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如果杜拉拉式的成功技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话,那也只能在500强企业里,对于广大的中国式民营企业而言,杜拉拉的经验,很难学习,也没必要学习。
最后说说,企业需要不需要超人。我在讲《以小搏大的冠军赢销》课程时,曾经和很多老板探讨过这个问题。大多数老板都认为,企业不需要超人,需要能人。
如果企业遇到了危机,大家都希望出现一个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种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的英雄行为,的确激动人心。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英雄最好不要有,一个管理良好的企业,不会有英雄,只有一帮恪尽职守的平凡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细细琢磨这段话,我们才能体会出道理所在:公司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做有效的事,而不是追求轰轰烈烈的效果。
公司是一个经济实体,一切要按市场规律去办事,英雄可以救急,但救不了命。像杜拉拉这样的全能超人,往往更容易破坏规则。如果都像杜拉拉一样,稍不满意就越级上访,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就全都成了摆设。
其实,小说毕竟是小说,当不得真。杜拉拉只是一剂麻醉药,给处于晋升焦虑症中的职场人些许安慰而已。那么,作为职场中的普通人,应该向哪些人学习,学什么?
从我这些年在职场的考察、归纳来看,对一个员工,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员工而言,最值得学习的人是他身边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老板,也可能是你的顶头上司,甚至可能是你的同事。总结起来,他们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共同特质。
第一、准确的判断力
所谓准确的判断力,就是对趋势的把握能力,说白了,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提前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前景。判断力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良好的推理分析能力、认清局势的能力,区分主流和支流的能力。一个人一旦培养出这些特质,就能获得悟性,就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并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一个人,只有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炼不断总结,才能具备良好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