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令侍卫、舞女等退下,看着欲欲跃试的群臣,缓缓说道“今陛下欲迁都洪府,太子镇守润州重镇,金陵亦是南唐首府,不可弃之,孤为京兆尹,为金陵之长,欲开设院校,广招人才,不知众人以为何?”
群臣听着李从嘉言语,虽不提及欲要上位,但也明确表示了如今南唐朝堂权力之分,皇帝一心想走,太子又不在,那还能怎么办,你说了算呗,而且太子都病重了,指不定哪天就死了,你成为太子了,自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咯!所以虽然没有听到李从嘉想要成为储君的话,但听意思还是要人嘛!给。
冯延巳回道“殿下思虑朝政,南唐之福,殿下即欲开设院校,广积人才,自无不可。”冯延巳最近可是倒霉催的,宋齐丘、陈觉等人都死了,还有个弟弟冯延鲁在朝中,也不太受用了,如今见到机会,自然顺着杆子往上爬。
其余人等亦相符合,没办法,权力中空是事实,现在就李从嘉最大了,而且人家也只是说开设院校,没说谋反,你跳出来反对,反对什么?小心明天朝堂之上就被弹劾。
李从嘉见众人皆相符合,很满意,继续说道“南唐新败,军力疲乏,我此次开设院校,不仅要设文院,亦要开设武校,众位可有人选?”李从嘉想到了黄埔军校,那可真就是在战火中开设的,而且从成立以后,给国民二党输送了多少军官,可以说,黄埔军校是抗战时期,军官的摇篮,此时南唐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李从嘉自然而然想要开设一个能够为自己所用的将官院校,而且随着火药的研制,许多新型武器,不经过培训,平常士卒根本无法正常使用,也算未雨绸缪吧!
众人听闻,暗自思量,毕竟当时之院校不比现在,你若为师,讲经授义,便算其门下子弟,由皇子发起的院校,谁都明白是想干嘛?殿下门生,以后的陛下门生,若得赏识,必将平步青云,若能分一杯羹再好不过,现在李从嘉将碗都递过来了,就看怎么接了。唯独韩熙载面有忧色。
冯延巳最先按捺不住,首先开口道“殿下,臣不才,愿为我大唐献力。”
韩熙载闻言,怒目而视,但却只是敢怒不敢言。徐铉亦言道“殿下欲设学院,广纳贤才,臣亦愿效犬马之劳。”其余众臣纷纷符合。
陈乔此时发话“殿下即欲开设文武院校,文校吾等自然可以为殿下分忧,但武校之职,臣有一人举荐。”
李从嘉对陈乔感观极好,见他如此说,忙问道“不知是何人,令尔青睐。”
“回殿下,原镇海节度使,现任禁军都虞候林仁肇,此人勇猛,举世无双,军法谋略,亦令人称奇,望殿下重用。”陈乔诚恳回道。林仁肇自与后周之战中,声名远扬,已经被朝堂之上文臣发觉才能,但还是有人第一个举荐他的。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林仁肇往事了,林仁肇又名林虎子,原闽国将领,后闽国灭亡,归家闲居,956年,南唐战事不利,李璟命鸿胪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郑彦华、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偏师救援寿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原本以林仁肇之功,早应该提拔,但就是因为非南唐本土将领,始终不得重用,哪怕任镇海节度使,亦被监军压制,无法手握军权。此时陈乔提及,自然让李从嘉大为惊喜,他本就欲重用林仁肇,今有人举荐,自当重用。
但其余群臣有意见了,徐铉上前道“殿下,林仁肇虽有才能,但毕竟是闽国降将,不可委以重任,还请殿下三思。”
严续亦出言劝阻道“殿下,我南唐骁勇善战者多矣,老将边镐、陈谦、陈德诚、孙彦祥、李彦蛇、沙万金、刘存忠、胡则、宋克明、呙彦等人,皆可独当一面,还请殿下斟酌。”其余人等亦纷纷劝阻。韩熙载脸色黯淡,只因他出身亦不高,非名门之后,虽满腹经纶,但无用武之地,此时林仁肇之境况,他亦一一经历。
李从嘉见群臣皆不欲林仁肇出任,心中一阵烦闷,开口道“此事再议,先论文院之职。”群臣才稍有停息。
但众人亦有意扩展门生,对于文院之职,争锋更甚,但见李从嘉面色不快,故三三两两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