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是现代学习的一个根本性的思想,也是智者的选择。
一个“做”字,改变了教育的方向。
21世纪的人才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即人才概念由资格转向能力,甚至由技能转向能力。
资格指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因素,而能力则指人的综合素质,这是比单纯的技能还要丰富和实用的混合能力。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高能力的人才,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善于做事,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协调力,敢于承担风险的能力等等。
由此可知,强调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是现代学习的一个根本性的思想,也是智者的选择。
教育家陶行知本名文浚,改名为知行,后又改名为行知,这位美国教育大师杜威的弟子,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讲得极为精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1)科学用脑。
我们关心孩子的学习,自然应当知道一些大脑功能活动特点,引导孩子科学用脑,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据专家介绍,大脑的面积很大,有人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的皱折打开平放有一张《人民日报》那么大。如果你坚持学习一生,它可储存的信息相当几亿万册图书那样多。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脑工作时很有规律,整个大脑中活动是分区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大脑约有100多小区,这100多个区指挥着人体不同部位的活动。如说话有言语区,写字有书写区,看东西有视觉区,听有听觉区等等。这在生理学上称为脑功能定位,掌握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预防脑疲劳,也就是说,各种活动不要持续时间太长,如看书,按孩子的年龄特点规定看多长时间最好,都应有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小学生一天学习看书时间一般不应越过6小时。所以,国家教育部规定小学生每天学习6小时。这是符合大脑的活动特点的,可预防大脑疲劳。
大脑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每一个区的工作都有一定时间限制,不能太久,各种活动必须不断轮换交替着进行。这是一种生理特点,只要人的生命没有停止,大脑各个区的细胞就在不断地工作与休息,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如此。不同年龄的孩子,大脑各区工作持续时间不同。一般讲,年龄越小,持续时间越短,所以小孩子上课学习时间安排必须考虑动静交替进行,其原因就是预防大脑某一区的活动时间太长,脑细胞就会自动休息,如果强行活动只能使脑细胞受伤,难以正常发挥大脑的功能。如果经常用脑过度,就会使脑组织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出现各种各样的神经衰弱。大人在安排孩子一天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这―特点,否则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难达到优秀。父母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当你强迫孩子长时间学习时,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不是出现小动作,就是眼皮耷拉发困。这说明孩子大脑中的相应的学习部位疲劳了,在进行自动保护。
大脑某一部分处于兴奋时,表明这一部分脑组织指挥的器官正在好好工作。实验表明,通过脑电扫描仪的电视屏幕,可以看到大脑左右两半球皮质血流量在变化。如与人谈话时,大脑两半球就有三个皮质中枢(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及初级听觉中枢)在活动,这些部位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又如在朗读时,可有六个皮质中枢(初级视觉中枢、额叶眼中枢、眼运动中枢、额叶下语言中枢、嘴运动中枢以及听觉中枢)的血流量增加,这说明脑力劳动能量消耗很大。一般小学生连续学习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否则脑细胞就会因疲劳而逐渐停止工作。
正像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的,“对大脑两半球的某一区域所进行的孤立的、持久的刺激,必然会使人处于昏迷和睡眠状态。”有的父母不懂大脑的生理特点,常常认为,只要严格要求就行,所以常常命令孩子必须做完作业再吃饭、再睡觉, 岂不知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学习好,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还有的父母,孩子写错一个字,便要求孩子写100遍,这样盲目多练必然会使孩子大脑处于疲劳状态,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还有的父母为培养孩子的刻苦学习精神,就让孩子在困时用凉水激一下,再继续学。这样做只能暂时让孩子清醒一下,实际上会使大脑细胞受伤,经常这样做就会导致孩子生病,严重时还可导致精神失常,也就是神经失控,这种后果是很不幸的。
(2)孩子有惊人的创造力。
北师大教育学院的郑新蓉教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国的某个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的某个大学城时,当地一个小学校长送给代表团的成员一本画册。打开一看,全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建筑物,有古老的教堂,有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有别具风格的艺术博物馆,也有最新科技实验楼群……每幅图下,都用文字表明这座建筑物坐落的位置、修建的时间、建筑设计人的姓名以及该建筑物的设计风格。这位校长告诉他们,这是一幅很好的导游图,有了它,客人们就知道这座城市的历史、主要建筑和城市规模。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在感激的同时,不解地问道:
“你们学校有城市建设、规划和导游的任务?”
校长说:“没有哇。这是我们学生的作品,是他们的作业。”
中国代表团的成员这才细细地看这本画册,许多建筑物的确明显是孩子的手法。很稚气,还不够老练,不够专业。
中国代表闭的同行兴趣更大了:
“图画下的文字是谁帮助完成的?”
“也是他们自己。”
“孩子们怎么知道某个建筑物的历史和设计过程的?”
校长答道:“他们可以去图书馆、建筑博物馆和建筑设计院访问。”
中国代表团的同志感慨万千,原来孩子们有这么大的创造潜力,同样是10岁左右的小学生,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城市社区知道多少?对自己生活其中的环境了解多少?我们的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和设计院的机会有多少?但是也证明了一条:只要孩子们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3)玩是重要的动手学习方式。
孩子的聪明在手上。让孩子动手就是让孩子聪明。事实证明,体验是人特别重要的学习。
我们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通过学习而来的。那么,什么是学习?我们可以列出读书、听课、习字、做习题、考试等等方法。这些方法固然都是学习的重要力法。但是,不要忘了,玩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是如何掌握知识的?我们大多数人会以为读书、听课是掌握知识的基本渠道。然而调查表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有10%是通过“阅读”得来的,有15%是“听”来的,有80%是亲身经历获得来的!
最近,一位母亲兴奋地给我们讲起她儿子“玩”出来的幸运和机会: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机,我们认为太耽误学习,也影响身体,可是他仍旧钟情电子游戏,我们的各种劝说和阻挠也无效,玩游戏机的“恶习”一直伴孩子读中学、考大学,直到孩子大学毕业。我们一直认为,假如孩子不迷上游戏机,孩子一定能考上清华大学,而不是电影学院。我和他爸爸从来就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再三限制。我们也知道,孩子的游戏是越玩越精,成了同龄人中的高手,没有他不知道的游戏软件。这两个月,儿子同时被几家国外的大公司选中,并许诺高薪聘用。我们自然非常高兴,因为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很难。一天,儿子在聊天中透露:各大公司争相聘用他的原因就是他的游戏机“玩”得太好了。他不但能玩市场上已有的各种游戏机,还能“玩”正在设计中的最新的游戏软件,并能提出改进、完善和发展新的游戏软件的思路和构想。而各大游戏软件制作公司缺的就是这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玩”游戏经验的人才。儿子无比感慨地讲道:没想到我的工作居然是“玩”出来的!他还感谢我们父母没有千方百计地“纠正”他玩游戏机的“恶习”。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玩”为什么能“玩”出本事和工作。因为玩是人有兴趣的活动,而兴趣是探究和发现精神的双生子,没有兴趣的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儿童去探究和发现的;其次,“玩”和游戏是一种亲身经历的综合性的活动,常常是又动脑又动手。“玩”和游戏是一种自我发起的活动,自我发起的活动就是最能全身心投入的活动。在幼儿园中,我们就能发现,四五岁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扮演警察,能在“交通岗”上“执行任务”近l小时,站得如同真的警察值勤一样,而在平时的课堂上,5分钟的安静也不容易保持。在“玩”中学习不仅对儿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对成人也是如此。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在回忆录《我们是怎样发明飞机的》中写道:“我们对飞机最早发生兴趣是从儿童时代开始的。父亲给我们带回一个玩具,用橡皮筋做动力,使它飞入空中。我们就照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够成功地飞起来……”就是玩具和游戏,使莱特兄弟迷上了飞机,并开始想象如何制造真的飞机。后来,他们经过反复实验和探索,在滑翔机上安装了发动机和螺旋桨。终于让人类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飞向蓝天!人类第一架飞机所使用的螺旋桨,就是莱特兄弟少年时代玩具飞机上的那种螺旋桨。
人类的许多发明都是和人类游戏的天性分不开的。
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几个孩子,拿了店里的几块眼镜片与邻居的孩子在一起玩。镜片中有的是近视眼镜片,有的是老花眼镜片。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大人,把眼镜片架在自己的鼻梁上,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清楚,因为他们都不是老人或者近视眼。可是,有的孩子把眼镜片举到更远的地方。其中一个孩子,淘气地拿了两块不同的镜片,一块是近视眼镜片,一块是老花眼镜片,一手拿一个。一会儿往前, 一会儿往后,一会儿重叠,一会儿分开。当他把两个镜片摆弄成一前一后时,他大叫起来:“哎呀,礼拜堂的尖顶, 怎么变得这么近了!”在孩子们的游戏中,眼镜店老板汉斯受到了启发,发现了可以望远的透镜。并按照这个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如果从文凭和学历来说,他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所掌握的知识是有效的、灵活的知识。一次,爱迪生把一个灯泡的玻璃壳交给他的助手,要他计算电灯泡的体积。由于电灯泡不是规则的圆形,这位助手算了一个上午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从外面回来时,看见助手仍然在一大堆公式和数据中苦苦思索。助手见到爱迪生后,表示抱歉,并解释由于电灯泡不规则而没有完成任务。爱迪生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接过助手手里的电灯泡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入一个形状很规则的玻璃杯中,结果出来了,助手恍然大悟。
可以看出,知识不是公式、定理和书本现成的答案,而是我们人类基于发展基础上对各种机遇进行发现、联系和响应的能力。2l世纪的教育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怎样才能让“做”与“学”结合?提出下列建议:
让孩子学会玩。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然后帮助和引导孩子选择更适合的“玩”的内容。在玩的过程中父母或教师不要总想着要孩子学点什么东西,更不要教训孩子,要把玩看成单纯的玩。其实,正是这种满足孩子兴趣的无拘无束的“玩”,反而更容易培养孩子思考、探索的习惯。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