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东想要自己的理想生活,但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学生。高一高二时,他经常旷课,去学校后门的商业街打桌球,那里的老板都认识他。学校正门不远有一家录相厅,五毛钱看一次,他一周去好几回。镇上开了网吧,他又和几个兄弟去玩游戏,不只白天玩,还通宵包夜,最开始玩红警、反恐,后来迷上网络游戏,奇迹、精灵、大话等,没日没夜地打怪、升级。数次旷课被抓后他终于被班主任警告,说再这样就勒令退学,谁求情都没用。于是他收敛了一点,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他坐在后排,从租书店租了一大堆武侠小说,金庸的、古龙的、梁羽生的,看得如痴如醉。他正准备看温瑞安的时,还算负责的班主任将他调到了前排,说困难学生要特别监督。他发现前排是不太好,无法明目张胆看小说,睡觉又睡不着,实在很无聊。当然,不到一周他就习惯了,什么课他都能用手撑着头,假装听课的样子而呼呼大睡,由此光荣地获得了同桌赐予他的“东方睡尸”称号。
那是2002年初夏,高二下学期已走过大半,记忆有些泛黄,有些数字他却记得很清楚。刚过去的月考,他数学考了10分,英语考了23分,政治、历史加起来也没超过80,位列班级倒数第五名。这次月考后,出于高三即将到来,是死是活都再最后抢救一把的心态,班主任拟了一份请家长名单,都是差生,李建东赫然在列。
李建东以前成绩不错,从来没被请过家长,没想到上高中时还破了戒。他有些羞愧,但也只能托人告诉父母。来的是父亲,他风尘仆仆赶到学校后,班主任老师连威胁带控诉地告诉他,你家娃人不笨,就是太爱玩,天天出去打桌球、上网,一点都不学习,成绩差得要命,马上高三了,现在醒悟还来得及,否则到时候连专科都考不上,高中也白读了,你们回去要好好教育教育。父亲讷口少言,当时没说什么,只回家将原话转述给了他母亲。
他母亲以前较严厉,慢慢地,李建东长大了,无法直接训斥了,严厉就转化成了苦口婆心。她苦口婆心地对李建东说你小时候成绩好,不要我们操心,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说你上高中了,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我们管不着你,你就那么胡闹,说家里本来就穷,一年到头也刨不出几个钱,你还花那么多钱去上网,说你姐当初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主动从初中退学出去打工,现在她一大家子人还时不时给你寄生活费,你就算没想过我们,也该想想对不对得起她……他习惯了母亲的苦口婆心,说再多话也无法让他幡然醒悟,只是在母亲的苦口婆心中,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高中毕业后我要干什么呢?我想要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
2000年初中毕业后他去打过工。村里落后,年轻人大多只上到初中,然后出去打工挣钱,当时一直在农村,从没出过远门的父母也持有此观念,认为李建东读到初中就行了,男孩子嘛,不外乎就是挣钱、盖房子、聚媳妇、生小孩,然后平凡度过一生。那时他自己也没太在意,觉得大山里待腻了,出去走走也不错,便同意了父母的计划。父母的计划是他先去隔壁县城一个远房表哥家开的大排档里洗碗、学做菜,干得顺就一直干下去,干得不顺就跟村里人一起去沿海进厂,那里赚钱多。那时他14岁,干了两个月干得不顺,便辞别表哥回了家,准备等村里人一同出发。等人的那几天,他在后山上放牛,看着已经开学的远处村小的小学生打闹、念书,上学放学都一路路的,他突然有了一种孤独感,前所未有的孤独。我也应该在学校里,在教室里上课,而不是在山上守着大水牛,他想,我那么多同学都去读书了,我也要继续读书,不能现在就去打工。
我想上高中,我应该上高中,他给母亲说,我考上了镇一中,别的同学中考成绩比我低都去了,我也要去。他母亲忖量了很久,说你实在要去那就去吧,不过去了就要好好学,争取考上个大学。他说妈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我成绩还不错。于是9月23日,中秋刚结束,母亲带着他,背着寄宿的铺盖卷,走了两小时山路再搭了一小时汽车,将他送到了镇上的高中。
他果真好好学了吗?没有。高中是寄宿制,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待一天,父母离得远了,确实管不了他,他从此就放飞了自我,打桌球、看录相、玩游戏、上课睡觉等,无“恶”不作,从一个入学时的好学生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
现在他又要面临选择了,高中毕业后我要干什么呢?母亲的絮叨没有让他悔悟,再去打工他也不害怕,只是一个场景让他很恐慌。他有一个铁哥们,小学起就同班,一直到现在。小学初中他们成绩本不相上下,上高中后这铁哥们就一骑绝尘,上学期文理分科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去了理科重点班,而他留在了这个较差的文科班。他们关系一直很好,不担心这种差距会让他们有所隔阂,但他再难以想象明年过年时他们会面的场景。明年过年就已高中毕业,铁哥们上大学回来,唾沫横飞地讲大学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漂亮的女生和白发的先生,而自己只能告诉他工地伙食不错,一个月能挣两千块,红警终于能打八个冷酷电脑,大话西游帐号也升到全服前五……这是自己想要的吗?自己会艳羡他吗?答案是肯定的,那时他又会陷入孤独,莫可名状的孤独,大家都上大学了,而我无法跟上他们的步伐。这种孤独感已有过一次了,他不想再有一次,他还是不想要那样的生活。
他知道自己成绩已经很差了,离高考也只有不到一年时间,能不能考上大学是个很大的未知数。但是他想,我至少要努力,争取争取,不让自己后悔,不能在那种窘况发生时再捶胸顿足、抱恨终天。是的,不让自己后悔,当时只有这个简单的想法,但有了想法后,他就决定拼一把。他调整好了心态,想着我就拼这一年,明年考上了是我运气,考不上是应得的报应,荒废两年,拼一年,什么结果他都能接受。
这想法支撑着他,他便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他还算喜欢地理,且地理内容不多,高三刚开始他就把很多时间花在了地理上,一遍遍阅读教材,一遍遍做题,在高三第一次月考就拿了班级地理单科第一名,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又这样学习数学和英语,也取得了一些进步,虽然不大,但至少战胜了对它们的恐惧。对于政治和历史,在老师指导下他则采用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画图,把一件件大事、一个个抽象的知识点组织成图形,画在纸上,这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学校条件有限,高三需在外面租房,这正好给了他开夜车的机会,每天晚上10点从学校上完晚自习回出租屋后,他还继续学到12点,第二天6点又准时起床去出租屋后面的小河边跑步,保持一天精力充沛。
他只想让自己不后悔,结果却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2003年高考,他考了全校文科第二名。当然镇级中学本身实力不济,第二名也只上了省城的锦城学院。锦城学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因个别专业特别厉害而勉强被纳入了一本招生范围,超过班主任为他所设的专科目标。而那年理科数学极其变态,以数学见长的铁哥们发挥失常,打算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