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旧没想到自己关闭评论区之前的一个大威力范围沉默法术,会导致评论区歪楼,导致很多九里湖军迷的粉丝都来自己直播间刷什么这个主播很特别,是直播界的奇葩,还有什么自称是女汉子,要推到赵旧男妹子的,也就导致赵旧破天荒的在直播时,撸起袖子,还用软卷尺直播自己肌肉臌胀起来的周长啥的,开始表示自己不是易推倒,只是不像九里湖军迷一样天天健身,而这么一来,就有大量粉丝表示,要给主播规定微信步数,每小时最低步数啥的健身建议,让陈旧觉得自己一个脑袋,不如这些粉丝们的千万个脑袋的脑回路,按照自己的主播常识,知道必须要反客为主,也就开始转移话题,说起了如何避免灵感缺失的问题。
赵旧在线打开记事本小程序,写道:
1.自己灵感迸发的时候,多写下一些笼统的,模棱两可的预告片,从而可以发布,可以不发布,好让自己能够在灵感缺失的时候,拿这些历史上写的预告片进行填充,做扩写作文,或者建议读者去看自己写的其他书,或者强迫自己多开书,从而尽可能在灵感迸发的时候,多备一些存稿。
2.如同生物学和考古学一样,在灵感爆发,而打字速度不够,详细书写具体细节,会影响其他灵感,也就是 N个灵感在短时间之内爆发的时候,就进行骨骼化精简描述,用素描的方式制作宏观描述,然后再在以后灵感缺失时期进行填血加肉。
3.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输入几个英文单词,也就是使用三个字母组合成一个词语,使用计算机进行扩充,然后使用人工智能填充成一篇没有语法错误,没有大体逻辑错误的场景,然后使用翻译的过程,想象一下对数据的本地化的可能性,还有就是把灵感中的人事物进行换位,或者拆分,从而进行灵感养殖,或者灵感配对。
4.而当灵感缺失到一定程度,而文本数量庞大到自己进行总字数统计都吓到自己时,就进行完本,这不是抛弃读者,在以后有灵感时,可以做续作,进行自己的同人或主人公的后代的描写,然而总要有一些空白,如同山水画一样,留下自己的印章,从而能为后续给空白增添细节做准备。
5.换一种画风,换一种行文风格,让自己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虽然这个过程之中,可能出现人设崩塌,作者文本质量坍塌,或者直接一点,导致了喜欢原先风格的超强惯性读者弃书,然而,写电子书,就是像搞科研,无论量多量少,总要有自己历史上没有的,如果只出现历史上有的,相似的,那读者还能有什么盼头呢,超人无论遇到怎么强悍的怪兽,大结局都会超人无敌,反派无论暂时如何强大,大结局只会出现一句正义必胜,这是书德的要求和义务,然而,有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或转折呢?可以有,当作者和读者都成了一种重复再重复,循环再循环,那么想要有创新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创旧,而只要创作者,不谋创新,而只谋创旧,那么社会就年轻人的身体,思想老龄化了,这不是什么好的文风,艺风发展趋势。
6.其实读者把很多文本,进行卸妆水一样的处理,去除人名,地名,去除招式名,事件先后顺序,就会出现万面同骨的可怕最大模糊相似和最大程度的模糊抄袭,而这和随便翻成语辞典,然后选定一个成语进行创作,有什么区别。
7.电子文学创作,提倡同人作品,这本意无可厚非,如果每个人都制作同人作品,那么本来能够发明骑车的福特,继续研究一种真皮沙发的高档装修马车,本来能够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一种能够通过风力发电机的方式提供能源的新式帆船,想想这些,只有同人思想,没有异人思想的为了节省灵感,从而成为的宏观抄袭者的可怕后果。
8.复制粘贴,算抄袭,渐变,删减,增加,混杂,就不算抄袭了,这是因为审核的编辑并没有一人一天翻阅上万书导致的鉴赏能力提升,而是因为审核的编辑因为翻阅过多书,从而出现了鉴赏惯性,看多了红色光,就适应和习惯了红色光,从而觉得蓝色光刺眼,另类,奇葩?
9.读者可以有期许,作者可以有期许,然而审核的编辑不能有期许,怎么说呢,作者怎么写,在成文之前有无数种可能性,成文之后,就成了只有一两种可能性,读者在读书之前,可以对没看过的文本有无数种期待,然而看了一部分之后,就有了和作者共鸣的惯性,也就是作者如同道路,只是提供了A点,B点,C点之间共同的道路,而ABC之外,有无数种选择,这些选择到ABC点的路径有无数条,如果作者定义了一种惯性,就是能左就不能右,能东就不能西,那么很多读者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和期许,和作者把无数种可能性,转变成一种大方向。
赵旧写完,让粉丝们大量弹幕表示,自己毕业早了,要回去复读,争取闭关修炼到博士后学历之后,再出关,才能以学霸的身份,来调戏主播。
赵旧关闭录屏直播,把摄像头打开,开始进行现场说话直播。
读者可以对作者有期许,然而有的作者对读者却没有期许,如果写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有的人擅长批量制作,给他一段灵感精简文本,他能续写出无数种可能性,然而万面同骨,总能在卸妆水之后又见本质相同,所以作者不能不对读者有期许,作者需要想,能读自己的文本的人,会是怎么样的,自己历史上写过的文本,能够满足那些读者,那些读者接受不了自己的历史文本,如果单纯是为了让读者数量更多,电子书作者就进入了大锅饭的制作模式,为了芸芸众口,酸甜苦辣咸,样样来一点,都不凸出,采取平均值,从而让谁都能从中找到能接受的,虽然量不多,都能找出自己不能接受的,看在量不多,也就算了,放弃了批评,放弃了鉴赏,放弃了审核。
这么说来,如果美食鉴赏家,也是心胸宽广,好吃也通过,有一点点不好吃也通过,只要不是太难吃也通过,那么美食鉴赏的意义何在,不分高下,则宽容到泛滥,分高下,则分段位三六九等;不是引战,毕竟没人规定鉴赏家只能是一言堂,只能有一种风格和派系的鉴赏家。
是读者和审核的宽容毁了电子书生态圈,还是作者的为所欲为和不求有异,只求同风格,不违和毁了电子书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