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刘鑫之外,还有李杨这样的好几个好朋友,一起吊双杠和跳皮筋。下课期间和放学后,基本是凑在一起玩。年纪里女生间开始分帮派,但只是隐约一点的苗头。两边的发起人都是成绩很好的,一个的爸爸是校长,一个的爸爸是主任。男生也应该是有了,或者更早,不得知。
有一天听到李杨坐在双杠的一边杆子上说,刘思琦的家里人准备给他转学了。听到的人偶尔有问“真的吗”,最后反正是相信了。到了三年级,倒不是刘思琦转学,而是刘鑫先转学了:去了另一个镇上上学。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暑假。刘鑫跟A不一样,有更多朋友,听说刘鑫转学也并不是听刘鑫亲口告诉自己的,而是另外的朋友在一起时候谈到。那时候,女生里面有三个玩得最多,一个是刘鑫,一个是李杨,还有一个吴望婷。A想着,以后还有两个。
到了三年纪,A在老师面前的言语和举动稀缺,成了特别之处。成绩单上开始出现性格内向的评语。A一向是不太赞成这评语的,因为自己的话明明是很多的,课间和同伴玩耍时候,自己也一直是主心之列的,比如跳皮筋,所以并不像老师说的“话少”和“不活泼”。可是老师就是老师,老师要怎么写,自己也没想过说不是这样。
不过老师似乎对A这样的内向的学生会更好一些。比如有一次,A和刘由明一起比赛,看谁写的字更小。A觉得是自己写得更小,可是检查作业的时候,却只有刘由明被点名批评了。虽然老师没直接点自己的名字,可是看了自己一眼,顿感惊悚和羞愧,以后再也不敢把字写太小了。
刘鑫偶尔会在放假的时候回来。还是玩双杠的多。基本三个孩子或者吊着或者坐着,有一个两个在双杠两边等着换自己上,不过,铁链吊着的秋千也是好玩的。刘鑫会讲自己在现在所处的学校班级的事情,会讲到各个老师,讲到自己在班里的成绩,讲到同学。后来刘鑫渐渐不回来了。到了下学期,张思琦转校。班里的女生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在一个平常的早上,刘鑫起床后不久,在门口看见一个扎着辫子的长头发的女人,提着一个篓子经过A的家门口。爸爸给了女人一张长凳,A不想让篓子里的小猫跟着女人一起离开,于是讲价之后,20块钱,A有了自己的第一只猫。跟着猫叫,带着猫睡,抓猫的尾巴不让它自己去玩。
A家总是经常搬家。后来搬到了中学对面。有一次放学经过自己原先的家,看见池子里是白色的刺鼻液体,轻荡波纹的时候比水更柔和,听说是石灰水,还以为是别人家用了自己家的池子做石灰。也没问。只是自己再经过看见一对夫妻分别站在池子的两端,手里各握着一张大网的两端,看见了她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多看她一秒,只是自己觉得自己曾经住在那里。也没去问。后来才知道,那个房子本来就是别人家的。
只要妈妈站在门口,多数时候是正在跟人聊天,但只要一看见A回来了,一定会用很大分贝加上一个拥抱的手势,从站着或者坐着的位置朝A直线走来,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脸在A的脸上贴一下。有一次李杨对A说:“你妈妈对你像朋友一样。”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