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894~1895
人物
.伊藤博文
.邓世昌
日本在经过了明治维新之后,经济迅速增长,它所推行的军权独立政策大大提高了其对外征战能力,并对周围相对落后国家,如朝鲜、中国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活动。而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最著名的一次侵略战争,因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因此也称为“甲午战争”。
战争前奏
日本早在明治天皇登基之日就颁布了“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的诏书,确定了日本向海外扩张的企图。明治维新后的1870年,中日两国签订了《中日修好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以礼相待,但是在条约特批期间发生了琉球船民事件。日本政府借口这次事件,对中国政府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中日修好条约》实质上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签订的。
日本政府通过琉球船民事件彻底看清了清政府软弱的本质,于是1874年5月,日本军队开始在台湾的琅峤登陆,准备占领这个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要地。但这次行动并没有使日本获得它想要的利益,因为无论是在国际舆论上,还是在军事力量上,日本都处于劣势。于是在经过了三个月的战斗之后,日本决定通过和谈的方式体面地结束这场胜算很小的战争。9月,日本公使来到中国,向清政府表达结束战争的“诚意”,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求清政府给予日本军费上的补偿。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认了赔款的原则。
在这种外交的强弱对比下,1874年10月31日,中日签订了《北京专约》,约定中将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民遇害”,而日军进攻台湾被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则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50万两。这个条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导致了五年以后日本占领琉球,继而将其更名为冲绳县的严重后果。清政府的软弱可欺也为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埋下了祸根。
日本在测试了中国的实力后,又对其邻国朝鲜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19世纪的朝鲜正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当时国内政局飘摇,完全依靠清王朝的支持才得以保持大局。而日本早就对朝鲜虎视眈眈,明治维新后,它开始加强发展其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日本的一系列外交活动都没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中法战争爆发了,中国忙于与法国交涉,没有闲暇顾及朝鲜的变化。
在中国同外国抗争的过程中,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日本也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并在日本全国掀起了一场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的以“国运相赌”的军事增长竞赛。到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1894年,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拥有6.3万名常备兵、23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7.2万吨的海军,超过了中国的北洋水师。因此日本认为可以对中国采取行动了,现在只差一个有利的出兵契机。
就在此时,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当时清朝政府答应了朝鲜的要求,而日本也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派了大军入朝,并在1894年7月25日突袭了中国北洋舰队,从而拉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
中日黄海海战。1894年,日本凭借平定朝鲜东学党起义的名义,驻兵朝鲜。同年9月17日,清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返航旅顺,在黄海大东沟以南海面,同日军展开五小时激战,中方伤亡惨重。
战争爆发
1894年8月,日军突然袭击中国北洋舰队的消息传到了清廷内部,在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清廷中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年正逢慈禧太后60岁寿辰,为了能够迅速结束战争来举办她的大寿庆典,这个女人十分想与日本议和。但迫于当时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据着上风,慈禧一时不敢公然提出。在主战派的眼里,随着多年与外国强敌的斡旋,大清朝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新海军的建立,这使得主战派觉得日本不会像其他发达国家那么强悍,于是主张战斗,并在朝鲜半岛以及黄海海域上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朝鲜半岛上的陆战主要在平壤地区,清军与日军的军事力量对比旗鼓相当,双方陆军首次展开了大规模作战。战斗从9月15日的凌晨3点开始,通过大同江南岸战场、玄武门外战场、城西南战场三个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仅6天,在“怕死指挥”叶志超的指挥下,清军狂奔500里,于21日渡过鸭绿江回国,而日军占领了朝鲜全境。
在海战上,中日双方也各投入了自己最大的海军力量。9月17日中午,北洋舰队的10艘军舰与日本海军的12艘军舰聚集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开始了中日双方海军的主力决战。当时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北洋舰队在开战后迅速给予了日本“比”、“赤城”、“西京丸”诸舰重创,但是由邓世昌带领的“致远舰”也受了重创,并在准备同归于尽时受到了日本“吉野”号鱼雷的攻击,200余人牺牲。在中国军舰拼死战斗的过程中,当日下午五时半,日本舰队撤离了战场,北洋舰队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10艘舰船被日军击沉4艘,伤了2艘,又逃了2艘,只剩“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还留有基本战斗能力,而日军只伤了旗舰“松岛”号。可以说在甲午之战的首战中,日本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平壤之战、黄海之战的胜利大大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野心。于是在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期间,日本人又在中国的辽东半岛、鸭绿江、金旅一带展开了进攻战。10月24日,日军分别进攻鸭绿江和金旅地区,拉开了甲午战争的第二段序幕。其中鸭绿江之战是清军抗击日军入侵中国国土的保卫战,日军借当时驻扎在鸭绿江北岸的2.8万清军不服从指挥调度的空隙,一夜便在江上架起了一座浮桥,而清军竟然浑然不觉。日军顺利地取得了鸭绿江战役的胜利,打开了中国东北的大门。
在鸭绿江战斗的信号弹打响的同时,金旅之战的炮声也打响了。从历史上看,这次战役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重要一战。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对日本的登陆竟然坐视不理,使日本在旅顺之战前几乎没有费一枪一弹。在旅顺之战中,清军将领徐邦道指挥保卫军奋勇抗御,将日军击退,但是与之协助的龚照、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等竟置诸军于不顾,纷纷逃往他地,从而使日军轻易地占领了东北战略要地旅顺。
之后,日军又先后在威海和辽东地区与清军进行了激烈的交火,当时共有2.5万日军在大山岩大将的指挥下,从荣成龙须岛登陆,而威海卫港内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26艘。两者在威海卫地区相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掩护炮台全部被攻破的情况下,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走到了尽头,随之威海卫海军基地也陷落了。
此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军屡战屡败的局面,使得清政府中主和派占了上风,而威海卫之战的失败更加大了清政府主降的决心。此时辽东之战还没有结束,日本了解到了中国当局的这种态度,于是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连占了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尽管清政府曾调两江总督以及湖南巡抚等指挥、协助关内外军事,希望可以挽回颓败的局势,但日军都是奋力拼杀,紧紧扼住战争的喉咙,仅用了10天时间,清朝6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整个辽东地区都落入了日本的控制之内。
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中的主降派进一步加紧了和谈活动。1895年2月11日,清政府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到4月,李鸿章就与当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除中朝的宗藩关系;中国必须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并且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另外,中国必须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而日本则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条约让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是当时日本参与的所有战争中获利最大的一个。后来经过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但中国须付给日本“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
这个条约彻底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也使中国在战后数年都背负着巨大战争债务的包袱。《马关条约》的签订还首开了巨额赔款的先河,从此列强们无不效仿此条约,从中国掠夺大量的财富。而获得大量赔款,以及割地、开通商埠等巨大利益的结果,是日本在战争前以及战争过程中都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