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城郊、神秘的山谷、宽阔的原野、金黄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老师吗?
报载:一位小学老师曾对班里的学生作了一次测验,得出的数据令人忧虑:不知道棉花可以做衣服的占45%,不知道甘蔗可以榨糖的占65%,不知道黄瓜长在哪里的占50%。
曾经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光荣称号的初三学生黄某,即将被保送到高中学习。可当高中老师问她“青蛙和蟾蜍的区别是什么”时,她竟然回答:“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它们,我只吃过田鸡腿。”此话令老师啼笑皆非。
某初二女生,只在电视中见过牛、马、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乡下去做客时被鹅追赶,竟然被吓晕了过去。
近年来,类似信息不断见诸报端,令许多教育者们忧心忡忡。在城市生活中长大的孩子们,由于远离大自然,许多同学以为花生是长在树上的,他们分不清麦子和水稻,也不知道大米和小米的区别。当然,对一些树木和小草,就更叫不上名字了。这种远离自然的生活,使孩子们缺乏想象力,缺乏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这样,他们的学习压力不但得不到缓解,其内心的焦虑情绪却更加严重了。
也许父母们觉得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和分数比起来,还是分数更重要些。如果老是把孩子们带出去,那么孩子还怎样学习呢?不把心都跑野了吗?
然而,大自然并不像有些父母们想象得那么无关紧要,它是人们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无数的成功者都非常亲近大自然,也正是因为大自然的永恒魅力给了他们无数启迪,使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近。达尔文在少年时代就整天在自然环境里玩耍,正是在大自然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并因此对小虫子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后来,这种兴趣变成了他的执著追求,并最终引导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划时代的生物学家;同样,也正因为有了百草园,才使童年的鲁迅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想象力,从而造就了一代文豪;因为热爱自然美景,贝多芬创作了《田园交响曲》这样的传世之作;因为喜欢风筝和风车,牛顿成了流体力学的鼻祖;因为多次在大森林中散步沉思,托尔斯泰写出了宏篇巨著《战争与和平》……
但现在的孩子们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一位初中生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爱玩爱闹的人,可我却没有自由,没有游戏的时间。平时,爸爸妈妈不让我出去,他们说外面不安全,怕我被坏人骗。即使跟同学一块出去,他们也不允许,怕我摔着磕着,怕我被学习不好的同学带坏。我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没有真正快乐地玩过,我的娱乐范围只限制在家中,只限制在电视机和游戏机上。我真想跑上山冈和风儿游戏,与云儿赛跑,让阳光抚摩着我。那该是一种怎样惬意的生活啊!”但现实大多与孩子们的渴求相差甚远。
远离大自然不仅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还使一些少年在面对复杂的生存环境时手足无措,既不懂得如何求生更不懂得如何保护自然。一个真实的故事曾经让无数人痛心疾首:几位少年到大森林里去探险,不幸迷路,当大人们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经因冻饿而死。老师、父母涕泪交流,后悔不该让他们冒这个险。然而,当成年人们仔细观察现场时,一种更深刻的痛直冲心房:在孩子们周围就有野果子,可他们竟然不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充饥。如果他们吃些果子,再不断地跑动产生热量,就不会发生如此惨剧了。父母们大多只想保护好孩子,却没有想过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观察和了解自然,学会野外生存的技能。但父母们的能力真的能够覆盖孩子的一生吗?有哪一位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只懂得ABCD,却不认识五谷杂粮?
绿色的城郊、神秘的山谷、宽阔的原野、金黄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老师吗?是啊,父母们只希望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难道自然不是一个好的、让人受用终生的老师吗?
怎样让孩子亲近自然,找到一位渊博智慧的导师?提出下列建议:
经常给自己充电,学习一些与自然有关的知识。成年人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不仅要在观念上有所改变,还要懂得一些自然、生物、科普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才有话可说,也才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吸引孩子热爱自然。
每一周或两周带孩子到野外考察一次。到野外考察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利用周末、周日的时间就可以了,要么带孩子爬爬山,要么到农村去参加一些劳动,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大自然,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和热爱。
给孩子报个自然班。如果父母们觉得自己的时间太紧了,不妨给孩子报个与生物、自然有关的学习班,让孩子们在假期时间里多接触自然界。一些父母只喜欢外语班、钢琴班、数学班等,假期也要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这样做等于把孩子们的假期变成了又一个新的学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如果父母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给孩子选择一个亲近大自然的补习班,让孩子们补补自然知识,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农村的孩子结个对子。现在许多学校都有“手拉手”活动,您不妨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与农村的孩子结个对子,经常到农村去拜访一下,孩子们既有了玩伴,也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知识,这是不是一举三得呢?